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病理学
病理学

病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伍石华主编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6294560
  • 页数:2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适用各级各类医学专业使用。本书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每章节内容前附有本章节学习重点,内容后附有相关复习思考题。
上一篇:范广亮作品选下一篇:当个好老公
《病理学》目录

绪论 1

上篇 病理解剖学 5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5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 5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6

一、萎缩 6

二、肥大 8

三、增生 8

四、化生 9

第三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9

一、变性 9

二、细胞死亡 12

第四节 损伤的修复 16

一、再生 16

二、纤维性修复 18

三、创伤愈合 19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3

第一节 充血 23

一、动脉性充血 23

二、静脉性充血 24

第二节 出血 25

一、类型 25

二、病理变化 26

三、后果 26

第三节 血栓形成 26

一、条件和机制 27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28

三、血栓的结局 29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29

第四节 栓塞 30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30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30

第五节 梗死 32

一、原因 32

二、病变及类型 33

三、影响和结局 34

第三章 炎症 35

第一节 概念和原因 35

一、概念 35

二、原因 35

第二节 炎症介质 36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 36

二、血浆中产生的炎症介质 37

第三节 基本病理变化 38

一、变质 38

二、渗出 38

三、增生 44

第四节 类型 44

一、变质性炎 45

二、渗出性炎 45

三、增生性炎 48

第五节 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49

一、局部表现 49

二、全身反应 50

第六节 临床分型与结局 50

一、临床分型 51

二、结局 51

第四章 肿瘤 53

第一节 概念 53

第二节 特性 54

一、形态和结构 54

二、代谢特点 55

三、异 型性 55

四、肿瘤的生长 57

五、扩散方式 58

六、恶性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60

第三节 对机体的影响 60

一、局部影响 60

二、全身影响 61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61

第五节 命名和分类 62

一、命名原则 62

二、分类 63

三、癌与肉瘤的区别 64

第六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 64

一、癌前病变 64

二、非典型增生 65

三、原位癌 65

第七节 常见肿瘤举例 66

一、上皮组织肿瘤 66

二、间叶组织肿瘤 68

三、其他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71

第八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71

一、病因 72

二、发病机制 75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76

第一节 风湿病 76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79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79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79

第三节 心瓣膜病 80

一、二尖瓣狭窄 80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81

三、主动脉瓣狭窄 81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2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症 82

第五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85

一、心绞痛 86

二、心肌梗死 86

三、心肌硬化 87

四、冠状动脉性猝死 87

第六节 高血压 87

第七节 心肌病 90

一、扩张性心肌病 91

二、肥厚性心肌病 91

三、限制性心肌病 91

附:克 山病 91

第八节 心肌炎 92

一、病毒性心肌炎 92

二、细菌性心肌炎 92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93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3

一、慢性支气管炎 93

二、肺气肿 94

三、支气管扩张症 96

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97

第三节 肺炎 98

一、细菌性肺炎 98

二、病毒性肺炎 101

三、支原体肺炎 102

第四节 肺硅沉着病 102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104

一、鼻咽癌 104

二、肺癌 105

三、喉癌 107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9

第一节 胃炎 109

一、急性胃炎 109

二、慢性胃炎 109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111

第三节 肠道炎症 112

一、阑尾炎 112

二、Crohn病 113

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14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 115

第五节 肝硬化 119

一、门脉性肝硬化 119

二、坏死后性肝硬化 121

三、胆汁性肝硬化 122

第六节 消化道肿瘤 122

一、食管癌 122

二、胃癌 124

三、大肠癌 126

四、原发性肝癌 128

五、胰腺癌 129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131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131

第二节 肾盂肾炎 139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140

一、肾细胞癌 140

二、肾母细胞瘤 141

三、膀胱癌 142

第九章 生殖系统疾病 144

第一节子宫疾病 144

一、慢性子宫颈炎 144

二、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 144

三、子宫颈癌 145

四、子宫内膜增殖症 146

五、子宫平滑肌瘤 147

六、子宫体癌 147

第二节 滋养层细胞肿瘤 148

一、葡萄胎 148

二、侵袭性葡萄胎 149

三、绒毛膜癌 149

第三节 卵巢常见肿瘤 150

一、浆液性肿瘤 150

二、黏液性肿瘤 151

第四节 乳腺疾病 152

一、乳腺增生症 152

二、乳腺肿瘤 153

第五节 前列腺疾病 154

一、前列腺增生症 154

二、前列腺癌 154

第六节 阴茎癌 155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156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156

一、甲状腺炎 156

二、甲状腺肿 157

三、甲状腺肿瘤 158

第二节 糖尿病 160

第十一章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62

第一节 结核病 162

一、概述 162

二、肺结核病 164

三、肺外器官结核病 166

第二节 伤寒 168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170

第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 172

第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173

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75

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176

第八节 血吸虫病 177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181

第一节 淋病 181

第二节 尖锐湿疣 182

第三节 梅毒 182

第四节 艾滋病 184

下篇 病理生理学 186

第十三章 疾病概论 186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186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187

第三节 疾病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189

第四节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190

第五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91

第十四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93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193

一、体液容量减少——脱水 193

二、水 中毒 196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196

一、低钾血症 197

二、高钾血症 198

第十五章水肿 200

第一节 分类及特点 200

第二节 发生机制 201

第三节 常见类型 203

一、心性水肿 203

二、肺 水肿 204

三、脑 水肿 205

第十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 206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206

一、酸、碱的概念及其来源 206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207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及其意义 209

一、总指标及其意义 209

二、呼吸性指标及其意义 210

三、代谢性指标及其意义 210

四、其他指标及其意义 211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211

一、代谢性酸中毒 211

二、呼吸性酸中毒 213

三、代谢性碱中毒 214

四、呼吸性碱中毒 215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215

第五节 酸碱平衡紊乱分析判断的病理生理基础 217

第六节 防治原则 217

第十七章 发热 218

第一节 原因 218

一、发热激活物 218

二、内生致热源 219

第二节 发生机制 219

一、体温调节中枢 220

二、内生致热源的作用部位和途径 220

三、发热介质 220

四、体温上升的基本环节 221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221

第四节 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222

第五节 防治原则 223

第十八章 缺氧 225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225

第二节 原因和类型 226

一、乏氧性缺氧 226

二、血液性缺氧 227

三、循环性缺氧 227

四、组织性缺氧 228

第三节 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229

一、呼吸系统变化 229

二、循环系统变化 230

三、血液系统变化 231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232

五、组织细胞变化 232

第四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234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 234

第十九章 休克 236

第一节 原因和分类 236

一、按休克的原因分类 236

二、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 237

三、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分类 237

第二节 发病机制 237

一、微循环变化和发生机制 237

二、细胞的变化及发生机制 240

第三节 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变化 240

第四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242

第五节 防治原则 243

第二十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45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45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247

第三节 分期和分型 248

第四节 机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 249

第五节 防治原则 250

第二十一章 呼吸衰竭 252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52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252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254

第二节 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255

第三节 防治原则 258

第二十二章 心力衰竭 259

第一节 病因、诱因与分类 259

第二节 发病机制 261

第三节 机体的代偿反应 264

一、心脏代偿反应 265

二、心外代偿反应 265

三、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 266

第四节 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267

第五节 防治原则 269

第二十三章 肝性脑病 270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270

第二节 发病机制 270

第三节 诱发因素 274

第四节 防治原则 275

第二十四章 肾功能衰竭 276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276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80

第三节 尿 毒症 283

中英文词汇对照 287

参考文献 2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