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城镇系统规划
城镇系统规划

城镇系统规划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秉毅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16027027
  • 页数:524 页
图书介绍:
《城镇系统规划》目录

第一章 城镇系统规划概论 1

第一节 城镇 1

一、城镇定义 1

二、城镇建制标准 1

第二节 城镇系统 3

一、城镇系统定义 3

二、城镇系统特点 4

三、城镇系统类型 8

第三节 城镇系统规划 11

一、城镇系统规划定义 11

二、城镇系统规划特点 12

三、城镇系统规划内容 13

四、城镇系统规划类型 14

五、城镇系统规划意义 17

六、城镇系统规划程序 18

七、城镇系统规划成果 21

第二章 城镇系统规划理论 24

第一节 中心地理论 26

一、中心地理论的产生 26

二、中心地理论的模型 26

三、中心地理论的验证、实践、评价 35

第二节 田园城市理论 46

第三节 卫星城镇理论 51

第四节 城镇系统发展阶段理论 53

一、农业时期——非系统均衡阶段 53

二、农业—工业时期——初级聚集阶段 55

三、工业时期——高度聚集阶段 55

四、高科技时期——系统均衡阶段 56

第五节 城镇系统最优化理论 58

第六节 城乡一体化理论 59

第七节 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63

第八节 区位理论 67

一、工业区位论 67

二、市场区位论 75

第九节 地域分工理论 88

第十节 生产力布局理论 89

一、生产力布局规律 89

二、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原则 104

第十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12

一、均衡发展理论 112

二、不均衡发展理论 113

三、增长极理论 114

四、核心—边缘理论 115

五、点轴开发理论 115

六、梯度理论 116

七、倒“U”理论 118

第十二节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120

第十三节 系统规划理论 123

一、线性规划 123

二、非线性规划 123

三、网络规划 123

四、动态规划 123

第三章 城镇系统发展基础——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分析 126

第一节 区域自然条件与城镇发展分析 126

一、地貌与城镇发展 126

二、地质与城镇发展 130

三、矿产与城镇发展 132

四、水与城镇发展 133

五、气候与城镇发展 135

六、土地与城镇发展 138

七、生物与城镇发展 138

八、区位与城镇发展 139

第二节 区域经济社会条件与城镇发展分析 140

一、区域经济社会水平与城镇发展 140

二、区域经济社会部门结构与城镇发展 142

三、区域科学技术与城镇发展 148

四、区域人口与城镇发展 149

五、区域经济社会政策与城镇发展 160

六、经济区、行政区与城镇经济区 163

第四章 城镇系统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分析 164

第一节 城镇系统发展历史分析 164

一、城镇系统发展历史分析意义 164

二、城镇系统发展历史分析内容 164

第二节 城镇系统现状分析 168

一、规模结构分析 169

二、职能结构分析 179

三、空间结构分析 225

四、经济社会联系分析 244

五、发展水平阶段分析 250

第三节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分析 251

一、城镇化 251

二、城镇化的测度 252

三、城镇化历史分析 255

四、城镇化现状分析 259

第四节 中国城镇、城镇化的历史、现状、机制分析 261

一、城镇、城镇化发展最早——商代,我国城镇形成 261

二、早期——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城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264

三、清后期(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国的城镇、城镇化发展缓慢、畸形 271

四、新中国城镇、城镇化发展道路曲折,但速度加快、成绩显著 275

五、中国城市、城市化现状特点 293

六、新中国城镇、城镇化发展的机制 295

七、新中国城镇、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300

第五章 城镇系统规划的依据、原则、指导思想 302

第一节 城镇系统规划的依据 30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02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302

三、国家、地方的城镇建设、规划的方针、政策、法规、技术规定、标准 303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303

五、区域(国土)规划、土地规划 303

六、大区域的城镇系统规划 303

七、本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社会和城镇的历史、现状特点 304

八、原城镇系统规划 304

第二节 城镇系统规划原则 304

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04

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305

三、发展生产,促进科技文教,方便生活,保护环境,防止灾害,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305

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306

五、城镇与乡村(区域)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 306

六、全局与局部结合 307

七、近期与远期结合 307

八、城镇系统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区域(国土)规划、土地规划结合 307

九、综筹兼顾,综合部署 308

十、提高城镇系统规划科学技术水平 308

第三节 城镇系统规划指导思想 309

第六章 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 313

第一节 未来城镇、城镇化的发展机制分析 313

一、农业是城镇、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动力 313

二、工业是城镇、城镇化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力 314

三、第三产业是城镇、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 315

四、交通是城镇、城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 315

五、区位是城镇、城镇化发展潜在动力 315

六、资源是城镇、城镇化发展的潜在动力 316

七、人口是影响城镇、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因素 316

八、政策是城镇、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316

九、科学技术是城镇、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317

第二节 区域总人口预测、规划 318

一、区域总人口预测 318

二、区域总人口规划 322

第三节 区域城镇人口预测、规划 323

一、区域城镇人口预测 323

二、区域城镇人口规划 329

第四节 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 329

一、城镇化水平预测指标选择 329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330

三、城镇化水平规划 347

第五节 中国未来城镇和城镇化的机制、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351

一、中国城镇化机制变化趋势 351

二、中国总人口发展预测 353

三、中国城镇人口发展预测 356

四、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预测 357

五、中国城镇化发展途径预测 361

第七章 城镇系统发展战略 367

第一节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分析 367

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367

二、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发展战略 368

三、区域产业发展战略 368

四、区域人口、城镇发展战略 368

五、区域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368

六、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369

七、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369

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69

第二节 城镇系统发展战略 385

一、制定城镇系统发展战略的依据 385

二、制定城镇系统发展战略的原则 385

三、城镇系统发展战略模式 386

第八章 城镇系统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社会联系、城镇经济区规划 394

第一节 城镇系统规模结构规划 394

一、规模等级划分 394

二、规模结构类型选择 395

三、规模结构确定 396

四、规模结构规划原则 397

第二节 城镇系统职能结构规划 399

一、城镇职能确定 399

二、职能类型城镇结构确定 400

三、区域中心城镇结构确定 401

四、职能结构规划原则 402

第三节 城镇系统空间结构规划 405

一、空间发展秩序确定 406

二、城镇地域结构确定 407

三、城镇空间布局 407

四、空间结构规划原则 408

第四节 城镇系统经济社会联系规划 410

一、经济社会联系系带规划 410

二、经济社会联系空间网络规划 413

三、经济社会联系规划原则 414

第五节 城镇经济区规划 415

一、城镇经济区划分 416

二、城镇经济区规划 418

第九章 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规划 420

第一节 区域交通规划 420

一、交通规划内容 421

二、交通现状分析 421

三、交通量预测 422

四、交通网布局规划 428

第二节 区域能源规划 448

一、能源规划内容 448

二、能源现状分析 449

三、能源发展预测 450

四、能源规划 459

第三节 区域邮电规划 465

一、邮电规划内容 466

二、邮电现状分析 467

三、邮电发展预测 468

四、邮电规划 468

第四节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470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内容 470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71

三、水资源供需预测 472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481

第五节 区域社会设施规划 484

一、教育科技设施规划 484

二、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486

三、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487

第十章 区域旅游规划 489

第一节 区域旅游现状分析 489

一、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489

二、旅游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494

第二节 区域旅游发展预测 495

一、旅游资源发展预测 495

二、游客的来源、数量、旅游方式及其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要求预测 496

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发展预测 496

第三节 区域旅游规划 496

一、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496

二、旅游路线、景区规划 497

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规划 498

四、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500

第十一章 区域环境规划 502

第一节 区域环境规划内容 503

第二节 区域环境现状分析 504

第三节 区域环境发展趋势预测 504

第四节 区域环境目标规划 505

一、环境标准 505

二、环境目标规划依据 510

第五节 区域环境区划 512

第六节 区域环境治理保护措施 512

一、环境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512

二、环境专项治理保护措施 515

第十二章 城镇系统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517

第一节 制定城镇系统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的原则 517

一、针对原则 517

二、系统原则 517

三、有效原则 518

四、区域原则 518

第二节 城镇系统规划实施的一般政策措施 518

一、法制 518

二、行政管理政策措施 519

三、经济政策措施 519

四、市场政策措施 519

五、户口、农民进城政策措施 520

六、计划生育政策措施 520

七、市镇建制政策措施 520

八、宣传政策措施 520

九、执行国家政策的政策措施 520

参考文献 52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