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研究
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研究

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黄忠顺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20347402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
《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 “审执关系”的多重解读 1

二 “审执分离”的基本展开 2

三 “审执协作”的基本展开 3

第一章 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基本关系 5

第一节 执行权的本质属性应为司法权 6

一 执行权性质之争的方法论反思 6

二 司法权包括但不限于审判权 7

三 执行权的法律性质之争 8

第二节 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基本关系 10

一 从权利确认到权利实现的审执关系 10

二 从权利实现到争议解决的审执关系 11

三 审判权与执行权共通原理 13

四 审判权与执行权互异原理 17

第三节 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层次 18

一 执行人员与审判人员分离 19

二 执行机构与审判机构分离 20

三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分离 20

四 执行裁决与执行实施分离 21

第四节 审执协作原则及其实践尝试 22

一 从“审执合一”到“审执分立” 22

二 从“审执分立”到“审执协作” 23

三 贯彻审执协作原则的具体机制 25

第二章 审执分离Ⅰ:以执行机构改革为中心 27

第一节 他山之石:执行机构设置模式的比较分析 28

一 法院内部集中模式 29

二 法院内部分离模式 37

三 法院外部集中模式 42

四 法院外部分离模式 45

五 小结 47

第二节 理论争鸣:我国执行机构改革的各方观点 48

一 法院内部集中论 48

二 法院内部分离论 49

三 法院外部集中论 51

四 法院外部分离论 51

五 小结 55

第三节 实践归纳:我国执行机构改革的主要模式 56

一 横向静态分权改革模式 57

二 横向动态分权模式 63

三 集中裁决型纵向分权模式 65

四 集中实施型纵向分权模式 66

五 双重集中型纵向分权模式 70

第四节 理性反思:我国执行机构改革实践之反思 72

一 民事执行机构改革的应然目标与实际功能相悖 72

二 民事执行机构改革目标之嬗变及其原因 74

三 小结 75

第五节 展望未来:我国执行机构改革的发展趋势 76

一 刑事执行体制的模式抉择 77

二 行政执行体制的模式抉择 78

三 民事执行体制的模式抉择 80

四 民事执行机构改革面临的法律困境及其破解 85

五 狭义审执关系视野下的民事执行机构设置 91

第三章 审执分离Ⅱ:以网络司法拍卖为中心 104

第一节 司法拍卖发展的基本脉络 104

一 与现场拍卖相结合的委托拍卖原则的确立 104

二 与网络拍卖相结合的自主拍卖原则的确立 106

三 委托拍卖原则假借司法网络拍卖卷土重来 107

四 自主型网络拍卖原则的回归及其规则构建 108

第二节 网络司法拍卖的形成:从局域网到互联网的跨越 109

一 重庆模式:传统现场拍卖向纯粹网络拍卖的发展 110

二 上海模式:现场与网络相结合拍卖模式的形成 111

第三节 网络司法拍卖的发展:自主型网络司法拍卖的确立 113

一 试水阶段 115

二 确立阶段 117

三 完善阶段 118

第四节 网络司法拍卖的模式构建及其抉择 119

一 自主型网络司法拍卖与委托型网络司法拍卖 120

二 纯粹网络司法拍卖与附带的网络司法拍卖 121

三 基于自有平台的网络司法拍卖与非基于自有平台的网络司法拍卖 123

第五节 评析:网络司法拍卖的未来展望 125

一 司法强制拍卖改革的执行法院视角 126

二 司法强制拍卖改革的拍卖机构视角 130

三 司法强制拍卖改革的执行当事人视角 137

四 司法强制拍卖改革的未来展望 140

第六节 破产财产网络拍卖的特别检讨 141

一 破产财产网络拍卖的基本界定 142

二 破产财产网络拍卖的试点状况 144

三 破产财产网络拍卖的法律属性 149

四 破产财产网络拍卖的特殊规则 157

五 破产财产网络拍卖的未来展望 160

第四章 审执协作Ⅰ:执行力的正当性基础及其制度化 162

第一节 执行力的正当性基础 164

一 执行力正当性基础传统观点之反思 164

二 正当程序保障下的自我归责原则 166

三 自我决定:明示抑或默示 166

四 效率优先:前置抑或后置 169

第二节 执行力的赋予机制 173

一 独立赋权模式抑或附带赋权模式之争 173

二 特殊类型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力赋予 176

第三节 执行力的消灭机制 179

第四节 小结 182

第五章 审执协作Ⅱ:执行力对诉的利益的阻却 183

第一节 调解书和确认调解协议的裁定书 184

第二节 实现担保物权或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的裁定书 184

第三节 公证债权文书 185

一 公证债权人据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执行名义 185

二 债权人因可直接申请执行而丧失诉的利益 187

三 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力之消灭及诉的利益之回复 191

四 余论 198

第六章 审执关系与民事执行法制定 201

第一节 审执关系概述 201

一 审执关系的应然与实然 201

二 从审执分离到审执协作 202

三 从审执关系到单独立法 203

第二节 民事执行单独立法难之原因分析 204

一 民事执行单独立法难的表现 204

二 民事执行理论研究储备不足 206

三 民事执行实践缺乏深入研究 208

四 立法机关理性选择规避风险 209

第三节 审执关系混淆是最大的立法障碍 211

一 执行机构设置方案尚未确定 212

二 执行力正当性基础尚未厘清 212

三 “异议前置”原理尚未阐释 213

四 “以执代审”现象尚未反思 214

五 “审执协作”原则尚未贯彻 214

第四节 策略:专项化·多层次·编撰式 215

一 一步到位抑或循序渐进 215

二 单行立法抑或司法解释 216

三 单独编撰抑或混合编撰 217

参考文献 219

致谢 23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