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陪读  小学生功课超人术
陪读  小学生功课超人术

陪读 小学生功课超人术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本)多湖辉著;昕昕译
  • 出 版 社: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04007875
  • 页数:183 页
图书介绍:
《陪读 小学生功课超人术》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正确的指导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1

1.“读五十五分钟”会比“读一小时”减轻许多倍的负担 2

2.孩子一天读二个小时以上效果并不好 3

3.制定孩子的读书计划表,每一科以二十分钟为目标 4

4.饭前饭后一小时,读书的效果并不好 5

5.采用特殊的方式制定读书时间表 6

6.孩子想玩而无法安心读书时,应该规定“量”而非“时间” 8

7.昨晚念过的功课,早上再复习十分钟,可以记得更牢 9

8.“一天十页”比“一月三百页”的计划更有效果 10

9.一考完试马上看书,即使时间不多,收效却很好 12

10.新学期开始可使孩子恢复读书的信心 13

11.写作业不在于量多,而要重视时间及质的因素 14

12.即使读书的时间到了,也应让孩子把电视、漫画看完某个段落 15

13.想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一小时,是最佳的读书时间 16

14.让孩子在游戏时尽情地游戏 18

15.以闹钟订时限,则在铃响前可以提高集中力 19

16.读书时的休息时间,以十分钟为宜 20

17.家庭作业应以报告在学校所学习的事项开始 22

18.不要让孩子在读书时才开始想“该读哪一科” 23

19.中段充分地休息,可以提高下半段的工作效率 24

20.读书时间将结束前,应先预报剩余的时间 25

21.孩子读不下某个科目时,应当再换科目 26

22.即使是短暂的休息,也应离开书桌 28

23.事先整理身边的杂物,可以集中注意力 29

24.先做拿手的科目,再做较差的科目 30

25.对于讨厌的科目,由容易处下手 31

26.成绩退步时,可使用“后向学习法” 32

27.作答要切中要点,才可避免粗心大意 33

28.把过去考的最高分及最低分贴在墙上,可期望“稳定成绩” 34

29.最有效的参考书是教科书 36

30.复习课本,当由第一页开始 37

31.教科书、参考书上的重点作记号,以便复习、记忆 38

32.每读一次教科书或参考书的目录,便可迅速掌握重点 39

33.考试前为测验实力,勿按测验卷的顺序作练习 40

34.低年级的小孩最好用短铅笔写字 41

35.训练孩子用软心铅笔写大字,可以写得更快更好 42

36.读书时坐坚硬的椅子,有助于集中精力 44

37.把孩子关在书房里,读书效果反而不好 45

38.开始读书前,决不踏入书房一步 46

第二章进步与否决定于教法如何 46

39.让孩子当“老师”,就可探知其了解程度 48

40.使孩子养成“不懂就查字典”的习惯 50

41.不懂时,应使孩子说出所了解的程度 51

42.反问孩子提出的问题,可培养其思考习惯 52

43.养成不懂就立即问的习惯 53

44.父母不会的不可随便教 55

45.对于难懂的问题,不妨留给孩子重新思考缓冲时间 56

46.养成不懂先问老师,而不是先问父母的习惯 57

47.写在纸上的问答方式效果不错 59

48.语句说错时要立即纠正,以培养逻辑化的思考力 60

49.重复再三还不懂时,应改变教法或暂时搁置 61

50.故意警告地说:“只教一次”,小孩就会集中精力 62

51.最后才教功课重点,比较容易记牢 63

52.重要部分应采取重点式教法 65

53.把重点事项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记忆将会更确实 66

54.低年级的预习,效果反而不好 67

55.让孩子决定开始学习的部分 69

56.在拟定读书计划前,先让孩子拟定游戏计划 70

57.高年级时应学习图解内容 71

58.即使每天只写一行日记,也要坚持 72

59.透过口诵的声音确认记忆更可靠 73

60.“读、写、计算”越快越正确 75

61.学科成绩都不理想的孩子,应彻底作连续测验 76

62.默念书本的习惯越早越好 77

63.每日作短时间的练习及计算,可使功课进步 79

64.使用具有趣味性的教材,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80

65.在日常生活中灌输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观念 82

66.以“猜拳”的方式训练计算的基础 84

67.单纯的计算题是培养数学感觉的基础 86

68.图鉴或百科全书,最好使用成人用的版本 87

69.越早使用图鉴或百科全书,越能使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 89

70.将字典或参考书上所查过的地方作记号 91

71.若经三个月学习功课仍无进展,应更换家庭教师或补习班 92

72.发现老师教学有误时,应由孩子自己去问老师 93

73.让孩子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会使他更努力学习 95

74.教孩子作功课时,应重方法而非结果 96

75.模仿是低年级的基本教学法 98

76.作完功课后,让孩子自己指出重点并复诵 99

77.让孩子品尝“完成作业”的成就感 100

78.指导功课时,附带解说相关事项可增强记忆 102

79.采用“××日”集中式教学法 103

80. “赋予意义的记忆”法有容易记忆的效果 104

第三章只要懂得秘诀、考试并不困难 104

81.教学方法的基本,在于发挥孩子性格上的特长 107

82.考得好,正是孩子反省的时候 108

83.教导孩子时,应构思考试形式及趋向,以免疏漏重点 109

84.看考卷时,不应只注意分数的高低 110

85.考试前,替孩子作重点复习 111

86.测出一题所需的时间,以发现正确答案背后所隐藏的危险 112

87.对于测验本、练习薄,一定要养成读两遍的习惯 114

88.即使是课外题,也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115

89.看过一次测验题后立即盖住,让孩子说出题意 116

90.做完题目,由后往前看较易发现错误 118

91.做好一题再看下一题 119

92.纠正孩子潦草的字迹 120

93.练习时,应按题目难易及所需要的顺序去做 121

94.每回答一题要“即时”确认 122

95.为了事后检查方便,写在草稿上的字要清楚 123

96.偶尔让孩子出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124

97.让孩子批改考卷,可以训练他客观地看清自己的答案 125

98.不知该写哪个答案时,写上最初的答案 126

99.研究答错的题目是进步的基石 127

100.让孩子做类似题,可以了解他是“粗心犯错”还是“不会做” 128

101.经常出错的问题,与其重复练习类似题,不如彻底研究该问题 129

102.收集答错的题目,让孩子再考一次 131

103.容易答错的让他再错一次便可纠正 132

104.相互学习“练习性”及“理解性”教材 133

105.在测验本上,把会做与不会做的问题做记号,以便一目了然 135

106.日常生活的节奏越快,应考能力越强 136

107.为向现实目标努力,应先预估考试成绩并与实得分数作比较 137

第四章孩子不喜欢读书、可能是父母造成的 137

108.不可用拜托或请求的方式要求孩子读书 139

109.不想读书的小孩,即使十分钟也要使他面向书桌 140

110.与孩子讨论他的将来,可激发他读书的意愿 141

111.以兄弟的成绩作比较,不会使小孩发奋读书 142

112.“伟人奋斗史”这类故事,可使孩子发奋读书 143

113.让小孩明白非读书不可的道理 145

114.赞美式的鼓励,必须时时为之才会有效 146

115.探究孩子不喜欢读书的理由,可改变他的读书态度 147

116.培养读书习惯,应以孩子兴趣为主 149

117.让孩子发挥他擅长的学科,则其它功课也会变好 150

118.语言运用得当,会使小孩产生对功课的兴趣 151

119.“笨蛋”“没有用”这类的责备无法产生正面效果 152

120.挫伤孩子自尊心的用语,是父母说话的禁忌 153

121.对于完全不读书的孩子,与其说“去读书”不如说“别读了” 155

122.不要为读书而硬牺牲掉孩子的嗜好 156

123.肯定孩子读书之外的长处,会促使他发奋读书 157

124.在孩子的面前赞美老师,小孩就会喜欢读书 158

125.嘉奖应看成果的大小而有区别 159

126.父母的赞美是孩子读书的最佳奖励 160

127.当面赞美次数越多,效果越差 161

128.赞美消沉的孩子要掌握时机 162

129.赞美没有结果的努力,永远不能提高成绩 164

130.没有努力就考了好成绩时,不可赞美 165

131.“赞美”和“斥责”要运用适当,才会有效 166

132.责备外向型的孩子,赞美内向型的孩子,是赞美与责备的原则 168

133.有时采取忽视的态度,也是奏效的妙法 169

134.孩子有“不必读书”的想法时,不可掉以轻心 170

135.母亲的“工作”可作为孩子读书效率的比赛对象 171

136.母亲起身去做事,小孩也会用心读书 172

137.当天读书效率的好坏,应在做完功课后立刻自己评价 174

138.孩子读书时,勿与之交谈 175

139.母亲的好学求知精神会感染小孩 177

140.父亲至少一个月帮小孩作一次功课总复习 178

141.教科书的卷首是父母必读的地方 179

142.照顾得无微不至、小孩反而会丧失读书的意愿 181

143.父母亲对孩子的信心,会使小孩真的进步 182

144.父母亲是孩子的“教育计划者” 1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