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
-
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生态修复技术
许文年,夏栋,赵冰琴等著2017 年出版249 页ISBN:9787030536815本书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西南重大水电工程区生态保护与泥石流滑坡防治技术示范为项目支撑,采用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工程学、岩石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2006年-2010年这五年期间,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扰动...
-
-
普陀山植被 类型、结构、功能、管护
阎恩荣,赵慈良,胡军飞等著2018 年出版337 页ISBN:9787030548801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普陀山植被类型、分布与历史变迁,包含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普陀山植被发育的环境条件与区系特征;第二章为普陀山植被的数量分类、群落类型、分布和结构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
-
武陵山区小流域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研究
漆良华,张旭东著2014 年出版156 页ISBN:9787503876837本书是一项具有重要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项目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定位观测研究,以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背景,以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区为研究对象,以武陵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单元,从土壤—植被系统...
-
鄱阳湖 地形、水文、植被
纪伟涛等编著2017 年出版274 页ISBN:9787030541505本书是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的成果专著。内容包括鄱阳湖近期的地形、水系、水文、植被等基本特征,详细介绍了鄱阳湖地形测量方法,地形结构特征及关键数据,水文特征及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枯水期湿地植被格局,鄱阳湖...
-
森林植被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机制与评价
余新晓,伦小秀,张振明等著2017 年出版283 页ISBN:9787030526021本书针对日益严重的雾霾等复合型污染天气,结合北京市35和环境监测点和森林生态站的观测研究,系统阐述了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模式研究。本书分九章,背景部分(1章)分析了森林调控PM2.5等颗粒物的...
-
西南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区土壤质量及抗侵蚀性影响机制
赵洋毅,段旭著2018 年出版137 页ISBN:9787030565006论述了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三种类型(石漠化、土壤贫瘠化、土壤结构性恶化)及特征,从岩性、地貌、人类活动等方面详细剖析了土壤侵蚀性退化的成因机理,指出土壤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
-
滇池面山森林植被生态修复研究
李红旭,马玉春主编2017 年出版298 页ISBN:9787558706493本书由滇池面山森林植被生态修复研究,滇池流域采石、采砂、取土及砖瓦窑采区植被恢复规划设计和昆明市城市生态绿化隔离林带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三部分组成,目的是尽快恢复和发展滇池环湖周边的森林资源,综合...
-
高寒-荒漠脆弱区植被生态效应研究
徐满厚著2017 年出版224 页ISBN:9787511131607本专著涵盖两大部分内容,共20章节,围绕陆地生态系统中高寒—荒漠两大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效应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高寒脆弱区草甸对气候变暖的生态响应,包括12章节内容。第二部分为荒漠脆弱区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
-
芦头实验林场种子植物及森林植被
李家湘,徐永福,朱宁华等编著2016 年出版280 页ISBN:9787503885983本书记录了湖南芦头实验林场植被的详细资料,根据现有植物群落的组成分析出林场所在地经历的地质、气候变化。内容包括自然条件概况、物种和植被类型调查分析方法、种子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和值得关注的植物,同...
-
紫色土区坡地植被水土保持效应及机理
郑江坤等著2017 年出版247 页ISBN:9787030532275本专著以酸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做为研究区,探讨了不同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和作用机制,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分别从典型牧草、植物篱、苦竹林、柏木低效林改造、巨桉和柳杉栽植、林草植被建设和...
-
-
黄土高原小流域林草植被覆盖与果园建设生态水文效应研究
刘贤达,宿庆,何福红著2013 年出版195 页ISBN:9787030359872本书从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入手,以黄土高原林草植被恢复与农果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背景,通过实地考察、小流域野外定点观测、室内外试验定量模拟,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从不同空间尺度,系统地论述了黄土...
-
-
-
-
-
-
-
陆地生态系统样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中国东北样带植被-环境关系研究
唐海萍著2003 年出版170 页ISBN:7030112628本书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全球变化与祟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最先设置的四条陆地生态系统样带之一的中国东北样带作为研究平台,介绍了样带研究的兴起以及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