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治文等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484036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本质的科学。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调控。为了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临床医学专科起点升为本科的教育发展需要,我们根据《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2年版)要求,组织了由蚌埠医学院、新乡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郑州大学医学院和延边大学医学院共5所院校13名生物化学教师参加编写这本《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他们都具有本科教学的丰富经验,有的教授多次在相关教材中担任主编和副主编。全书共17章,第一章至第九章为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物质代谢与调节;第十章至第十七章是分子生物学部分,主要介绍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细胞信息传递、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分子生物学主要技术和原理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适用于医学院校专科起点的本科生,也可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自学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和参考教材。
上一篇:实用临床脑电图学下一篇:中国望诊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1

二、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

三、生物化学与医学 3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5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5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5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6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2

一、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12

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3

三、蛋白质的空间构象 15

四、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2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6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26

二、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 26

三、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27

四、蛋白质的沉淀 28

五、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29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类 30

一、按蛋白质的组成分类 30

二、按蛋白质的形态分类 30

三、按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31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34

第一节 核酸的分子组成 34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34

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单核苷酸 36

三、重要的单核苷酸 38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39

一、D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39

二、R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45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49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49

二、DNA的变性 50

三、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51

第四章 酶 53

第一节 酶的化学本质及催化作用 53

一、酶的概念 53

二、酶的催化作用 53

三、酶与一般催化剂的比较 54

第二节 酶的分子结构 57

一、酶的分子组成 57

二、维生素与辅酶 57

三、酶的活性中心 64

四、酶原与酶原激活 66

五、同工酶 67

第三节 酶促反应的机制 68

一、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和诱导契合学说 68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69

四、表面效应 69

二、邻近效应及定向排列 69

三、多元催化 69

一、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70

二、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74

三、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75

四、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75

五、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76

六、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76

一、变构调节 82

第五节 酶活性的调节 82

二、共价修饰 83

第六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84

一、酶的命名 84

二、酶的分类 85

第七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85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 85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 86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 86

四、酶在医药学中的其他用途 87

第一节 糖的消化和吸收 91

一、糖的消化 91

第五章 糖代谢 91

二、糖的吸收 92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93

一、糖酵解 93

二、糖的有氧氧化 99

三、磷酸戊糖途径 105

一、糖原的合成 109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09

二、糖原的分解 110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112

第四节 糖异生 114

一、糖异生途径 114

二、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 115

三、糖异生作用的调节 116

二、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117

第五节 血糖 117

一、血糖浓度 117

三、血糖的调节 118

第六节糖 蛋白及蛋白聚糖 119

一、糖蛋白 120

二、蛋白聚糖 122

第六章 脂类代谢 126

第一节 脂类的生理功能及消化与吸收 126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126

二、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127

第二节 脂肪的代谢 129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 129

二、脂肪的合成代谢 136

第三节 磷脂的代谢 141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141

二、鞘磷脂的代谢 145

二、胆固醇的合成 147

一、胆固醇的化学与生理功能 147

第四节 胆固醇的代谢 147

三、胆固醇的转化 150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152

一、血脂 152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 153

三、血浆脂蛋白合成部位及功能 155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156

一、生物氧化的特点 159

二、生物氧化的方式和酶类 159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概念和意义 159

第七章 生物氧化 159

三、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161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162

一、线粒体的结构特点 162

二、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162

三、体内重要的呼吸链 168

一、ATP的生成 169

第三节 ATP的生成和储存利用 169

二、ATP的储存和利用 175

第四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176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加氧酶系) 177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 177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178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181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81

一、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 181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181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183

一、蛋白质的消化 183

二、氨基酸的吸收 185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186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87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187

二、α-酮酸的代谢 190

第四节 氨的代谢 192

一、体内氨的来源 193

二、氨的去路 193

三、氨的转运 193

四、尿素的生成 194

第五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98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199

二、一碳单位的代谢 201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204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206

五、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209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212

第一节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214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14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19

第二节 嘧啶核苷酸的代谢 220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20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23

一、核苷酸代谢异常 224

第三节 核苷酸的代谢异常与抗代谢物 224

二、核苷酸抗代谢物 225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 229

第一节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229

第二节 半保留复制 230

一、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和意义 230

二、参与DNA复制的物质 231

一、复制的起始 238

第三节 DNA复制过程 238

二、复制的延长 241

三、复制的终止 242

第四节 逆转录 245

一、逆转录酶 245

二、逆转录过程 245

第五节 DNA的损伤与修复 246

一、突变 246

二、DNA损伤的修复 247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252

第一节 模板和酶 252

一、转录模板 252

二、RNA聚合酶 253

三、模板与酶的辨认结合 255

第二节 转录过程 256

一、转录起始 256

二、转录延长 259

三、转录终止 260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修饰 262

一、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修饰 262

二、tRNA的转录后加工 266

三、rRNA的转录后加工 266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69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的体系 269

一、mRNA和遗传密码子 269

三、核蛋白体 272

二、tRNA 272

四、辅助因子 275

第二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277

一、氨基酸的活化 277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277

第三节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和输送 283

一、新生肽链的折叠 283

二、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修饰 283

三、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修饰 284

四、蛋白质合成后的靶向输送 284

第四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与抑制 286

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 289

第一节 概述 289

一、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 289

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方式 290

三、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 290

二、转录水平的调节 291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291

第二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291

第三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296

一、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296

二、染色质水平的调控 297

三、转录水平的调控 298

四、其他调控环节 304

第十四章 细胞信息传递 307

第一节 信息分子 307

一、细胞间信息分子 307

二、细胞内信息分子 308

第二节 受体 309

一、受体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309

二、信息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特点 313

三、受体的调节 314

第三节 信息的传递途径 314

一、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314

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324

第四节 信息传递途径的相互联系 325

第五节 信息传递与疾病 325

一、信息传递与疾病的发生 325

二、信息传递与疾病的治疗 326

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 328

第一节 工具酶和载体 328

一、常用的工具酶 328

二、载体 331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334

一、目的基因的制备 335

二、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335

三、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335

四、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337

五、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 338

六、克隆基因的表达 340

一、基础医学研究 341

二、开发基因工程医药产品 341

第三节 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341

三、基因诊断 342

四、基因治疗 343

第十六章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346

第一节 概述 346

第二节 癌基因 346

一、癌基因的概念 346

二、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与病毒癌基因 347

三、细胞癌基因 348

四、原癌基因活化的机制 350

五、原癌基因的产物与功能 352

第三节 抑癌基因 354

一、抑癌基因的概念 354

二、常见的抑癌基因 355

三、抑癌基因的抑癌机制 355

第一节 分子杂交技术 360

一、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360

第十七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360

二、核酸探针 361

三、核酸的印迹技术 363

四、滤膜杂交的基本过程与结果检测 364

第二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367

一、PCR的基本原理 367

二、PCR反应体系 367

三、PCR反应的条件优化与产物分析 370

四、PCR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371

第三节 核酸序列分析技术 372

一、化学法测序 372

二、末端终止法测序 374

三、传统DNA测序方法的改进 375

第四节 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 376

一、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376

二、基因芯片技术 377

三、RNA干扰技术 379

参考文献 3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