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
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

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咏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72994
  • 页数:15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的大型学术专著。全书共分54章,内容主要包括急危重症概论,细胞功能障碍与危重病,受体与信号转导机制,基因多态性和基因治疗,重要病理生理反应,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呼吸系统病理生理改变,消化系统病理生理改变,肾功能障碍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凝血和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感染与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重要干预策略的病理生理基础等。本书可供临床内、外科急危重病和创、烧伤医学临床医师、护士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阅读参考。亦可作为各级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和急危重病及创、烧伤医学专业进展学习班的参考教材。
《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概述 1

第二节 急危重症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3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研究促进重症医学发展 7

第二章 细胞功能障碍与危重症 15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 15

第二节 巨噬细胞 23

第三节 内皮细胞 30

第四节 淋巴细胞 40

第五节 调节 性T细胞 46

第六节 树突细胞 62

第三章 受体与信号转导机制 83

第一节 概述 83

第二节 病原体作用的受体机制 85

第三节 炎性体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 97

第四节 MAPK信号转导通路 104

第五节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通路 120

第六节 核因子-κB通路 125

第七节 细胞内炎症信号通路交汇作用 135

第四章 功能基因组学及系统生物学与危重症研究 145

第一节 脓毒症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145

第二节 脓毒症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151

第五章 基因多态性与基因治疗 158

第一节 基因多态性概述及其分析技术 159

第二节 脓毒症与基因多态性 164

第三节 基因多态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74

第四节 基因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175

第五节 基因治疗及其伦理学问题 176

第六章 细胞凋亡与急危重症 182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182

第二节 细胞凋亡与急危重症 188

第三节 针对细胞凋亡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194

第七章 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 199

第一节 肿瘤坏死因子 199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 205

第三节 血小板活化因子 212

第四节 磷脂酶A2 216

第五节 脂肪酸与前列腺素 223

第六节 一氧化氮 228

第七节 氧自由基 237

第八节 黏附分子 244

第九节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261

第十节 其他因素 272

第八章 应激和神经内分泌改变 298

第一节 应激和动态平衡 298

第二节 应激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其调节 305

第三节 免疫应激和神经内分泌反应 313

第四节 急危重症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322

第五节 急危重症中炎症应激和神经内分泌失调 330

第九章 免疫反应及其调节机制 339

第一节 概述 339

第二节 免疫功能紊乱的分子机制 341

第三节 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在感染并发症中的作用 346

第四节 免疫状态监测及其意义 350

第五节 免疫功能紊乱的调理措施 360

第十章 代谢改变 372

第一节 机体的代谢变化 372

第二节 急危重症时神经-体液变化 373

第三节 应激状态下的营养改变 374

第四节 急危重症时能量代谢与机体组成的变化 380

第五节 营养不良对机体的影响 381

第十一章 氧输送、氧耗和细胞病性缺氧 38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85

第二节 氧输送与氧需求和氧耗的关系 386

第三节 低氧输送的原因 390

第四节 氧输送治疗途径 393

第五节 细胞病性缺氧 396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408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408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409

第三节 重要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418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 426

第五节 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 428

第十三章 危重症患者的监护 433

第一节 循环功能的监测 433

第二节 肺呼吸功能的监测 442

第三节 危重症患者肾功能的监测 446

第四节 危重症患者肝功能的监测 449

第五节 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 451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功能 458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解剖 458

第二节 心脏功能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460

第三节 心肌力学 464

第四节 心脏泵功能 465

第五节 血流和血压 472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474

第十五章 心肺脑复苏 482

第一节 心搏骤停的病因 482

第二节 心搏骤停的复苏抢救 483

第三节 心搏骤停的功能代谢变化 487

第四节 心搏骤停复苏后主要脏器的功能、代谢变化 492

第五节 心搏骤停复苏后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503

第六节 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 506

第十六章 休克 511

第一节 休克的分类与研究历史 511

第二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512

第三节 休克的临床诊断与监测 535

第四节 休克的容量复苏与药物治疗 544

第十七章 严重心律失常 552

第一节 心脏传导系统与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 552

第二节 缓慢型心律失常 554

第三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 558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 576

第十八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579

第一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579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582

第三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591

第四节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597

第十九章 急性心力衰竭 605

第一节 急性心衰的病因 605

第二节 急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改变 608

第三节 急性心衰的临床分类与分级 612

第四节 急性心衰的诊断 614

第五节 急性心衰的治疗 616

第二十章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628

第一节 概述 628

第二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629

第三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632

第四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33

第五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治疗 635

第二十一章 呼吸系统功能与气体交换 643

第一节 呼吸系统解剖 643

第二节 肺泡的细胞 647

第三节 肺的循环 648

第四节 肺的通气功能 649

第五节 肺的血液循环 653

第六节 气体交换及输送 656

第七节 肺功能异常 657

第八节 心肺功能相互影响 661

第九节 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胸腔内压力的影响 664

第二十二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666

第一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 666

第二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667

第三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和分期 681

第四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686

第五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 695

第六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99

第七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702

第八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 714

第二十三章 机械通气 721

第一节 概述 721

第二节 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效应 721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实施 724

第四节 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29

第五节 机械通气模式 730

第六节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737

第七节 保护性通气策略 741

第八节 机械通气的辅助手段 743

第九节 呼吸机撤离 745

第二十四章 肺栓塞 750

第一节 肺栓塞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750

第二节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754

第三节 肺栓塞的辅助检查 755

第四节 肺栓塞的诊断策略、临床分型及鉴别诊断 761

第五节 肺栓塞的治疗 763

第二十五章 消化系统功能 770

第一节 肝脏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学 770

第二节 胆道病理生理学 787

第三节 胰腺病理生理学 791

第四节 肠结构与屏障功能 795

第二十六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809

第一节 概述 809

第二节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特点 812

第三节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 820

第四节 基于病理生理变化的治疗原则 824

第二十七章 急性肝衰竭 827

第一节 概述 827

第二节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学 828

第三节 急性肝衰竭的组织病理学 832

第四节 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833

第五节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机制 836

第六节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841

第七节 急性肝衰竭的治疗 842

第二十八章 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 853

第一节 概述 853

第二节 胃功能障碍与衰竭 854

第三节 肠功能障碍与衰竭 860

第二十九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与肾功能 870

第一节 体液的动态平衡 870

第二节 电解质平衡调节 872

第三节 体液失衡 874

第四节 电解质失衡 883

第五节 酸碱平衡调节 886

第六节 酸碱平衡紊乱 888

第七节 肾功能 891

第三十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912

第一节 水与电解质平衡 912

第二节 酸碱平衡与紊乱 926

第三十一章 急性肾衰竭 944

第一节 概述 944

第二节 急性肾损伤 947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950

第四节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966

第三十二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985

第一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原理 985

第二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ICU中的应用范围 987

第三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技术要求 988

第四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并发症 992

第五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 993

第六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新进展 994

第七节 CRRT在烧伤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 995

第三十三章 止、凝血机制 1002

第一节 止血机制 1002

第二节 凝血机制 1008

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 1014

第四节 止、凝血实验室检查 1017

第三十四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019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1019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1020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生理改变 1021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1023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024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策略 1026

第三十五章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1031

第一节 颅内压监测 1031

第二节 脑血流监测 1034

第三节 脑代谢监测 1038

第四节 脑电生理监测 1041

第三十六章 意识障碍 1046

第一节 意识和意识障碍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1046

第二节 意识障碍的分类及表现 1047

第三节 意识障碍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1049

第四节 意识障碍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1057

第五节 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059

第三十七章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及神经肌肉阻滞剂的应用 1062

第一节 危重症患者的镇静治疗 1062

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的镇痛治疗 1071

第三节 危重症患者神经肌肉阻滞剂的应用 1078

第四节 镇静、镇痛药物与免疫反应 1084

第三十八章 微生物重要致病因子的作用 1086

第一节 细菌内毒素血症 1086

第二节 细菌外毒素血症 1099

第三节 膜磷壁酸的作用及其机制 1112

第四节 病原体DNA诱发脓毒症的机制及其干预措施 1116

第三十九章 危重症患者感染的诊断 1133

第一节 血流感染 1133

第二节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1137

第三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 1140

第四节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142

第五节 软组织感染 1146

第六节 腹腔内感染 1147

第七节 非培养的诊断技术 1149

第八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1150

第四十章 医院获得性感染和抗菌药物治疗 1156

第一节 概述 1156

第二节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1162

第三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 1168

第四节 抗菌药物治疗 1178

第四十一章 侵袭性真菌感染 1186

第一节 侵袭性真菌感染 1186

第二节 抗真菌药物 1189

第三节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 1194

第四十二章 脓毒症 1201

第一节 关于脓毒症的历史 1201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定义的回顾 1202

第三节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1206

第四节 脓毒症的诊断新标准及分阶段诊断系统 1213

第五节 脓毒症的治疗新指南及评价 1217

第四十三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232

第一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33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1243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1247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1252

第四十四章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1261

第一节 应激后代谢与营养改变 1261

第二节 营养状态与营养支持评估 1267

第三节 危重症营养支持治疗的基本原则 1271

第四节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 1276

第五节 营养支持在某些危重症的应用特点 1285

第四十五章 高血糖与控制血糖治疗 1292

第一节 危重症代谢状态改变与急性期胰岛素抵抗 1292

第二节 高血糖的临床危害和血糖控制治疗 1304

第三节 胰岛素强化治疗 1309

第四十六章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与糖皮质激素治疗 1323

第一节 分类及概念 1323

第二节 应激反应与激素的生物学效应 1324

第三节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327

第四节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1330

第四十七章 急性中毒 1338

第一节 概述 1338

第二节 毒物的分类与中毒的病因 1339

第三节 毒物的体内代谢学 1340

第四节 中毒机制与影响因素 1342

第五节 靶器官毒性及表现 1344

第六节 中毒的防治策略 1346

第七节 几种常见急性中毒的诊治进展 1359

第四十八章 创伤 1400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1400

第二节 创伤的病理生理改变 1402

第三节 创伤的诊断 1411

第四节 创伤的急救 1413

第五节 创伤的治疗 1414

第六节 损害控制在创伤中的应用 1415

第七节 多发伤的救治 1418

第四十九章 烧伤 1425

第一节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1426

第二节 烧伤休克及其补液治疗 1428

第三节 烧伤感染与抗感染策略 1442

第四节 烧伤创面修复 1452

第五节 烧伤内脏并发症的处理 1459

第六节 特殊原因烧伤 1465

第五十章 急危重症中医发病及病机的认识 1471

第一节 急危重症的发病机制 1471

第二节 基本病机 1477

第三节 脓毒症证候特点及论治 1487

第五十一章 老年患者感染与多脏器功能障碍 1491

第一节 老年人的社会学特征 1491

第二节 衰老的病理生理特点 1491

第三节 老年人感染的易患性与特征 1495

第四节 老年人感染后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1497

第五十二章 危重症评分系统 1501

第一节 概述 1501

第二节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1501

第三节 创伤评分系统 1520

索引 15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