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华,赵玉玲主编;唐小云,王健,孟繁平副主编;陈恬,崔克,方艳辉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161081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本套教材以教学型、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为编写主体,立足于培养素质过硬、能力过硬,适合基层需要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根据未来国家5 3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内容做了精心策划和取舍,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精简易懂强调与执业医师考试接轨。教材共44本,《医学微生物学》就是其中一本。共30章,分别介绍绪论,细菌的形态、结构、繁殖代谢、遗传变异、感染免疫及各类细菌,消毒灭菌及生物安全,还有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病毒等相关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1

一、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1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

三、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3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3

一、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3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4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5

第2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7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7

一、细菌的大小 7

二、细菌的形态 7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8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8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4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 17

一、显微镜放大法 17

二、染色法 18

第3章 细菌的生理 19

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与理化性状 19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19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19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20

一、细菌的营养类型 20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20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 21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23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23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23

三、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24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25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25

二、培养基 26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26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27

第五节 细菌的分类 27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 27

二、细菌的分类层次 27

三、细菌的命名法 28

第4章 消毒灭菌及生物安全 29

第一节 消毒灭菌 29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29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31

第二节 生物安全 32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33

二、对生物恐怖活动的防范 34

第5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36

第一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6

一、细菌染色体 37

二、质粒 37

三、转座因子 38

四、整合子 40

五、噬菌体 40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 42

一、基因的突变与损伤后的修复 42

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43

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 49

一、疾病诊断防治中的应用 49

二、测定致癌物中的应用 49

三、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50

第6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51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51

一、正常菌群 51

二、机会致病菌 53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 55

一、细菌的毒力 55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59

三、细菌的侵入部位 59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60

一、细菌感染的来源 60

二、细菌感染的类型 60

第四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62

一、天然免疫 62

二、获得性免疫 65

第五节 医院感染 66

一、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 66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 67

三、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68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 68

第7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71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71

一、细菌学实验室诊断 71

二、血清学实验室诊断 74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75

一、细菌感染的免疫预防 75

二、细菌感染的治疗 78

第8章 病原性球菌 82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82

一、生物学特性 8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8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85

四、防治原则 8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86

一、生物学性状 86

二、致病性 8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89

四、防治原则 90

第三节 肠球菌属 90

一、生物学特性 90

二、致病性 9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90

四、防治原则 90

第四节 奈瑟菌属 91

一、脑膜炎奈瑟菌 91

二、淋病奈瑟菌 92

第9章 肠道杆菌 95

第一节 埃希菌属 96

一、生物学性状 96

二、致病性 9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98

四、防治原则 99

第二节 志贺菌属 99

一、生物学性状 9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0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01

四、防治原则 101

第三节 沙门菌属 102

一、生物学性状 10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03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05

四、防治原则 106

第四节 其他菌属 106

一、克雷伯菌属 106

二、变形杆菌属 106

第10章 螺形菌 109

第一节 霍乱弧菌 109

一、生物学性状 110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1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13

四、防治原则 113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114

第三节 空肠弯曲菌 115

一、生物学性状 115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15

三、检查与防治 116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 116

一、生物学性状 116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11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18

四、防治原则 119

第11章 分枝杆菌属 120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120

一、生物学性状 12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2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25

四、防治原则 126

第二节 其他引起人类感染的分枝杆菌 127

一、麻风分枝杆菌 127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 128

第12章 动物源性细菌 129

第一节 芽胞杆菌属 129

一、炭疽芽胞杆菌 129

二、蜡样芽胞杆菌 131

第二节 布鲁菌属 132

一、生物学性状 13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3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33

四、防治原则 133

第三节 耶尔森菌属 134

一、鼠疫耶尔森菌 134

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135

三、假结核耶尔森菌 136

第四节 弗朗西斯菌属 136

致病性与免疫性 136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138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138

一、破伤风梭菌 138

二、产气荚膜梭菌 140

三、肉毒梭菌 142

四、艰难梭菌 143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144

一、生物学性状 14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4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46

四、防治原则 146

第14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148

第一节 鲍特菌属 148

一、生物学性状 14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4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49

四、防治原则 149

第二节 嗜血杆菌属 150

一、生物学性状 15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5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51

四、防治原则 152

第三节 假单胞菌属 152

一、生物学性状 15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53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53

四、防治原则 153

第四节 军团菌属 154

一、生物学性状 15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54

三、微生物学检验法 155

四、防治原则 155

第五节 李斯特菌属 155

第六节 棒状杆菌属 156

一、生物学性状 15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5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57

四、防治原则 158

第15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160

第一节 放线菌属 160

一、生物学性状 16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6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61

四、防治原则 162

第二节 诺卡菌属 162

一、生物学性状 16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6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62

四、防治原则 163

第16章 螺旋体 164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 164

一、生物学性状 165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6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67

四、防治原则 167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168

一、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 168

二、其他密螺旋体 170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170

一、伯氏疏螺旋体 170

二、回归热疏螺旋体 172

三、奋森疏螺旋体 172

第17章 支原体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一、形态结构 174

二、培养特性 175

三、生化反应 175

四、抵抗力 176

五、致病性与免疫性 176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176

一、肺炎支原体 176

二、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 178

三、穿透支原体 179

第18章 立克次体 180

第一节 概述 180

一、生物学性状 18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8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83

四、防治原则 183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183

一、普氏立克次体 183

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184

三、恙虫病东方体 184

四、埃立克体 185

第19章 衣原体 186

第一节 概述 186

一、生物学性状 18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88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189

一、沙眼衣原体 189

二、肺炎衣原体 190

第20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193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94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94

二、病毒的结构 195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197

一、复制周期 197

二、病毒的异常增殖 200

第三节 病毒的抵抗力与变异 200

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201

二、病毒的变异 201

第四节 病毒的分类 203

一、病毒的分类原则 203

二、亚病毒 205

第21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07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途径与类型 207

一、传染源 207

二、传播方式 207

三、感染类型 208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209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作用 210

二、病毒诱导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 211

第三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 212

一、固有免疫的抗病毒作用 212

二、适应性免疫的抗病毒作用 213

第22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216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216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216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217

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219

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220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免疫预防 221

一、人工主动免疫 221

二、人工被动免疫 221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治疗 222

一、化学治疗 222

二、免疫治疗 222

三、基因治疗 223

第23章 呼吸道病毒 224

第一节 正黏病毒 225

一、生物学性状 22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2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28

四、防治原则 228

第二节 副黏病毒 228

一、麻疹病毒 229

二、腮腺炎病毒 230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 230

四、副流感病毒 231

五、人偏肺病毒 231

六、亨德拉病毒和尼帕病毒 232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232

一、冠状病毒 232

二、风疹病毒 233

三、鼻病毒 234

四、呼肠病毒 234

五、腺病毒 234

第24章 肠道病毒与急性胃肠炎病毒 236

第一节 肠道病毒 236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237

二、其他肠道病毒 238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239

一、轮状病毒 239

二、肠道腺病毒 240

三、杯状病毒 241

四、星状病毒 241

第25章 肝炎病毒 243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244

一、生物学性状 24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45

四、防治原则 246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46

一、生物学性状 24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2

四、防治原则 254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254

一、生物学特性 25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6

四、防治原则 257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257

一、生物学特性 25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8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258

一、生物学特性 258

二、致病性 25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9

四、防治原则 259

第六节 肝炎相关病毒 259

一、庚型肝炎病毒 260

二、TT病毒 260

第26章 反转录病毒 262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62

一、生物学性状 26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65

四、防治原则 266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 266

一、生物学性状 26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68

四、防治原则 268

第27章 黄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269

第一节 黄病毒 269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69

二、登革病毒 270

三、森林脑炎病毒 271

四、西尼罗病毒 272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272

一、汉坦病毒 272

二、埃博拉病毒 275

三、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275

第28章 人类疱疹病毒 277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278

一、生物学性状 278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27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79

四、防治原则 280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80

一、生物学性状 280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28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81

四、防治原则 281

第三节EB病毒 281

一、生物学性状 281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28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83

四、防治原则 283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 283

一、生物学性状 283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28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84

四、防治原则 285

第五节 其他疱疹病毒 285

第29章 其他病毒 286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286

一、生物学性状 28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8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88

四、防治原则 288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289

一、生物学性状 28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90

第三节 人类细小病毒B19 291

第四节 痘病毒 292

一、生物学性状 29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2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292

第五节 博尔纳病病毒 293

一、生物学特性 29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3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方法 293

第30章 病原性真菌 295

第一节 概述 295

一、生物学性状 29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0

四、防治原则 301

第二节 浅部感染真菌 302

一、皮肤癣菌 302

二、角层癣菌 303

第三节 深部感染真菌 304

一、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304

二、地方性致病真菌 305

三、机会致病性真菌 306

参考文献 311

彩图 3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