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东亚儒学  经典与诠释的辩证
东亚儒学  经典与诠释的辩证

东亚儒学 经典与诠释的辩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黃俊傑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1785225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关于“东亚儒学”的16篇论文合集,除了第一篇作为全书导论之外,其余论文以其论述之内容区分为三个部分:东亚儒学的视野、《论语》的诠释和《孟子》的诠释,都与儒家经典诠释传统有关。
《东亚儒学 经典与诠释的辩证》目录

导论 1

论经典诠释与哲学建构之关系——以朱子对《四书》的解释为中心 3

一、引言 3

二、哲学建构对经典诠释的支配性:朱子不离不杂的二元架构下的经典解释 5

三、经典诠释与哲学体系之紧张性 9

四、迈向经典诠释与哲学建构的动态平衡 16

五、结论 18

东亚儒学的视野 21

“东亚儒学”如何可能? 23

一、引言 23

二、方法论的个体论的挑战:津田左右吉对“东洋文明”的批判与否定 24

三、作为思想发展结果的“东亚儒学” 28

四、作为思想发展过程的“东亚儒学” 33

五、“东亚儒学”研究的新课题 35

六、结论 40

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现况及其展望 42

一、引言 42

二、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现况 43

三、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展望 86

论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中的两种张力 93

一、引言 93

二、经典中的普世价值与解经者的时空特性之间的张力:性质、原因及其展现 94

三、解经者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政治身份认同”之间的张力 104

四、结论 111

论东亚遗民儒者的两个两难式 113

一、引言 113

二、第一个两难式:“仕”与“隐”的抉择 115

三、第二个两难式:“文化身份认同”与“政治身份认同”的融合与撕裂 120

四、结论 127

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类型与议题 129

一、引言 129

二、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域的身体 131

三、作为社会规范展现场域的身体 135

四、作为精神修养展现场域的身体 140

五、作为隐喻的身体 142

六、结论:东亚身体论的三个命题 144

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 149

一、引言 149

二、中国思想史中的“身体观”之特质 150

三、作为思维方式的“身体” 153

四、作为精神修养之呈现的“身体” 157

五、作为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 162

六、结语 167

《论语》的诠释 171

孔子心学中潜藏的问题及其诠释之发展——以朱子对“吾道一以贯之”的诠释为中心 173

一、引言 173

二、朱子的诠释典范及其方法论基础 175

三、朱子诠释典范的批判(一):整体论的批判 181

四、朱子诠释典范的批判(二):内在论的批判 185

五、结论 188

如何导引“儒门道脉同归佛海”?——蕅益智旭对《论语》的解释 191

一、引言 191

二、蕅益智旭对《论语》中的生死观的解释 192

三、蕅益智旭对“学”、“道”与“天命”的解释 196

四、三教合一思潮下的《论语》解释策略:心学立场及其与阳明学的交涉 202

五、结论 206

从东亚儒学视域论朝鲜儒者丁茶山对《论语》“克己复礼”章的诠释 208

一、引言 208

二、丁茶山对“克己复礼”章的解释 209

三、丁茶山的解释之因袭与创新 213

四、结论 218

作为思想发展过程的“东亚论语学”——研究提案与研究资料 219

一、引言 219

二、东亚儒学脉络中的《论语》学 220

三、作为思想发展过程的东亚《论语》学 222

四、结论 224

《孟子》的诠释 235

孟子运用经典的脉络及其解经方法 237

一、引言 237

二、孟子运用经典的两个脉络 239

三、孟子解读经典的两种方法 241

四、结论 248

《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的社会史诠释 249

一、引言 249

二、古代中国的年龄观与敬老价值观 250

三、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习惯 253

四、结论 256

从东亚儒学视域论朝鲜儒者郑齐斗对孟子“知言养气”说的解释 257

一、引言 257

二、“知言”、“养气”、“集义”:郑齐斗的孟学诠释 258

三、郑齐斗的孟子学诠释之思想史定位:东亚儒学的视域 264

四、结论 269

东亚近世儒者对“公”“私”领域分际的思考——从孟子与桃应的对话出发 271

一、引言 271

二、中国古代思想中“公”“私”概念的发展 272

三、东亚儒者对“公”“私”领域关系之看法:以《孟子·尽心上》的解释为中心 277

四、结论 285

21世纪孟子学研究的新展望 287

一、引言 287

二、20世纪孟子学研究的进路及其方法论问题 288

三、21世纪孟子学研究的新展望 292

四、结论 299

参考书目 303

外文人名索引 331

中文人名索引 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