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地方史论
中国地方史论

中国地方史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博泉,程妮娜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60116426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地方史论》目录
标签:史论 地方

壹 导论 1

一、研究中国地方史的意义与任务 1

(一)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趋势 1

(二)研究的意义 3

(三)研究内容与思想 5

(四)研究与方法 6

二、中国地方史的分类系统 7

(一)区域分类系统 8

(二)学科分类系统 9

(三)断代分类系统 10

(四)体例分类系统 13

三、中国地方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中国通史的关系 14

(一)中国地方史的基本特征 15

(二)中国地方史与中国通史的关系 18

四、中华文明起源与地方区域造型 20

(一)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20

(二)多元和多地区文明起源与特点 22

(三)地方文化的区域造型 25

五、中华民族起源与地方历史 26

(一)中华民族起源问题 26

(二)多元和多地区民族起源与特点 28

(三)中华民族起源与地方历史 31

六、古代历史的地方观念论 33

(一)地方观念论的含义 33

(二)地方观念论的表现 34

(三)地方观念论是研究的思想资料 38

七、我国传统的地方史志学 39

(一)传统地方史志学及其发展 40

(二)门类与内容 41

(三)章学诚“方志学”的历史渊源和实质 43

贰 分论 47

Ⅰ.地方民族史论 47

一、地方民族的起源 47

(一)研究民族起源的依据与综合运用 47

(二)历史上关于族源的传统观念 50

(三)民族来源的“三源说” 51

(四)源与流的关系 53

二、地方民族发展的系统与分类 54

(一)立足点和依据 55

(二)民族的分类 55

(三)民族系统的划分 57

(一)地方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59

三、地方民族的社会结构与类型划分 59

(二)三种社会形态的不同结构 61

(三)社会类型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65

四、地方民族发展的层次 66

(一)民族自身发展的层次 66

(二)地方政治机化的层次 68

(三)对中原依附的层次与变化 73

五、地方民族的作用与地位 75

(一)在统一的中国与中华形成中的作用 76

(二)在民族统治中的地位 79

(三)在开发边疆与统一祖国中的地位 82

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偏见应当清算 84

(一)野蛮论和落后论 84

(二)正统论和乱华论 85

(四)僭伪论与外侵论 86

(三)破坏论与倒退论 86

(五)正义论与先进论 87

Ⅱ.地方区域史论 89

一、区域是地方构成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89

(一)区域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89

(二)区域是地方史构成的基本内容 91

(三)地方区域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 95

二、地理环境与区域布局的特点 96

(一)大环境与国内区域布局的大形势 96

(二)内向与外向的运动 98

(三)环状区域布局的特点 102

三、区域结构与类型 104

(一)区域划分的三个层次与划分的原因 104

(二)多元的地方区域结构与特点 105

(三)区域与类型的划分 109

四、政体与区域的关系 110

(一)政体、领土与区域的划分 111

(二)“天下国家一体”的发展与变化 112

(三)由“天下”到国家 115

五、区域环境的改观与地方史 117

(一)区域与环境的关系 117

(二)历史上几次区域环境的大改观 119

(三)区域环境的改观与地方史 123

六、历史上的边疆问题 125

(一)少数民族是历代边疆构成的社会实体 126

(二)历朝治边思想与政策 127

一、地方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132

(一)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历史的条件 132

Ⅲ.地方政权史论 132

(二)民族政权发展的层次 135

(三)民族政权发展的特点是内向统一与外向联系 138

二、民族政权类型的划分 139

(一)类型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139

(二)具体类型的划分 140

(三)民族政权的归属问题 145

三、民族政权的社会结构 147

(一)边境型民族政权的社会结构 147

(二)中原民族政权的社会结构 153

四、民族政权变外为内的转化形式 157

(一)变外为内的途径与形式 157

(二)民族政权发展的三个层次 160

(三)民族政权的割据分裂与一体的关系 162

(一)边境民族政权的地位与作用 163

五、民族政权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63

(二)民族政权在中原的地位与作用 165

(三)民族政权建立与发展变化的特点 167

Ⅳ.地方经济史论 171

一、地方经济分布的基本规律 171

(一)经济在地方史中的地位 171

(二)地方经济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所表现的方面 173

(三)经济分布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178

二、地方经济系统和类型 179

(一)地方经济系统 179

(二)地方经济类型的划分 183

(三)产业的区域分工与一体的关系 185

三、社会变革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186

(一)社会变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87

(二)地方社会变革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191

(三)社会经济变革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 194

四、地方经济的内向与外向发展 195

(一)地方经济内向发展的途径和趋势 196

(二)在外向联系中的地方经济 200

五、接触、对流、交融、格局 202

(一)经济流与经济区 202

(二)经济对流所表现的形式 206

(三)经济并存、交融与新的格局 208

Ⅴ.地方社会制度史论 210

一、“前天下一体”时期的地方社会制度 210

(一)中原的社会制度 210

(二)地方多类型的社会制度 212

(三)战国时期社会制度变革与地方社会制度的变化 214

二、“天下一体”时期的地方社会制度 216

(一)中原的社会制度 216

(二)地方多类型的社会制度 220

(三)从社会制度看社会变革与趋势 225

三、“前中华一体”时期的地方社会制度 226

(一)中原的社会制度 226

(二)辽宋金以外地区的社会制度 229

(三)地方社会制度发展的特点 233

四、“中华一体”时期的地方社会制度 234

(一)整体区域的社会制度 234

(二)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社会制度 237

(三)“中华一体”时期一国多制的基本点和主要特征 239

五、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 240

(一)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实质及其体系 241

(二)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在矛盾运动中演变 243

(三)中央集权制与地方社会制度 247

(一)从官辖和臣附关系看制与服 249

Ⅵ.地方设制史论 249

一、制与服的关系 249

(二)对《荀子·正论》制与服的剖析 250

(三)制与服的制度被封建社会继承和改造 253

二、羁縻制及其发展层次 254

(一)羁縻制的实质、内容和特征 255

(二)羁縻制的发展层次 257

(三)羁縻制与民族区域自治 261

三、外制和内制的发展 263

(一)以内变外 263

(二)以外从内 266

(三)入内从内 269

四、一国多国与一国多制 271

(一)族中有族、国中有国 272

(二)一国多国 273

(三)一国多制 276

五、“一道同轨”论 278

(一)单一民族的一道同轨 278

(二)多民族中国的一道同轨 279

(三)全国的一道同轨 283

Ⅶ.地方文化史论 285

一、整体文化的主体内容、思想和原则 285

(一)华夏文化是整体文化的主体 285

(二)整体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思想 288

(三)研究文化的原则与要求 290

二、文化构成的体与用 291

(一)文化体系与文化结构 292

(二)社会文化的体与用 294

(三)地方文化结构的体与用 297

三、关于文化区的问题 299

(一)古代文化区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与特点 300

(二)文化区类型的划分 303

(三)华夏文化发展的摇篮与文化传播 306

四、地方文化的来源与结构 307

(一)地方文化的来源 307

(二)地方文化的结构与类型 310

(三)研究地方文化的意义 313

五、地方民族在发展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14

(一)对华夏文化采取的态度 315

(二)在发展本族文化中的作用 317

(三)在发展华夏文化中的作用 320

(一)民俗学的出现与发展 322

一、民俗学概述 322

Ⅷ.地方民俗史论 322

(二)民俗学的范围、内容与特征 324

(三)民俗学与地方史 327

二、从政体看地方民俗结构与类型的划分 328

(一)地方民俗构成的历史条件和依据 329

(二)地方民俗研究的体系与结构 330

(三)地方民俗类型的划分 334

三、民俗与社会 336

(一)俗与族的关系 336

(二)俗与域的关系 338

(三)俗与制的关系 340

(四)俗与服的关系 341

四、治国与治俗 341

(一)治俗与治国的关系 342

(二)治国必须治俗 343

(三)治俗的根本在于“顺时” 346

五、从女真社会变革看改俗斗争 348

(一)在原始社会内部的改俗斗争 348

(二)金政权的改俗斗争 350

(三)女真族改俗的特点 355

六、地方民俗史研究的问题 356

(一)民俗资料的特点与运用 357

(二)统治阶级的俗与劳动人民大众的俗 359

(三)礼俗演变的层次与发展途径 361

叁 综论 365

一、“中华一体论”与中国地方史学 365

(一)“中华一体论”的提出 365

(二)“中华一体论”与中国地方史学 371

(三)中国地方史学与适用史学 376

二、传统文化与批判继承 380

(一)传统文化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380

(二)从历史看在批判继承中的儒学 384

(三)中国地方史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390

三、谈历史上的“汉化”、“华化”与应用问题 394

(一)从两种不同的民族观谈起 394

(二)华与汉的演变过程 397

(三)谈“汉化”、“华化”与“融合” 401

(四)关于“汉化”、“华化”的应用问题 404

四、华夏·黄炎谠论 406

(一)华夏、黄炎之缘起 407

(二)由血统计算到道统计算 412

(三)中华各民族同华不同祖论 418

附录:《中国地方简史》大纲 4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