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法理学
法理学

法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广峰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11011396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英国素描经典下一篇:麦德科技英语
《法理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1

二、法学的研究范围 2

第二节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价值 4

一、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4

二、法理学的价值 8

第三节 研究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10

一、研究法理学的意义 10

二、研究法理学的方法 12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与法理学的发展第一章 法的概念 14

第一节 法的词源和词义 14

一、中国法的词源和词义 14

二、西方法的词源和词义 15

第二节 法的定义 16

一、关于法的定义的争论 18

二、本书关于法的定义的表述 22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 23

一、法的基本特征 23

二、法的派生特征 27

第四节 法的渊源与分类 30

一、法的渊源 30

二、法的分类 32

第二章 法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 35

第一节 法的起源 35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 35

二、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37

三、法与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的区别 37

第二节 奴隶制社会的法 39

一、奴隶制社会法的产生 39

二、奴隶制社会法的特征 39

第三节 封建制社会的法 42

一、封建制社会法的产生 42

二、封建制社会法的特征 43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 46

一、资本主义社会法的产生 46

二、资本主义社会法的特征 47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法 49

一、社会主义社会法的产生 49

二、社会主义社会法的本质和特征 51

三、社会主义社会法的发展趋势 52

第三章 法系与法的历史类型 54

第一节 法系的概念及其划分 54

一、法系的概念 54

二、法系的划分 57

三、当代世界主要法系概述 61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 67

一、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67

二、法的历史类型的演进 69

第四章 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70

第一节 法律意识 70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 70

二、法律意识的分类 72

三、法律意识的作用 74

四、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 77

第二节 法律文化 79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79

二、法律文化的类型 81

三、法律文化的作用 83

四、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85

第五章 西方法理学说的历史发展 89

第一节 西方奴隶制时代的法理学说 89

一、古希腊的法理学说 89

二、古罗马的法理学说 92

第二节 西方中世纪的法理学说 94

一、西方中世纪前期的法理学说 94

二、西方中世纪后期的法理学说 94

第三节 西方近现代的法理学说 96

一、自然法学 96

二、先验唯心论法学 99

三、历史法学 100

四、功利主义法学 101

五、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102

六、社会法学 103

第六章 中国法理学说的历史发展 106

第一节 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理学说 106

一、夏、商、西周的神权法学说 106

二、“明德慎罚”与“礼治”学说 108

第二节 中国中世纪的法理学说 111

一、中世纪前期中国的法理学说 111

二、中世纪后期中国的法理学说 116

第三节 中国近代的法理学说 120

一、近代前期中国的法理学说 120

二、近代后期中国的法理学说 122

第二编 法的制定与实施 124

第七章 法的创制 124

第一节 法的创制与立法 124

一、法的创制与立法的含义 124

二、法的创制的基本形式和权限划分 126

第二节 法的制定过程和程序 128

一、法的制定过程 128

二、法的制定程序 129

第三节 立法技术 132

一、立法技术的含义 132

二、立法技术的内容 133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定的基本原则 137

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 137

二、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137

三、稳定性、变动性与连续性相统一原则 138

四、创建性与纲领性相结合原则 138

五、总结自身立法经验与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相结合原则 139

第八章 法律规范与法的渊源 140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概念、结构、种类 140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140

二、法律规范的结构 141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14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147

一、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概说 147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分类 149

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153

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概念与方法 153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规范化的概念与方法 154

第九章 法的体系 156

第一节 法的体系概念 156

一、法的体系概念 156

二、法的体系与法学体系、立法体系、法系的区别与联系 158

第二节 法的部门概念与划分标准 160

一、法的部门概念 160

二、法的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 160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部门划分 164

一、主导的法律部门——宪法 164

二、基本法律部门 165

第十章 法律调整与法的适用 167

第一节 法律调整的概念与对象 167

一、法律调整的概念 167

二、法律调整的对象 168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方法、方式、类型 170

一、法律调整的方法 170

二、法律调整的方式 171

三、法律调整的类型 172

第三节 法的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173

一、法的适用与法的实施、实现和执行 173

二、法的适用的特征 175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原则 177

一、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 177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180

第十一章 法律规范的效力、解释和类推适用 187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效力 187

一、法律规范的效力 187

二、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 188

第二节 法律规范的解释 196

一、法律规范解释的概念 196

二、法律规范解释的权限与分类 198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类推适用 203

一、法律规范类推适用的概念及其争论 203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类推适用的条件与程序 207

第十二章 法律关系 210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性质 210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性质 210

二、法律关系的特征 213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 215

一、一般法律关系与具体法律关系 215

二、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216

三、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 217

四、积极型法律关系与消极型法律关系 218

五、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219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219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19

二、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 221

三、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224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 225

一、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 225

二、不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227

第五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 228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28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229

第六节 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 230

一、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与消灭的含义 230

二、法律事实 230

第十三章 法律行为与法律责任 234

第一节 法律行为 234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234

二、法律行为的内容 237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239

四、法律行为的评价 240

第二节 守法 242

一、守法的概念 242

二、合法行为及其保护 243

三、守法的条件 246

第三节 违法 246

一、违法的概念 246

二、违法的构成 247

三、违法的种类 249

四、违法的防治 250

第四节 法律责任 251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251

二、法律责任的本质 252

三、法律责任的主体和客体 253

四、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54

五、法律责任的执行 256

第五节 法律制裁 258

一、法律制裁的概念 258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 259

第十四章 法律监督 261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 261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261

二、法律监督的对象、内容和范围 265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方式 268

一、法律监督方式的特征和分类 268

二、国家法律监督的特殊监督方式 270

三、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监督 275

第三节 法律监督制度 278

一、法律监督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278

二、宪法监督制度 280

三、立法监督制度 283

第三编 法的价值与评价 287

第十五章 法的本质与法的价值 287

第一节 法的本质 287

一、概述 287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认识 288

三、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292

第二节 法的价值 294

一、法的价值概述 294

二、自由 295

三、秩序 297

四、正义 300

五、效率 304

第十六章 法的作用 306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概念 306

一、法的作用的含义 306

二、法的作用与分类 308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 311

一、指引作用 312

二、评价作用 313

三、预测作用 314

四、教育作用 315

五、强制作用 316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 316

一、实现阶级统治的作用 317

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318

第十七章 法与其他社会意识 321

第一节 法与道德 321

一、道德的定义 321

二、法与道德的关系 322

第二节 法与宗教 324

一、宗教的定义 324

二、法与宗教的关系 325

第三节 法与政策 327

一、政策的定义 327

二、法与政策的关系 329

第四节 法与民主 331

一、民主的定义 331

二、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333

第五节 法与科学技术 334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334

二、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335

主要参考书目 339

后记 3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