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  中国通史  第2卷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  中国通史  第2卷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 中国通史 第2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勋主编;邢涛总策划
  • 出 版 社: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5805943
  • 页数:20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历数历朝历代的更替,着重于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汲取知识营养和智慧的兴趣。它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和极具历史价值的图片,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真切而直观的感受,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 中国通史 第2卷》目录

第二卷 公元907~1911年 12

第十四章 封建割据的时代 12

五代十国 公元907~960年 12

梁唐兴替 12

朱温建后梁 12

洛阳兵变 12

晋王灭燕 13

后唐建立 13

邺都之乱 13

晋汉周继起 14

石敬塘建后晋 14

契丹灭晋 14

后汉建立 15

郭威建后周 15

周世宗的改革 15

世宗征伐 15

十国纷立 16

王建建蜀 16

吴越建国 16

马殷建楚 16

孟知祥建后蜀 17

李知诰建南唐 17

刘崇建北汉 17

五代十国的经济文化 18

后唐均田税 18

南方农业的大发展 18

手工业的繁荣 18

李煜与词 19

商业兴盛的南方大都市 19

山水画艺术的鼎盛 19

第十五章 重文轻武的时代 22

北宋 公元960~1127年 22

北宋代周 22

北宋的建立 22

李重进之乱 22

假道取荆 23

宋灭南唐 23

吴越归宋 23

太宗灭北汉 23

相权的削弱和对文人的优待 24

削弱宰相权力 24

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 25

优待士大夫 25

军权的集中 26

杯酒释兵权 26

更戍法 26

宫宴罢节镇 27

加强禁军 27

养兵弥乱 27

宋初的制度改革 28

律令的统一 28

地方官制的改革 28

财权的集中 29

科举制度的完善 29

宋初的赋税制度 29

宋辽战争 30

高梁河之战 30

雍熙北伐 30

御辽之争 31

辽国大举攻宋 31

澶渊之盟 31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32

六谷部抗夏 32

宋夏三川口之战 32

宋夏好水川之战 33

范仲淹筑大顺城 33

庆历和议 33

北宋中前期的治乱 34

“五鬼用事” 34

北宋并三司 34

恩荫制度盛行 34

庆历新政 35

武举考试的复置 35

北宋的农民起义和周边关系 36

川蜀地区的农民起义 36

交阯内附 36

大理入贡 37

侬智高反宋 37

区希范起义 37

王安石变法 38

制置三司条例司 38

农田水利法的实施 38

募役制度的实施 38

置方田均税法 39

市易法的出台 39

置将法的实施 39

北宋的农业 40

耕地面积的扩大 40

水利工程的兴修 40

农业工具的改善 40

粮食作物的多样化 41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41

北宋的工商业 42

丝织业的发展 42

制瓷业的新突破 42

发达的矿冶业 42

造船业的进步 43

海外贸易的兴盛 43

纸币的出现 43

北宋的衰亡 44

蔡京擅权 44

宋江起义 44

方腊起义 44

徽宗内禅 45

东京保卫战 45

靖康之变 45

北宋的科技 46

沈括和《梦溪笔谈》 46

官修《本草》 46

苏颂与《新仪象法要》 46

李诫与《营造法式》 47

火药火器的发展 47

印刷术的发展 47

北宋的文化艺术 48

宋词的兴盛 48

四大类书的编纂 48

《资治通鉴》的编纂 49

理学的产生 49

发达的书画艺术 49

第十六章 积弱与偷安 52

南宋 1127~1279年 52

宋朝南迁 52

南宋的建立 52

黄汪坏政 53

维扬之变 53

钟相、杨幺起义 53

定都临安 53

南宋初期抗金 54

黄天荡大捷 54

岳飞建康之战 54

张浚经略川陕 54

邓州之战 55

郾城之战 55

顺昌大捷 55

南宋与金的和议 56

绍兴和议 56

岳飞蒙冤 57

隆兴和议 57

开禧北伐 57

南宋中后期的乱政 58

光宗执政 58

绍熙内禅 58

韩侂胄专权 59

史弥远专权 59

南宋后期与金、蒙古的战争 60

枣阳之战 60

金牛镇之战 60

联蒙灭金 60

江陵之战 61

钓鱼城之战 61

襄樊陷落 61

南宋灭亡 62

贾似道擅权 62

张世杰守郢州 62

贾似道丧师芜湖 62

李庭芝守扬州 63

南宋覆灭 63

南宋的商业和民俗 64

繁荣的南宋商业 64

南宋纸币的推广和滥用 64

行会组织的发展 65

市民阶层的形成 65

南宋的赋税和土地政策 66

兼并土地的狂潮 66

佃客身份的降低 66

南宋的苛捐杂税 67

南宋地租制 67

南宋的儒学和宗教 68

南宋书院的复兴 68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68

陆九渊创心学 68

禅宗盛行 69

宋代宗教的大融合 69

南宋的农业和手工业 70

农作物种植范围的扩大 70

水田细作体系形成 70

南宋官窑与瓷器 70

宋代的丝织品及服饰 71

宋代金属工艺 71

宋代的玻璃制造业 71

南宋的科技 72

南宋的数学成就 72

黄裳编《天文图》 72

传统医学的发展 72

法医学的发展 73

南宋的桥梁技术 73

南宋的文化艺术 74

南宋的绘画艺术 74

南宋爱国词的兴盛 75

南戏形成 75

私人藏书的兴盛 75

第十七章 草原的崛起 78

辽 公元907~1125年 78

契丹崛起 78

古八部统治 78

阿保机建国 78

阿保机建制 79

辽建东丹国 79

辽与周边民族的和战 80

太宗克唐 80

辽周交战 80

兴宗征西夏 81

辽国五京尽失 81

耶律大石建西辽 81

辽朝的改革和制度 82

胡汉分治 82

景宗中兴 82

圣宗改革 83

兴宗施政 83

辽代的兵制 83

辽朝的经济文化 84

发达的畜牧业 84

颇具民族特色的陶瓷业 84

辽代的金属工艺 84

二税户纳税 85

辽代佛教 85

第十八章 夹缝中的政权 88

西夏 1038~1227年 88

党项建国 88

拓跋归宋 88

继捧入朝 88

西平建都 88

德明归宋 89

元昊改制 89

西夏建立 89

西夏与宋辽金蒙的和战 90

联辽抗宋 90

灵州之战 90

五路御敌 91

援辽抗金 91

中兴府之战 91

西夏的制度、文化 92

西夏的官制 92

西夏的军事制度 92

西夏文字的创造 93

西夏尚儒 93

西夏兴佛 93

第十九章 女真的勃兴 96

金 1115~1234年 96

金国初建 96

女真族的演变 96

函普订约 96

乌古乃结盟 97

阿骨打建金 97

金初的行政制度 97

金与辽夏宋的征战 98

太祖伐辽 98

燕云取弃 98

太宗灭辽 99

金灭北宋 99

宗浩北伐 99

金朝前期的制度改革和文字 100

沿用南北官制 100

天眷新制 100

金世宗改革 101

女真文字创立 101

金朝中后期的治乱与衰亡 102

海陵王政变 102

迁都燕京 102

东京兵变 102

金朝盛世 103

章宗文治 103

金代币制改革 103

金朝灭亡 103

第二十章 盛世天骄 106

元 1206~1368年 106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 106

蒙古的起源 106

铁木真灭塔塔儿部 106

灭克烈部 107

蒙古汗国建立 107

六征西夏 107

窝阔台与蒙哥时代 108

拔都西征 108

拖雷监国 108

蒙哥继位 109

吐蕃、大理归附 109

旭烈兀西征 109

忽必烈建元 110

忽必烈称帝 110

征服西藏 110

元大都的兴建 111

元统一中国 111

元朝的政治和民族制度 112

耶律楚材定制 112

元朝的中央机构 112

元朝的地方机构 112

元朝的军事制度 113

元朝的户籍制度 113

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 113

元朝中后期的危机与改革 114

英宗新政 114

元朝后期的皇位更迭 114

文宗文治 115

元朝中后期的社会危机 115

伯颜擅权 115

脱脱更化 115

元朝的灭亡 116

元末的阶级矛盾 116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 116

张士诚起义 117

陈友谅称帝建汉 117

朱元璋建政权揽儒生 117

元朝灭亡 117

元朝的经济制度与交通 118

元朝的土地制度 118

元朝的赋税制度 118

元朝的交通运输 119

元代驿站体系的建立 119

统一纸币的发行 119

元朝的对外关系 120

元朝的对外贸易 120

元朝对日本的战争 121

马可·波罗来华 121

天主教传入中国 121

元朝对爪哇的战争 121

元朝的科技 122

元朝的纺织业 122

元朝的医学与医疗机构 122

元朝的天文学成就 123

王祯著《农书》 123

元朝的宗教与艺术 124

基督教盛行 124

藏传佛教的兴起 124

元曲的盛行 124

元朝的书法艺术 125

第二十一章 极权下的统治 128

明 1368~1644年 128

明朝建立 128

朱元璋称帝 128

徐达北伐 129

分封诸王 129

设置辽东都司 129

明初的中央集权制度 130

明初的军事制度 130

科举制度的发展 130

法律制度的完善 130

三司的设立 131

丞相制度的废除 131

初行内阁制度 131

特务机构的初现 131

明初的边疆民族政策 132

明对西藏的管理 132

茶马贸易 132

改土归流 133

东北边疆统治的加强 133

永乐称制 134

建文帝登基 134

建文削藩 134

靖难之役 134

永乐北伐 135

明初繁荣的外交 136

赵秩出使日本 136

日本对马捕倭 136

郑和下西洋 137

傅安使西域 137

明朝与东南亚关系的加强 137

明朝中前期的改革 138

仁宣之治 138

明英宗即位 138

票拟制度的形成 139

弘治中兴 139

明朝与蒙古的关系 140

蒙古贵族建立北元 140

也先统一蒙古 140

土木堡之变 141

俺答汗受封 141

明朝的军事建设 142

朱元璋建立卫所 142

土木堡之变后立团营 142

大规模重修长城 143

九边的设立 143

热兵器的兴盛 143

明朝中前期的宦官专权 144

东厂的设置 144

王振擅权 144

曹石乱政 144

西厂的设置 145

汪直、刘瑾擅权 145

明朝中期的混乱统治 146

邓茂七起义 146

荆襄流民起义 146

武宗乱政 146

严嵩擅权 147

庚戌之变 147

西方势力渗入中国 148

葡萄牙势力渗入中国 148

外国传教士入华 148

明末西学东渐 148

万历南京教案 149

荷兰窃据台湾 149

明中后期抗倭 150

倭寇兴起 150

英宗禁海 150

朱纨抗倭 150

戚继光、俞大猷闽粤平倭 151

中日朝鲜之战 151

明与后金的和战 152

后金计取抚顺 152

萨尔浒大战 152

熊廷弼抗金 153

袁崇焕督师蓟辽 153

边防危机的加深 153

孙承宗抗金 153

明末的衰败 154

万历三大征 154

加派三饷 154

明末三大案 155

魏忠贤乱政 155

复社之兴 155

明朝的灭亡 156

高迎祥起义 156

李自成攻克洛阳 156

大西政权建立 157

大顺政权的建立 157

明朝覆灭 157

明朝的建设和交通 158

紫禁城的改建 158

明十三陵的兴建 158

先进的海上交通 158

漕运的兴起 159

刘大夏治河 159

潘季驯治河 159

明朝的手工业 160

发达的冶铁业和印刷业 160

宣德年间的制瓷业 160

纺织业的兴盛 160

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161

资本主义萌芽 161

江南市镇的发展 161

明朝的商业 162

海禁政策 162

立开中盐法 162

整饬茶马法 163

立纲盐法 163

晋商的兴起 163

徽商兴起 163

明朝的赋税和户籍制度 164

均工夫役 164

编订黄册 164

班匠制度的完善 165

一条鞭法 165

矿监、税使的出现 165

明朝的科技 166

中医药学的里程碑 166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166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66

徐霞客与地理学 167

国家资料库的建立 167

天文学的发展 167

明朝的文化艺术 168

长篇小说的繁荣 168

汤显祖和《牡丹亭》 168

“心学”的兴起 168

李贽反理学 169

史书的编纂 169

《永乐大典》成书 169

第二十二章 没落与新生 172

清 1616~1911年 172

女真再度崛起 172

建州女真统一 172

后金建国 172

开铁之战 173

宁远大捷 173

辽沈之役 173

皇太极时期的民族政策和官制 174

皇太极即位 174

八旗官制的设立 174

江都之盟 175

皇太极改革官制 175

漠北蒙古臣服 175

削弱三大贝勒的权力 175

清军入关 176

建号大清国 176

松山之战 176

顺治继位 176

满洲入关 177

迁都北京 177

清朝初步统一中国 178

大顺军反清失败 178

大西军抗清败亡 178

清初圈地运动 179

剃发令的实施 179

制定大清律 179

册封达赖 179

顺治时期的改革 180

顺治亲政 180

四大臣议政 180

清初官制的改革 180

编审人丁 181

康熙之治 182

康熙亲政 182

内阁制的恢复 182

汉官地位的提高 182

设置南书房 183

平定三藩 183

郑成功收复台湾 183

统一台湾 183

康熙时期的政治制度建设 184

沿用六部 184

宫廷机构的完善 184

地方官制的确立 184

渐趋完备的司法制度 185

翰林院的恢复 185

封建统治制度的确立 185

清初的赋税和土地政策 186

顺治颁布垦田令 186

康熙奖励垦荒 186

废除匠籍 186

更名田 187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87

摊丁入亩 187

康熙时期民族边疆的治理和对外战争 188

反击沙俄的侵略 188

东北地区的经营 189

平定葛尔丹叛乱 189

多伦会盟 189

对西藏统治的建立 189

清初的思想文化和文字狱 190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争鸣 190

考据学的兴起 190

理学的提倡 191

庄廷?案 191

《南山集》案 191

雍正时期的吏治 192

禁抑宗藩 192

年羹尧之狱 192

整顿吏治 193

军机处的设立 193

雍正乾隆时期的边疆治理 194

划分北疆 194

平定西藏战乱 194

大小金川之战 194

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 195

土尔扈特部回归 195

清朝前中期的经济 196

封建经济的衰落 196

农业雇佣关系的发展 196

士地兼并加剧 196

清初工商业的发展 197

对外贸易的管理 197

清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198

文字狱再起 198

禁毁书籍 198

吏治的腐败 198

沉重的地租 199

手工业工人的反抗斗争 199

禁门之役 199

鸦片战争 200

鸦片的输入 200

虎门销烟 200

鸦片战争 201

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

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 202

中法战争 202

清廷设置台湾巡抚 203

中日甲午战争 203

《马关条约》 203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204

义和团运动兴起 204

义和团大战廊坊 204

义和团进驻北京 205

袁世凯镇压义和团 205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天津 205

《辛丑条约》的签订 205

资产阶级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206

兴中会成立 206

同盟会成立 206

黄花岗起义 207

保路运动 207

武昌起义 207

清朝灭亡 2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