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警察百科全书  4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警察百科全书  4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警察百科全书 4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平吾编
  • 出 版 社:中央警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9578764960
  • 页数:762 页
图书介绍:
《警察百科全书 4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目录

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犯罪的概念&林东茂 1

第一节 犯罪的核心意义 1

第二节 犯罪是有刑罚制裁后果的行为 2

第三节 犯罪的实有 2

第四节 犯罪的流变 3

第五节 犯罪成立的解释 4

第六节 犯罪学研究者应如何看待犯罪概念 5

第二章 犯罪学的起源与发展&张平吾 7

第一节 犯罪学古典学派 7

一、前言 7

二、犯罪学古典学派思想的诞生与发展 7

三、贝加利亚的生平及其学说 8

四、边沁的生平及其学说 9

五、综合犯罪学古典学派的基本思想 10

六、犯罪学古典学派的成就与贡献 11

七、犯罪学古典学派之评析 11

第二节 犯罪学实证学派 12

一、龙布罗梭的生平及其学说 12

二、费利的生平及其学说 16

三、加洛法洛的生平及其学说 19

第三节 结语——犯罪学古典与实证学派的演进促进二十世纪犯罪学理论的发展 20

第三章 刑事司法体系&周文勇 22

第一节 系统与系统观念 22

一、检视整体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22

二、界定并瞭解运作目标 23

三、目标应可被衡量 23

四、数学模式和替代系统的发展 24

第二节 刑事司法体系 24

一、两个刑事司法体系 24

二、我国刑事司法体系之构成要素 25

三、功能要素之独特性与冲突 26

四、刑事司法体系对犯罪之选择性反应 27

五、正式与非正式之刑事司法体系 28

六、刑事司法体系之漏斗效应 29

七、刑事司法体系之模式观察 32

第三节 结语 35

第二编 犯罪测量 37

第四章 犯罪及偏差行为的测量&许春金 37

第一节 测量的目的及功用 37

第二节 官方犯罪统计 37

一、官方犯罪统计的特性 37

二、官方犯罪统计的缺陷与限制 38

第三节 自我报告犯罪及偏差行为统计 39

一、自我报告犯罪及偏差行为统计之由来 39

二、自我报告研究之重要发现 39

三、自我报告研究法之缺陷 40

第四节 犯罪被害者统计 40

一、犯罪被害者统计之由来 40

二、被害者研究之主要发现 41

(一)犯罪数量 41

(二)被害者之特性 41

(三)犯罪者之特性 41

(四)犯罪的特性 41

三、我国的犯罪被害调查研究 41

四、被害者调查之缺陷与限制 42

第五章 犯罪黑数&黄富源 44

第一节 前言 44

第二节 犯罪统计与犯罪黑数 44

第三节 犯罪黑数产生之原因 45

一、社会大众之态度 46

二、执法机关 46

三、加害人及其关系人 48

四、被害人与证人 48

五、犯罪事件之本质 48

第四节 犯罪黑数之研究方法 51

一、对警察机关之随机抽样调查 51

二、被害报案率之调查 51

三、曾犯罪行之自陈报告调查 51

第五节 我国犯罪统计与各国之比较 52

第六节 减低犯罪黑数之措施 52

一、培养社会正义感 52

二、普及法律教育 54

三、强化警察效率 54

四、改善犯罪统计 54

五、采取鼓励报案之各种方式 55

六、加强犯罪统计与犯罪黑数之研究 55

第七节 结语 55

第三编 犯罪学理论 56

第六章 犯罪生物学理论&许春金 56

第一节 犯罪生物学之基本理念 56

第二节 犯罪生物学之主要分枝 56

一、身体外表的特徵决定了犯罪的倾向 56

二、基因和遗传缺陷说 58

三、现代犯罪生物学(Modern Criminology)和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 61

第三节 犯罪生物学之贡献与缺失 66

第七章 犯罪社会学理论&许春金 67

第一节 社会控制理论 67

一、涂尔干的社会迷乱学说 67

二、雷克利斯之抑制理论 68

三、赫胥的社会控制理论 69

四、社会控制理论的新发展——一般化犯罪理论 70

五、桑普森和劳伯的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 72

六、玛札和西克斯的中立化技术理论 73

第二节 犯罪副文化理论 75

一、犯罪区位学研究 75

二、雪林之文化冲突与犯罪 76

三、苏哲兰之差别接触理论 77

四、艾克斯之差别强化理论 79

五、米勒氏之犯罪副文化理论 80

六、渥夫干与费洛库提之暴力副文化理论 81

第三节 紧张犯罪理论 82

一、墨尔顿之社会结构与乱迷 82

二、柯恩之帮派副文化理论 83

三、克劳渥和奥林的差别机会理论 84

第八章 犯罪心理学理论与公式&马传镇 87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与差异心理学理论 87

第二节 临床心理学与差异心理学理论--心理分析论 89

一、情绪冲突论 89

二、仿同论 91

三、情绪控制论 92

四、本能论 93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理论 94

一、成熟论 94

二、道德发展论 94

第四节 谘商、社会与学习心理学理论 96

一、家庭动力论 96

二、归因论 97

三、社会学习论 97

第五节 犯罪心理学公式 98

第九章 犯罪理论的整合&范国勇 101

第一节 犯罪理论整合的回顾 101

第二节 犯罪理论整合的意义 101

第三节 犯罪学理论整合的分类 101

第四节 犯罪理论整合重要理论的介绍 102

一、艾略特等学者的社会、心理犯罪理论整合 102

二、布烈斯怀德明耻整合理论 103

三、宋贝利等学者偏差行为互动理论 104

第五节 犯罪理论整合的未来 104

第四编 犯罪类型学 106

第十章 组织犯罪&周文勇 106

第一节 组织犯罪之定义与特徵 106

一、组织犯罪之定义 106

二、组织犯罪之特徵 108

第二节 组织犯罪之内部组织与权利结构 109

一、美国 109

二、日本 112

三、香港 113

四、台湾 114

五、小结 115

第三节 组织犯罪之成员与行为规范 115

一、组织犯罪之成员 115

二、组织犯罪之行为规范 117

第四节 组织犯罪之活动 119

一、美国 120

二、日本 121

三、香港 122

四、台湾 123

五、小结 124

第五节 抗制组织犯罪之立法 125

一、美国 125

二、日本 127

三、台湾 130

第十一章暴力犯罪&谢文彦 134

第一节 暴力: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134

第二节 台湾地区暴力犯罪发生的概况 135

第三节 暴力行为的本质与类型 136

第四节 暴力犯罪理论 139

第五节 暴力犯心理特质之文献探讨 148

第六节 暴力犯罪的抗制与预防 154

第七节 结论 157

第十二章 女性犯罪&陈玉书 160

第一节 台湾地区女性犯罪之现况与趋势分析 160

一、女性犯罪趋势分析 160

二、女性犯罪类型之分布与变化 161

三、女性犯罪年龄之分布 162

四、女性犯罪人教育与其职业之分布 163

第二节 女性犯罪研究之发展 164

一、早期研究 164

二、战后研究 165

三、晚近研究 165

第三节 犯罪学理论与女性犯罪 166

一、社会控制理论与女性犯罪 166

二、紧张理论与女性犯罪 167

三、权力控制理论与女性犯罪 168

第十三章 电脑犯罪&廖有禄 172

第一节 电脑犯罪的定义与特性 172

一、电脑犯罪的定义 172

二、电脑犯罪的特性 172

第二节 电脑犯罪者的类型与特质 173

一、电脑犯罪者的类型 173

二、电脑犯罪者的特质 173

第三节 电脑犯罪的种类与手法 174

一、电脑犯罪的种类 174

二、电脑犯罪的手法 175

第四节 电脑犯罪的理论与类型论 177

一、相关犯罪学理论 177

二、犯罪类型论 178

第五节 电脑犯罪与法律规范 179

一、现有法律 180

二、电脑犯罪之立法 181

第六节 电脑犯罪的处置 183

一、电脑犯罪的预防 183

二、电脑犯罪的处理 184

三、电脑犯罪的侦查 184

四、电脑犯罪的起诉 184

第十四章 少年犯罪&黄富源 185

第一节 少年犯罪的定义 185

第二节 我国少年犯罪的趋势与特徵 185

一、多量化 185

二、暴力化 185

三、一般化 186

四、再犯化 186

五、女性少年犯增加 186

六、年长少年犯增加 186

七、少年窃盗犯仍居首位 186

第三节 少年犯罪原因论 187

一、解释少年犯罪的两种途径 187

二、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187

第四节 解释少年犯罪的理论 189

一、传统犯罪心理学解释少年犯罪的相关理论 189

二、传统犯罪社会学解释少年的相关理论 192

三、整合型少年犯罪理论的兴起-以「明耻整合理论」 193

四、明耻整合理论的内容 193

第五节 少年犯罪的防治策略 197

第六节 少年犯罪的防治计划的检视 199

一、美国剑桥索马维计划 199

二、纽约青少年委员会计划 199

三、纽约市整体支援青少年计划 199

四、波士顿中城计划 200

五、哥伦比亚特区与俄亥俄州少年自我概念与犯罪预防计划 200

六、芝加哥区域计划 200

七、剌帕亚迪波斯社区计划 201

八、青少年帮派解散计划 201

九、波士顿、剑桥青少年就业计划 202

十、纽泽西州罗威州立监狱少年觉知计划 202

十一、加州沙加缅度转向计划 202

第七节 少年犯罪的防治策略的检讨 203

第八节 结语 205

第十五章 性犯罪&黄富源 211

第一节 前言 211

第二节 近廿年来强、轮奸犯罪官方统计之概况 212

第三节 近十年来强、轮奸犯罪民间调查之概况 212

第四节 名词界定 213

一、强、轮奸犯罪 213

二、强奸创伤症 214

第五节强、轮奸被害人官方统计人口变项特徵分析 214

一、年龄 214

二、教育程度 215

三、职业 216

第六节 有关强奸创伤症的文献探讨 216

一、有关度量强奸创伤症的研究工具 217

二、有关强奸创伤症的实务发现 218

第七节 影响强、轮奸被害人复原因素的文献探讨 219

一、影响强、轮奸被害人复原因素的研究模型与架构 219

二、有关强、轮奸被害人创伤反应的理论 220

三、有关强、轮奸被害人创伤复原相关因素的实证发现 221

第八节 结语 224

第十六章 窃盗犯罪预防&蔡田木 230

第一节 窃盗案件的法律规定 230

一、刑法的规定 230

二、其他法律的规定 231

第二节 窃盗案件的分析 232

一、发生率及发生数 232

二、窃盗案件发生地区分析 232

三、窃盗(含汽车窃盗)案件发生场所分析 233

四、窃盗案件嫌疑人犯罪方式分析 233

五、窃盗案件发生时间分析 233

六、窃盗案件损失及追回财物分析 233

七、窃盗案件嫌疑人性别分析 234

八、窃盗案件嫌疑人教育程度分析 234

九、窃盗案件嫌疑人职业分析 234

第三节 窃盗案件的原因分析 234

一、在犯罪人方面 234

二、在被害人原因方面 235

第四节 窃盗案件的手段分析 236

一、关于窃盗犯 236

二、窃盗案件的手段 236

第五节 窃盗案件的预防措施 237

一、住宅防窃: 237

二、工商场所防窃 239

三、车辆防窃 240

第十七章 纵火犯罪&陈金莲 243

第一节 纵火的成因和动机 243

一、纵火的成因 243

二、纵火的动机 249

第二节 纵火的类型 250

一、人的类型 250

二、事的类型 252

三、时的类型 255

四、地的类型 255

五、物的类型 256

第三节 纵火犯罪的特性 257

一、恶质性 257

二、便宜性 257

三、破案率低 258

四、恐怖性 258

五、恐怖主义 258

六、单独性 258

七、普遍性 258

第四节 纵火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 259

一、纵火是一种都市病 259

二、纵火是最易著手与成功的犯罪 259

三、纵火是最难侦办的犯罪 260

四、纵火是湮灭其他犯罪迹证之最佳手段 261

五、纵火是掩护下一步罪行之最佳方法 261

六、纵火是鼓动群众不安心理的最好策略 261

七、纵火是本益比最高的犯罪 261

八、某些特殊之犯罪除纵火外别无他法 261

九、纵火是一种流行性的传染病 261

十、纵火是体弱者唯一可能著手的泄恨行为 261

第五节 台湾地区纵火问题之概况 261

一、台湾地区因纵火而伤亡之人数超过寻常之比例 262

二、台北市纵火问题剖析 264

第十八章 毒品犯罪&骆宜安 269

第一节 毒品犯罪定义界定 269

第二节 毒品的种类与特性 270

一、依毒品对人体中枢神经影响分类 270

二、依化学结构及性质分类 270

三、从法的立场分类 271

第三节 人类使用毒品的历史 274

一、鸦片 274

二、可卡 275

三、大麻 276

四、吗啡与海洛英 276

五、古柯鹼 276

六、LSD 277

七、甲基安非他命 277

八、潘他新 278

九、苯环利定(PCP) 278

第四节 国际毒品走私管道 278

一、产地分布 278

二、运毒管道 278

第五节 毒品犯罪所造成的国家危机 279

一、对个人及家庭 279

二、对整个国家及社会 280

第六节 我国目前毒品犯罪情形 280

一、毒品及其原料走私国内之主要途径 280

二、国内毒品犯罪概况 281

第七节 我国目前反毒措施 289

一、民国八十三年反毒会议重要成果摘录 289

二、目前反毒工作内容 289

第八节 结语 290

第十九章 白领犯罪&许春金 293

第一节 白领犯罪之概念与演进 293

第二节 机构犯罪 294

一、诈欺与欺骗 294

二、控制市场 295

三、暴力性白领犯罪 296

四、贿赂和贪污腐化 297

第三节 职业上的犯罪行为 298

一、商业部门 298

二、政府部门 299

三、专业上的犯罪行为 300

第四节 白领犯罪的原因解释 301

第五节 白领犯罪的执法问题 302

第六节 结论 302

第五编 犯罪矫治 304

第二十章 少年及成人观护制度&黄政吉 304

第一节 观护制度之演进 304

第二节 观护制度意义及性质 306

一、观护制度之意义 306

二、观护制度之性质 306

第三节 观护制度之对象 307

第四节 观护制度之执行机关 307

第五节 受观护者应遵守之条件 310

第六节 监督辅导与援助工作 311

第七节 观护制度之期间 313

第八节 结论 314

第二十一章 少年辅育制度&黄政吉 316

第一节 少年辅育制度之演进 316

第二节 各国之少年辅育制度 317

一、英国之少年辅育制度 317

二、美国之少年辅育制度 317

三、日本之少年辅育制度 318

四、我国之少年辅育制度 322

第三节 结论 327

第二十二章 机构性处遇&林健阳 329

第一节 机构性(监狱)处遇的概念 329

第二节 机构性(监狱)组织与结构功能 329

一、组织结构方面: 329

二、功能职掌方面: 330

第三节 监狱现行处遇措施 331

一、调查分类 331

二、宗教教诲 332

三、文康活动 332

四、教诲与教育 333

五、作业与技能训练 333

六、心理辅导 334

第四节 机构性(监狱)处遇的矫治理念 335

一、犯罪控制理念 335

二、感化处遇或教育刑理念 335

三、司法不干预理念 335

四、适法程序理念 336

五、公正处罚理念 336

第五节 机构性(监狱)处遇的管理模式 336

一、责任模式 336

二、调和模式 336

三、控制模式 336

第六节 机构性处遇的专业分级管理型态 337

一专业性的管理型态 337

二、戒护安全性的管理型态 339

三、分区式的管理型态 340

第七节 机构性累进处遇制度 341

一、责任分数 341

二、假释制度 342

三、眷属同住 343

四、返家探视 344

五、缩短刑期 344

第二十三章 社区处遇&蔡德辉 346

第一节 前言 346

第二节 社区处遇之发展背景 346

一、二次大战退伍军人回归社会辅导的援引 346

二、心理卫生医疗模式的启发 346

三、标籤理论的催化 346

四、对刑事司法体系的不满 347

五、「大社会」观念的后援 347

六、超部会刑事司法机构之设立,蔚为学术研究焦点 347

七、中庸制裁措施兴起,有取代传统社区处遇之势 347

八、未来几年之刑事政策仍以中庸制裁之社区处遇为主 348

第三节 社区处遇相关词之释义 348

一、除罪化、除刑罚化、除机构化 348

二、开放处遇制度 349

三、中庸制裁措施 349

四、社区矫正与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措施 349

五、社区处遇 350

六、小结 350

第四节 社区处遇之理论基础 351

一、标籤理论 351

二、激进不干预理论 351

三、不同接触理论 352

四、社会结构理论 352

五、正义模式 353

六、小结 353

第五节 社区处遇之目标 353

一、再整合 353

二、社区防卫 353

三、中庸制裁措施 354

四、符合经济原则之制裁设施 354

第六节 社区处遇之型态 354

一、监督方案 354

二、居留方案 355

三、释放方案 355

四、观护制度 356

五、社区监督与控制方案 357

第七节社区处遇计画范例简介及其评估 357

一、社区处遇计画实际范例简介 357

二、社区处遇之优点及限制 358

第六编 犯罪预防 364

第二十四章 犯罪预防&邓煌发 364

第一节 概论 364

一、犯罪预防之定义 364

二、预防犯罪之重要性 366

三、刑事司法体系与犯罪预防 367

四、犯罪预防模式与对策 368

五、结语 371

第二节 家庭与犯罪预防 371

一、家庭性质与结构 371

二、家庭功能 374

三、家庭社会化 377

四、家庭稳定性 378

五、结语 380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犯罪预防 381

一、学校教育之角色与功能 381

二、问题学生之鉴别与处理 382

三、标籤化之省思 384

四、学校犯罪预防计画 385

五、结语 387

第四节 社区与警察互动之犯罪预防 388

一、刑罚制裁之角色 388

二、社区在预防犯罪工作上所扮演的角色 392

三、警民合作促进犯罪预防 393

四、警察预防犯罪勤务作为 394

五、警察社区计画 398

六、预防犯罪宣导 399

七、结语 403

第五节 人身犯罪预防 404

一、犯罪预防措施之演进 404

二、生活型式与日常活动理论 405

三、杀人伤害之预防 407

四、窃盗之预防 408

五、强奸之预防 411

六、结语一兼论犯罪情境之作为与不作为 413

第六节 居家犯罪预防 414

一、犯罪机会与预防 414

二、个人被害感受性 415

三、阻绝物与犯罪预防 415

四、一般居家安全之预防措施 419

五、结语 422

第七节 工商场所之犯罪预防 422

一、前言 422

二、犯罪风险与成本效益之评析 423

三、企业场所之选择与建筑设计 424

四、员工人事查核与训练 426

五、安全管制措施 427

六、硬体保全措施 428

七、恐怖主义之预防 429

八、结语 438

第二十五章 犯罪预测&马传镇 439

第一节 犯罪预测之涵义、类型与功用 439

一、涵义 439

二、类型与功用 439

第二节 行为科学研究法 440

一、行为科学之涵义 440

二、行为科学研究法 441

第三节 犯罪预测研究之方法与程序 441

一、犯罪预测研究之程序 441

二、研究工具之信度与效度考验 442

三、犯罪预测之计分给点方法 442

四、犯罪预测研究之非加权计分方式 443

五、预测效率之检定方法 444

第四节 犯罪预测研究之早期发展 446

一、初期之萌芽 446

二、犯罪预测研究之诞生 446

三、各类犯罪预测之兴起 447

第五节 晚近少年犯罪预测之发展 447

一、少年犯罪预测之发展 447

二、少年犯罪量表之编制研究 452

第六节 欧洲、日本及我国之发展 453

一、欧洲之发展 453

二、日本之发展 453

三、我国之发展 454

第七节 成年犯之再犯预测法 455

一、布尔杰斯之再犯预测技术 455

二、格鲁克夫妇之再犯预测技术 456

三、希得之再犯预测技术 457

四、欧林之再犯预测技术 458

五、台大法律所之再犯预测技术 460

第八节 少年犯之再犯预测 465

一、缅汉与威尔金二氏之少年犯之再犯预测法 465

二、福雷氏之再犯预测 466

第九节 格鲁克夫妇之少年早期预测法 466

一、理论基础 467

二、研究目的 467

三、研究方法 467

四、研究设计 467

五、统计方法 467

六、研究程序 467

七、研究结果 468

八、效度检定结果 468

第七编 被害者学 473

第二十六章 被害者学的起源与发展&张平吾 473

第一节 被害者学之诞生 473

一、被害者角色之变迁 473

二、被害者学学科产生前之相关研究 474

第二节 被害者学之发展现况 475

一、世界各国发展趋势 475

二、台湾地区发展现况 476

第三节 被害者学是否为一门独立学科 477

第四节 被害者学相关概念 477

一、何谓被害 477

二、何谓被害者 478

三、何谓被害者学 478

第五节 被害者学之研究任务、困境与展望 480

一、被害者学之研究任务 480

二、被害者学面临之困境 482

三、被害者学之贡献及展望 483

第二十七章 犯罪被害之指标&张平吾 485

第一节 犯罪率与被害率 485

第二节 犯罪被害统计来源 485

一、官方犯罪统计 485

二、自陈报告 486

三、被害调查 486

四、混合式调查 487

五、犯罪指标调查 487

第三节 被害风险评估 487

一、被害类型:不同犯罪类型之被害风险 487

二、国际间比较 489

三、渐增之被害风险:估计一生中被害发生之可能性 490

四、被害趋势:犯罪波之研究 491

第四节 被害统计解析 491

一、解释模型:弱点及风险 491

二、弱点决定因素 491

三、降低风险:什么样之安全才算足够 492

第五节 犯罪黑数及被害黑数 493

第二十八章 被害成本评估&张平吾 496

第一节 犯罪被害结果 496

一、被害者身体创伤 496

二、被害者财产损失 497

三、被害者精神创伤 497

四、不同犯罪类型被害者之反应 498

第二节 初次被害:犯罪被害者 499

第三节 二次伤害:刑事司法体系参与结果 502

第四节 被害者与目击证人管理计画 502

第五节 被害者与目击证人保护制度 503

第二十九章 被害者与犯罪者&张平吾 504

第一节 被害者与犯罪者关系 504

一、视被害现象为一种社会现象 504

二、被害者与犯罪者之人际关系 504

三、被害者与犯罪者之相互关系 505

第二节 被害者与犯罪者特性 505

一、暴力犯罪之被害者与犯罪者特性 505

二、财产犯罪之被害者与犯罪者特性 507

第三节 被害者与犯罪者责任 507

一、被害者与犯罪者责任问题之文献研究 507

二、被害者与犯罪者责任分担类型及程度 507

第三十章 被害者与刑事司法体系&张平吾 509

第一节 被害者与刑罚 509

一、被害者被害后之态度 509

二、刑罚之意义与目的 509

三、刑事司法体系 511

第二节 被害者与警察 512

一、报案 512

二、调查 513

三、逮捕嫌疑犯 513

第三节 被害者及检察官 515

第四节 被害者与法院 515

一、服务处人员 516

二、法官 516

三、书记官 517

第三十一章 被害者学理论&张平吾 518

第一节 生活方式暴露理论 518

第二节 日常活动理论 519

第三节 个人被害因素理论 520

第四节 暴力循环论 520

一、暴力行为发生之三个阶段 521

二、暴力行为循环阶段 521

第五节 无助学习理论 521

第六节 一般系统理论 522

第七节 特质论 522

第八节 防卫空间理论 522

一、领域感 523

二、自然监控 523

三、建筑物外观与环境 523

四、邻接区域之安全性 523

第三十二章 被害赔偿与补偿&张平吾 524

第一节 犯罪被害者补偿之理论基础 524

一、国家责任论 524

二、宿命论 524

三、社会福利论 524

四、社会契约论 524

五、政治利益论 524

六、社会防卫论 525

七、司法改革论 525

第二节 被害赔偿 525

一、人身及财产上之损害赔偿 525

二、非财产上之损害赔偿 526

三、其他法律之特别规定 526

第三节 被害补偿 527

一、被害补偿缘起 527

二、被害补偿立法原则 528

第三十三章 被害预防与被害服务&张平吾 531

第一节 被害预防:犯罪预防之另类思考 531

一、被害预防:犯罪预防之转向 531

二、三层次被害预防 531

三、犯罪预测及被害预测 532

第二节 被害服务 532

一、被害者服务机构 532

二、被害者感情支持 532

三、被害者医疗服务 532

四、被害者经济救助 533

五、被害者心理谘询及服务 533

六、被害者法律服务 533

七、其他相关服务措施 533

第八编 刑事政策与刑罚之基础理论 535

第三十四章 刑事政策之概念&谢瑞智 535

第一节 刑事政策概念之起源 535

第二节 刑事政策之研究对象及其相关科学 537

一、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537

二、犯罪学与刑事法学 538

三、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学 538

四、刑事学之范畴 538

第三节 刑事政策之意义 539

一、刑事政策之概念应以犯罪之观念为前提 539

二、刑事政策系以犯罪之防制与镇压为目的 539

三、刑事政策以刑罚或各种类似制度来矫正犯罪人 539

四、刑事政策,除了矫治犯罪人以外,并以解消因犯罪而产生之社会的矛盾冲突为目的 539

五、刑事政策系国家或自治或公共团体之政治上措施 540

六、刑事政策藉法律制度予以具体化 540

第三十五章 刑事政策之国际性&谢瑞智 541

第一节 犯罪之国际化 541

一、国际犯罪与跨国犯罪 541

二、国际犯罪之类型 541

第二节 刑事政策之国际性组织 542

第三十六章 刑罚理论&谢瑞智 547

第一节 刑罚之意义与本质 547

一、刑罚之意义 547

二、刑罚之本质 547

第二节 刑罚之功能 549

一、一般预防功能 549

二、特别预防功能 550

三、刑罚之社会功能 550

第三节 适度之刑罚及其界限 550

一、偏向于严刑峻罚之所以无效 550

二、法令之规定须符合经济上边际效用始能发挥效力 551

第四节 刑罚之种类 553

一、依能否独立科处而分类 553

二、依被剥夺的法益而分类 553

第九编 刑罚与保安处分 555

第三十七章 死刑论&谢瑞智 555

第一节 死刑之变迁 555

一、欧陆死刑之变迁 555

二、我国死刑之变迁 557

第二节 我国刑法对死刑之规定 558

一、绝对死刑之罪 558

二、相对死刑之罪 558

第三节 死刑之执行 561

一、各国执行死刑之方法 561

二、死刑执行原则与各国之规定 563

三、我国死刑之执行 564

第四节 世界各国死刑存废之立法 566

一、全面废止死刑之国家 566

二、只对一般刑法废止死刑之国家 568

三、事实上废止死刑之国家 569

四、目前仍有死刑之国家 570

第五节 死刑存废论 572

一、死刑废止论 572

二、死刑存置论 573

第六节 对死刑存废论之批判 574

一、对废止论之批判 574

二、对存置论之批判 575

第七节 死刑之刑事政策效果的实证探讨 576

第八节 代替死刑之制度 576

一、代替死刑之方式 576

二、死刑之缓期执行 577

第九节 结论 578

第三十八章 自由刑&谢瑞智 580

第一节 自由刑之概念 580

一、自由刑之起源 580

二、自由刑之本质 581

第二节 世界重要国家之自由刑 582

一、欧洲国家之自由刑 582

二、日本之自由刑 583

第三节 我国之自由刑 584

一、无期徒刑 584

二、有期徒刑 584

三、拘役 585

第四节 自由刑之单一化问题 586

一、自由刑单一化之起源 586

二、各国之立法例 586

三、单一刑论之理论基础 586

第五节 短期自由刑之修正 587

一、短期自由刑之问题 587

二、「短期」之意义 588

三、短期自由刑之利弊分析 589

四、短期自由刑之实证研究 590

五、我国执行短期自由刑之情形 591

六、改善短期自由刑之制度 591

第六节 不定期刑 593

一、不定期刑之概念 593

二、不定期刑之种类 594

三、不定期刑之立法沿革 595

四、不定期刑之赞成与反对论 597

五、不定期刑之适用 598

第三十九章 财产刑&谢瑞智 600

第一节 财产刑之概念 600

第二节 罚金刑 600

一、罚金刑之本质 600

二、改进罚金刑制度 601

三、罚金之额数及执行 606

四、罚金刑之种类 607

第三节 没收 607

一、没收之本质 607

二、没收之立法主义及其方法 609

第四十章 名誉刑&谢瑞智 610

第一节 名誉刑之概念 610

第二节 名誉刑之赞同与反对论 610

一、赞同说 610

二、反对说 610

第三节 名誉刑之种类 611

一、耻辱刑 611

二、权利剥夺刑 612

第四十一章 保安处分论&谢瑞智 615

第一节 保安处分之概念 615

第二节 保安处分之沿革 615

第三节 刑罚与保安处分之一元化与二元化 619

一、二元化之理由 619

二、一元化之理由 620

第四节 保安处分之刑事政策意义 620

一、保安处分之存置论 620

二、保安处分之反对论 621

第五节 保安处分之本质 621

一、保安处分之法律性质 621

二、保安处分与刑罚之异同 623

三、保安处分与行政处分之异同 625

第六节 保安处分之一般分类 625

一、依处分之对象而区分 625

二、依处分之目的或手段而区分 625

三、依对象之年龄而区分 628

第七节 我国保安处分之分类 628

一、感化教育处分 628

二、心神丧失人、精神耗弱人及瘖哑人之监护处分 629

三、吸用烟毒人及酗酒人之禁戒处分烟毒禁戒酗酒禁戒 630

四、常习犯或游荡懒惰之劳动场所的强制工作处分 631

五、花柳病与痲疯病人之强制治疗处分 632

六、保护管束处分 633

七、驱逐出境处分 635

第八节 保安处分与法人 635

第九节 结论 635

第十编犯罪者之司法处理 637

第四十二章 起诉裁量主义&谢瑞智 637

第一节 起诉裁量主义之概念 637

第二节 各国起诉裁量主义之法律规定 637

第三节 我国起诉裁量主义之法律规定 638

一、不起诉之原因 638

二、不起诉之裁量事项 639

第四节 我国实施起诉裁量主义之概况 640

一、普通刑法犯及特别刑法犯不起诉概况 640

二、检察官依职权不起诉实行之绩效 640

第五节 起诉裁量主义之管制方式 641

一、防止检察官滥用不起诉处分 641

二、对不起诉案件声请再议时如何仿照他国制度补救 642

第四十三章 刑之量处&谢瑞智 644

第一节 量刑之重要性 644

第二节 量刑之意义 644

第三节 量刑之基准 645

一、责任与行为者责任之综合与量刑基准 645

二、刑罚理论与量刑基准 645

三、各国之立法例 646

四、我国之量刑基准 646

第四节 我国之量刑政策与判决情形 647

一、量刑政策 647

二、我国判决情形 649

第五节 结论 650

第四十四章 宣告犹豫制度&谢瑞智 652

第一节 宣告犹豫制度之概念 652

第二节 宣告犹豫制度之沿革 652

一、英国之发展过程 653

二、美国之发展过程 654

第三节 宣告犹豫制度之赞成与反对论 654

一、赞成论 655

二、反对论 655

第四节 宣告犹豫制度之法律构成 655

一、一般论说 656

二、日本之改正刑法准备草案之规定 656

第五节 结论 657

第四十五章 刑之执行犹豫&谢瑞智 658

第一节 刑之执行犹豫的概念 658

一、缓刑之沿革 658

二、刑之执行犹豫之刑事政策作用 659

第二节 刑之执行犹豫之法律要件 659

一、日本之执行犹豫 659

二、德国之执行犹豫 660

三、我国执行犹豫之法定要件 660

第三节 缓刑期间与保护管束 661

一、宣告缓刑之期间 661

二、缓刑期间之保护管束 662

第四节 缓刑制度之运用 663

一、缓刑实施政策 663

二、缓刑期间及原判决情形 664

第五节 缓刑宣告之撤销 666

一、缓刑宣告撤销之原因 666

二、缓刑宣告之撤销 667

第六节 缓刑宣告之效力 667

第十一编 犯罪者之处遇 669

第四十六章 监狱与受刑人&谢瑞智 669

第一节 近代监狱之诞生 669

一、劳役场之设置 669

二、劳役场之普及 670

第二节 狱政革新 671

一、英国之监狱改革运动 671

二、美国之新监狱 671

三、我国现代监狱行刑制度之建立与革新运动 672

第三节 受刑人之法律地位 674

一、行刑之意义 674

二、受刑人之特别权力关系的理论 675

三、受刑人权利之界限 676

四、受刑人权利被侵害之救济 677

第四十七章 善时制度&谢瑞智 679

第一节 善时制度之概念与起源 679

一、善时制度之意义 679

二、各国善时制度之起源 679

第二节 我国之善时制度 680

一、外役监条例之善时制度 680

二、行刑累进处遇条例之善时制度 680

第三节 善时制度之性质 681

一、善时制度之作用 681

二、善时制度之优劣点 681

三、善时制度与假释 681

第四节 善时制度之适用 682

一、要件 682

二、对象 682

三、效果 682

第四十八章假释&谢瑞智 683

第一节 假释之概念 683

第二节 假释之沿革 683

一欧美各国之假释制度的演进 683

二、日本假释制度之发展 685

三、我国假释制度的演进 685

第三节 假释之本质 686

一、假释是一种恩赦或一种权利 686

二、刑罚之个别化 686

三、累进处遇之最终阶段说 686

四、假释制度寓有不定期刑之性质 686

第四节 假释之赞成与反对论 686

一、假释之赞成论 686

二、假释之反对论 687

第五节 假释之法定要件 688

一、外国立法例 688

二、我国假释之法定要件与各国之比较 690

第六节 假释之撤销 691

一、外国立法例 691

二、我国之撤销假释规定 692

第七节 假释之效力 693

一、外国立法例 693

二、我国刑法之规定 693

第八节 假释与保护管束 694

一、外国立法例 694

二、我国刑法之规定 694

第九节 考验期间之运用 694

一、考验期间之概念 694

二、外国立法例 695

第十节 我国办理假释情形 695

一、办理假释应行注意事项 695

二、办理假释实况 697

第十一节 结论 698

第四十九章 更生保护&谢瑞智 699

第一节 引言 699

第二节 更生保护之概念 699

第三节 更生保护之理论基础 699

一、就刑罚经济原理言 699

二、基于教育刑论之观点 700

三、依据累进处遇之原理 700

四、基于事实上的需要 700

五、基于社会适应 700

第四节 各国更生保护及其沿革 700

一、英国之更生保护 700

二、美国之更生保护 700

三、日本之更生保护 700

第五节 我国之更生保护 701

一、我国更生保护之沿革 701

二、更生保护之对象 702

三、更生保护之程序 703

四、更生保护之方式 703

五、更生保护之经费 704

六、台湾更生保护会 705

七、台湾更生保护之实施情形 705

第六节 结论 707

一、组织方面 707

二、直接保护方式之加强 708

三、社会观念之加强 708

第十二编 未来刑事政策发展新趋势&许福生 709

第五十章 两极化刑事政策之发展新趋势&许福生 709

第一节 前言 709

第二节 我国犯罪趋势之分析 710

一、犯罪统计之概念 710

二、台湾地区历年犯罪率 710

三、近十年台湾地区判决确定有罪人数 711

四、我国与诸国犯罪概况比较 711

五、小结 716

第三节 从刑罚理论论之 718

第四节 从民众意向论之 719

第五节 从诸国动向论之 721

第六节 从社会层面论之 722

第七节 从政治层面论之 723

第八节 从经济层面论之 723

第九节 结论 724

第五十一章 两极化刑事政策之概念&许福生 726

第一节 前言 726

第二节 两极化刑事政策之犯罪对象与主体 726

一、严格刑事政策之犯罪对象与主体 726

二、宽鬆刑事政策之犯罪对象与主体 726

第三节 严格刑事政策之理论依据 726

一、教育刑思潮之反动 726

二、重大犯罪与组织犯罪持续升高 729

三、慢性习惯犯之发现 730

第四节 宽鬆刑事政策之理论依据 730

一、标籤理论 730

二、考量成本效率 732

三、转向处分 732

四、单面责任主义 733

第五节 结论 733

附录一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735

附录二 家庭暴力防治法 737

附录三 犯罪被害人保护法 743

附录四 犯罪被害人保护法施行细则 746

人名及名词索引 7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