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学习原理与方法
学习原理与方法

学习原理与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乔炳臣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0319629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
《学习原理与方法》目录

一、学会学习的内涵和要求 1

导论学会学习与创新学习——21世纪人才发展的重要标志 1

二、创新学习的内涵和要求 4

三、学会学习与创新学习的异同 8

第一编 学本论思想 13

第一章 “学本论”的基本内涵 13

一、“以学为本”思想简介 13

二、“以学为本”的内涵与功能 15

一、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21

第二章 “因学论教”思想举要 21

二、学与教的关系 23

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29

四、“学本论”的教学指导思想 34

第三章 “学本论”的自我发展学说 40

一、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40

二、做人要有自胜自得之心 42

四、做人要成为全之粹之的自由人 43

三、做人要有立大志创大业的自信之心 43

五、人要发展,必须先打基础 44

六、人要发展,必须博学、修身、战胜困难 45

第四章 “学本论”的自我设计思想 47

一、立志与为学宗旨 47

二、立志与道德信念 48

三、立志与智力开发 49

四、立大志,重大局,创大业 51

第二编 学习动力原理 57

第五章 人的属性与脑功能——学习动力的渊源 57

一、人的性质、才质与素质 58

二、性的内涵与外延 60

三、才的内涵与外延 62

四、人性的功能与发展 64

五、人脑的功能与潜力 68

一、广义的学习概念 71

第六章 学习的概念与实质——学习动力的产生 71

二、狭义的学习概念 73

第七章 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学习动力的动力 76

一、为学,要“学有宗旨” 76

二、为学,要知当务之机 78

三、为学,要“反情治性,尽材成德” 79

四、为学,必立志、修身、务本 79

五、为学,要“学以致用” 80

六、为学,要重德行、图治国 80

第八章 学习的意义与态度——学习动力的加速器 82

一、学习,可使人发展“天性”,改变“习性” 82

二、学习,可使人“学而知之”,“习与性成” 84

三、学习,可使人“通晓万物”,“知天之理” 86

四、学习,可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 86

五、学习,可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情操 87

六、学习,可促进人类学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89

第九章 学习要素与功能——产生学习动力的条件 91

一、学习主体——开发智力活动的必备条件 92

二、学习方法——知识转化为智能的“中介” 94

三、学习对象(知识)——形成与发展智能的基础 95

四、学习成果——知识转化为智能的标志 97

第十章 学习过程和规律 99

一、古代的学习过程理论 99

二、《中庸》的学习过程理论 101

三、当代的学习过程结构模式 103

四、学习过程结构模式的特征 104

五、学习过程结构模式的严密性与科学性 105

六、学习过程结构模式各阶段的辩证统一关系 106

第三编 学习智能原理 111

第十一章 知识、智力与能力 111

一、知识——产生智能的基础 111

二、智力——智能活动的核心 115

三、能力——知识和智力的结晶 119

第十二章 智力素质与结构 122

一、智力素质与学习 122

二、智力结构与学习 123

第十三章 智力因素与学习 125

一、注意力与学习 125

二、观察力与学习 127

三、记忆力与学习 128

四、思维力与学习 130

五、想象力与学习 132

第十四章 德、识、才、学创新素质与人才发展 134

一、才性(素质)的划分与结构 134

二、德、识、才、学综合发展规律 136

第十五章 科学思维与创造性学习 143

一、科学思维 143

二、思维的过程与方法 147

三、创造性思维 155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160

第四编 学习技能和方法 169

第十六章 基本学习技能和方法 169

一、什么是学习技能和方法 169

二、学习方法是知识转化为智能的“中介” 170

三、学习方法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 171

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要求 173

五、科学学习方法的意义和作用 174

六、科学学习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176

七、基本学习技能和方法 177

第十七章 课堂教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180

一、师授性学习的涵义和特点 180

二、师授性学习的原则 183

三、师授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187

四、制订学习计划与科学运筹时间 194

五、应对考试的技能和方法 197

一、课外学习活动的特点与素质教育 201

第十八章 课外学习活动和方法 201

二、课外学习活动的种类 202

三、课外学习活动的要求和作法 203

第十九章 自学的技能和方法 206

一、什么是自学 206

二、自学的特点和优势 207

三、自学的十大要领 211

四、自学的技能和方法 218

五、把握提高自学效率的窍门 235

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的学习方法 242

一、直观法 242

二、模仿法 244

三、博学法 246

四、积累法 248

五、博约结合法 249

六、善假于物法 249

七、质疑问难法 251

八、慎思明辨法 253

九、两论相订法 257

十、切磋琢磨法 258

十一、时习温故法 259

十二、有效记忆法 262

十三、效验有证法 264

十四、躬行实践法 265

第二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读书法 269

一、朱子读书法 269

二、程氏读书法 272

三、诵读法 273

四、钩玄提要法 273

五、八面受敌法 274

六、优游读书法 275

七、标点读书法 2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