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余家菊先生论著  第6辑  中华文化要义
余家菊先生论著  第6辑  中华文化要义

余家菊先生论著 第6辑 中华文化要义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家菊著
  • 出 版 社:慧炬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9575181263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
《余家菊先生论著 第6辑 中华文化要义》目录

复兴爱的文化(一) 3

仁爱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3

一、仁爱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亲亲、尊尊、贤贤 3

二、法家与老子的思想 4

三、自适其性的主张与庄子的思想 4

四、中华文化的宗教观:天道即人道 5

五、中国文化的宗教意义在畏天命:欺人即欺已,欺已即欺天 6

复兴爱的文化(二) 6

法家与老子的思想 7

一、中华文化不排挤各种思想 7

二、中华文化中排他性最强的是法家思想 7

三、老子主张人民的愿望是最高的行政据 8

四、‘去其害群之马’就是扫除扰民的因素,是‘不扰民’政策积极的一面 9

复兴爱的文化(二) 10

自适其性的主张与壮子的思想 10

一、自适其性的主张可以安身乐命 10

二、壮子的思想是纯粹理智观之必然结果:理智观之外应有‘仁爱’为第一要义 11

三、认识规律的客观性:规律必须合乎客观的需要 12

复兴爱的文化(二) 13

中化文化的宗教观:天道即人道 13

一、中国缺少有组织的宗教:人类的宗教行动示能纳入都会活动 13

二、中华文化宗教观:天道与人道 14

三、三道即人道:由‘顺天’而‘应人’发扬中华爱的文化 15

略论读经问题 17

读经有价值 经书可以懂 17

四书思想要义 19

中国青年党四十周年党庆纪念会致词 19

一、大学 20

二、中庸 21

三、孟子 21

四、论语 22

结语:书已是仁爱内在根基服务是仁爱的具体表现 22

春秋昭示的建国总方略 23

一、一者无外的民族观念 23

二、对内是尊王:尊王以遵王道为主 24

三、结语 应重认经书价值 25

周易的基本思想 27

一、周易依据现象发明事理 27

二、现象是不断的在演变 27

三、演变中有其不变之理:阴阳消长 28

四、变易于初生时较易控制 28

五、变易永恒进行 君子自强不息 29

六、君子体会天地好之德为仁爱之行 29

七、周易:八卦余伏羲大背于周 30

诗经的思想要略 31

一、诗经是明达整理、陶冶性性的大道 31

二、时经首篇是男女相恋的诗歌,注重和乐家庭的社会主义 31

三、诗经重生产以示衣暖食足的重要,对我国动俭民风助益甚大 32

四、诗经重视大义灭亲,不以私害公 32

五、诗经歌颂捍卫国家 33

六、诗经歌颂礼遇灭国后代 33

七、诗经将多元的宗教归纳为祭天,而配以祭祖 33

八、结语:诗古书是现代国民的需要,不是复古问题 34

书经的重大启示 35

一、科学精神 35

二、实行情谊政治 36

三、民主精神 36

四、建立为标准 37

五、建立价值标准:五福 37

六、知人与敬天 38

礼记的简略回忆 39

和顺致祥 42

我的学习生活 44

一、我难忘的人物 44

二、清代教育:遵奉朱子的教育精神 47

三、废科举与学校后的思潮 48

(一)教育宗旨的更替 48

(二)天演论、新民从报、权利思想及托古改制说的影响深远 48

(三)新说的必端今日已难余收拾 49

四、孟子的思想 49

(一)始及终的两个作文题 49

(二)孟子的人皆可为尧舜说 50

(三)自人性发动而加以扩充 50

(四)仁爱是人性的自然表现 51

(五)人生的价值不在成就而尽力与否 51

(六)孟子的过激之论不如孔门的‘反而不校’说法 51

五、曾方正的学术与事功 52

(一)曾文正两封家书 52

(二)曾文正的‘原才’论 53

(三)讨太平天国机 54

(四)曾文正的学问:内圣外王 54

六、王阳明的学说 55

(一)王阳明从敢作为到渐知收敛 55

(二)王阳明的实践理性说 56

(三)王阳明的打倒偶像说 57

七、我与近代思潮的直接接触 58

(一)怀了解德先生季先生的心情前往英伦 58

(二)英国的科学教育 59

(三)英国的民主精神 59

(四)季先生重分析试验与组织德先生要尊重个性与价值多元 60

(五)第三位季先生 61

(六)习俗不午轻易更改 61

(七)立国精神不容轻易变更 62

(八)英国的国民理想:公道 62

(九)虚位领袖争权者不争虚位 63

(十)美国人坦白、勤勉、富同情心 63

(十一)德国人重视理性而坚定有除 64

八、生命与死刑 64

九、教育是独立科学 67

十、中国为礼教之邦 69

(一)理知不足之处要依赖礼教予以补充 69

(二)礼教之规律在于约束个人的行止: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展现对自己的尊重 69

(三)规律的基本精神在发展个人的‘敬’意 70

(四)独立判断的要件:充分的知识与探讨 71

(五)孔子主张从仁爱为出发点的独立判断 72

(六)近百年来中国的百家争鸣导致青年成长期中的困惑 72

(七)提倡民主、伦理、科学以发扬亲亲、尊尊、贤贤的中华文化精神 73

从仁爱求得智慧 79

私欲是求得智慧的最大障碍 79

自由与守法 81

自由与守法的融合一致 是人生努力的目标 81

温情第一 83

温情是一切善良行为的根本 83

第一级原理之设定 85

善择人生努力的最高依据 85

自我约束 87

自我约束就是修身养性 87

无偿服务 89

科学方法 91

假设已够大胆 求证更应小心 91

独立判断 93

小心假设 大胆求证 93

真理观 95

好事不止一种 好人不止一派 95

孔子政治思想之一端 97

礼让也要依法 97

尊孔 99

尽自己应尽的道理和力量 99

谈价值 101

五福能够满足人们的愿望 所以有价值 101

谈名教 104

名教的作用 崇善贬恶 104

谈学术 107

中国人尊重学术学人 107

谈风气 110

造成善良风气 是提升社会的大道 110

爱国、民主、合作、情谊 113

国难有增无减 我们应当怎样做 113

理性统治与情谊统治 115

理性的运用要在情谊的范围 115

发扬善意 117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17

尽力做所应做的事 119

谈民主 121

民主生成的社会条件:坦白、诚实、和善的太平世界 121

谈法治 123

法治是将理智与情谊融合的整治 1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