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药制药化学
中药制药化学

中药制药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令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673611X
  • 页数:6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上篇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应用的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和系统分离的经典方法和最新技术,下篇按化学成分的类别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的天然来源的药物(化合物)和中药中一些典型的活性单体成分的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多种提取分离制备方法。
《中药制药化学》目录

上篇 3

第一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3

第一节 传统提取方法 3

一、溶剂提取法 3

二、水蒸气蒸馏法 7

三、升华法 7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方法 8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8

二、微波萃取技术 14

三、超声波提取技术 17

四、酶法提取 17

五、半仿生提取法 18

六、破碎提取法 18

七、空气爆破法 19

参考文献 19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22

第一节 溶剂分离法 22

一、根据化合物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2

二、酸性或碱性化合物的分离 22

第二节 常用柱色谱分离方法 23

一、氧化铝柱色谱 24

二、硅胶柱色谱 30

三、大孔树脂柱色谱 34

四、聚酰胺柱色谱 40

五、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 43

第三节 反相色谱及凝胶色谱方法 49

一、反相色谱方法 49

二、凝胶色谱方法 53

第四节 加压柱色谱技术 59

一、低压液相色谱(low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LPLC) 62

二、中压液相色谱(medium-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MPLC) 64

三、高压液相色谱(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66

第五节 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新技术 69

一、膜分离技术 69

二、液滴逆流萃取色谱法 75

三、高速逆流色谱 79

四、其他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新技术 84

参考文献 87

第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95

第一节 紫外吸收光谱 95

一、紫外光谱的产生 95

二、Lambert-Beer定律 96

三、生色团和助色团 97

四、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97

五、影响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的因素 98

六、紫外分光光度计 99

七、紫外-可见光谱在中药有效成分鉴定中的应用举例 101

第二节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a,IR) 106

一、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06

二、红外光谱仪 118

三、红外光谱的应用 121

第三节 核磁共振波谱 129

一、基本知识 129

二、1H-NMR谱 133

三、13C-NMR谱 134

四、1H-1H COSY谱 135

五、HMQC谱和HSQC谱 139

六、HMBC谱 141

七、2D-INADEQUATE谱 145

八、NOESY谱 147

九、HOHAHA谱和TOCSY谱 149

第四节 质谱 151

一、质谱的基本原理 151

二、常用离子源 157

三、高分辨质谱(HR-MS) 163

第五节 X-射线单晶衍射 165

一、X-射线单晶衍射简介 165

二、X-射线单晶衍射在中药化学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165

参考文献 168

第四章 中药成分分析 171

第一节 概述 171

第二节 方法学简介 172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72

二、色谱法 173

第三节 中药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78

一、定性分析 178

二、定量分析 179

三、中药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学考察 181

第四节 常见中药成分分析 184

一、生物碱 184

二、黄酮 187

三、皂苷 190

四、蒽醌 193

五、香豆素 195

六、强心苷 197

七、其他类化合物 198

参考文献 202

下篇 207

第一章 生物碱 207

阿托品 207

茶碱 210

长春碱 213

长春新碱 218

川芎嗪 220

刺乌头碱 225

东莨菪碱 227

毒扁豆碱 232

粉防己碱 234

高三尖杉酯碱 239

加兰他敏 246

咖啡因 250

可待因 254

可卡因 257

可可碱 260

奎宁 265

奎宁丁 269

利血平 272

颅痛定 275

麻黄碱 279

吗啡 286

麦角新碱 295

毛果芸香碱 302

那可丁 306

秋水仙碱 307

山豆根碱 312

山莨菪碱 317

乌头碱 321

喜树碱 325

小檗碱 329

延胡索乙素 334

野百合碱 338

一叶萩碱 342

罂粟碱 346

左旋多巴 347

第二章 萜类 352

薄荷醇 352

川楝素 354

穿心莲内酯 358

甘草次酸 364

雷公藤内酯 369

龙脑 375

齐墩果酸 377

青蒿素 387

山道年 391

薯蓣皂苷元 395

松醇 399

甜叶菊苷 404

芫花萜 407

愈创木醇 410

樟脑 413

紫杉醇 416

第三章 香豆素、黄酮类 420

大豆苷元 420

灯盏乙素 425

葛根素 429

黄芩苷 433

8-甲氧基补骨脂素 437

亮菌甲素 440

芦丁 442

木犀草素 447

秦皮乙素 453

水飞蓟素 458

银杏黄素 462

第四章 强心苷类 467

蟾立苏 467

K-毒毛旋花子苷 470

铃兰毒苷 475

去乙酰毛花苷丙 480

洋地黄毒苷 485

异羟基洋地黄毒苷 490

第五章 挥发油 497

桉油 497

八角茴香油 499

丁香罗勒油 505

肉桂油 509

松节油 512

芸香草油 516

第六章 其他类 519

斑蝥素 519

靛玉红 523

甘露醇 526

海柯皂素 529

海藻酸 533

鹤草酚 537

咖啡酸 542

没食子酸 547

南瓜子氨酸 549

泡番荔枝辛 553

山梨醇 558

水杨酸 561

天麻素 565

土大黄苷 568

五味子酯甲 572

叶酸 575

鱼腥草素 579

β-谷甾醇 581

索引 585

中文名索引 587

英文名索引 602

生物拉丁学名索引 6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