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邱立友,王明道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22122582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细胞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发育、生态环境、分类进化以及微生物在农业、工业、医药、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等。
《微生物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什么是微生物 1

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1

三、微生物学的范畴 4

四、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4

五、微生物的特点 9

六、微生物与我们 11

本章小结 13

思考题 13

参考文献 14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15

第一节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15

一、细胞的形态、排列和大小 15

二、细胞的构造 17

三、细菌的繁殖 35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 35

五、细菌与疾病 36

第二节 放线菌 37

一、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38

二、放线菌的繁殖 40

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40

第三节 蓝细菌 40

一、蓝细菌的形态结构 41

二、蓝细菌的繁殖 42

第四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 42

一、支原体 42

二、立克次体 43

三、衣原体 44

四、螺旋体 45

五、黏细菌 45

第五节 古菌 46

一、古菌的细胞结构 46

二、古菌的主要类群 48

三、古菌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特征比较 51

本章小结 51

思考题 52

参考文献 52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53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细胞的构造 53

一、真菌的细胞构造 53

二、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比较 56

第二节 酵母菌 57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57

二、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58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59

第三节 霉菌 67

一、霉菌的菌丝 67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70

三、霉菌的菌落特征 72

四、常见的霉菌 73

第四节 蕈菌 78

一、菌体结构 79

二、形态特征 79

第五节 黏菌 80

一、概述 80

二、黏菌的生活史 81

三、黏菌的形态特征 81

四、黏菌的主要类群及其代表种类 81

本章小结 82

思考题 83

参考文献 83

第四章 病毒与亚病毒 84

第一节 病毒 84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85

二、病毒的分类 92

三、细菌的病毒——噬菌体 93

四、植物病毒 101

五、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 102

六、昆虫病毒 107

第二节 亚病毒 108

一、类病毒 108

二、拟病毒 109

三、朊病毒 110

本章小结 113

思考题 113

参考文献 114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115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所需营养物质 115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15

二、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116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19

第二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122

一、吞噬作用 122

二、渗透吸收作用 122

第三节 培养基 124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124

二、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 125

本章小结 129

思考题 130

参考文献 130

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31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31

一、ATP的结构 131

二、ATP产生方式 132

三、生物氧化 145

四、能量利用和储存 148

第二节 分解代谢 148

一、葡萄糖的分解及丙酮酸的生成 149

二、丙酮酸代谢的多样性 151

三、其他有机物的分解 159

第三节 合成代谢 162

一、自养微生物CO2的固定 162

二、生物固氮 166

三、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170

四、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172

本章小结 176

思考题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78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178

一、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178

二、纯培养的定义及分离方法 182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184

一、营养物质 184

二、温度 184

三、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 186

四、氢离子浓度 188

五、水分和渗透压 190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长 191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 191

二、细菌的群体生长 192

三、丝状真菌的群体生长 196

四、细菌的二次生长、同步生长和连续培养 197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200

一、好氧培养方法 200

二、厌氧菌的培养 202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204

一、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 205

二、控制微生物的化学方法 210

本章小结 217

思考题 218

参考文献 218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219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19

一、3个经典实验 220

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 222

三、DNA的结构 224

四、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226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232

一、基因突变 232

二、突变与育种 239

第三节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247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 247

二、真菌的基因重组 255

第四节 重组DNA技术 258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 259

二、重组体的筛选 260

三、DNA的人工合成和扩增 260

四、基因的定位诱变 261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262

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262

二、菌种的保藏 264

本章小结 265

思考题 266

参考文献 267

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268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 268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元 268

二、微生物的命名 269

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 270

一、形态特征 270

二、生理生化反应 271

三、血清学反应 272

四、噬菌体分型 272

五、细胞化学成分组成 272

六、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273

七、各种分类方法联合应用 276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系统介绍 279

一、细菌分类和伯杰氏手册 279

二、安·贝氏真菌学词典 280

本章小结 281

思考题 282

参考文献 282

第十章 微生物生态 283

第一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83

一、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84

二、微生物与高等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289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94

一、土壤微生物 294

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97

第三节 水体微生物学与污水污物处理 301

一、水体中的微生物 301

二、污水污物的微生物处理 304

本章小结 308

思考题 309

参考文献 309

第十一章 传染与免疫 311

第一节 传染 311

一、微生物侵染宿主 312

二、微生物的病原特性 313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315

一、表皮和屏障结构 316

二、嗜菌作用 316

三、炎症反应 316

四、抗菌物质 317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318

一、抗原 318

二、抗体 322

三、细胞介导的免疫 324

四、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326

本章小结 329

思考题 330

参考文献 330

第十二章 应用微生物 331

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 331

一、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及食品保藏 331

二、应用微生物生产食品 337

第二节 工业微生物 343

一、发酵技术 343

二、主要发酵工业产品 347

第三节 农业微生物 352

一、微生物肥料 352

二、微生物农药 355

三、微生物饲料 357

四、食用菌 359

第四节 微生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361

一、生理活性物质 361

二、微生物与能源开发 363

三、微生物冶金 364

四、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365

本章小结 366

思考题 366

参考文献 366

附录 368

附录1 微生物学大事记 368

附录2 微生物学研究获得的诺贝尔奖 369

附录3 常见微生物学名及其读音 370

一、微生物学名的发音 370

二、常见微生物学名及读音 370

附录4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简表 3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