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文化生成史  下
中国文化生成史  下

中国文化生成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天瑜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307123118
  • 页数:900 页
图书介绍:中国文化生成史,本书作者以中国当下的生存实态为窥探口,反顾历史,比较中西方,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历程及特点。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学术性。
《中国文化生成史 下》目录
标签:生成 文化

第八章 宗法传统 467

第一节 宗法社会 468

一、宗法:从唐虞至近代 468

二、中西比较 470

三、西周确立宗法制 474

四、东周以后宗法制流变 480

第二节 家与国 485

一、父系原则承传不辍 486

二、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祠堂·宗谱·族田 487

三、宗族制与考选官僚制相契合 491

四、家国同构 496

第三节 伦理型文化 499

一、法祖尊统 500

二、教民追孝 503

三、人文史乘 506

四、德治主义 511

五、灵肉不二 515

六、取义成仁 518

七、“五伦”“三纲”分梳 522

第九章 “尊君”“重民”角力的皇权文化 531

第一节 “周制”与“秦制”:传统中国的两种政制类型 531

一、宗法封建的“周制”——儒家范式 533

二、君主集权的“秦制”——法家楷模 538

三、综汇周制、秦制的皇权政治 542

四、现代政治视野下的周秦二制 547

第二节 中国皇权政治的特点 550

一、起点早,持续久 550

二、植根碎片化的小农社会 553

三、君主政治理论早成而完备 555

四、“君权神授”与“民为邦本” 558

五、与宗法制结合——宦官干政、外戚专权简析 564

六、君主集权趋于强化——相权由盛转衰 569

七、“君本位”与“官本位” 576

八、“贵”—“富”互动:“官商旋转门” 585

第三节 皇权专制性辨析 588

一、“专制”释义 588

二、制约皇权的形上因素:“天—理”与“法—礼” 591

三、制约皇权的社会结构因素:贵族、官僚体制与民间自治 594

四、解构专制:近古思想界的努力 600

第四节 周制与秦制的文化功能 604

一、百家争鸣何以发生在春秋战国 604

二、皇权时代浩大的文化建设——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为例 611

三、文化统制 620

四、“民治论”缺如,“治民术”发达——户籍·里甲·地籍及其他 625

五、驭士策:招纳与恫吓——诱以官禄和文字狱 631

第十章 中国文化特质及其世界影响 638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结构性特色 638

一、从民族性格说开去 639

二、“内圣”与“外王”:伦理—政治同 640

三、“阳儒”与“阴法” 646

四、“民本”与“君本”相反而又相成 647

五、“政学”与“技艺”合与离——从“圣人创物”到“小人末技” 649

六、“哲人之思”与“工匠之手”结合的新探求 666

七、文化表里结构协调及其近代遭遇挑战 671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672

一、史学域外播扬 673

二、《易经》与莱布尼茨二进制 675

三、中国理性与欧洲启蒙运动 678

四、白诗、《水浒》与日本文学 683

五、元杂剧、明清小说在欧洲 686

六、“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 689

七、“东方艺术幻想”圆明园 691

八、传统文化的后现代启示——以太极图为例 694

第三节 “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 698

一、考选官僚制:借其私行其大公 699

二、从世卿世禄制到游仕制—军功爵制—察举制 700

三、科举制应运而生 703

四、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707

五、清末“废科举”的得与失 711

六、近代西方文官制的模本 715

第四节 试解“李约瑟悖论” 719

一、“韦伯置疑”与“魏特夫设问” 719

二、“李约瑟悖论” 720

三、悖论前因:拥有创建发达农耕文明的制度前提 725

四、悖论后因:形成稳定板块,难以实现近代转型 726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史分期 729

第一节 历史分期法 729

一、中国传统的历史分期 731

二、西方历史分期法引入中国 732

三、社会形态学说的历史分期 736

第二节 史前文化(从采集到农耕,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共同体) 738

一、旧石器时代 739

二、新石器时代 740

三、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 744

第三节 宗法封建文化(夏商周) 745

一、文明奠基 745

二、巫史祝卜 747

三、制礼作乐 749

四、元典创制 751

五、诸子争鸣 755

第四节 皇权文化(秦至清) 761

一、皇权建极·学术定于一尊(秦汉) 761

二、准封建·汉胡、中印文化融合(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766

三、中唐开端的文化转折(中唐至清中叶) 770

四、三教共弘 777

五、文化一统下的多元走势 779

第五节 现代文化(晚清以降) 781

一、古今中西交会 782

二、器物—制度—观念变革逐级推进 784

三、面对“体用两橛”的探索: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互为体用” 794

四、中国现代文化的两种诠释模式 806

五、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并存时代 811

结语 文化前瞻 815

一、“中国复兴”:富强与民主尚处进行时 816

二、“中国世纪”说应当缓议 825

三、逾越“中等收入陷阱” 836

四、超克人口—资源失衡瓶颈 846

五、跻身“核心创新国”,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 852

六、将权力关进法治笼子:从根源上惩贪治腐 858

七、杜绝权力承租,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866

八、救正基尼系数偏高之失,防止族群分裂 869

九、三重资源整合,提升国民精神 875

十、文明在“对话”中持续发展 882

主要参考文献 889

跋 8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