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病理学与药理学基础
病理学与药理学基础

病理学与药理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英,康艳平主编;杨春雨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34722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共2篇,第一篇为病理学基础,第二篇为药理学基础,全书共27章。其中病理学基础为13章,涉及病理生理学基础内容为8章,病理学基础内容为6章。药理学基础内容为14章,包括药理学总论部分和化学药物治疗部分。全书共约360千字。本书较为系统的介绍了病理学(包括病理生理学)的总论内容及药理学总论和化学治疗药物的基本内容。
《病理学与药理学基础》目录

第一篇 病理学基础 1

第一章 疾病概论 1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1

第二节 病因学 2

第三节 发病学 3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7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9

第一节 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9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12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24

第四节 镁代谢紊乱 30

第五节 钙、磷代谢紊乱 34

第三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41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41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46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49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59

第五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61

第四章 缺氧 63

第一节 概述 63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 65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69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75

第五节 缺氧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 75

第六节 氧中毒 76

第五章 发热 77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78

第二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84

第三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86

第四节 发热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 88

第六章 应激 90

第一节 概述 90

第二节 应激的发生机制 91

第三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95

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 97

第五节 病理性应激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 99

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 100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100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01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06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 108

第八章 休克 109

第一节 概述 109

第二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109

第三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 111

第四节 神经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16

第五节 休克时的细胞变化 118

第六节 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 119

第七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22

第八节 休克和MODS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 123

第九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25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125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29

第三节 细胞凋亡 142

第十章 损伤的修复 144

第一节 再生性修复 144

第二节 瘢痕性修复 147

第三节 创伤愈合 149

第四节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152

第十一章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154

第一节 充血 154

第二节 血栓形成 156

第三节 栓塞 161

第四节 梗死 163

第五节 出血 166

第十二章 炎症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169

第三节 炎症的类型 179

第四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86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187

第十三章 肿瘤 190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190

第二节 肿瘤的形态 190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191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192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194

第六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198

第七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98

第八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199

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 200

第十节 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204

第二篇 药理学基础 211

第十四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211

第十五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213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213

第二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217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218

第十六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224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224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227

第三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233

第四节 药物体内的时量关系 235

第五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236

第六节 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239

第十七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241

第一节 药物因素 241

第二节 机体因素 242

第三节 合理用药原则 245

第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 246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常用用语 246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47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249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52

第十九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56

第一节 青霉素类药物 256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药物 260

第三节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62

第二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激素 265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65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67

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 267

第二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69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269

第二节 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72

第二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276

第一节 四环素类药物 276

第二节 氯霉素类药物 280

第二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282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282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287

第三节 其他合成的抗菌药 289

第二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292

第一节 抗真菌药 292

第二节 抗病毒药 295

第二十五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301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301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305

第二十六章 抗寄生虫药 307

第一节 抗阿米巴病药 307

第二节 抗滴虫药 310

第三节 抗肠蠕虫药 310

第二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 313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与基础 313

第二节 常用抗肿瘤药 315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 321

第二十八章 组胺和抗组胺药 324

第一节 组胺 324

第二节 抗组胺药 325

参考文献 3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