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史
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史

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史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曙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369025
  • 页数:6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哲学角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实践活动;阐述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哲学思想的承递关系和理论家的建树;发掘了党在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工作中的哲学思想。
《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史》目录

第一章 党在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的哲学思想(1919—1927年) 1

第一节 党成立前的哲学启蒙 2

一、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不断求索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

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致力于传播唯物史观 12

三、早期共产主义者在论战中初试革命哲学的锋芒 18

第二节 党成立之初的哲学播扬 23

一、建党前后开展的哲学活动 23

二、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 27

三、党的早期理论家的哲学批判活动 40

第三节 党在国民革命中的哲学应用 50

一、党尝试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革命 51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初步运用 58

三、党内哲学思想分歧对国民革命的影响 66

第二章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哲学思想(1927—1937年) 73

第一节 党在探索革命新道路过程中的哲学思考 74

一、在井冈山上搭建“哲学屋架” 7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山之作 81

三、在军事辩证法的海洋中学会战争游泳术 86

四、党在大变动前夜的哲学思考 93

第二节 党的理论队伍的哲学建树 9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传播 9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 106

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中国社会问题 110

四、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 116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 121

一、“两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和发展 121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其伟大意义 132

第三章 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哲学思想(1937—1949年) 139

第一节 党的“三大法宝”中凝聚的哲学内涵 140

一、武装斗争中的哲学运用和发展 140

二、统一战线中的哲学运用和发展 151

三、党的建设中的哲学运用和发展 158

第二节 党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造性贡献 166

一、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阐述 167

二、社会形态和社会革命原理在中国的运用 174

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哲学阐述 180

四、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国家学说的新创见 186

五、关于群众和领袖作用原理的阐述与运用 193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党的哲学思想的胜利 200

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官方哲学的失败 200

二、帝国主义唯心史观的失败 206

三、民族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唯心史观的破产 210

四、党的哲学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功 215

第四章 党在建国初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哲学思想(1949—1956年) 224

第一节 党在建国初期开展的哲学活动 225

一、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哲学学习运动 226

二、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哲学批判运动 235

三、在理论界开展的哲学探讨活动 244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哲学开拓 256

一、国民经济恢复中的哲学思想 256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哲学体现 261

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辩证法 266

第三节 党在迈入社会主义大门时的哲学思考 272

一、用辩证法设计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273

二、用矛盾学说破解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79

第五章 党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哲学思想(1957—1966年) 289

第一节 党在十年建设初期哲学思想的两种趋向 290

一、初入“左”倾迷途的哲学思想 290

二、八个月纠“左”的哲学闪光 299

三、在庐山迷雾中再入歧途 306

第二节 党在困难和调整时期的哲学反思 312

一、毛泽东的哲学反思 312

二、理论工作者的哲学反思 321

三、实践中的退却与哲学上的前进 329

第三节 党在十年建设后期哲学的政治化磨难 335

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的错误定格 336

二、背离唯物史观的个人崇拜思想 342

三、斗争的硝烟弥漫哲学殿堂 348

第六章 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哲学思想(1966—1976年) 354

第一节 毛泽东在“文革”中哲学思想方向的偏离 355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 355

二、毛泽东在理论上所犯错误的哲学透视 361

第二节 林彪、“四人帮”对党的哲学思想的颠倒 366

一、唯心主义盛行 366

二、形而上学猖獗 371

三、唯心史观泛滥 375

第三节 党内健康力量为维护党的科学的哲学思想而斗争 380

一、“文革”之前和初期的斗争 380

二、“文革”中期和后期的斗争 385

三、毛泽东对“文革”错误的部分纠正 390

第七章 党在工作重心转移和拨乱反正时期的哲学思想(1976—1981年) 396

第一节 党在两年徘徊时期的哲学交锋 397

一、“两个凡是”与“完整准确地理解”的思想对立 397

二、“让思想冲破牢笼”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401

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406

第二节 拨乱反正与党的哲学思想的恢复和光大 410

一、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中体现的哲学思想 411

二、党的哲学思想在各条战线拨乱反正中的体现 418

第三节 党在实现工作重心战略转移中的哲学思考 424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哲学思路 424

二、“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中的哲学思路 431

第八章 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哲学思想(1982—1991年) 442

第一节 党在开辟新建设道路中的哲学发挥 443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及其哲学渊源 443

二、从中国国情出发开辟新建设道路 449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伟大理论的哲学对接 457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457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463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470

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哲学体现 479

第三节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形成 486

一、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的哲学精华 486

二、党的哲学思想的新飞跃 494

第九章 党在跨世纪新征途中的哲学思想(1992—2002年) 499

第一节 党在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的哲学应用 499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哲学思想 499

二、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中的哲学思考 505

第二节 党在世纪之交筹划新战略决策中的哲学思路 512

一、改革发展新战略部署的哲学底蕴 513

二、治国新方略中的哲学蕴涵 525

三、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哲学设计 539

四、新世纪蓝图的哲学描绘 553

第三节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哲学创新 563

一、推进理论创新的哲学动力 56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意义 576

三、江泽民对党的哲学思想的新贡献 590

后记 6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