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有机硅化学与工艺
有机硅化学与工艺

有机硅化学与工艺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来国桥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22116963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有机硅化学与工艺的相关知识,以初学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不仅介绍了有机硅化学的理论知识,对有机硅产品生产及应用知识进行了介绍,同时将有机硅化学的一些基本反应和有机硅化合物的特性进行了编排。
上一篇:物理 第2册下一篇:大学物理实验学
《有机硅化学与工艺》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前言 1

1.2有机硅化学发展简史 1

1.3有机硅化合物的命名 3

1.3.1有机硅单体的命名 3

1.3.2有机硅聚合物的命名 4

1.3.3其他类有机硅化合物的命名 4

1.3.4MDT Q命名法 5

第2章 有机硅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6

2.1硅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6

2.1.1元素硅的一般性质 6

2.1.2 dπ-pπ配键 8

2.1.3 Me3 Si基的电子效应 13

2.1.4硅成键的类型和特征 15

2.2聚硅氧烷的主要性质 20

2.2.1聚硅氧烷的主要物理性能 20

2.2.2 Si-O-Si键的化学性质 25

第3章 有机硅化合物的主要反应 35

3.1 硅碳键的化学反应 35

3.1.1取代反应 35

3.1.2消除反应 38

3.2硅卤键的亲核取代反应 40

3.2.1 SN2-Si反应机理 41

3.2.2 SN1-Si反应机理 42

3.2.3影响反应机理的因素 42

3.3硅氢化反应 46

3.3.1硅氢化反应的机理 46

3.3.2硅氢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49

3.4聚合反应 56

3.4.1环硅氧烷的开环聚合反应 57

3.4.2缩合聚合反应 65

3.5交联反应 72

3.5.1缩合交联 72

3.5.2过氧化物交联 77

3.5.3加成交联 81

3.5.4 辐射交联 85

3.5.5光交联 87

第4章 有机硅单体 92

4.1 有机氯硅烷的制法 92

4.1.1直接合成法 93

4.1.2有机金属法 101

4.1.3缩合法 107

4.1.4加成法 109

4.1.5再分配法 110

4.2有机烷氧基硅烷的制法 111

4.2.1有机氯硅烷醇解法 111

4.2.2酯交换法 113

4.2.3格氏法 113

4.2.4钠缩合法 114

4.2.5直接法 115

4.3有机卤硅烷的性质与用途 118

4.3.1有机卤硅烷的物理性质 118

4.3.2有机卤硅烷的化学性质 119

4.3.3生理性质及毒性 124

4.3.4有机卤硅烷的用途 125

4.4有机烷氧基硅烷的性质及用途 128

4.4.1有机烷氧基硅烷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128

4.4.2有机烷氧基硅烷的用途 129

4.5甲基氯硅烷生产中高沸物、低沸物、废触体及废浆渣的应用 130

4.5.1高沸物的应用 130

4.5.2低沸物的应用 132

4.5.3废硅铜触体和浆渣的利用 134

第5章 硅油 136

5.1线型硅油的制法 137

5.1.1二甲基硅油 137

5.1.2甲基苯基硅油 139

5.1.3甲基含氢硅油 141

5.1.4羟基硅油 142

5.1.5甲基烷氧基硅油 144

5.1.6支链型硅油的制法 145

5.2改性硅油的制法 146

5.2.1聚醚改性硅油 148

5.2.2氨烃基改性硅油 149

5.2.3环氧烃基改性硅油 152

5.2.4羟烃基改性硅油 154

5.2.5氯烃基改性硅油 157

5.2.6氟烃基改性硅油 159

5.2.7长链烷基改性硅油 161

5.2.8羧烃基改性硅油 162

5.2.9巯烃基改性硅油 163

5.2.10甲基丙烯酰氧烃基改性硅油 164

5.3硅油的性能 166

5.3.1线型硅油的性能 166

5.3.2改性硅油的性能 170

5.4线型硅油和改性硅油的用途 172

5.4.1线型硅油的用途 172

5.4.2改性硅油的用途 176

5.5硅油的二次加工品 181

5.5.1硅脂及硅膏 181

5.5.2消泡剂 185

5.5.3脱模剂 188

5.5.4有机硅织物整理剂 190

第6章 硅橡胶 196

6.1高温硫化硅橡胶 196

6.1.1高温硫化硅橡胶生胶及其制备方法 197

6.1.2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 204

6.1.3混炼胶的主要品种及性能 215

6.1.4高温硫化硅橡胶的性能 219

6.1.5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应用 224

6.1.6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回收利用 229

6.2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232

6.2.1单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本组成、硫化机理及配制 232

6.2.2缩合型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 241

6.2.3缩合型液体硅橡胶的基本特性 247

6.2.4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主要用途 250

6.3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254

6.3.1主要组成及制法 254

6.3.2固化机理 258

6.3.3配制方法 259

6.3.4性能及用途 260

6.4改性硅橡胶 263

6.4.1硅橡胶/三元乙丙共混橡胶 263

6.4.2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共混胶 268

6.4.3硅橡胶与其他种类橡胶共混 270

第7章 硅树脂 272

7.1 概述 272

7.2 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73

7.2.1缩合型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73

7.2.2过氧化物型硅树脂预聚物的制备 283

7.2.3加成型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84

7.3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85

7.3.1醇酸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86

7.3.2聚酯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87

7.3.3丙烯酸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88

7.3.4环氧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90

7.3.5酚醛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291

7.3.6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292

7.4硅树脂和改性硅树脂的性质 293

7.4.1硅树脂组成与性质的关系 293

7.4.2耐热性 294

7.4.3耐寒性 295

7.4.4耐候性 295

7.4.5电绝缘性 295

7.4.6憎水性 296

7.4.7耐化学试剂性 296

7.4.8不相容性及防粘性 296

7.4.9力学性能 296

7.5硅树脂及改性硅树脂的应用 297

7.5.1有机硅绝缘漆 297

7.5.2涂料 299

7.5.3有机硅胶黏剂 302

7.5.4有机硅塑料 303

7.5.5聚碳酸酯阻燃剂 304

7.5.6微粉及倍半硅氧烷的应用 304

第8章 硅烷偶联剂 306

8.1概述 306

8.1.1硅烷偶联剂的发展历史 306

8.1.2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 307

8.1.3硅烷偶联剂的分类 307

8.1.4主要品种硅烷偶联剂 308

8.1.5非活性有机基团硅烷 312

8.2硅烷偶联剂的合成 313

8.2.1 γ官能团硅烷偶联剂合成 313

8.2.2 α-官能团硅烷偶联剂合成 322

8.3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征与性能 323

8.3.1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特征 323

8.3.2硅烷偶联剂的物理性质 324

8.3.3化学性质 326

8.4硅烷偶联剂的偶联机理 329

8.4.1两种不同性质材料界面间的偶联机理 329

8.4.2阳离子型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331

8.4.3自由基型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331

8.4.4物理作用理论 332

8.5硅烷偶联剂的应用 332

8.5.1选用硅烷偶联剂的一般原则 332

8.5.2使用方法 334

8.5.3应用领域 336

第9章 聚硅烷 342

9.1聚硅烷的制法 342

9.1.1非官能性聚硅烷 343

9.1.2硅官能性聚硅烷 347

9.1.3碳官能性聚硅烷 348

9.2聚硅烷的性质 350

9.2.1物理性质 350

9.2.2热解反应 352

9.2.3光解反应 352

9.2.4催化反应 353

9.2.5氧化反应 354

9.3聚硅烷的用途 355

9.3.1硅碳纤维前驱体 355

9.3.2导电聚合物 355

9.3.3光致抗蚀剂 356

9.3.4烯烃聚合光引发剂 356

9.3.5薄膜光波导器 357

9.3.6有机光导电体 357

9.3.7紫外线性光学材料 357

9.3.8潜在的液晶材料 358

9.3.9耐高温氧化涂层 358

第10章 聚硅氧烷改性有机高分子 359

10.1概述 359

10.1.1改性的目的 359

10.1.2改性方式 360

10.1.3影响改性的结构因素 360

10.1.4改性高分子的类型 361

10.2对聚苯乙烯的改性 361

10.2.1阴离子共聚 361

10.2.2阳离子共聚 364

10.2.3自由基接枝 364

10.2.4用含PDMS的大自由基引发共聚 365

10.2.5用烯端PDMS交联 366

10.2.6硅氢加成共聚 366

10.2.7与丁二烯结合 367

10.3对聚酰胺的改性 367

10.3.1脱水缩聚 368

10.3.2脱HCl缩聚 369

10.3.3阴离子聚合 370

10.3.4开环共聚 372

10.3.5互穿网络 373

10.4对聚氨酯聚脲的改性 373

10.4.1嵌段共聚 37

10.4.2接枝共聚 37

10.4.3互穿网络 379

10.4.4共聚物的表征 380

10.4.5共混体系加界面剂 382

10.5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 383

10.5.1烯官能聚硅氧烷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 383

10.5.2用PDMS的大自由基与MMA共聚 383

10.5.3在PHMS上接枝PMMA 384

10.5.4含MMA端基的PDMS与其他烯类单体共聚 385

10.6对聚酰亚胺的改性 385

10.6.1胺、酐缩聚法 386

10.6.2胺交换法 387

10.6.3用酸酐封头的PDMS缩聚 388

10.6.4硅氢加成共聚 388

10.6.5将PDMS引入PI侧链 388

10.6.6与双马来酰亚胺共聚 390

10.6.7关环时的副反应 391

10.6.8加Li盐提高电导 391

10.7对芳砜的改性 391

10.7.1与聚芳砜的缩聚 391

10.7.2对聚碳酸酯改性 393

10.8对聚醚的改性 394

10.8.1环氧加成法 395

10.8.2硅氢加成法 395

10.8.3环体开环聚合 395

10.8.4与双酚A环氧共聚 396

10.8.5与酚醛环氧树脂共聚 397

10.8.6可光交联的三线段共聚物 398

10.9对聚酯的改性 399

10.9.1内酯在聚硅氧烷末端开环聚合 399

10.9.2内酯在聚硅氧烷侧基上接枝 399

第11章 有机硅分析 401

11.1概述 401

11.1.1有机硅分析的分类 401

11.1.2辅助分析在有机硅合成中的作用 402

11.1.3分析试验在有机硅合成中的应用 402

11.2有机硅生产原料的分析 403

11.2.1金属硅的硅含量及其杂质的分析 403

11.2.2氯甲烷中水分的测定 404

11.2.3苯、甲苯、氯化苯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404

11.2.4催化剂的分析——粒度、铜含量测定 405

11.2.5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碳酸四甲铵含量的测定 405

11.3有机硅单体、中间体分析 406

11.3.1有机硅单体分析 406

11.3.2有机硅中间体分析 406

11.4有机硅聚合物分析 407

11.4.1线型聚合物及其产品分析 407

11.4.2热硫化硅橡胶类产品分析 412

11.4.3体型聚合物的分析 413

11.5加工产物及成品性能的测定 417

11.5.1化学稳定性的测试 417

11.5.2物理力学性能的测定 417

11.5.3热学性能的测定 417

11.5.4电学性能的测定 418

11.5.5光学性能/辐照性能的测定 419

11.6仪器分析在有机硅分析中的应用 420

11.6.1 红外吸收光谱 420

11.6.2核磁共振波谱 422

11.6.3紫外吸收光谱 424

11.6.4 气相色谱 425

11.6.5质谱 426

11.6.6凝胶渗透色谱 429

11.6.7其他 429

参考文献 4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