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预防保健学
预防保健学

预防保健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启星,杨永坚主编(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环系)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526065
  • 页数:4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并通过卫生干预等措施达到预防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预防保健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预防医学及预防策略 1

第一节 预防医学定义及其发展简史 1

一、预防医学定义与内涵 1

二、预防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2

第二节 预防医学战略地位和面临的挑战 3

一、预防医学战略地位 3

二、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4

第三节 中国卫生工作指导方针 5

一、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 5

二、卫生工作的新方针 6

第四节 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8

一、健康与疾病的连续谱 8

二、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8

第二章 卫生保健与卫生保健措施 12

第一节 健康概念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12

一、医学模式转变对健康观的影响 12

二、健康的概念 12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13

第二节 卫生保健策略 15

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15

二、中国卫生保健的主要成就 18

三、中国卫生保健战略目标 20

第三节 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 21

一、初级卫生保健 21

二、社区卫生服务 22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5

一、健康教育 25

二、健康促进 27

第五节 卫生监督 28

一、卫生监督概念 28

二、卫生监督依据 29

三、卫生监督的性质 29

四、我国的卫生监督内容 30

第二篇 人群健康的研究方法 31

第三章 医学统计方法 31

第一节 概述 31

一、医学统计学在医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1

二、统计工作的步骤 31

三、统计资料的类型 32

四、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32

第二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3

一、数值变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 33

二、平均数 34

三、离散程度的统计描述 38

第三节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40

一、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40

二、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41

三、正态分布的应用 42

第四节 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42

一、总体均数的估计 42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 43

三、t检验 45

四、u检验 47

五、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48

第五节 相对数 48

一、相对数的概念 48

二、常用相对数 48

三、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49

第六节 卡方检验 50

一、卡方检验的基本概念 50

二、卡方检验方法 50

第七节 直线回归与相关 55

一、直线回归 55

二、直线相关 59

第八节 死亡统计与疾病统计的常用指标 62

一、死亡统计常用指标 62

二、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63

第九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64

一、统计表 64

二、常用统计图 64

第四章 预防保健常用研究方法 67

第一节 流行病学绪论 67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 67

二、流行病学的用途和作用 67

三、疾病的分布 68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71

一、病因学的研究与评价 71

二、诊断试验 92

三、疾病的防治性研究 94

四、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 97

第三篇 环境与健康 99

第五章 人类与环境 99

第一节 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99

一、环境 99

二、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99

三、环境因素 100

四、人和环境的关系 101

五、生态平衡 103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04

一、污染物来源及其转归 104

二、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08

第六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112

第一节 空气与健康 112

一、空气物理因素和健康 112

二、大气污染与疾病 118

三、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25

第二节 水与健康 133

一、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133

二、水污染与疾病 142

三、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 147

第三节 地质环境、土壤与健康 155

一、地质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155

二、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61

三、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 167

第七章 食物与健康 169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169

一、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 s) 169

二、各种营养素 170

第二节 合理营养 192

一、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192

二、我国膳食营养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 193

三、改善居民营养的政策和措施 194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营养 198

一、孕妇营养 198

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201

三、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与膳食 202

四、老年人的营养与膳食 204

五、特殊条件下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206

第四节 营养与疾病 208

一、医院膳食 208

二、营养与肥胖 212

三、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218

四、营养与糖尿病 223

五、痛风 229

第五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230

一、食物中毒概述 230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231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239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241

五、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243

六、其他常见食物中毒 244

七、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245

第六节 食品污染的慢性危害及其预防 247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 247

二、N-亚硝基化合物 249

三、苯并(a)芘 251

第七节 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252

一、食源性疾病与食品的安全 252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253

三、保健食品及其安全性 253

四、街头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254

五、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 254

第八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 256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256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256

二、职业性损害 257

第二节 职业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262

一、概述 262

二、铅中毒 274

三、汞中毒 277

四、苯中毒 279

五、刺激性气体 281

六、窒息性气体 285

七、农药 289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296

一、概述 296

二、矽肺 299

三、硅酸盐肺 302

四、防尘措施 305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307

一、高温作业与中暑 307

二、噪声 312

三、射频辐射 316

四、电离辐射 318

第四篇 疾病预防 321

第九章 疾病预防概述 321

第一节 疾病预防的概念 321

一、疾病预防的概念 321

二、疾病预防的主要特点 321

第二节 疾病预防的内容和作用 322

一、疾病预防的内容 322

二、疾病预防的作用 322

三、疾病预防的分类 322

第三节 疾病预防的原则和要求 322

一、疾病预防的原则 322

二、疾病预防的要求 323

第十章 各类疾病的预防 325

第一节 恶性肿瘤的预防 325

一、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325

二、恶性肿瘤的病因 325

三、恶性肿瘤的预防 326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28

一、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328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328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29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 330

一、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331

二、传染病的预防 334

第四节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337

一、STD的种类及特点 337

二、STD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因素 338

三、STD的预防 339

第五节 伤害预防 341

一、意外伤害的预防 341

二、故意伤害的预防 345

第五篇 卫生保健 348

第十一章 妇女保健 348

第一节 女性青春期保健 348

一、青春期生理发育 348

二、青春期社会心理特点 353

三、青春期保健 355

第二节 围婚期保健 359

一、围婚期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 359

二、围婚期保健内容 361

三、常见影响女性性生活质量问题的预防与控制 366

第三节 围生保健 367

一、孕产妇生理及社会心理特点 368

二、孕产期保健服务内容 371

第四节 生殖健康及节育期保健 376

一、生殖健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376

二、生殖健康的内容 377

三、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 378

四、世界生殖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 379

五、节育期保健 380

第五节 围绝经期保健 384

一、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及社会特点 384

二、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内容 385

第十二章 儿童保健 388

第一节 结论 388

一、儿童健康状况 388

二、儿童保健工作 390

第二节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 393

一、体格发育监测 393

二、心理和行为发育监测 398

三、生长发育监测的意义 401

第三节 儿童心理卫生 402

一、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403

二、儿童心理卫生内涵 406

三、儿童心理卫生保健 407

第四节 儿童早期教育 411

一、儿童早期教育的可能性 411

二、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412

三、家长的作用 414

四、儿童早期教育的内容 415

第五节 儿童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416

一、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 416

二、儿童伤害预防和控制 417

三、常见意外伤害家庭预防措施 418

第六节 儿童各发育阶段的保健 419

一、新生儿保健 419

二、婴儿保健 422

三、幼儿保健 425

四、学前儿童保健 430

第十三章 老年保健 434

第一节 机体的衰老 434

一、衰老的概念与特征 434

二、影响衰老的因素 434

三、人体衰老的理论学说 435

四、人体衰老外观的解剖学改变 437

五、各系统器官的解剖和功能改变 439

第二节 老年保健概述 443

一、老年人划分标准 443

二、健康老年人的标准 443

三、社会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 444

四、老年人年龄划分方法的探索 446

第三节 老年人心理保健 447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447

二、老年人心理活动类型 449

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反应 450

四、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451

五、老年人心理卫生 452

第四节 合理用药与老年保健 453

一、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453

二、老年人药效动力学特点 455

三、老年人用药原则 455

四、老年人常用药物应用原则 456

五、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459

第五节 老年人性生活保健 460

一、老年人性器官的变化 461

二、老年人性功能的变化 462

三、老年期的性行为 462

四、老年期性生活常识 462

五、老年期性功能障碍 463

六、保持健康性生活的原则 465

第六节 自我保健 466

一、概述 466

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466

三、常用自我保健手段 467

四、常用自我保健的内容和方法 468

五、老年期常见病自我保健 470

第七节 老年人护理 475

一、老年人药疗护理 475

二、老年人安全护理 476

三、老年病康复护理 476

四、老年人运动护理 4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