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
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

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晨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7087684
  • 页数:275 页
图书介绍:伴随着国人对生殖健康理念的理解以及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理念的普及,同时由于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污染给生殖能力带来的严重影响,人们对生殖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国内对既懂临床又熟知生殖医学理论与技术的科班医师严重不足。
《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

一、微生物学的起源与发展 1

二、人类元基因组学 3

三、现代社会感染性疾病的特点 3

第二节 微生物的种类与特征 4

第三节 生殖系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学反应概述 7

一、感染与免疫的概念 7

二、生殖系统微生物感染的特点 9

三、男性生殖系统的免疫特征 10

四、女性生殖系统的免疫特征 10

五、生殖系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应答 11

第二章 生殖道感染常见微生物 13

第一节 人类生殖道的微生物与微生态 13

一、人类生殖道的主要微生物 13

二、男性生殖道的微生态平衡 14

三、女性生殖道的微生态平衡 15

第二节 生殖道感染常见微生物 17

一、B群链球菌 18

二、淋病奈瑟菌 18

三、大肠埃希菌 21

四、阴道加德纳菌 24

五、结核杆菌 25

六、巨细胞病毒 26

七、人类乳头瘤病毒 27

八、单纯疱疹病毒 28

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9

十、白念珠菌 32

十一、滴虫 33

十二、弓形虫 34

十三、梅毒螺旋体 36

十四、支原体 37

十五、沙眼衣原体 40

第三章 生殖系的局部免疫 47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的局部免疫状况 47

一、男性生殖系的形态结构 47

二、睾丸的免疫特点 52

三、附睾的免疫特点 55

四、精液与男性生殖系的局部免疫 55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的局部免疫状况 59

一、女性生殖系的形态结构 59

二、女性生殖道的黏膜免疫 62

三、子宫的局部免疫 65

四、卵巢的局部免疫 69

第四章 生殖系感染与免疫应答 73

第一节 概述 73

一、机体抵抗生殖系病原体感染的免疫机制 73

二、生殖系感染的病原体免疫逃避机制 75

第二节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76

一、固有免疫屏障 76

二、固有免疫细胞 77

三、固有免疫分子 82

第三节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83

一、CD4+T细胞的功能性分化 83

二、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84

三、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87

四、免疫记忆 89

五、黏膜免疫系统 90

第四节 抗细菌感染免疫 91

一、细菌的致病因素 91

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92

三、细菌的免疫逃避机制 96

第五节 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99

一、病毒的致病机制 99

二、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 100

三、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 101

第六节 抗真菌感染的免疫 104

一、真菌的致病机制 104

二、抗真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104

三、真菌的免疫逃避机制 105

第七节 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105

一、寄生虫的致病机制 105

二、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机制 106

三、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 107

第五章 生殖系常见感染性疾病与免疫学的关系 110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感染常见疾病 110

一、睾丸炎 110

二、附睾炎 112

三、尿道炎 113

四、前列腺炎 115

五、精囊炎 117

六、感染与男性不育 118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感染常见疾病 120

一、外阴炎 120

二、阴道炎 121

三、宫颈炎 122

四、盆腔炎 124

五、感染与女性不孕 127

第三节 母-儿感染 128

一、弓形虫的宫内感染 129

二、衣原体的围生期感染 130

三、溶脲脲原体的围生期感染 131

四、梅毒螺旋体的垂直传播 132

五、淋病奈瑟菌的围生期感染 133

六、风疹病毒的子宫内感染 134

七、巨细胞病毒的围生期感染 136

八、单纯疱疹病毒的围生期感染 137

九、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围生期感染 138

十、艾滋病毒的垂直传播 139

十一、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宫内感染 140

十二、乙型肝炎病毒的围生期感染 141

十三、其他病毒的围生期感染 142

第四节 母-儿免疫 143

一、妊娠期母体的免疫状态 143

二、母-儿抗体转移的机制 144

三、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145

四、母乳的抗感染免疫功能 148

第六章 免疫性不育与反复性自然流产 150

第一节 免疫性不育的原因 150

一、抗精子抗体 150

二、睾丸自身免疫病或睾丸炎 152

三、自身免疫性卵巢炎 153

四、抗透明带抗体 155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 156

第二节 免疫性不育的诊断 158

一、免疫性不育的诊断指标 158

二、免疫性不育的实验室检测 158

第三节 免疫性不育的治疗 161

一、抗精子免疫性不育的治疗 161

二、内异症性不孕的治疗 162

第四节 反复性自然流产与免疫 162

一、胎儿不被排斥的机制 162

二、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学机制 170

三、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174

四、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学治疗 176

第七章 生殖的免疫调节 178

第一节 抗精子免疫调节 178

一、精子抗原 178

二、精浆抗原 179

三、抗精子免疫与节育 180

第二节 抗卵子免疫调节 183

一、透明带蛋白的组成与功能 183

二、抗卵子的免疫节育 184

第三节 排卵及着床的免疫调节 186

一、排卵的免疫调节 186

二、着床前的免疫调节 187

三、着床期的免疫调节 188

第四节 生殖激素疫苗 192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疫苗 192

二、孕激素抗体疫苗 194

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疫苗 194

四、羊卵泡刺激素疫苗 196

第五节 抗胎盘免疫 197

一、胎盘的结构及功能 197

二、胎盘的免疫屏障 198

三、胎盘的机械性屏障 198

四、胎盘的物理屏障 198

五、胎盘的抗原 199

六、胎盘免疫抑制因子 200

七、母体对胎盘抗原的免疫应答 200

八、抗胎盘免疫与流产 202

九、抗胎盘免疫与节育 202

第六节 宫内节育器与免疫 203

一、宫内节育器的发展史及意义 203

二、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及特性 203

三、宫内节育器对子宫内膜的病理学影响 206

四、宫内节育器避孕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 206

五、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 207

第七节 甾体激素避孕药与免疫 208

一、甾体激素避孕药的发展简史 208

二、甾体激素避孕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10

三、甾体激素避孕药的避孕机制 210

四、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种类及特性 211

五、避孕药的非避孕益处 214

六、甾体激素避孕药对女性生殖免疫的影响 214

七、甾体激素避孕药对男性生殖免疫的影响 215

第八节 人工流产与免疫 217

一、妊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17

二、人工流产对生殖系局部免疫机制的影响 218

第九节 输精管节育与免疫 222

一、输精管节育的方法及意义 222

二、输精管节育后抗精子抗体产生的免疫机制 222

三、输精管节育的全身性影响 224

四、输精管节育后复通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24

第八章 生殖系感染及免疫学相关实验技术 226

第一节 生殖系感染的检测 226

一、淋病奈瑟菌的检测 227

二、链球菌的检测 228

三、大肠埃希菌的检测 230

四、阴道加德纳菌的检测 231

五、结核杆菌的检测 233

六、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 235

七、巨细胞病毒的检测 236

八、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 238

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检测 239

十、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241

十一、支原体的检测 242

十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 245

十三、白念珠菌的检测 247

十四、阴道毛滴虫的检测 248

十五、弓形虫的检测 249

第二节 不育症的生殖免疫学检测 250

一、抗精子抗体的检测 250

二、抗透明带抗体的检测 251

三、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 252

四、抗卵巢抗体的检测 253

五、生殖免疫抑制因子的检测 253

第三节 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学检测 255

一、抗磷脂抗体的检测 255

二、封闭抗体的检测 256

三、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257

四、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分析T细胞亚群 258

五、红细胞血型鉴定 259

中英文名词对照 2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