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国儒学史  近代卷
中国儒学史  近代卷

中国儒学史 近代卷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耀南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1189207
  • 页数:468 页
图书介绍:本卷分九章,沿儒西之争之主线而观,以儒学与西学之争或儒西之争为中国近代儒学史之主线,认为中国近代儒学史之源始在明末,而非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儒学史所要求之基本释读框架,在明末几乎已全部具备。并由此展开,从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现实具体问题的角度展开了近代中国儒学历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儒学史 近代卷》目录
标签:儒学

导言 “中国近代儒学”源始论 1

第一节 明末“西洋哲学”之输入 3

第二节 明确以“西学”指称欧洲学问 21

第三节 “有主”与“无主”之争 25

第四节 明末“儒西之争”之主要内容与格式 33

第五节 对于“西学”之全面反击 52

第六节 “以中化西”之尝试 56

第七节 明末实为“中国近代儒学”之源始 58

第一章 龚自珍的儒学 60

第一节 “中西关系”已进入其视野 60

第二节 “西学”未进入其视野 62

第三节 儒、西关系未成为其中心议题 64

第四节 近代儒学之“清道夫” 68

第五节 龚自珍思想之评价 76

第二章 魏源的儒学 78

第一节 进入其视野之“西学” 78

第二节 对于儒学之态度 83

第三节 儒学方面之成就 86

第四节 儒、西关系之处理格式 88

第五节 中华文明固有观念之存留 91

第六节 魏源思想之评价 94

第三章 冯桂芬的儒学 96

第一节 所采“西学”已涉及“制度”层面 97

第二节 所采“西学”已涉及“学理”层面 99

第三节 固守“中华文化之自信” 101

第四节 所守“儒学”止于“制度”层面 104

第五节 儒、西关系之处理格式:“中体西用”说辨正 105

第六节 与曾国藩之关系 110

第七节 冯桂芬思想之评价 113

第四章 曾国藩的儒学 116

第一节 “道统”之存留 116

第二节 “道统”之内涵与性质 120

第三节 作为体系之“儒学” 125

第四节 “西学”采纳之限度 129

第五节 “师夷智”问题 132

第六节 格致书院之问题 133

第七节 儒、西关系之处理格式 135

第八节 曾国藩思想之评价 141

第五章 郭嵩焘的儒学 153

第一节 并未主张“观念西化” 154

第二节 “二流文明说”或“半文明说”辨正 157

第三节 固守“儒学”与“中学” 160

第四节 儒、西关系之处理格式 162

第五节 对王船山及其思想之推崇 168

第六节 “控御夷狄之道绝于天下”论 171

第七节 中华复兴“三百年说” 177

第八节 “中式”人生观 179

第九节 郭嵩焘思想之评价 182

第六章 王韬的儒学 184

第一节 “世界主义”视野 185

第二节 “儒学”与“中学”之“不变”地位 190

第三节 “道统”之维系 193

第四节 儒、西关系之处理格式 198

第五节 “西化”之限度 202

第六节 “民族文化自信”之坚守 207

第七节 “本末”观念 211

第八节 “中式”人生观 214

第七章 康有为的儒学 219

第一节 第一期:“援西入儒(中)” 220

第二节 第二期:“以西化儒(中)” 227

第三节 经学中之“以西化儒” 239

第四节 《大同书》:从“以西化儒”转向“儒(中)西并尊” 267

第五节 第三期:“儒(中)西并尊” 280

第六节 第四期:“以儒(中)化西” 291

第七节 贯穿各期之一条主线:“尊儒(中)” 297

第八节 康有为思想之评价 302

第八章 章太炎的儒学 310

第一节 引进西洋自然科学与“以西释中” 311

第二节 引进西洋社会科学与“以西释中” 321

第三节 对于“西学”之批评 335

第四节 对于“儒学”之批评 346

第五节 试图“以儒兼百家” 350

第六节 “援佛入儒”与“援西入儒” 355

第七节 对于“中学”之自信 367

第八节 儒、西关系之处理格式 371

第九节 章太炎思想之评价 381

第九章 梁启超的儒学 384

第一节 第一步:“以西化儒”与“以西化中” 386

第二节 第二步:“儒西并尊”与“中西并尊” 392

第三节 第三步:“以儒化西”与“以中化西” 408

第四节 对于“本国文化”之尊敬 423

第五节 梁启超思想之评价 431

结语 儒(中)学之“观念西化”及其可能前景 435

第一节 “内在关系论”可能在未来得到弘扬 438

第二节 “大心论”可能在未来得到弘扬 442

第三节 “功能主义”可能在未来得到弘扬 445

第四节 “大利主义”可能在未来得到弘扬 449

第五节 “大知主义”可能在未来得到弘扬 453

第六节 “大义主义”可能在未来得到弘扬 4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