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现代血液细胞诊断学
现代血液细胞诊断学

现代血液细胞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凤计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43315505
  • 页数:645 页
图书介绍:
《现代血液细胞诊断学》目录

第一章 血液细胞的一般概念和常规检查 1

第一节 血液细胞形态学概况 1

一、引言 1

二、临床 1

目录 1

三、治疗 2

四、预后 3

五、科研 3

第二节 骨髓穿刺术 4

一、胸骨穿刺术 4

二、脊突穿刺术 5

三、髂骨前上棘穿刺术 5

六、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6

第三节 骨髓取材和标准的研究 6

一、骨髓取材的研究 6

四、髂骨后上棘穿刺术 6

五、其他 6

二、骨髓取材的标准 8

第四节 骨髓液和末梢血的处理 8

一、骨髓液的处理 8

二、外周血(耳或指)的处理 9

第五节 标本染色法及染色原理 9

一、赖特染色法 9

四、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 10

二、吉姆萨染色法 10

三、赖特-吉姆萨混合染色法 10

五、苏木精染色法及原理 11

第六节 标本观察的步骤和内容 11

一、概述 11

二、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12

三、常规分类计数和检查步骤 13

二、骨髓检查报告单 14

一、骨髓穿刺申请单 14

第七节 骨髓穿刺申请单和骨髓检查报告单的书写 14

四、有核红细胞六级分类计数 14

五、核分裂细胞计数 14

第八节 血液细胞标本的保存和归档 16

一、登记本 16

二、骨髓穿刺申请单和骨髓检验结果报告单 16

三、标本编号 16

四、标本入柜(盒) 17

一、正常人四部位骨髓血液细胞值及其应用价值 18

二、观察方法 18

第一节 229例健康成人四部位骨髓中的各系统、各阶段幼稚细胞值和功用 18

第二章 血液细胞正常值及其应用价值 18

三、结果与分析 19

四、正常成人四部位骨髓中“粒”和“红”两个系统细胞的观察结果 19

五、正常成人不同部位骨髓象与职业的“t值”检验结果 21

六、正常人骨髓象的性别差异 21

七、正常人骨髓血液细胞核分裂象 21

九、112例健康成人四部位骨髓中的幼稚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所占百分数 22

八、229例健康成人四部位骨髓粒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所占百分数 22

十、讨论 25

附:全国不同地区正常成人骨髓象 25

第二节 健康成人外周血液细胞正常值 25

一、概述 25

二、血常规 27

三、职业 27

四、性别 27

五、全国不同地区正常人血象 27

第三节 人体成年前的不同年龄血象正常值 27

一、出生第1天至18岁的血象 27

二、出生后造血期 29

三、胚胎期不同月龄的血象 30

第四节 胚胎期各月龄主要造血器官血液细胞正常值 31

一、胚胎3~10个月外周血液有核细胞分类值 31

五、胚胎3~10个月胸腺血液细胞分类值 32

四、胚胎3~10个月脾脏血液细胞分类值 32

二、胚胎3~10个月骨髓血液细胞分类值 32

三、胚胎3~10个月肝脏血液细胞分类值 32

第五节 骨髓有核红细胞六级分类法在判断红细胞生成上的应用价值 33

一、概述 33

二、观察对象 34

三、方法 34

四、有核红细胞六级分类标准 35

五、正常红细胞生成的研究 36

六、红细胞系统生成亢进 36

七、红细胞系统生成障碍 36

八、讨论 37

第六节 骨髓内有核血液细胞的定量研究和应用价值 38

一、概述 38

二、223例正常成人四部位骨髓有核细胞绝对值 39

七、229例健康成人骨髓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和同侧耳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43

六、84例健康成人四部位骨髓成熟红细胞绝对值和同侧耳血红细胞绝对值 43

五、214例健康成人四部位骨髓有核红细胞分裂细胞的相对值和绝对值 43

四、100例健康成人髂骨前上棘骨髓三种有核细胞绝对值 43

三、184例正常成人四部位骨髓有核红细胞绝对值 43

八、209例健康成人骨髓与耳血网织红细胞相对值和绝对值 44

九、骨髓网织红细胞向外周血释放的数值 45

十、定量测定骨髓有核细胞的应用价值 46

附:血红蛋白吸管和血红蛋白计的校正方法 48

第七节 血液细胞释放关卡 53

一、概述 53

二、血液细胞释放卡的命名 54

三、血液细胞释放卡的机制和作用 54

四、血液细胞释放卡的实用例证 57

五、血液细胞释放卡与化疗及骨髓移植的关系 61

六、血液细胞释放卡的生理状态 61

七、血液细胞释放比值的应用和意义 62

八、影响血液细胞释放的若干因素 64

九、血液细胞的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关系 65

十一、血液细胞释放指数 67

十、血液细胞释放率的计算规则 67

附:正常骨髓有核细胞释放参考值 71

第八节 红细胞系统造血和细胞释放卡的研究 72

一、概述 72

二、用普通细胞学的方法研究红细胞系统(总)动力学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72

第三章 血液细胞生长过程和血液细胞起源的研究 84

第一节 血液细胞的命名及发育的一般规律 84

一、血液细胞的名称和阶段划分 84

二、血液细胞发育成熟过程的一般规律 84

第二节 血液细胞形态的一般概念 84

一、肉眼观察到的细胞形态 84

二、光学显微镜下的血液细胞形态 84

一、血液细胞的增殖 85

二、血液细胞的成熟 85

第三节 血液细胞的增殖与成熟 85

三、病理细胞器 86

四、血液细胞的成熟紊乱和停滞 86

第四节 血液细胞凋亡的过程和步骤 87

一、概述 87

二、细胞濒死期 87

一、概述 88

第五节 血液细胞起源的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88

四、细胞坏死期 88

三、细胞死亡期 88

二、浆红样干细胞 90

三、浆细胞的起源 90

四、过渡型脂肪细胞 91

五、成骨细胞的起源 91

第六节 颗粒网状细胞系统的发生、阶段划分、病理变化、功能和归等的研究 92

一、概述 92

五、颗粒网状细胞系统及其阶段划分 93

四、晚期过渡型多核颗粒纤维母细胞 93

三、过渡型多核颗粒纤维母细胞 93

二、幼稚多核纤维母细胞 93

六、早幼多核颗粒网状细胞 94

七、中幼多核颗粒网状细胞 97

八、晚幼多核颗粒网状细胞 98

九、颗粒网状细胞 98

十、颗粒网状细胞的功能 99

十一、颗粒网状细胞与早幼粒细胞的鉴别 99

十二、颗粒网状细胞的归宿 100

十三、颗粒网状细胞系统的特性 100

第七节 骨髓“造血岛”和“细胞岛”的研讨 101

一、概述 101

二、骨髓标本 102

三、标本的制作 103

四、标本染色 103

五、骨髓造血岛 104

六、骨髓造血岛的分级及应用 105

七、骨髓造血器官中的细胞岛 106

第四章 各系及各阶段血液细胞形态和功能 109

第一节 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09

一、各阶段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09

二、骨髓有核红细胞六级分类法的应用 111

三、骨髓有核红细胞绝对值的应用 111

四、骨髓有核红细胞增殖值 112

五、红细胞(各阶段)的寿命和消亡 112

六、各阶段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 113

七、有核红细胞脱核方法 113

八、有核红细胞岛 114

九、各种无核红细胞形态 115

四、各阶段粒细胞形态和功能 122

二、粒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122

三、粒细胞造血 122

第二节 粒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22

一、各阶段粒细胞的寿命 122

五、粒细胞的释放和造血 125

六、成熟粒细胞的生态学 126

七、成熟粒细胞的运动状况 126

八、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127

九、粒细胞胞浆、核和颗粒的异常 127

十、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和功能 129

十一、各阶段嗜碱性粒细胞形态和功能 130

第三节 单核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和功能 131

一、各阶段单核细胞形态和功能 131

二、单核细胞的寿命和死亡 132

三、单核细胞的运动状况 132

四、网状内皮细胞概述 132

六、巨噬细胞的名称由来 133

七、细胞的吞噬功能 133

五、巨噬(组织)细胞概述 133

八、含铁血黄素的形成 134

第四节 淋巴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35

一、概述 135

二、淋巴细胞的移居、循环和再循环 135

三、淋巴细胞的寿命 135

四、各阶段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35

七、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刺激 137

八、淋巴细胞的转换 137

六、深嗜碱性淋巴细胞或亲派若宁淋巴细胞 137

五、淋巴细胞表面形态 137

九、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其他淋巴细胞 138

第五节 浆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和功能 139

一、概述 139

二、浆细胞的寿命和死亡方式 139

三、各阶段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39

四、其他浆细胞 140

三、巨核细胞的生成与寿命 142

二、巨核细胞的增殖与成熟 142

第六节 巨核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和功能 142

一、概述 142

四、血小板造血的规律 143

五、各阶段巨核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43

六、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普通病理改变 153

第七节 其他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155

一、肥大细胞 155

七、脂肪细胞 157

十、骨髓支架细胞 157

九、退化细胞 157

八、吞噬细胞 157

三、网状内皮细胞 157

六、颗粒网状细胞 157

五、成骨细胞 157

四、内皮细胞 157

二、纤维细胞 157

一、细胞增殖周期 158

第八节 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分裂周期 158

十一、有核红细胞岛 158

十二、Auer小体 158

二、细胞分裂周期及其应用 159

三、细胞动力学(细胞增殖周期)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160

第五章 血液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和意义 164

第一节 血液细胞核酸化学染色法及意义 164

一、血液细胞核糖核酸化学染色法及意义 164

二、血液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化学染色法及意义 164

第二节 血液细胞酶化学染色法及意义 165

一、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洗脱染色法及意义 165

二、血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法及意义 165

三、血液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法及意义 167

四、血液细胞非特异性脂酶染色法及意义 167

五、血液细胞酸性非特异性脂酶染色法及意义 168

六、血液细胞过氧化酶染色法及意义 169

二、血液细胞苏丹黑染色法及意义 170

一、血液细胞氟化钠抑制试验染色法及意义 170

第三节 血液细胞其他化学染色法及意义 170

三、血液细胞糖原化学染色法及意义 171

第四节 血液细胞铁染色法及意义 173

一、血液细胞外铁染色法及意义 173

二、血液细胞内铁染色法及意义 174

三、正常人与不同贫血患者骨髓中细胞内外铁含量 174

第五节 正常人血液细胞化学染色参考值 174

第六章 正常和异常血液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及功能 176

第一节 血液细胞在超薄切片标本上的一般形态 176

第二节 血液细胞内的微小器官的形态及功能 177

一、细胞膜 177

二、细胞浆基质 178

三、高尔基复合体 178

四、中心粒 178

九、线粒体 179

八、内质网 179

七、微丝 179

六、中心体 179

五、微管 179

十、溶酶体 180

十一、颗粒 180

十二、微小体 180

十三、核糖体 180

第三节 血液细胞内微小器官的更新 181

十七、染色质 181

十六、核仁 181

十五、核浆 181

十四、核膜 181

第四节 血液细胞内包涵物的形成和代谢 182

一、空泡 182

二、吞噬细胞 182

三、绒吞现象 182

四、自噬体 182

一、红细胞系统 183

第五节 各系统血液细胞的超微结构 183

五、细胞内含物 183

二、粒细胞系统 185

三、单核细胞系统 189

四、淋巴细胞系统 191

五、浆细胞系统 192

六、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 192

七、微小器官 194

第六节 病理细胞的超微结构 195

一、三种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电镜下的形态 195

二、颗粒网状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超微结构形态 195

三、营养巨幼红细胞贫血骨髓中巨幼红细胞超微结构形态 195

四、红白血病骨髓中巨幼样红细胞超微结构形态 196

五、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含Russell包涵物的超微结构形态 196

第七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血液细胞 198

四、多毛细胞白血病细胞 199

三、正常红细胞 199

一、淋巴细胞 199

二、镰状红细胞 199

五、PNH红细胞 200

六、血小板 200

一、卵黄囊造血期 202

二、肝脾造血期 202

三、骨髓造血期 202

第一节 人类胚胎期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2

第七章 人类胚胎期主要造血器官和血液细胞的生成、成分分布、变迁、形态及其功能 202

第二节 196份5个胚胎造血器官在不同月龄期的血液细胞成分变化、形态、特殊细胞及其功能的观察 203

一、骨髓造血组织中血液细胞的状况 203

二、肝脏造血组织中血液细胞的状况 205

三、脾脏造血组织中血液细胞的状况 205

四、淋巴结造血组织中血液细胞的状况 205

五、胸腺造血组织中血液细胞的状况 205

第三节 每个月龄胚胎期主要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分布、变化及成分 206

一、胚胎第2个月龄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6

三、胚胎第4个月龄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7

二、胚胎第3个月龄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7

五、胚胎第6个月龄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8

六、胚胎第7个月龄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8

四、胚胎第5个月龄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8

七、胚胎第8个月龄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9

八、胚胎第9个月龄造血器官中的血液细胞 209

第四节 胚胎期胎儿各月胎龄外周血有核细胞的状况 209

一、有核细胞的分布 209

二、有核细胞的类型 210

第五节 新生儿末梢血液细胞形态 210

第八章 血液细胞的来源和内部构造及功能的新说 211

第一节 血液细胞发生学及其现状 211

第二节 血液细胞发生学的重要性 211

第三节 发现细胞生长图像及细胞内部构造的经过概述 212

第四节 造血纤维网状组织生长出各类细胞及自我更新的图像 212

一、造血纤维网状组织纤维束生长细胞的图像 212

三、造血纤维网状组织中的网格生长细胞的形式 213

二、正常胚胎骨髓造血纤维网状组织生长各类细胞的图像 213

第五节 造血纤维网状组织中生长的各种细胞胚芽和细胞的构造 214

一、各阶段细胞胚芽的形态及构造 214

二、粗(相对)纤维束生长细胞的形态 214

三、细(相对)纤维束生长细胞的形态 214

四、多核细胞的生长来源及形态 214

五、造血纤维网状组织中的纤维束生长出核分裂细胞的形态及其意义 215

第六节 造血纤维网状组织的构造及功能 215

一、纤维束的构造及功能 216

二、造血纤维祖细胞的更新过程及形态 216

三、纤维束的分布概况 218

四、纤维细胞与造血的关系 218

第七节 细胞外部的结构、来源、功能和形态 218

一、细胞蒂的来源和功能 218

二、细胞膜的来源、结构和功能 219

二、细胞核内染色质的来源与染色体的关系 220

第八节 细胞内部的结构、来源、功能和形态 220

一、细胞核的来源 220

三、细胞核内染色质(体)的组织结构及形态 223

四、细胞核内核仁的结构及功能 224

五、细胞核膜的来源、形态、结构和功能 224

六、细胞浆(质)的来源、结构和功能 226

七、细胞核变异的机制及形态 227

第九节 血液细胞的来源、血液细胞内部结构的来源以及用数码技术处理细胞的意义 227

第九章 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异常性疾病 229

第一节 全血液细胞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229

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29

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32

三、潜延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33

四、急性全血液细胞造血功能停滞 234

五、感染性贫血 234

一、急性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停滞 235

第二节 单细胞系统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235

二、急性粒细胞造血功能停滞 236

三、急性巨核细胞造血功能停滞 237

四、铁粒幼红细胞贫血 238

五、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239

第三节 营养缺乏性贫血 239

一、缺铁性贫血 239

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241

三、恶性贫血 243

第四节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244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44

二、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246

三、遗传性棘形红细胞增多症 248

四、遗传性镰状细胞性贫血 248

五、血红蛋白病贫血 250

六、地中海贫血 252

一、蚕豆病 254

第五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54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56

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258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260

第六节 非血液病引起的造血系统的变化 260

一、肝脏疾病性贫血 260

二、Banti(班替)综合征 262

三、慢性肾性贫血 263

四、侏儒病贫血 265

五、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贫血 265

六、白塞克病贫血 265

七、风湿病贫血 266

八、伤寒病造血异常 266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造血异常 266

十、烧伤性贫血 266

十二、骨髓坏死综合征 267

十一、溶酶体异常综合征 267

第七节 红细胞系统造血增生性疾病 268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68

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68

三、急性红白血病 269

四、亚急性红白血病 270

五、慢性红白血病 271

六、慢性红白血病转变为急性红白血病 271

一、类白血病反应 272

二、白细胞减少病 272

第十章 粒细胞系统造血功能异常性疾病 272

第一节 反应性和遗传性粒细胞疾病 272

三、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273

四、Pelger-Huёt现象 274

五、先天性卡狄克综合征 274

六、Von-Jaksch综合征 275

第二节 慢性粒细胞恶性疾病 275

一、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增生症 275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77

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82

四、非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85

五、慢性成熟粒细胞白血病 286

六、幼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87

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变急性白血病 287

八、慢性成熟粒细胞白血病转变成急性白血病 288

第三节 急性粒细胞恶性疾病 288

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概述 288

二、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 305

三、急性原早粒细胞白血病 307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08

五、急性颗粒网状细胞白血病 308

六、急性早中幼粒细胞白血病 311

七、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312

九、绿色瘤或绿色瘤细胞白血病 313

十、神经系统白血病 313

八、急性Naegeli型细胞白血病 313

十一、有核细胞岛 316

十二、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319

十三、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319

十四、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 320

十五、反应性组织嗜碱细胞增多症 321

十六、急性原始血液细胞白血病 321

十七、全髓细胞白血病 321

一、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323

二、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 323

第十一章 淋巴细胞系统造血异常性疾病 323

第一节 反应性淋巴细胞疾病 323

第二节 慢性淋巴细胞恶性疾病 325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25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变成急性白血病 328

三、多毛细胞白血病 328

一、概述 330

第三节 急性淋巴细胞恶性疾病 330

五、多核淋巴细胞白血病 330

四、Rieder细胞白血病 330

二、急性小型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 333

三、急性中型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 333

四、急性大型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 334

五、急性“胸腺样”淋巴细胞白血病 334

六、急性混合细胞型白血病 334

七、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335

八、空泡型淋巴细胞白血病 336

九、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336

第四节 恶性淋巴细胞瘤 337

一、概述 337

二、霍奇金淋巴细胞瘤 338

三、慢性恶性高分化淋巴细胞瘤 342

四、慢性恶性中分化(大)淋巴细胞瘤 343

五、急性恶性中分化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344

七、急性未分化恶性网状淋巴细胞瘤 348

六、急性低分化恶性淋巴细胞瘤 348

第十二章 单核细胞系统异常性疾病 350

第一节 反应性和慢性单核细胞疾病 350

一、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50

一、急性原始单核细胞白血病 351

二、急性幼稚单核细胞白血病 351

三、急性组织样单核细胞白血病 351

第二节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351

二、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351

四、急性网状单核细胞白血病 352

五、急性内皮细胞样单核细胞白血病 352

六、急性大单核细胞白血病 352

第十三章 网状组织内皮细胞异常性疾病 353

第一节 反应性网状内皮细胞异常疾病 353

一、反应性网状内皮巨噬细胞增生症 353

二、流行性出血热 353

三、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 354

二、急性组织细胞白血病 354

第二节 恶性网状组织细胞异常性疾病 354

一、急性巨大肿瘤细胞白血病 354

四、恶性贮脂细胞增生症 355

五、恶性神经母细胞瘤 356

六、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357

七、恶性吞噬组织细胞增生症 358

八、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360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361

第十四章 浆细胞系统异常性疾病 363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 363

一、概述 363

二、流行病学 363

三、病因 363

四、发病机制 363

六、实验室检查 365

七、讨论 365

五、临床表现 365

第二节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366

一、概述 36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66

三、临床表现 367

四、实验室检查 367

第三节 急性浆细胞白血病 367

一、病因 367

二、临床表现 367

三、讨论 367

四、典型病历报告 367

第十五章 巨核细胞系统异常性疾病 369

第一节 血小板异常性疾病 369

一、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69

二、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70

三、遗传性出血性血小板无力症 371

五、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72

四、遗传性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372

第二节 巨核细胞白血病 373

一、亚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373

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373

第十六章 类脂沉积病 375

一、尼曼-匹克病 375

二、戈谢病 375

第二节 部分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学 377

一、食管癌 377

第一节 绪论 377

第十七章 部分恶性肿瘤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 377

二、胃癌 378

三、大肠癌 379

四、原发性肝癌 379

五、肺癌 380

六、乳腺癌 381

九、甲状腺癌 382

七、子宫颈癌 382

八、卵巢癌及输卵管癌 382

十、骨恶性巨细胞瘤 383

十一、软骨肉瘤 383

十二、恶性黑色素瘤 383

十三、恶性间皮细胞瘤 384

十四、恶性巨浆细胞瘤 384

十五、骨髓转移癌 384

十六、脱落癌细胞 384

十七、脑脊液癌 384

十八、癌症特异浆细胞 385

十九、前列腺癌 385

二十、软组织肉瘤 385

彩图 387

关键词索引 627

主要参考文献 63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