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九江,韩琳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29006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书稿大致阐述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历史条件、实践条件、理论条件、文化条件、精神条件和主体条件。 第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哲学奠基、全面展开、普遍教育、党纲定位和继续开展五个阶段。第三,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创新成果。第四,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认识。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内涵实质、活的灵魂、民族形式、根本方法、不竭动力和永恒发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第五,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第六,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第七,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评价。从巨大成就、历史地位、当代价值等三个方面,高度评价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研究意义 13

三、研究内容 15

四、研究方法 18

第一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条件 20

一、历史条件 20

(一)延安时期的历史特点 21

(二)延安时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的历史契机 23

二、实践条件 29

(一)两次内战时期革命斗争实践的经验教训 29

(二)抗日战争革命斗争实践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6

三、理论条件 38

(一)前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认识 39

(二)延安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认识 43

四、文化条件 46

(一)“中国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46

(二)延安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科学认识 49

五、精神条件 54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条件的形成 55

(二)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58

六、主体条件 64

(一)中国共产党臻于成熟 65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 68

(三)建立了一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队伍 72

第二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8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奠基 84

(一)瓦窑堡会议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轫 86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教训的军事哲学总结 88

(三)《实践论》、《矛盾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9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面展开 103

(一)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10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方面展开 11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教育 116

(一)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运动 117

(二)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121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纲定位 131

(一)《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确认 132

(二)中共七大对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135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 140

第三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141

一、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142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运动的兴起及其经验 142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运动对推进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意义 154

二、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创新成果 157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的确立 158

(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的成熟 163

(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 195

三、中国化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19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 200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实质 20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 204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 206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 208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永恒发展 209

第四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212

一、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212

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214

(一)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 214

(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动思想解放 216

(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走适合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219

(四)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中国国情 221

(五)必须加强理论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24

(六)必须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在斗争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26

(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29

(八)必须端正学风,大力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 232

(九)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集体智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34

第五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示 238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演进 238

(一)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 239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推进 244

(三)继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汲取延安时期的经验启示 250

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25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化”的方向不能动摇 252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256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61

(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彻到“中国化”的全过程 263

(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反对教条主义 267

(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70

(七)积极开展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73

(八)反对脱离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与时代化相统一 278

(九)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排除“左”和右的干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82

第六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评价 285

一、国内外评价概述 285

(一)国外评价述要 286

(二)国内评价鸟瞰 289

二、科学评价刍议 292

(一)巨大成就 292

(二)历史地位 295

(三)当代价值 297

三、有待研究的问题 299

参考文献 312

后记 3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