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箸文化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1052533
- 页数:582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箸文化的基本内涵 3
一 “箸”及其文字源流 4
二 中国箸文化的广博内涵 13
第二节 中国箸文化的主要特征 20
一 普及性 20
二 承传性 21
三 多样性 21
四 国际性 22
第三节 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3
第四节 箸文化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及《中国箸文化史》的编撰 25
一 箸文化研究方法与目的 27
二 箸文化研究的意义 30
三 《中国箸文化史》的编撰 33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箸的出现 37
第一节 箸出现地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 37
第二节 食物的种类与加工 39
第三节 盛食器与原始餐具 42
一 熟食的形态 42
二 盛食器 43
三 原始进食用具的种类 45
第四节 原始进食用具的发现情况 46
一 匕形匙的发现 46
二 勺的发现 49
三 叉、刀的发现情况 50
四 箸的发现 51
五 原始箸与匕、勺、刀、叉等其他餐具的区别与联系 60
六 箸的起源及其他餐具出现的背景 61
七 箸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64
第三章 先秦时期箸的使用 70
第一节 先秦时期烹饪技艺与箸 71
一 烹饪技艺与箸 71
二 箸与美食纷呈的饭菜 76
第二节 先秦时期用箸及相关饮食礼俗 82
一 饮食方式 82
二 饮食礼器及其组合形式 87
三 商周用箸礼俗 90
第三节 先秦时代箸的使用与普及 91
一 箸的普及与广泛使用 92
二 先秦时期箸的形制与规格 96
三 餐匙 97
四 手食残存 99
第四节 先秦“箸”的文字概念表达及其演变 99
一 箸的文字概念 100
二 箸的文字产生 100
三 箸的文字表达变化 104
第四章 箸在秦汉时期的广泛应用 116
第一节 饮食烹调方式改进与箸的广泛应用 117
一 主食、副食、果品的丰富品类 117
二 烹饪方式的改进 120
三 与饮食相关各业的兴起 121
四 礼制规范与进食、用箸的密切联系 122
五 节俗、宴饮增多,促进了箸的频繁使用 122
第二节 箸的质料、形制在汉代的演变 125
一 箸的质料状况 125
二 箸的形制、规格 131
三 与箸配套使用的匕、匙、勺 132
第三节 箸文化形象的基本形成 135
第四节 箸在政论、哲理、史著中的广泛出现 140
一 箸用作政论载体抒发政见 140
二 箸用于阐发哲理 142
三 箸在史著中的广泛出现 143
第五节 箸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播 145
一 箸文化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传播 145
二 箸文化在中国西北、西部的传播 148
三 箸文化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传播 149
四 箸文化在华南地区的传播 150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箸文化 153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特征和饮食文化 153
一 历史特征 154
二 饮食文化 159
第二节 箸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168
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箸 169
二 箸表述的饮食文化风貌 176
第三节 箸用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的滥觞 191
一 箸和中国古代的文学 191
二 箸和艺术创作 196
三 箸和游戏器具 197
第六章 隋、唐、五代箸文化的新发展 201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烹调、进食方式的改进 202
一 隋、唐、五代的社会经济发展 203
二 隋、唐、五代烹调、进食方式的改进 205
第二节 多质料、多形制箸及工艺箸的出现 215
一 多种质料箸品的涌现 215
二 多形制、多规格箸品应时而出 222
三 工艺箸的出现及其特征 223
四 “火筯”——食箸功能延伸的产物 226
第三节 箸和政治活动的频繁联系 227
一 权势、地位、财富的象征日益明显 227
二 箸的别用 229
三 对奢靡涉箸行为的有力揭露 232
第四节 箸与社会礼俗和日常生活的衔接 234
一 箸成为敬祀、崇奉之物 234
二 箸成为寄托思想的载体 234
三 箸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功能已有展现 236
四 箸功能的消极应用——箸卜 239
第五节 箸的形象在文学艺术中的广泛出现 239
一 诗歌 240
二 赋和词 246
三 其他各种著述 248
四 壁画中用“箸”的形象 248
第六节 中国箸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播 249
一 箸文化向周边各地的进一步传播 249
二 箸文化向朝鲜半岛和日本传播 250
三 箸文化传入印度等地 251
四 箸文化向中亚、西亚、北非传播 251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多民族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57
第一节 宋元的统一促进了箸文化的发展 257
一 宋元的统一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58
二 手工业发展,制瓷业的繁荣促进了食具的改革 259
三 精美食具的应用促进了箸的工艺改革和发展 261
第二节 北方民族广泛用箸 271
一 战争与箸文化的传播 271
二 各种贸易活动促进了箸的传播 273
三 农业的发展、饮食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箸的广泛应用 274
四 瓷制餐具的普遍使用与刀箸匙的广泛并用 276
第三节 多民族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86
一 西部、西南地区各民族与汉文化的交流及箸文化的传播 286
二 多民族箸文化的融合 288
第四节 箸的形象出现在诗词中 292
第五节 中国箸文化向西方传播 295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箸文化 304
第一节 明清时期箸的生产与形制 304
一 箸的原料分类与使用者的社会类型 304
二 明清时期箸的形制与工艺特点 312
三 明清时期著的形制及其演变 325
四 清宫廷用箸 328
第二节 箸功用的超食具扩衍 336
一 箸成为他用物品 336
二 箸成为非功用物品 348
第三节 明清时期箸文化的繁衍 350
一 明清诗咏中的箸文化 350
二 明清文学作品中的箸文化 353
三 民俗中的箸文化 359
四 清代类书对箸文化史料的集结 363
第四节 明清时期箸文化的走势 364
一 “筷”称谓的出现与普泛 364
二 箸文化圈的扩衍 366
三 明清时代西方人眼中的箸文化 373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箸文化 39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箸文化 390
一 民族经济的新进展 390
二 手工业与筷子生产 392
第二节 筷子生产规模扩大 397
一 社会需要 398
二 行业生产 408
第三节 质地多样的筷子 417
一 竹筷 417
二 木筷 421
三 象牙筷子 425
四 金属筷子 428
五 其他 429
第四节 名人与筷子 432
一 溥仪卖筷子 432
二 杜月笙嫁女送金筷 433
三 蔡元培用筷话文明 434
四 孙中山刀叉换筷子 434
五 康有为用过鲸鱼骨筷子 435
六 赵寿山赠筷子 435
七 陶行知带头用双筷制 436
第五节 用筷礼俗与筷子在文学艺术中的出现 437
一 用筷的礼俗 437
二 筷子在文学艺术中的出现 441
第十章 箸文化研究的发展与前瞻 447
第一节 箸文化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 447
一 箸品增多,质量提高 447
二 筷子与礼俗、馈赠和纪念品 450
三 筷子与小说及论述其功能之作 454
四 筷子与诗词、民歌 456
五 筷子与音乐、戏剧、舞蹈、工艺美术 457
六 毛泽东与筷子 463
第二节 中国箸文化研究的兴起 465
第三节 箸文化专著问世 469
第四节 箸文化研究所与箸文化博物馆的创建 471
一 创立中国箸文化研究所 471
二 创建箸文化博物馆 474
三 域外展出和箸文化学术交流 477
第五节 箸文化学术研讨会与“箸文化”概念的确立 482
第六节 首届中国箸文物鉴定会 486
第七节 箸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488
第八节 中国箸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新世纪 489
附录: 497
一、中国箸文化大事年表 497
二、考古发现与传世古箸精品一览表 529
三、箸文化专著与论文目录选编 561
跋 568
后记 580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新世纪的文化思考》方克立著 2019
-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张文 2019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 你好,四大发明!》蒙曼,张迪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常亚光 2017
- 《人间词话 中华经典藏书》王国维著;张浴兮译注 2015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小四弦进阶教程 外国乐曲篇》刘沛,陈文雯主编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