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  第3辑
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  第3辑

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 第3辑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庆瑞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858718
  • 页数:7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电视剧艺术学学科建设、剧评、剧史等版块,尤其是涉及到有关电视剧评论,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 第3辑》目录

“守望精神家园”是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文化立场——《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第3辑《序》 1

电视剧艺术学学科建设 2

“中国电视剧叙事学”学科建设刍议 2

“电视剧策划艺术论”学科建设刍议 13

“电视剧艺术类型学”大纲 22

“电视剧画面解读”课程大纲 23

在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二期科研项目“电视剧艺术学学科理论”项目成果验收会议上的陈述报告 44

中国传媒大学“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研究方案 53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思考和撰写 58

取用新材料,研求新问题,推动电视剧艺术学学科理论的新发展——2006年6月8日博士生“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方法论”课讲稿 72

大型资料丛书《中国电视剧50年文献资料丛刊》编纂、出版策划书(讨论稿) 96

在张育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的答辩前讲话 104

在萧惊鸿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的答辩前讲话 106

我对“广播电视艺术理论前沿”的一点粗浅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06级博士生学位课“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的开场白 108

“新纪元”说剧史 122

拍不够的抗战题材原创电视剧 122

抗战题材电视剧的荧屏景观 124

中国电视剧:扫描2005 127

要用电视剧艺术为中国工农红军建树历史的丰碑——2006年10月12日在贵阳“红军题材电视剧研讨会”上的发言 132

昆玉河论剧 142

历史题材电视剧论纲 142

中国电视剧“营销迷局”的“入口”是在“题材规划”! 184

“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191

论电影、电视剧的内容“禁载” 195

电视剧画面的照明艺术给我们带来思想的震撼和艺术的感染——2004年11月20日在“电视剧照明艺术创作与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203

“电视剧批评”的出路在哪里?——2004年12月5日在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生“电视剧论坛”上的讲话 208

染乎世情系乎时序——我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观(2005年4月16日在现实题材电视剧暨电视剧《有泪尽情流》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16

“电视剧是流水线下的娱乐产物”吗? 221

首先要“对艺术负责” 222

电视剧是不是也该分级? 223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悲剧? 224

演绎“家族史”不能缺失“社会史” 225

电视剧批评,“男儿当自强”! 226

千万不要“不怕审美疲劳” 227

最缺乏的还是文化 228

不能获准立项的教训 230

为什么“热播无热评”? 232

什么是新古典主义? 234

炒收视率也要降降温 235

“不可推辞的社会责任” 236

有感于“娱乐无极限” 237

我们应当怎样为观众当好“导视” 238

欣闻SMG叫板“收视率崇拜” 240

“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 242

本届“金球奖”给我国电视剧的启示 243

时代呼唤优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 245

在电视剧里塑造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形象——2006年7月3日在《中国艺术报》“‘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248

漫谈国产电视剧的审美价值——从当前热播的几部电视剧说起(2006年7月22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文史知识讲座”上的演讲稿) 253

游走在“娱乐”和“娱乐至死”之间——当下国产电视剧的一种“恶性娱乐化”倾向批判 273

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种学术品格和文化立场——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庆瑞教授 284

帝王形象被拔高——2005年3月接受上海《新闻午报》记者黄笑宇电话采访谈话的节录 290

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申报制度需要改革——2005年3月27日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刘江华电话采访的见报稿 291

拍电视剧的不如播电视剧的——2005年6月2日接受《法制晚报》记者寒武纪电话采访的见报稿 293

电视剧界:呼唤职业化和敬业精神——2006年8月4日接受《中国电影报》记者胡嵘电话采访的见报稿 294

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电视剧的精神家园!——2006年10月28日在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电视剧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296

如果美、丑不分,以“丑”为“美”了,我们也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2006年11月18日在“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308

“为美”,而不“唯美”!——谈谈赵宝刚电视剧镜像叙事的美学追求(2006年11月22日在浙江丽水缙云县仙都天然影视基地“赵宝刚导演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313

定福庄剧评 324

前言:为百姓人生吟诗作画 324

女人哪,女人!——读《奶娘》 337

“纯叙事剧”的尴尬——读《明明》 340

亦悲亦喜 空巢情思——读《两个人的婚礼》 344

胡同·大杂院·市井文化——读《古玉》 349

利欲良知 人生样板——读《半日奇缘》 354

弄堂·石库门·市民意识——读《心锁》 357

离婚以后又怎样——读《偶一回眸》 361

球迷呀,球迷!——读《胜负攸关》 365

质朴无华唱晚情——读《老费头》 369

心灵作画话师徒——读《拜师》 373

面对老百姓的心理畸变——读《百万横财》 378

乡情人性淳朴是美——读《村长和鱼》 384

一厘米深处是尊严——读《一厘米》 387

风俗画里多有俗人——读《票友》 391

从儿童的视角看童真——读《寻找英雄的日子》 394

家丑外扬 闹剧一场——读《谁是编剧》 398

丽人一舞说雅俗——读《红舞鞋》 402

还是应该高于生活——读《又见老罗》 411

“文胜质”者,且与评说……——读《昨天的哨音》 416

浓墨淡彩也相宜——读《祝你生日快乐》 431

人间喜剧百姓家——读《无事生非》 438

义利是非说变革——读《工钱》 446

用轻喜剧描摹人物心态——读《都市彩虹》 451

苦涩的情感,夸张的艺术——读《失踪》 459

人之初,性本善——读《性本善良》 465

“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读《雄花瓶》 469

亦庄亦谐赞新风——读《铁算盘办学》 475

当代电视版的《一件小事》——读《白乐与米加》 482

探索叙事语言的独特风格——读《咱们结婚吧》 489

再唱还是《红莓花儿开》——读《再相逢》 497

等到满山红叶时——电视剧《红叶》观后 502

有一种精神叫勤奋——电视剧《一个工人的履历》观后 504

奔流到海不复回——评电视剧《金色的梦》 506

幸福的新娘——评电视剧《士兵的婚礼》 508

超越自己,克服孤寂——浅议《军中最后一个马帮》的人物形象 510

女人的执著——电视剧《女装甲团长》观后 512

果敢的女性美——观电视剧《京都女警官》一得 514

用正义铸就尊严——评电视剧《正义是美丽的》 516

为“白衣天使”唱赞歌——电视剧《美丽人生》观后 518

见证历史巨变中的文化剧痛——我看20集电视连续剧《民工》 520

儿童题材电视剧的新收获——12集电视连续剧《我不是差等生》观后 523

努力让“鲁迅小说改编版电视剧”的艺术走向成熟——从4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祝福》说起 525

我们需要这样的悲剧——29集电视连续剧《记忆的证明》观后 530

《汉武大帝》的争议有什么意义? 534

感悟生命的独奏——我看短篇电视剧《独奏》 539

长霞漫天都是情——我看21集电视连续剧《任长霞》 541

追求情感的诗意化抒发——浅议电视剧《任长霞》中刘佳的表演艺术 543

唯有真实能动人——2005年5月20日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谈《任长霞》的记录稿 545

谱写“红色激情”剧的新篇——电视连续剧《如此多娇》观后 548

敬畏经典,才能演绎好经典!——观22集电视连续剧《吕梁英雄传》一得 551

凤凰岭的精神,凤凰岭的梦!——看32集电视连续剧《美丽的田野》怎样努力创造新的审美价值 555

用外在的形式美包容内在的内容美——看32集电视连续剧《美丽的田野》的艺术成就 560

一壶风云写春秋——40集电视剧《紫玉金砂》观后 565

在异国他乡展示我们年轻一代的文化形象——我看电视剧《小留学生》 567

家庭伦理剧也要创新——观《家风》有感 569

用“史诗”式的叙事张扬英雄主义——看22集电视连续剧《铁色高原》有感 570

《乔家大院》的“艺术硬伤” 572

红灯引领着心灵回家的路——我看电视剧《老娘泪》 574

诗意人生入画来——我看20集电视剧《陈赓大将》的传奇色彩 576

为顶天立地的庄稼人写诗——我看24集电视连续剧《天高地厚》 578

在电视剧里抒写农村妇女心灵的历程——2006年3月7日在“中国电视剧妇女形象塑造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581

风满楼读书习艺 586

《我们》文学剧本读后 586

21集大型纪实体电视连续剧《荣宝斋》“文学剧本”读后 588

6集电视连续剧《毛泽东身边的故事》初剪片审看意见(2006年9月2日在大连棒棰岛宾馆9号楼审看会上的发言提纲) 593

用“真文学”抒写她的生命关怀——读王霞的长篇报告文学《生死关头》(2005年2月1日在“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获奖作品《生死关头》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6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影视作品中的他者形象分析”的鉴定意见 610

对申请教育部科研立项课题“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在线评审意见 614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十一届)优秀夏衍文学剧本奖初评剧本阅读笔记 615

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十一届)优秀夏衍文学剧本奖建议获奖作品名单 634

《三孔启示录》立项的意义 635

在荧屏上建树长征文学的历史丰碑——7集纪录片《红旗飘飘——长征文学风采录》观后 639

柴璠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踏上巴别塔的创新之途》(未定稿)读后 641

李洪岩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语言的诗意生存——语言传播文化心理现代性追问》(未定稿)读后 654

对张政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意见 658

对徐树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意见 660

附录 662

要警惕“娱乐至死”的倾向 662

在“竞争国际市场”中保卫“国家文化安全”——观唐季礼影视作品一得 665

关于“‘跨文化传播’和‘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通信 666

召唤一种精神的上乘之作——我看影片《郑培民》 668

中国电影天空上的一派阳光!——在“长影新片研讨会”上的发言 670

“《天龙八部》入选高中教材”事件面面观 673

我们怎样面对“国学复兴”的浪潮?——在《现代传播》编辑部“国学复兴·文化建设与大众传媒”专题论证会上的发言(2005年7月18日) 679

文化的话语权力也不应该“通吃” 682

钟爱和尊重孩子们的童年 684

不要讳言“文化立场” 686

“国学复兴”的浪潮来了? 688

只有一个唐季礼是不够的 689

电影的危机在哪里? 690

“精神赡养”也是一种文化 691

承认文化差异 尊重多样文明——接受《电影》杂志电话采访整理文稿 692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广播电视艺术史论》科目试题建议稿(选) 695

莫斯科—“金环”之旅——俄罗斯十一日行(2005年5月6日) 709

到托尔斯泰庄园朝圣——俄罗斯十一日行(2005年5月8日) 718

人虽去,魂犹在!——写在巴金老人远行的时候 728

后记 732

从一句不实之词的“口号”说起——记忆中的左荧同志 732

三尺讲台,四十载春秋——曾庆瑞教授从教40周年庆祝会 735

《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第3辑编后 7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