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共产党荆门历史  第2卷  1949-1978
中国共产党荆门历史  第2卷  1949-1978

中国共产党荆门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荆门市党史办公室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09820261
  • 页数:391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荆门历史 第2卷 1949-1978》目录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贯彻实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0-1956.9) 3

第一章 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3

一、解放初期的荆门形势 3

二、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 6

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6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10

清匪反霸斗争 15

镇压反革命运动 18

支援抗美援朝运动 22

第二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26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26

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 26

土地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进 28

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34

二、交通运输业的民主改革 36

三、除旧布新的社会其他改革 39

《婚姻法》的贯彻实施 39

禁娼、禁毒、禁赌 42

第三章 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 45

一、贯彻实施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 45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 45

合理调整城镇工商业 49

扩大城乡物资交流 50

二、农业生产与互助合作的兴起 53

生产救灾和兴修水利 53

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56

康兰英互助组 59

三、思想文化建设 61

党的宣传工作的加强 61

教育事业的调整和发展 63

文化事业的初步繁荣 66

人民卫生事业的创建 69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72

四、执政初期党的建设 75

党组织的全面建立和发展 75

干部队伍建设 76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77

整党整风和反腐防变教育 83

五、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86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86

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 87

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和经济建设的全面开展 90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 90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92

三、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94

四、工业建设的起步 96

五、抗御1954年特大洪水的斗争 98

第五章 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105

一、荆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05

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学习宣传 108

三、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110

党的组织整顿和发展 110

纪检工作的加强 112

审干工作和内部肃反 115

四、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118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18

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 121

卫生防疫工作有序推进 125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29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9

互助合作运动的初步发展 129

农业合作运动由互助组向初级社转变 132

快速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35

荆门农业合作化的基本经验 139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1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4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荆门的确立 148

五、中共荆门第一次代表大会 150

第二编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9-1966.5) 155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155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155

中共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 155

“一五”计划的完成和“二五”计划的制定 158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60

整风运动的开展 160

反右派斗争的开展 164

三、荆门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67

第八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69

一、“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和开展 169

“以粮为纲”的农业生产“大跃进” 169

“以钢为纲”的工业生产“大跃进” 172

各行各业的全面“大办” 174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速发展 175

人民公社的兴起 175

农业合作社向人民公社的转变 177

三、荆门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178

第九章 纠正“左”倾错误过程中的曲折 181

一、纠正“左”倾错误的最初努力 181

“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181

整顿人民公社 183

二、“反右倾”斗争和继续“大跃进” 187

“反右倾”斗争的开展 187

“大跃进”运动的再度铺开 189

三、继续纠正“左”倾错误的开展 190

处理“一平二调”和反“五风” 190

战胜三年自然灾害 192

四、荆门“大跃进”运动的历史教训 195

五、中共荆门第二次代表大会 200

第十章 大型农林水工程建设 203

一、大型农林场建设 203

国营沙洋农场 203

国营五三农场 206

国营太子山林场 208

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209

汉江堤防工程建设 209

漳河水库等大型灌溉工程建设 215

三、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 221

第十一章 以八字方针为指导的全面调整 224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 224

农业退赔政策的贯彻执行 224

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试点和推广 227

部分农活分户管理责任制的尝试 231

二、工商业政策的调整 232

七千人大会精神的传达贯彻 232

压缩基本建设和调整经济关系 234

供销社的恢复和集市贸易的逐步放开 236

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 237

三、政治关系和科教文化领域的调整 238

纠正反右扩大化和甄别平反工作的开展 238

教育科学文化的调整 240

四、荆门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242

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 245

一、调整的主要措施 245

二、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新成就 251

三、荆门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252

第十三章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55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的传达贯彻 255

二、“四清”运动的开展 257

三、“五反”运动的开展 263

四、荆门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265

第三编 “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5-1976.10) 269

第十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动乱 269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69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错误批判 269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引发的造反浪潮 272

“文化大革命”扩展到工农业领域 274

二、荆门地区动乱的升级 275

造反派组织全面夺权 275

驻荆部队执行“三支两军” 275

第十五章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和“斗、批、改”运动的开展 278

一、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278

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278

制止武斗蔓延的强制性措施 281

二、“斗、批、改”运动的全面开展 283

清理阶级队伍逐步展开 283

教育革命的开展 286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88

“五七”干校在荆门的建立 290

三、荆门整党建党活动的开展 294

四、中共荆门第三次代表大会 297

第十六章 纠“左”的反复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299

一、对极左思潮的批判 299

从批陈整风到批林批孔 299

调整机构和解放干部 303

二、1975年的全面整顿 306

领导班子的整顿 306

农业的整顿 308

工矿企业的整顿 316

社会治安秩序的整顿 318

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 319

对“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抵制 319

“文化大革命”在荆门的结束 322

第十七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荆门经济建设 324

一、“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害 324

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324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受到严重阻挠 325

党风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 326

二、“三线”建设与荆门工业的发展 327

“三线”建设在艰难中前进 327

“三线”建设重点项目布点荆门 328

“三线”建设助推地方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341

三、农业生产取得成效 344

农业学大寨 344

农业机械化 350

四、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 353

第四编 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10-1978.12) 361

第十八章 揭批“四人帮”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361

一、“揭批查”运动的深入开展 361

全面开展“揭批查”运动 361

整顿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 364

二、中共荆门第四次代表大会 367

三、荆门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369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370

第十九章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初步拨乱反正 374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74

二、平反冤假错案的展开 378

三、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380

结束语 荆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 384

后记 3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