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供药学专业用  有机化学  第2版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供药学专业用  有机化学  第2版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供药学专业用 有机化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4048·3658
  • 页数:673 页
图书介绍: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供药学专业用 有机化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1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

1.可燃性 2

2.熔点低 2

3.难溶于水 2

4.反应速度慢 3

5.反应较复杂 3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共价键理论 3

1.经典结构理论 3

2.共价键理论 4

3.共价键的性质 9

4.表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 13

四、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15

1.提纯 15

2.纯度检查 15

3.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15

4.化学结构的确定 16

五、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7

1.按碳架分类 17

2.按官能团分类 18

六、药学与有机化学 18

习题 19

第二章 链烃 21

第一节 烷烃 21

一、同系列及分子通式 21

二、分子结构及结构异构现象 22

三、分子的空间结构、乙烷及丁烷的构象 24

四、命名 27

1.普通命名法 28

2.系统命名法 28

五、物理性质 30

六、化学性质 33

1.燃烧反应 33

2.热裂反应 33

3.卤代反应 34

七、卤代反应历程 34

1.离子型反应及游离基反应 34

2.甲烷的氯代反应——游离基链锁历程 35

3.游离基的电子构型及其稳定性 37

4.其它烷烃的氯代反应 37

5.甲烷与其它卤素的卤代反应 38

第二节 烯烃 41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 42

二、同系列及结构异构现象 43

三、命名 44

四、物理性质 45

五、顺反(几何)异构现象 45

六、化学性质 47

1.加氢反应 47

2.亲电加成反应 49

3.硼氢化反应 53

4.氧化反应 54

5.聚合反应 56

第三节 炔烃 57

一、乙炔的分子结构 57

二、命名 57

三、物理性质 58

四、化学性质 59

1.加氢反应 59

2.亲电加成反应 60

3.亲核加成反应 60

4.乙炔及末端炔烃的酸性 61

5.氧化反应 62

6.聚合反应 63

第四节 二烯烃 63

一、结构及分类 63

1.聚集二烯烃 63

2.共轭二烯烃 63

3.隔离二烯烃 63

二、命名 64

三、1,3-丁二烯的物理性质 64

1.折光率 64

2.键长 65

3.稳定性 65

四、1,3-丁二烯的化学性质 66

1.亲电加成反应 66

2.游离基聚合反应 68

3.双烯合成 69

五、共轭双键体系及共轭效应 70

六、分子轨道法及共振论 71

1.分子轨道法 71

2.共振论的描述法 72

习题 73

第三章 脂环烃 80

一、结构、分类及命名 80

1.脂环烃的分类 80

2.单环脂环烃的结构及命名 80

3.螺环脂环烃的结构及命名 81

4.桥环脂环烃的结构及命名 82

二、物理性质 83

三、化学性质 83

1.卤代反应 83

2.与卤素的加成反应 83

3.与氢卤酸的加成反应 84

4.加氢反应 84

四、稳定性 84

1.张力学说 84

2.燃烧热 85

3.原子轨道的重叠及无张力环 86

五、构象 87

1.环丁烷及环戊烷的构象 87

2.环己烷的构象 88

六、周环反应 93

1.环化加成反应 94

2.电环合反应 94

3.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及其应用 95

习题 99

第四章 芳香烃 102

第一节 苯及其同系物 102

一、苯的结构 102

1.凯库勒结构式 102

2.芳香大π键的形成与苯的特殊稳定性 103

二、苯的同系物,结构异构现象及命名 106

三、来源 108

四、物理性质 109

五、化学性质 109

1.取代反应 109

2.加成反应 113

3.环上侧链的反应 113

4.苯乙烯的聚合及共聚合反应 115

第二节 多环芳烃 116

一、结构及分类 116

二、联苯及取代联苯 117

三、三苯甲基游离基的稳定性 118

四、萘、蒽、菲 119

1.命名 119

2.萘的性质 120

3.十氢萘的立体形象及其稳定性 123

4.蒽和菲的性质 123

五、其它稠环芳烃 124

第三节 非苯芳烃 125

一、贺克尔规则与芳香性 125

二、重要的非苯芳烃 127

1.环烯及环多烯离子 127

2.轮烯 128

3.其它——薁、酮及二茂铁 128

第四节 红外吸收光谱及核磁共振谱 129

一、电磁波谱和吸收光谱 130

二、红外吸收光谱 131

1.红外吸收光谱图及其表示方法 131

2.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133

3.脂肪烃的红外吸收光谱 135

4.芳香烃的红外吸收光谱 136

三、核磁共振谱 137

1.基本原理 137

2.屏蔽效应与化学位移 138

3.吸收峰的强度 140

4.自旋偶合与吸收峰的裂分 140

习题 142

第五章 卤烃 145

一、分类 145

二、命名 145

1.普通命名法 145

2.系统命名法 145

三、制备 146

1.由醇制备 146

2.由烃制备 147

3.由其它卤烷制备 151

四、物理性质 151

五、化学性质 153

1.取代反应 153

2.消除反应 155

3.与金属反应 155

六、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159

1.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159

2.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160

七、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162

1.烃基的影响 162

2.卤素的影响 163

3.亲核试剂的影响 165

4.溶剂效应 165

八、消除反应历程 166

1.单分子消除反应(E1) 166

2.双分子消除反应(E2) 167

九、影响消除反应的因素 168

1.反应物结构的影响 168

2.试剂的影响 168

3.溶剂效应 169

4.温度的影响 169

十、消除反应的方向问题 169

十一、双键位置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 170

1.卤代乙烯型 171

2.卤代烯丙型 174

十二、多卤代烃的特性 176

十三、氟代烃的特性 177

习题 178

第六章 醇、酚、醚 183

第一节 醇 183

一、分类 183

二、命名 184

1.普通命名法 184

2.系统命名法 184

三、制备 185

1.烯烃的水合 185

2.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188

3.格氏试剂含成法 189

4.卤烃的水解 189

四、物理性质 190

五、化学性质 193

1.与金属(钠、钾、镁等)反应 193

2.取代反应 194

3.脱水反应 196

4.氧化和脱氢反应 199

5.多元醇的特性 200

六、硫醇 202

第二节 酚 203

一、分类及命名 204

二、制备 204

1.从煤焦油中分离 204

2.异丙苯法 205

3.磺酸盐的碱熔融法 206

4.芳香环卤代物的水解 206

5.重氮盐的水解 207

三、物理性质 207

四、化学性质 210

1.酸性 210

2.酚醚的形成和克莱森重排 211

3.酚酯的形成和弗里斯重排 212

4.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213

5.氧化反应 218

6.和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218

第三节 苯环亲电取代定位规律 219

一、取代基的分类 219

1.邻、对位定位基 220

2.间位定位基 220

二、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222

1.邻、对位定位基的影响 222

2.间位定位基的影响 224

3.卤素的定位效应 226

三、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227

四、定位规律的应用 228

1.预测反应的主要产物 228

2.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229

第四节 醚 230

一、分类及命名 230

二、制备 231

1.醇分子间脱水 231

2.醇钠或酚钠与卤烷作用——威廉森合成法 231

3.烷氧汞化-脱汞法 232

三、物理性质 232

四、化学性质 235

1.?盐的形成 235

2.醚键的断裂 235

3.过氧化合物的形成 236

五、环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 237

1.制备 237

2.性质 238

六、冠醚 240

七、硫醚 242

习题 243

第七章 羰基化合物 249

第一节 醛和酮 249

一、命名 250

1.普通命名法 250

2.系统命名法 251

二.制备 251

1.由醇制备 252

2.由羧酸或酰氯制备 254

3.由烃制备 256

三、物理性质 258

四、化学性质 260

1.羰基的结构特征及醛酮的反应性能 260

2.亲核加成反应 262

3.α活泼氢原子所引起的反应 270

4.其它负碳离子与羰基的加成反应 278

5.氧化与还原反应 282

6.其它反应 286

第二节 不饱和醛酮 288

一、结构、分类及制备 288

二、α,β-不饱和醛酮的化学性质 289

1.亲电加成反应 289

2.亲核加成反应 290

3.麦克尔加成 293

4.还原反应 296

5.插烯规律 297

三、乙烯酮 298

第三节 醌类 300

一、结构、存在及意义 300

二、化学性质 302

1.加成反应 302

2.羰基与氨衍生物的反应 304

第四节 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 305

一、紫外吸收光谱 305

1.测定与表示方法 305

2.有机化合物电子跃迁的类型 306

3.醛、酮的紫外光谱 311

二、质谱 313

1.测定与表示方法 313

2.分子离子 315

3.裂分作用 316

习题 318

第八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 323

第一节 羧酸 323

一、分类及命名 323

二、制备 325

1.氧化法 325

2.腈的水解 326

3.格氏试剂合成法 327

三、物理性质 328

四、化学性质 331

1.酸性 332

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334

3.还原反应 337

4.烃基上的反应 337

5.脱羧反应 338

6.二元酸的热解反应 339

五、甲酸和乙二酸 340

第二节 取代羧酸 341

一、命名 341

二、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 342

1.诱导效应 342

2.共轭效应 344

3.场效应 346

三、羟基酸 347

1.制备 347

2.性质 349

3.没食子酸和鞣质 352

四、氨基酸 352

1.制备 354

2.性质 355

3.多肽与蛋白质 358

习题 361

第九章 羧酸衍生物 367

第一节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及性质 367

一、命名 367

二、物理性质 369

三、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374

1.α氢原子的酸性 375

2.羰基的亲核反应 376

第二节 酰卤 377

一、制备 377

二、化学性质 378

1.水解 378

2.醇解 378

3.氨解 379

4.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379

5.还原 380

第三节 酸酐 380

一、制备 380

1.羧酸钠盐与酰氯的反应 380

2.羧酸的失水 380

3.乙酸酐的工业制法 381

二、化学性质 381

1.水解 381

2.醇解 381

3.氨解 381

4.过氧化物的形成 382

三、邻苯二甲酸酐和酞类 382

第四节 酯 383

一、制备 384

1.羧酸与醇的反应 384

2.羧酸盐与卤烃的反应 384

3.羧酸与重氮甲烷的反应 385

二、化学性质 385

1.水解 385

2.醇解(酯交换反应) 388

3.氨解 389

4.还原 389

5.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390

6.酯缩合反应 390

三、乙酰乙酸乙酯 394

1.制备 394

2.互变异构现象 394

3.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 396

4.α-亚甲基上的烃基化和酰基化 397

5.在合成上的应用 398

四、丙二酸二乙酯 399

五、油脂和蜡 401

1.油脂 401

2.蜡 403

3.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403

第五节 酰胺和腈 404

一、酰胺的制备 404

1.酰卤、酸酐或酯的氨解 404

2.羧酸铵的脱水 404

3.腈的部分水解 404

二、酰胺的化学性质 405

1.水解 405

2.醇解和胺解 406

3.还原 406

4.弱酸性和弱碱性 407

5.脱水反应 409

6.与次卤酸盐的反应 409

三、腈 410

1.水解和醇解 410

2.还原 410

3.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411

四、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异羟肟酸铁盐试验 411

第六节 碳酸衍生物 411

一、碳酰氯 411

二、碳酰胺 412

1.氨基甲酸酯 413

2.脲 413

三、硫脲与胍 416

1.硫脲 416

2.胍 417

四、原酸及其衍生物 418

习题 419

第十章 立体化学 425

一、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 426

二、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 428

1.对称因素 428

2.手性因素 430

3.旋光性的产生 431

三、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432

四、旋光异构体的表示法和构型的命名法 434

1.旋光异构体的表示法 434

2.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 435

3.构型的命名法 436

五、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439

1.含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439

2.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441

六、脂环化合物 442

七、含其它手性原子的化合物 445

八、含手性轴和手性面的化合物 446

1.丙二烯型化合物 446

2.联苯型化合物 447

3.含手性面的化合物 448

九、外消旋化 449

十、外消旋体的拆分 450

1.拆分的重要意义 450

2.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方法 450

3.其它拆分方法 452

十一、不对称合成 453

1.基本概念 453

2.几种主要途径 454

十二、动态立体化学 457

1.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 458

2.消除反应 461

3.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464

4.分子重排反应 465

5.环加成反应 466

习题 467

第十一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473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473

一、分类及命名 473

二、制备 473

三、物理性质 474

四、化学性质 476

1.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476

2.硝基对苯环邻、对位上取代基的影响 477

3.硝基的还原反应 479

4.硝基化合物的互变异构现象 480

第二节 胺类 481

一、分类及命名 482

二、制备 483

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483

2.卤代物的氨解 484

3.还原胺化 485

4.含C—N结构化合物的还原 486

5.酰胺的霍夫曼降解反应 487

6.盖布瑞尔合成法 487

三、结构 488

四、物理性质 489

五、化学性质 492

1.碱性 492

2.酰化反应 495

3.与亚硝酸的反应 496

4.氧化反应 499

5.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500

6.与醛类的反应 502

7.异腈反应 502

8.与异氰酸(或其酯)的反应 502

9.第四铵盐和第四铵碱的反应 503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507

一、重氮盐的制备 507

二、重氮盐的性质 507

1.取代反应 508

2.还原反应 512

3.偶合反应 513

三、重氮甲烷的结构、制备及性质 516

1.与含有活泼氢原子化合物的反应 517

2.与醛酮的反应 517

3.与酰氯的反应 518

4.分解成卡宾的反应 518

四、卡宾 518

五、偶氮化合物和颜色 520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520

2.发色团和助色团 521

3.偶氮化合物指示剂 523

习题 524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 531

第一节 概述 531

一、定义 531

二、重要意义和发展 532

三、分类 532

四、命名 535

1.杂环母环的国际命名原则 536

2.我国采用的杂环母环的命名方法 537

3.杂环母环的编号规则 537

4.杂环化合物的名称实例 538

5.无特定名称的稠杂环母环的命名规则 538

6.杂螺环及杂桥环的命名 541

第二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542

一、含一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 543

1.吡啶 543

2.喹啉、异喹啉及吖啶 551

二、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 553

1.三种二氮嗪 553

2.嘧啶的化学性质 554

三、含氧六元杂环 556

第三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558

一、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 558

1.五元单杂环——呋喃、吡咯和噻吩 558

2.五元稠杂环——吲哚 566

二、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 567

1.唑类 567

2.咪唑、吡唑及吡唑酮的互变异构现象 570

三、由两个杂环形成的稠杂环 571

1.嘌呤 572

2.蝶啶 574

第四节 芳香杂环的合成 574

一、总论 574

二、在形成杂环中常用的反应类型及组合形式 576

1.常用的反应类型 576

2.两种组合形式 577

三、几种杂环药物的制备路线 580

习题 583

第十三章 糖类化合物 589

第一节 单糖 590

一、葡萄糖的溶解度和结晶性 590

二、葡萄糖的醛式结构与构型 590

三、葡萄糖的环状结构 593

四、葡萄糖的优势构象 596

五、单糖的化学性质 598

1.异构化 598

2.脱水反应(糖类的显色反应) 599

3.氧化反应 601

4.还原反应 602

5 糖脎的生成 602

6.甙的生成 604

六、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 606

1.核糖与2-去氧核糖 606

2.葡萄糖 607

3.维生素C 607

4.果糖 608

5.氨基糖类 608

第二节 双糖 609

一、蔗糖 609

二、乳糖 610

三、麦芽糖 610

四、纤维二糖 611

第三节 多糖 611

一、淀粉 611

1.直链淀粉 612

2.支链淀粉 613

二、肝糖与其它葡聚糖 614

1.肝糖 614

2.右旋糖酐 614

3.葡聚糖凝胶 614

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615

1.纤维素 615

2.纤维素酯类 616

3.纤维素醚类 616

4.纤维素黄原酸钠 617

第四节 核酸 617

一、核酸的化学结构 617

二、核酸类药物 622

1.属于核酸组分的药物 622

2.属于核酸组分类似物的药物 623

习题 624

第十四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625

第一节 萜类化合物 625

一、定义及分类 625

二、单萜类化合物 625

1.链状单萜类化合物 626

2.单环单萜类化合物 627

3.双环单萜类化合物 627

三、其它萜类化合物 631

1.倍半萜类 631

2.二萜类 632

3.三萜类 632

4.四萜类 633

第二节 甾体化合物 633

一、命名 634

1.甾体母核的命名 635

2.甾体化合物的命名 637

二、构型与构象 642

1.甾体化合物碳架的构型 642

2.甾体化合物碳架的构象 643

三、甾体化合物及其应用 647

1.甾体激素与甾体药物 647

2.甾体药物的半合成原料 655

3.具有其它生物活性的天然甾体化合物 657

习题 659

附录 661

习题提示 661

中英技术名词对照表 664

重要人名反应索引 671

符号与缩写 67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