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直观抑或预设
直观抑或预设

直观抑或预设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伟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3188
  • 页数:249 页
图书介绍:与康德的形式先天论、胡塞尔的内在意识现象学、海德格尔的“此在”本体论相比,舍勒的质料先天论、情感现象学、价值本体论的理论取向十分独特,这些哲学家之间的思想有很大的交流和互补空间,这为伦理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有些学者认为,舍勒的价值伦理学在本体论上是不充分的,表现出明显的局限,但因此而将其消解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与能明确辩护的事物相比,人们认识或理解的事物要多得多,价值就是这样一种事物,人们可能已经认识、理解了价值,但人们可能很难去清晰地论证、并为其明确地辩护。本文围绕伦理学的一些基础问题,对舍勒与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的具体观点进行讨论,以此展开对舍勒伦理思想的解读与阐发。据笔者掌握的有限的资料显示,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几乎是空白,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创新之处。
《直观抑或预设》目录
标签:预设

导论 时代的哲学家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 2

一 学术地位重要 2

二 相关研究薄弱 3

三 理论价值高 5

四 实践意义重大 8

第二节 研究现状 9

一 国外研究 9

二 国内研究 20

三 研究展望 27

第三节 舍勒生平及著述 29

一 早年求学时期 29

二 新观念论时期 30

三 现象学时期 31

四 形而上学时期 33

第四节 舍勒伦理思想概要 33

一 理论背景 34

二 主要内容 36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42

一 研究方法 42

二 创新之处 43

第一章 舍勒的价值论 46

第一节 价值 47

一 善业与意欲 47

二 价值与善业 50

三 价值的内涵 53

第二节 道德价值 56

一非“合法则性” 57

二 内涵 59

三 载体 63

第三节 价值与目的 66

一 目的内涵 66

二 目的设定 68

三 目的实现 70

第二章 舍勒的先天论 73

第一节 形式先天 74

一 预设 75

二 先天与形式 77

三 道德法则 80

第二节 质料先天 82

一 质料内涵 83

二 对象的法则 85

三 爱的先天论 88

第三节 形式先天与质料先天 90

一 意义 91

二 评价 94

三 本质 96

第三章 舍勒的律令论 99

第一节 律令 100

一 本质 100

二 局限性 102

第二节 律令与道德评价 104

一 道德评价 105

二 律令与爱 107

三 律令与代价 110

第三节 律令与德行 112

一 应然的生成 113

二 德行与应然 114

三 德行与能然 115

第四章 舍勒的成效论 118

第一节 志向 118

一 内涵 119

二 功能 121

三 意义 124

第二节 成效 128

一 成效与意欲 129

二 实践对象 131

三 意图内涵 133

第三节 环境 135

一 人与环境 136

二 环境对象 138

三 本能与环境 139

第五章 舍勒的幸福论 142

第一节 快乐与价值 143

一 本质 143

二 功能 145

三 分析 148

第二节“幸福”主体 151

一 人本主义 151

二 本质 153

三 变迁 158

第三节 问题 161

一 幸福与感受 161

二 幸福与美德 163

三 幸福与回报 165

第六章 舍勒的人格论 169

第一节 人格理论 170

一 人格生成 170

二 人格行为 172

三 人格世界 174

第二节 人格自律 176

一 两种自律 177

二 自律与凝聚原则 179

第三节 人格主义 180

一 个体与共同体 181

二 人格典范 183

三 有限人格 185

第七章 结论:对舍勒伦理思想的“明察” 188

第一节 舍勒、康德与先天论 189

一“价值论转向”与“哥白尼革命” 189

二 舍勒对康德的解读 191

三 对舍勒先天论的思考 192

第二节 舍勒、胡塞尔与现象学 194

一 现象学是态度而非方法 195

二 舍勒与胡塞尔的区别 196

三 对舍勒现象学的反思 199

第三节 舍勒、海德格尔与价值论 201

一 海德格尔对价值的消解 201

二 舍勒的回应 204

三 对舍勒价值论的思考 207

第四节 论舍勒“生成的奠基” 209

一 研究“基础”的必要性 210

二“基础”的含义 211

三对“基础”的感受 214

第五节 舍勒伦理思想的意义 216

一 人与世界 216

二 价值与关切 219

三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222

结束语 230

参考文献 233

附录 245

后记 2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