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学地理教师手册
中学地理教师手册

中学地理教师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卫杰文,杨关坭,陆旦中,王效乾,杨伯震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7150·3032
  • 页数:733 页
图书介绍:
《中学地理教师手册》目录

资料部分 1

教学部分 1

第一章地理教学指导文件和教学用书 1

目录 1

四至 1

面积 1

一面积、位置和疆域 1

第一节国土和人民 1

第一章 中国地理 1

位置 2

疆界和邻国 2

一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2

第一节地理教学大纲 2

二行政区划 3

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4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8

四教学内容要点 10

第二节地理课本 11

三人口和民族 11

人口概况 11

一课文的运用 12

人口分布 13

城市人口 14

民族概况 14

第二节地形 18

一地形概况 18

二主要山脉 20

二插图的运用 20

天山山脉 21

阴山山脉 21

昆仑山脉 21

秦岭 22

南岭 22

大兴安岭 22

太行山脉 22

阿尔泰山脉 23

祁连山脉 23

武夷山脉 23

台湾山脉 23

长白山地 23

雪峰山 23

喀喇昆仑山脉 24

喜马拉雅山脉 24

横断山脉 24

贺兰山 25

六盘山 25

三我国八座接待外国登山队的山峰 26

珠穆朗玛峰 26

希夏邦马峰 26

公格尔山 26

公格尔九别峰 26

贡嘎山 26

慕士塔格山 26

阿尼玛卿峰 26

白头山 27

五台山 27

嵩山 27

恒山 27

衡山 27

泰山 27

四我国名山 27

博格达峰 27

华山 27

黄山 28

井冈山 28

庐山 28

九华山 28

普陀山 28

莫干山 28

雁荡山 28

武当山 29

罗浮山 29

五指山 29

蛾眉山 29

点苍山 29

火焰山 29

崂山 29

大屯山 30

五主要关隘、山口 30

山海关 30

居庸关 30

娘子关 30

平型关 30

雁门关 30

风陵渡 30

嘉峪关 30

唐吉拉山口 30

喀喇昆仑山口 30

河西走廊 30

辽西走廊 31

六主要高原 31

青藏高原 31

内蒙古高原 32

黄土高原 32

柴达木盆地 33

准噶尔盆地 33

吐鲁番盆地 33

哈密盆地 33

塔里木盆地 33

七主要盆地 33

云贵高原 33

华北平原 34

台北盆地 34

东北平原 34

八主要平原 34

南阳盆地 34

汉中盆地 34

四川盆地 34

珠江三角洲 35

长江中下游平原 35

成都平原 36

渭河平原 36

宁夏平原 36

河套平原 36

台南平原 36

江南丘陵 38

浙闽丘陵 38

九主要丘陵 38

两广丘陵 38

山东丘陵 38

一○主要沙漠 38

我国沙漠分布概况 38

塔克拉玛干沙漠 3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39

黄土带的分布 40

巴丹吉林沙漠 40

腾格里沙漠 40

毛乌素沙地 40

柴达木沙漠 40

一一我国的黄土地貌 40

我国黄土发育的三个时期 41

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 41

三读图提示、思考练习和课堂练习 41

一二我国的岩溶地貌 42

一三我国地貌形态的地区差异 43

古生界 44

元古界 44

中生界 44

新生界 44

太古界 44

一四我国各时代地层分布 44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 45

经向构造体系 45

各种扭动构造体系 45

一五我国主要构造体系 45

华夏构造体系和华夏式构造体系 46

山字型构造体系 46

歹字型构造体系 46

新华夏构造体系 46

一六我国地震的分布 47

东部地区 47

西部地区 47

台湾地区 47

气候复杂多样 49

大陆性季风气候 49

一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49

第三节气候 49

二气候的形成因素 50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51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52

青藏高原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52

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53

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55

第三节地图册、填充图和教学参考书 58

寒潮标准 58

三寒潮、梅雨和台风 58

寒潮路径 59

一地图册 59

梅雨 61

台风 62

台风路径 63

在我国登陆的台风 63

四太阳辐射与气温 64

我国各地全年太阳辐射总量 64

冬季气温 66

夏季气温 66

气温年较差 67

年平均炎热日数 68

我国各地的无霜期 68

我国各地的生长期 69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70

五气压和风 71

一月气压 71

七月气压 72

我国的干热风 74

六降水 75

年降水量的分布 75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76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77

年降水变率 77

二地理填充图 77

三地理教学参考书 79

第二章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教法 82

第一节地理基础知识 82

一地理名词 83

二地理名称 84

七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特征 86

三地理数据 87

降水量极值 87

湿度极值 87

气温极值 87

八我国气候的若干极值记录 87

天气现象极值 88

风的极值 88

日照极值 88

我国河流的流域和分界线 89

河流概况 89

一河流 89

第四节陆地水 89

太平洋流域 89

四地理事物的演变 89

印度洋和北冰洋流域 90

内陆流域 90

我国水系分布概况 91

五地理事物的分布 92

河网结构 92

河网密度 93

地表径流的分布 93

水量平衡 94

一阅读和填绘地图 95

第二节地理基本技能 95

我国径流资源的地区分布 95

河川径流的季节分配 98

河流的冰情 99

二阅读和绘制地理图表 100

长江 103

三地理计算 104

四地理观察和观测 107

淮河 107

第三节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108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09

黄河 109

海河 114

黑龙江和松花江 116

钱塘江 117

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118

珠江 118

闽江 118

澜沧江 120

怒江 121

雅鲁藏布江 121

塔里木河 122

第三章地理教学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123

伊犁河 123

灵渠 124

大运河 124

第一节观察能力的培养 125

湖泊概况 125

二湖泊 125

一地理观察的对象 126

二地理观察的方法 126

东北湖区 126

三培养地理观察能力举例 127

蒙新湖区 127

东部湖区 128

青藏湖区 128

一地理思维的特点 129

第二节思维能力的培养 129

二地理思维的条件 130

云贵湖区 130

三沼泽 131

沼泽概况 131

沼泽分布 131

四冰川 132

我国现代冰川概况 132

我国冰川的分布 132

三地理思维的种类 132

五温泉 134

四地理基本思维的过程和思维力的培养 134

我国温泉的分布 134

我国温泉概况 134

六水资源和水利建设 135

我国水资源概况 135

我国水利事业概况 137

著名灌区 138

著名水利工程 139

第三节想象能力的培养 139

一想象的种类 139

二想象的途径和方法 140

三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若干条件 141

第五节中国近海 142

一濒临的海 142

渤海 142

第四节记忆能力的培养 142

一启发学生热爱地理,使之乐于记忆 143

二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培养记忆能力 143

东海 143

黄海 143

三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使之善于记忆 144

南海 144

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145

胶州湾 146

大连湾 146

莱州湾 146

辽东湾 146

渤海湾 146

二主要海湾 146

湛江港 147

四多复习、巧运用,跟遗忘作斗争 147

北部湾 147

厦门港 147

汕头湾 147

伶仃洋 147

杭州湾 147

三主要海峡 148

渤海海峡 148

第四章地理教学的主要课题 148

台湾海峡 148

琼州海峡 148

第一节地理位置特点 149

四近海的潮汐 149

五近海的海流 149

东中国海流 149

南海的海流 150

六近海的水团 150

水团 150

海流与渔汛 150

黄海沿岸流和东海沿岸流 150

一大洲位置特点 150

东海外海水团 151

中国东部沿岸水团 151

南海沿岸水团 151

黄海水团 151

南海外海水团 151

七海岸和海涂 152

海岸线 152

堆积平原海岸 152

二国家位置特点 153

山地丘陵海岸 153

生物海岸 154

三城市位置特点 155

海涂 155

大陆岛 156

八岛屿和半岛 156

冲积岛 156

基岩岛 156

珊瑚岛 157

海洋岛 157

火山岛 157

台湾岛 157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 157

舟山群岛 159

崇明岛 159

一大洲自然地理环境 159

海南岛 159

庙岛群岛 160

南海诸岛 160

辽东半岛 161

山东半岛 161

九龙半岛 161

雷州半岛 161

二国家自然地理环境 162

地带性土壤的分布 162

一土壤 162

第六节土壤、植被和动物 162

三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163

特殊类型的隐伏性土壤的分布 163

耕作土的分布 164

土壤改良 164

主要土壤类型 164

黑土 164

第三节经济地理概况 165

一经济地理叙述方案和经济概况分析 166

二国家经济地理概况分析举例 167

紫色土 167

水稻土 168

红壤 169

三若干国家经济地理特征综述 169

盐碱土(盐渍土) 170

二植被 171

我国植被的特点 171

第四节地理区域特征 171

一国家地理特征分析举例 172

主要植被类型 173

“活化石”水杉和银杏 176

二我国分区地理特征分析举例 176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77

固沙植物 177

我国的特有动物 179

陆栖脊椎动物的地理分布 179

动物种类 179

三动物 179

第五章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180

生态地理动物群 180

我国的珍贵动物 181

一讲授法 182

第一节运用语言的方法 182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183

我国矿藏分布规律 186

一矿产资源 186

第七节矿产和海洋资源 186

我国主要矿产 187

二板书和笔记 189

三 自学与读书指导 195

二海洋资源 195

海洋植物资源 196

海盐 196

鱼汛 197

海洋动物资源 197

沿海潮力资源 198

主要渔场 198

第八节农业 199

第二节运用直观的方法 199

一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99

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 199

光热条件与农业生产 200

一地理教具的演示 200

农业指标温度与生长期 201

二地理实验 202

作物的高温条件 204

第三节运用练习和实习的方法 204

一地理练习 205

我国三类地区的降水与农业 206

水分条件与农业生产 206

农业自然灾害 207

二地理实习 207

第四节运用逻辑的方法 208

我国三大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09

一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9

耕地的利用 211

土地利用构成 211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 211

二分析综合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13

牧地 214

林地 214

山区 216

宜农荒地资源 216

第五节程序法、发现法和赞科夫教学论思想简介 216

一程序教学法 216

难以利用的土地 217

三粮食作物 218

稻谷 218

小麦 219

旱粮 220

薯类 221

二发现教学法 221

大豆 222

商品粮基地 222

三赞科夫教学论思想简介 223

第六章地图和各种直观手段的运用 226

棉花 227

四经济作物 227

第一节地球仪 228

一地球仪的运用 229

油料作物 231

糖料作物 235

麻类作物 237

茶叶 238

蚕丝 238

烟草 239

五林业 240

森林资源概况 240

二地球仪的结构和种类 241

森林分布 241

林业生产发展 243

三运用地球仪的方法 244

四类牧区 247

畜牧业生产发展概况 247

六畜牧业 247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47

第二节地理教学地图 247

二教学地图的种类和特点 248

农区畜牧业 249

三课堂教学地图的运用 249

水产业概况 251

七水产 251

主要海洋经济鱼类 252

四地图册、附图和插图、填充地图的运用 252

五自制教学挂图的方法 253

主要渔场和渔港 253

六地理教学挂图的保管 255

淡水水产业概况 255

六大淡水水产区 255

一地理黑板略图的作用、特点与运用 256

第三节地理黑板略图 256

八土特产 258

二地理黑板略图的绘制 260

东北区 262

九八大农业区概述 262

华北平原区 262

蒙新区 263

华南区 263

西南区 263

长江中下游区 263

黄土高原区 263

青藏高原区 264

一我国工业概述 264

工业布局的变化 264

工业建设的成就 264

第九节工业 264

我国煤炭工业概况 26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煤的国家 266

二煤炭工业 266

我国主要煤矿 267

第四节地理黑板绘画 268

一地理黑板绘画在教学中的作用 268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268

我国石油小史 268

三石油工业 268

正在兴建的煤炭基地 268

二描绘黑板画的注意事项 269

我国主要石油生产基地 269

我国的炼油厂 270

三黑板画的设计和运用 270

四黑板画的种类及其绘法 271

四电力工业 271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271

我国电站的类型 271

我国主要水电站 271

五冶金工业 274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274

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 274

大型钢铁基地 275

我国主要有色金属产地 276

六机械工业 277

我国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277

我国机械工业的分布 278

七化学工业 279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279

主要化学工业部门的分布 279

八纺织工业 280

棉纺织工业 280

毛纺织工业 281

丝纺织工业 281

麻纺织工业 281

化学纤维工业 282

九其他轻工业 282

我国轻工业发展概况 282

几种主要轻工业的分布 282

一我国交通运输概况 284

第十节交通运输 284

解放前我国铁路概况 285

二铁路运输 285

建国以来铁路建设的成就 287

我国西部的几条公路干线 291

三公路运输 291

我国的公路建设 291

我国的海上航线 292

我国海运事业的发展 292

四海洋运输 292

我国主要海港 294

五内河运输 296

我国主要内河航运干线 296

我国内河运输概况 296

六航空运输 299

第一节陆地和海洋 300

第五节其他地理直观手段的运用 300

第二章世界地理 300

岛屿 301

大陆 301

一陆地 301

一地理图片的运用 301

半岛 302

地峡 302

七大洲 302

二地理标本的运用 302

三地理模型的运用 303

四地理仪器的运用 305

五地理的电化教育 305

二海洋 313

海 313

第六节地理专用教室 313

洋 313

海峡 314

四大洋 314

一地理专用教室的作用 314

二地理专用教室的一般规格和设备 315

世界洋流 315

世界主要的海 317

三教师工作室和教具储藏室 317

第一节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319

一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320

二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323

三课时计划的编写 325

第二节世界地形 326

一陆地地形 326

平原 326

山地 327

盆地 328

亚洲地形特征 328

二各大洲地形 328

丘陵 328

亚洲主要地形区 330

欧洲地形特征 333

欧洲主要地形区 333

一地理课的教学特点 337

非洲地形特征 337

非洲主要地形区 337

第二节地理课堂教学 337

北美洲地形特征 339

北美洲主要地形区 339

二地理课的类型和结构 340

南美洲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341

澳大利亚地形特征 343

澳大利亚主要地形区 344

新西兰地形 345

太平洋岛屿地形 345

伊里安岛地形 345

南极洲地形特征 346

三海底地形 346

大陆架 346

大陆坡 347

洋底 347

四各大洋海底地形 348

太平洋海底地形 348

大西洋海底地形 349

印度洋海底地形 349

北冰洋海底地形 350

五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假说 350

地槽陆台说 350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说 353

地质力学对地壳运动的解说 357

第三节世界气候 359

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59

纬度的影响 359

大气环流的影响 360

海陆分布的影响 362

地形的影响 362

洋流的影响 362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363

热带草原气候 363

热带雨林气候 363

热带季风气候 363

热带沙漠气候 364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64

地中海式气候 364

温带季风气候 364

温带草原气候 365

温带干旱荒漠气候 365

温带海洋性气候 365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65

苔原气候 368

冰原气候 368

高山高原气候 368

第三节地理课的分析和评议 370

三各洲气候的主要特征 370

亚洲气候 370

一地理观摩课的类型和要求 371

二分析、评议地理课的标准 372

欧洲气候 374

三地理课的观察、分析、评议和总结 374

非洲气候 377

第八章地理成绩考核和复习辅导 377

第一节 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377

一检查、评定学业成绩的作用和意义 377

二检查地理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 379

北美洲气候 379

南美洲气候 381

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气候 385

三地理学业成绩的评定 386

第二节复习辅导 391

一复习辅导的要求 392

南极洲气候 393

一亚洲的河流和湖泊 394

第四节世界陆地水 394

亚洲外流水系 395

亚洲内陆水系 399

亚洲湖泊 401

二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403

二欧洲的河流和湖泊 403

欧洲主要河流 404

欧洲主要湖区 406

三非洲的河流和湖泊 409

第一节 乡土地理研究 410

第九章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410

非主要河流 410

一气象观测 411

非洲主要湖泊 413

四北美洲的河流和湖泊 414

北美洲主要河流 415

北美洲主要湖泊 418

五南美洲的河流和湖泊 419

南美洲主要河流 420

南美洲主要湖泊 422

六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423

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 424

澳大利亚的主要湖泊 425

澳大利亚地下水资源 425

七南极洲的冰雪 427

第五节世界自然带 431

一地带性差异和大陆自然带 432

热带雨林带 432

热带草原带 432

热带荒漠带 432

二天象观测 432

亚热带森林带 433

温带荒漠带 433

温带草原带 433

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433

温带森林带 434

苔原带 435

冰原带 435

二海洋自然带 435

北极带 435

北温带 435

北热带 436

赤道带 436

南热带 436

南温带 436

南极带 436

第六节世界自然资源 437

一亚洲主要自然资源 437

三地震测报 437

矿物资源 437

森林资源 437

水力资源 437

海洋渔业资源 437

土地资源 437

蒙古自然资源 438

朝鲜自然资源 438

日本自然资源 438

越南自然资源 438

老挝自然资源 439

柬埔寨自然资源 439

缅甸自然资源 439

四地理野外观测和地理旅行 439

泰国自然资源 440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 440

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 440

菲律宾自然资源 440

尼泊尔自然资源 441

孟加拉国自然资源 441

印度自然资源 441

斯里兰卡自然资源 441

巴基斯坦自然资源 441

阿富汗自然资源 441

伊朗自然资源 441

土耳其自然资源 442

巴勒斯坦地区自然资源 442

五地理参观和地理调查 442

二欧洲主要自然资源 442

矿物资源 442

森林资源 442

水力资源 442

海洋渔业资源 442

伊拉克自然资源 442

土地资源 443

罗马尼亚自然资源 443

南斯拉夫自然资源 443

意大利自然资源 443

英国自然资源 443

法国自然资源 444

瑞典自然资源 444

瑞士自然资源 444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自然资源 444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自然资源 444

苏联自然资源 445

三非洲主要自然资源 445

矿物资源 445

土地资源 445

埃及自然资源 445

苏丹自然资源 446

阿尔及利亚自然资源 446

尼日利亚自然资源 446

几内亚自然资源 446

扎伊尔自然资源 446

埃塞俄比亚自然资源 447

坦桑尼亚自然资源 447

赞比亚自然资源 447

南非自然资源 447

四北美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 447

加拿大自然资源 447

第二节其他地理课外活动 447

一地理读书小组 447

美国自然资源 448

二地理电影和地理讲座 448

墨西哥自然资源 449

三地理墙报、地理黑板报、地理橱窗和地理画廊 449

四地理展览 449

中美地区自然资源 449

西印度群岛自然资源 449

五南美洲主要国家的自然资源 450

巴西自然资源 450

智利自然资源 450

阿根廷自然资源 450

五地理游戏 450

委内瑞拉自然资源 451

秘鲁自然资源 451

玻利维亚自然资源 451

六地理主题会 451

六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主要国家的自然资源 452

澳大利亚自然资源 452

新西兰自然资源 452

巴布亚新几内亚自然资源 452

七南极洲自然资源 453

矿物资源 453

动物资源 453

水资源 453

八海洋资源 453

生物资源 453

七地理教具制作 453

矿物资源 454

第七节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455

一世界的居民 455

动力资源 455

世界人口 455

化学资源 455

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 459

世界人口分布 459

二世界的人种和语言 460

世界的人种 460

世界的主要语言 460

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462

八指导学生写地理小论文 462

第八节各国经济概况 470

一亚洲国家经济概况 470

蒙古经济概况 470

朝鲜经济概况 471

日本经济概况 472

越南经济概况 474

缅甸经济概况 474

泰国经济概况 474

马来西亚经济概况 475

新加坡经济概况 476

印度尼西亚经济概况 476

菲律宾经济概况 477

孟加拉国经济概况 478

印度经济概况 478

尼泊尔经济概况 478

斯里兰卡经济概况 479

阿富汗经济概况 480

巴基斯坦经济概况 480

伊朗经济概况 480

伊拉克经济概况 481

土耳其经济概况 481

二欧洲国家经济概况 482

罗马尼亚经济概况 482

南斯拉夫经济概况 482

英国经济概况 483

法国经济概况 484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概况 487

意大利经济概况 487

欧洲经济共同体 489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概况 489

苏联经济概况 489

埃及经济概况 492

三非洲国家经济概况 492

阿尔及利亚经济概况 492

尼日利亚经济概况 493

利比亚经济概况 493

几内亚经济概况 493

扎伊尔经济概况 494

坦桑尼亚经济概况 494

南非经济概况 495

赞比亚经济概况 495

四北美洲国家经济概况 495

加拿大经济概况 495

美国经济概况 498

五南美洲国家经济概况 502

墨西哥经济概况 502

巴西经济概况 502

智利经济概况 505

阿根廷经济概况 505

澳大利亚经济概况 506

六大洋洲国家经济概况 506

新西兰经济概况 508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509

第三章地球和地图 509

一恒星和星系 509

恒星 509

星座 511

河外星系 514

星系 514

总星系 514

太阳 515

二太阳和太阳系 515

太阳的外部结构 516

太阳黑子 517

太阳活动 517

耀斑 517

电离层干扰 518

磁暴 518

极光 518

太阳风 518

行星 519

太阳系 519

九大行星运动规律 519

太阳能来源 519

第七章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和课堂教学 519

卫星 520

三日月食和月球 521

彗星 521

日食 521

流星和流星体 521

月食 522

月面特征 523

月球的物理特性 523

四地球 524

地球自转 529

地球公转 531

地球内部结构 533

地壳的质量、密度、温度和压力 535

一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535

地壳的化学成分 535

第二节地壳 535

地壳的厚度 536

地壳的结构 536

矿物及其种类 537

矿物的硬度 538

岩石的种类 545

矿床及其分类 548

岩浆矿床 549

风化矿床 550

气化热液矿床 550

沉积矿床 550

伟晶岩矿床 550

变质矿床 551

受变质矿床 551

二地壳的运动 551

可燃有机岩矿床 551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552

整合与不整合 552

褶皱 553

断层 554

巨大的地热能 556

地热梯度 556

地热能的基本类型 556

三地球内能的释放 556

地热的利用 557

火山喷发物 557

火山喷发类型 558

近代火山分布的规律 558

几次著名的火山大爆发 559

地球上每年发生的地震 559

地震烈度 560

地震的垂直分布 561

地震的平面分布 561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563

低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固体杂质 563

第三节大气圈 563

大气的垂直分层 565

二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567

太阳辐射 567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削弱 568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568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569

大气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569

太阳直接辐射 569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569

散射辐射 570

总辐射 570

太阳直接辐射的日变化、年变化和纬度差异 570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571

大气的保温效应 572

气温日变化 572

地面辐射 572

气温年变化 573

南北半球冬夏季平均气温 576

一个标准大气压 577

大气的总重量 577

气压梯度 577

三大气的运动 577

四大气的水分 579

大气湿度 579

蒸发量 580

蒸发潜热 581

五天气 584

全球每年发生台风次数 585

台风形成条件 586

六气候 586

水体与陆地性质不同 587

农田小气候 589

森林小气候 589

第四节水圈 590

一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591

二海底的地貌类型和海岸带 593

海水的透明度及水色 594

海水的温度 594

三海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594

海水盐类和盐度 595

四海水的运动 596

海啸和风暴潮 596

潮汐资源 597

洋流的分类 597

六地下水 598

岩石的透水性 598

五河流径流形成过程 598

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关系 599

地下水的出露方式 599

生物圈 601

一生物圈和生态系统 601

生态系统 601

第五节生物圈 601

二生物圈的形成和演化 602

生物圈的形成 602

生物圈的演化 603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反映 604

地上层态 604

平面分布 605

垂直分布 605

地下层态 605

昼夜节律 606

月运节律或潮汐节律 606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时间上的反映 606

季节节律 607

演替 607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608

人类的能量生产与生物圈的循环 608

五生物圈与人类社会 608

人类的食物生产是生物圈里的一个过程 609

生态平衡与五大社会问题的关系 609

一能源问题 610

能源构成特点 610

第六节资源、人口和环境 610

能源消费结构 611

能源消费水平 611

二粮食、耕地、水资源和森林资源问题 612

粮食 612

耕地 613

水资源 613

森林资源 614

三人口问题 615

世界人口的增长 615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617

人口问题 617

四环境污染 618

水中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 620

伏尔加河水利电力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620

厌氧消化法处理工业废物 621

五环境保护 622

保护自然环境 622

能源物质的循环 622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623

保护水产资源 624

专题地图 625

普通地图 625

大比例尺地图 625

中比例尺地图 625

一地图的一般分类 625

第七节地图 625

二地图投影分类 626

按变形性质分类 626

小比例尺地图 626

按构成方法的分类 627

三地图投影的辨认和选择 629

地图投影的辨认 629

地图投影的选择 630

四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631

地图上地物的表示方法 631

色彩与着色 632

制图颜料和着色 633

一地名知识 635

1.中国及省级行政区名称 635

附录 635

2.我国地形名称 638

3.我国江、湖名称 640

4.我国城市名称 641

5.我国一些容易读错的地名 643

6.世界大洲、海洋、海峡名称 645

7.亚洲地名 646

8.欧洲地名 649

9.非洲地名 651

10.美洲地名 653

11.大洋洲地名 656

12.一些国家和城市的别称 656

二地理诗歌 658

1.中国地理总论 658

2.中国地理分区 664

3.世界地理 677

三地理谚语 682

1.看云识天气 682

4.地球 682

2.看风识天气 686

3.看物识天气 688

4.岩溶地区找水 688

四地理成语 690

五地理谜语 692

1.中国地名 692

2.外国地名 695

3.地理名词和物品 696

4.动植物名 700

5.地名填字谜 703

6.地名对联 704

7.哑谜、画谜 704

附谜底 707

1.中国地名 707

2.外国地名 709

3.地理名词和物品 709

5.地名填字谜 710

6.地名对联 710

4.动植物名 710

六度量衡 711

1.计量单位 711

7.哑谜、画谜 711

2.英美制度量衡 712

3.计量单位换算表 714

4.国际市场常用度量衡单位 719

七地理教学参考书刊、地图、图片、电影简目 721

1.地理教学参考书目 721

3.地图册 725

4.地理挂图 725

2.地理期刊 725

5.地理图片 726

6.地理教学电影 728

1.总人口 730

2.性别构成 730

八一九八二年我国人口普查主要数字 730

3.各民族人口 731

4.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731

5.市镇总人口 732

6.人口的地区分布 732

高原 8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