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和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0718754
- 页数:292 页
绪论 1
一、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1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2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四、病理学的学习方法 3
五、病理学发展简史 4
第一章 疾病概论 1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1
一、健康的概念 1
二、疾病的概念 1
第二节 病因学 6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6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7
第三节 发病学 7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7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9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0
一、潜伏期 10
二、前驱期 10
三、症状明显期 10
四、转归期 11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 13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3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13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4
第二节 损伤的修复 17
一、再生性修复 17
二、纤维性修复 19
三、创伤愈合 19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1
第一节 充血与出血 21
一、充血 21
二、出血 23
第二节 血栓形成 23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与机制 24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与血栓的形态 24
三、血栓的结局 25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25
第三节 栓塞 26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26
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26
第四节 梗死 27
一、梗死的原因 28
二、梗死的病理变化与类型 28
三、梗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28
第四章 炎症 29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 29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29
一、变质 29
二、渗出 30
三、增生 34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35
一、炎症的局部表现 35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35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36
一、按病程分类 36
二、按炎症局部基本病变分类 36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38
一、痊愈 39
二、转为慢性 39
三、蔓延扩散 39
第五章 肿瘤 40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40
第二节 肿瘤的特性 40
一、肿瘤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40
二、肿瘤的异型性 41
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42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43
五、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44
第三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45
一、命名原则 45
二、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46
三、肿瘤的分类 46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病变特点 48
一、上皮组织肿瘤 48
二、间叶组织肿瘤 50
三、其他组织的肿瘤 52
第五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54
第六节 癌前病变与早期癌 54
一、癌前病变 54
二、早期癌 55
第七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55
一、肿瘤的病因 55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 58
第八节 肿瘤的病理诊断 59
一、脱落细胞学检查 59
二、针吸细胞学检查 59
三、活体组织检查(活检) 60
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61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62
一、脱水 62
二、水中毒 66
三、水肿 67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72
一、低钾血症 72
二、高钾血症 74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 77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77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77
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77
第二节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81
一、pH值和H+浓度 81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81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81
四、缓冲碱 82
五、碱剩余或碱缺失 82
六、阴离子间隙 82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83
一、代谢性酸中毒 83
二、呼吸性酸中毒 86
三、代谢性碱中毒 87
四、呼吸性碱中毒 89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91
一、双重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92
二、三重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93
第五节 酸碱平衡紊乱分析判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93
一、以pH值变化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 93
二、以病因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94
三、以代偿预计值确定紊乱类型 94
第八章 缺氧 96
第一节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96
一、氧分压 96
二、氧容量 96
三、氧含量 96
四、氧饱和度 96
五、氧合Hb解离曲线 97
六、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97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97
一、低张性缺氧 97
二、血液性缺氧 98
三、循环性缺氧 99
四、组织性缺氧 99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01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101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101
三、血液系统变化 102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102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103
第四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03
一、代谢耗氧率 104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104
第五节 氧疗和氧中毒 104
一、氧疗 104
二、氧中毒 104
第九章 发热 106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与机制 106
一、发热激活物 106
二、内生致热原 107
三、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 107
第二节 发热的经过及热型 109
一、发热的分期 109
二、热型 109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代谢和功能的改变 110
一、代谢变化 110
二、功能改变 110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111
一、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111
二、发热的处理原则 111
第十章 应激 113
第一节 应激原与应激的分类 113
一、应激原的分类 113
二、应激的分类 113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反应 114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114
二、机体的代谢变化 115
三、机体的功能变化 116
第三节 应激的细胞反应 117
一、热休克蛋白 117
二、急性期反应蛋白 118
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 119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119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120
第五节 应激的防治原则 121
第十一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22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122
一、DIC的原因 122
二、DIC的发病机制 122
第二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124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125
一、分期 125
二、分型 125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机体的影响 125
一、出血 126
二、器官功能障碍 126
三、休克 126
四、贫血 127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 127
第十二章 休克 129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与分类 129
一、休克的原因 129
二、休克的分类 130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和发病机制 131
一、微循环缺血期(休克初期或休克代偿期) 132
二、微循环淤血期(休克期或休克失代偿期) 133
三、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或DIC期) 134
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135
一、代谢障碍 135
二、细胞损伤 135
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136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138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 138
二、改善微循环 138
三、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138
四、防治细胞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 138
第十三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40
第一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与分型 140
一、MODS的病因 140
二、MODS的分型 140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41
一、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141
二、肠屏障功能损伤 142
三、缺血-再灌注损伤 142
四、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 142
第三节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142
一、肺功能变化 142
二、肾脏功能变化 143
三、肝功能变化 143
四、胃肠道功能变化 143
五、免疫系统的变化 143
六、心功能变化 143
七、新陈代谢变化 144
第四节 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 144
一、诊断标准 144
二、防治原则 145
第十四章 细胞凋亡失调性疾病 146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概念与生物学特征 146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 146
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 146
第二节 细胞凋亡过程与调控 148
一、细胞凋亡的过程 148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 149
三、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150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151
一、细胞凋亡不足 151
二、细胞凋亡过度 152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153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54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15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54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55
三、结局 157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 15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57
二、基本病理变化 158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159
四、其他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 161
第三节 风湿病 16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62
二、基本病理变化 162
三、各器官病变 163
四、心瓣膜病 164
第四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166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66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66
第五节 病毒性心肌炎 16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67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67
第六节 心功能不全 168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168
二、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169
三、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72
四、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176
五、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177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179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17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79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80
三、结局及并发症 180
第二节 肺炎 181
一、大叶性肺炎 181
二、小叶性肺炎 182
三、间质性肺炎 183
第三节 肺硅沉着症 18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84
二、病理变化 185
三、硅肺分期 185
四、并发症 185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186
一、鼻咽癌 186
二、肺癌 187
第五节 呼吸功能不全 189
一、呼吸衰竭的原因与发病机制 189
二、呼吸衰竭时主要代谢与功能变化 194
三、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198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199
第一节 慢性胃炎 19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99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99
第二节 溃疡病 20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01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201
三、结局及并发症 202
第三节 阑尾炎 20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02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202
三、结局及并发症 203
第四节 肝硬化 20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03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204
三、结局及并发症 206
第五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206
一、食管癌 206
二、胃癌 207
三、大肠癌 208
四、原发性肝癌 210
第六节 肝功能不全 211
一、肝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 211
二、肝性脑病 212
三、肝肾综合征 218
第十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220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22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20
二、基本病理变化 221
三、临床表现 221
四、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222
第二节 肾盂肾炎 22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26
二、类型 226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228
一、肾细胞癌 228
二、肾母细胞瘤 229
三、膀胱移行细胞癌 229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 230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230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235
三、尿毒症 238
第十九章 生殖系统与乳腺疾病 242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242
一、慢性子宫颈炎 242
二、子宫颈癌 243
第二节 子宫体疾病 245
一、子宫内膜增生症 245
二、子宫内膜异位 245
三、子宫内膜癌 246
第三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 246
一、葡萄胎 247
二、侵袭性葡萄胎 247
三、绒毛膜上皮癌 248
第四节 卵巢肿瘤 249
一、卵巢浆液性肿瘤 249
二、卵巢黏液性肿瘤 250
第五节 前列腺疾病与阴茎癌 250
一、前列腺增生症 251
二、前列腺癌 251
三、阴茎癌 252
第六节 乳腺疾病 252
一、乳腺纤维腺瘤 252
二、乳腺癌 253
第二十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255
第一节 结核病 25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55
二、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归 256
三、肺结核病 258
四、肺外器官结核病 262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26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65
二、基本病理变化 265
三、临床病理类型 266
第三节 伤寒 26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69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269
三、结局与并发症 271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27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72
二、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272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7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73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273
三、结局与并发症 274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27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74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275
三、结局与并发症 275
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 276
一、淋病 276
二、尖锐湿疣 276
三、梅毒 277
四、艾滋病 279
第八节 阿米巴病 281
一、肠阿米巴病 282
二、肠外阿米巴病 283
第九节 血吸虫病 283
一、病因及感染途径 284
二、基本病变与发病机制 284
三、主要器官的病变及后果 285
第二十一章 临床病理诊断基本知识 287
第一节 病理诊断工作的意义和特点 287
一、病理诊断的概念 287
二、病理诊断工作的意义 287
三、病理诊断工作的特点 288
第二节 病理标本的取材方法和注意事项 288
一、病理标本的取材方法 288
二、病理标本取材注意事项 289
第三节 标本的保存与处理 290
一、病理标本接收原则 290
二、病理标本的固定与处理 290
第四节 常用特殊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90
第五节 细胞生物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92
一、电子显微镜技术 292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292
三、原位杂交技术 293
四、原位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293
五、流式细胞术 294
六、生物芯片技术 294
第六节 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格式 295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中国)杨晓岚 2019
- 《写给孩子的趣味物理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2019
- 《医用物理学 第3版》陈月明 2019
-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6版》刘京林 2019
- 《青少年叛逆心理学》慧杰著 2019
-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贾海泉 2018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