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病理病原学
病理病原学

病理病原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晓君,彭新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4941184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有关病理学、病原微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病理病原学》目录

绪论 1

一、病理病原学的任务 1

二、病理病原学的主要内容 1

三、病理病原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2

四、病理病原学的研究方法 2

五、病理病原学的发展简史 4

上篇 病理病原学总论 6

第一章 疾病概论 6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6

一、健康的概念 6

二、疾病的概念 6

第二节 病因学 6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7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8

第三节 发病学 8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8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9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0

一、疾病的经过 10

二、疾病的转归 10

第二章 细菌学总论 12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2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2

二、细菌的结构 14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23

一、细菌的营养及生长繁殖 23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25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26

第三节 消毒灭菌 27

一、基本概念 27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27

三、化学消毒法 28

第四节 噬菌体 30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31

二、噬菌体的分类 31

第五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32

一、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2

二、细菌变异的机制 33

三、细菌的变异现象及其应用 35

第六节 细菌的感染 36

一、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36

二、细菌感染的发生 37

三、感染的传播 40

四、感染的类型 41

第三章 病毒学总论 43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43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43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44

三、病毒的增殖 45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46

五、病毒的遗传变异 47

六、病毒的分类 47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49

一、病毒的感染方式 49

二、病毒的致病机制 50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51

四、抗病毒免疫 52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54

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54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57

第四章 医学免疫学基础 59

第一节 概述 59

一、免疫学的产生与发展 59

二、现代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60

第二节 抗原 60

一、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60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61

三、抗原的分类 63

四、医学上常见的重要抗原 64

第三节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68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68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68

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72

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74

五、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 76

第四节 补体系统 76

一、补体的理化特性及生成 76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命名 77

三、补体系统的活化 77

四、补体活化的调控 80

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81

第五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82

一、HLA复合体的组成及遗传特征 83

二、HLA的分布与功能 85

三、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85

第六节 免疫系统 86

一、免疫器官 87

二、免疫细胞 88

三、细胞因子 94

第七节 免疫应答 95

一、非特异性免疫 95

二、特异性免疫 97

第八节 超敏反应 105

一、Ⅰ型超敏反应 105

二、Ⅱ型超敏反应 108

三、Ⅲ型超敏反应 109

四、Ⅳ型超敏反应 111

第九节 免疫学应用 113

一、免疫学防治 113

二、免疫学诊断 116

第五章 人体寄生虫学概论 121

第一节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121

一、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121

二、我国寄生虫病简况 122

第二节 寄生虫的生物学 122

一、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 122

二、寄生虫的生活史 124

三、寄生虫的分类 124

四、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126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126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26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128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29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29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30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131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31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132

第六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33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133

一、萎缩 133

二、肥大 135

三、增生 135

四、化生 135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36

一、原因 136

二、发生机制 136

三、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 138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147

一、再生 147

二、纤维性修复 149

三、创伤愈合 150

第七章 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155

第一节 充血 155

一、动脉性充血 155

二、静脉性充血 156

第二节 出血 158

一、原因和类型 158

二、病理变化 159

三、后果 159

第三节 血栓形成 159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及机制 160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形态 161

三、血栓的结局 162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63

第四节 栓塞 164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164

二、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164

第五节 梗死 166

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166

二、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67

三、梗死的影响和结局 170

第六节 水肿 170

一、水肿的发病机制 170

二、常见的水肿类型及其特点 173

三、水肿的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 174

第七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74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74

二、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176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177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和临床表现 178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 180

第八节 休克 181

一、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181

二、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182

三、休克时的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 185

四、休克时重要器官的变化 185

五、休克的防治原则 186

第八章 炎症 188

第一节 概述 188

一、炎症的概念 188

二、炎症的原因 188

第二节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188

一、变质 189

二、渗出 189

三、增生 198

第三节 炎症的类型 198

一、变质性炎 198

二、渗出性炎 199

三、增生性炎 202

第四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结局 203

一、炎症的临床表现 203

二、炎症的结局 204

第五节 炎症的防御作用 205

第六节 化脓性球菌 206

一、葡萄球菌属 206

二、链球菌属 209

三、肺炎链球菌 211

四、奈瑟菌属 213

第九章 肿瘤 217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217

第二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 218

一、肿瘤的大体形态 218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219

三、肿瘤的异型性 219

四、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222

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22

一、肿瘤的生长 222

二、肿瘤的扩散 223

三、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225

四、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 226

五、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228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229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229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229

第五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230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231

一、肿瘤的命名 231

二、肿瘤的分类 232

第七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234

第八节 常见肿瘤举例 235

一、上皮组织肿瘤 235

二、间叶组织肿瘤 238

三、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243

四、其他组织肿瘤 244

第九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244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45

二、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247

三、肿瘤发生的内因及其作用机制 250

下篇 常见疾病的病理病原学 252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252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25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53

二、病理变化 255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57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257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58

第三节 高血压 26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60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261

第四节 风湿病 26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65

二、基本病变 265

三、各器官病理变化 266

四、慢性心瓣膜病 268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269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269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270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271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 271

一、慢性支气管炎 271

二、肺气肿 273

三、支气管哮喘 275

四、支气管扩张症 277

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7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78

二、病理变化 278

三、临床病理联系 279

第三节 肺炎 279

一、细菌性肺炎 280

二、病毒性肺炎 284

三、支原体性肺炎 285

四、卡氏肺孢菌性肺炎 286

第四节 肺间质疾病 287

一、肺尘埃沉着症 287

二、肺结节病 289

三、特发性肺纤维化 290

第五节 呼吸窘迫综合征 291

第六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292

一、鼻咽癌 292

二、喉癌 294

三、肺癌 295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 299

第一节 胃炎 299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302

第三节 阑尾炎 304

第四节 炎症性肠病 306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 307

第六节 酒精性肝病 319

第七节 药物及中毒性肝损伤 320

第八节 肝硬化 32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20

二、分类 321

第九节 胆囊炎和胆石症 325

一、胆囊炎 325

二、胆石症 326

第十节 胰腺炎 32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26

二、病理变化 327

第十一节 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328

一、食管癌 328

二、胃癌 329

三、大肠癌 333

四、原发性肝癌 335

五、胰腺癌 337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 338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338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 34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40

二、临床表现 342

三、基本病变和病理学分类 344

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345

五、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354

第三节 肾小管和肾间质疾病 356

一、急性肾小管坏死 356

二、肾盂肾炎 357

三、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360

第四节 泌尿系统肿瘤 360

一、肾细胞癌 360

二、肾母细胞瘤 362

三、移行细胞癌 362

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364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364

一、慢性子宫颈炎 364

二、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365

三、子宫颈癌 366

第二节 子宫体疾病 368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368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 369

三、子宫肿瘤 370

第三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 372

一、葡萄胎 372

二、侵蚀性葡萄胎 374

三、绒毛膜癌 375

四、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376

第四节 卵巢肿瘤 377

一、卵巢上皮性肿瘤 377

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378

三、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380

第五节 前列腺疾病 382

一、前列腺增生症 382

二、前列腺癌 383

第六节 睾丸和阴茎肿瘤 384

一、睾丸肿瘤 384

二、阴茎肿瘤 384

第七节 乳腺疾病 385

一、乳腺增生性病变 385

二、乳腺纤维腺瘤 386

三、乳腺癌 386

四、男性乳腺发育 390

第十五章 传染病 391

第一节 结核病 391

一、概述 391

二、肺结核病 395

三、肺外结核病 399

第二节 伤寒 40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02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04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40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05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407

第四节 钩端螺旋体病 40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08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10

第五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41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11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11

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1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412

二、病理变化 413

三、临床病理联系 413

四、结局和并发症 414

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414

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414

二、病理变化 415

三、临床病理联系 417

第八节 性传播性疾病 417

一、淋病 417

二、尖锐湿疣 417

三、梅毒 419

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21

第九节 深部真菌病 427

一、念珠菌病 428

二、曲菌病 429

三、毛霉菌病 429

四、隐球菌病 430

五、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430

六、放线菌病 43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