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作物育种理论与案例分析
作物育种理论与案例分析

作物育种理论与案例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其信主编;李保云,尤明山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485373
  • 页数:1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作物育种原理和主要育种方法为主线,以近20年来我国生产上主要推广的作物品种为案例,分析了育种理念及作物育种原理在作物育种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所选择的作物品种为我国不同地区的主栽品种,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所用育种方法包括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轮回选择、单倍体育种、远缘杂交、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法。本书首次以品种为对象,对其育种方法、育种理念和品种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可作为农学专业硕士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工作的育种家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物育种理论与案例分析》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作物育种目标 1

一、高产 2

二、优质 6

三、稳产 6

四、适宜的生育期 7

五、适应农业机械化要求 7

第二节 主要作物育种成就 8

一、矮秆、耐肥、高产作物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8

二、杂交水稻的选育与推广 9

三、杂交玉米的推广利用 11

四、抗虫棉的推广利用 12

五、作物育种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 13

第三节 主要作物育种展望 14

一、进一步加强作物种质资源工作 14

二、积极开展作物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14

三、加强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15

主要参考文献 15

第二章 作物育种群体及遗传分析群体 16

第一节 作物育种群体 16

一、纯系(自交系)品种 16

二、杂交种品种 20

三、群体品种 20

四、无性系品种 22

第二节 作物遗传作图群体 23

一、初级作图群体 24

二、次级作图群体 25

三、高级作图群体 27

主要参考文献 30

第三章 作物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及其育种案例分析 31

第一节 作物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31

一、基因重组 31

二、基因累加 32

三、基因互作 32

第二节 小麦品种‘农大211’的选育 33

一、‘农大211’的特征特性 34

二、‘农大211’的组合配制年代和选育过程 34

三、‘农大211’的育种理念 35

四、‘农大211’的推广前景 36

第三节 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的选育 37

一、‘矮抗58’的特征特性 37

二、‘矮抗58’的组合配制年代和选育过程 39

三、‘矮抗58’的育种理念 40

四、‘矮抗58’的推广前景 42

第四节 小麦品种‘洛麦23’的选育 42

一、‘洛麦23’的特征特性 43

二、‘洛麦23’的组合配制年代和选育过程 44

三、‘洛麦23’的育种理念 44

四、‘洛麦23’的推广前景 45

第五节 ‘内麦’系列品种的选育 45

一、品种简介 46

二、‘内麦8号’、‘内麦9号’、‘内麦10号’、‘内麦11’、‘内麦836’的组合配制和选育过程 50

三、‘内麦8号’、‘内麦9号’、‘内麦10号’、‘内麦11’、‘内麦836’的系谱 52

四、‘内麦’系列品种的育种理念 52

五、‘内麦’系列品种的推广成果 54

主要参考文献 55

第四章 作物回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及其育种案例分析 56

第一节 作物回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56

一、回交群体中纯合基因型比例 56

二、回交群体中轮回亲本基因回复频率 57

三、回交消除不利基因连锁的概率 57

第二节 作物回交后代的选择方法 59

一、显性单基因控制性状的回交转育 59

二、隐性单基因控制性状的回交转育 59

三、数量性状的回交转育 62

第三节 小麦品种‘金禾9123’的选育 63

一、‘金禾9123’的特征特性 63

二、‘金禾9123’的组合配制和选育过程 64

三、‘金禾9123’的育种理念与体会 66

四、‘金禾9123’的推广前景 66

第四节 小麦品种‘农大1108’的选育 67

一、‘农大1108’的特征特性 68

二、‘农大1108’的组合配制年代和选育过程 69

三、‘农大1108’的育种理念 69

四、‘农大1108’的推广前景 71

第五节 胚乳性状的回交转育 71

一、小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的回交转育 72

二、甜玉米的回交转育 73

三、糯玉米的回交转育 74

第六节 雄性不育性状的回交转育 75

水稻野败雄性不育的回交转育 75

主要参考文献 77

第五章 作物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及其育种案例分析 78

第一节 作物杂种优势的形成机制 78

一、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 78

二、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81

第二节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和途径 81

一、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必需的基本条件 81

二、不同繁殖方式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特点 82

第三节 玉米杂交种‘农大108’的选育 83

一、‘农大108’培育过程 83

二、‘农大108’培育过程中的创新点 85

第四节 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的选育 85

一、‘郑单958’的特征特性 86

二、‘郑单958’的组合配制和选育过程 86

三、‘郑单958’的选育理念 88

四、‘郑单958’的推广前景 89

第五节 耐密型玉米杂交种‘辽单565’的选育 90

一、品种来源和选育过程 90

二、‘辽单565’的特征特性 91

三、‘辽单565’产量表现 93

四、与国内外同类品种比较 94

五、成果创新点 94

第六节 杂交水稻的利用 95

一、“三系”及其利用 95

二、选育“三系”水稻的方法 97

三、两用核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研究 98

四、一系法杂交制种的设想 98

第七节 杂交油菜‘秦优7号’的选育 101

一、‘秦优7号’的特征特性 101

二、‘秦优7号’的组合配制年代和选育过程 102

三、‘秦优7号’的育种理念 104

四、‘秦优7号’的推广应用 106

附:杂交油菜‘秦优7号’的雄性不育“三系” 107

一、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3A’ 107

二、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陕3B’ 108

三、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K407’ 109

主要参考文献 112

第六章 轮回选择的理论基础及其育种案例分析 113

第一节 轮回选择的理论基础 113

一、Hardy-Weinberg定律 113

二、选择和基因重组是群体进化的主要动力 113

第二节 异花授粉作物的轮回选择 114

轮回选择用于高油玉米群体改良 114

第三节 “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117

一、太谷核不育小麦 117

二、‘矮败小麦’ 125

三、‘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技术体系 127

四、‘矮败小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131

主要参考文献 133

第七章 单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及其育种案例分析 134

第一节 单倍体形成机制 134

一、单倍体的产生 134

二、单倍体的类型 135

三、单倍体产生的途径和方法 135

四、单倍体二倍化 138

第二节 玉米单倍体育种 138

一、玉米单倍体的诱导 138

二、玉米单倍体的鉴定 140

三、玉米单倍体筛选的自动化 142

四、玉米单倍体加倍方法 142

五、玉米单倍体育种中的其他问题 145

六、玉米单倍体育种程序 146

第三节 小麦单倍体育种——‘花培5号’的选育 147

一、育种目标 147

二、小麦单倍体育种程序 148

三、‘花培5号’的选育过程 148

主要参考文献 150

第八章 远缘杂交的理论基础及其育种案例分析 151

第一节 远缘杂交的理论基础 151

一、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151

二、不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152

三、异染色体体系 152

四、单倍体 153

五、雄性不育材料 154

第二节 小黑麦的选育 154

小黑麦的培育 154

第三节 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57

主要参考文献 160

第九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育种案例分析 161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育种的理论基础 161

一、作物细胞工程辅助育种的理论基础 161

二、作物转基因技术 162

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64

第二节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 168

一、‘鲁棉研15号’的特征特性 168

二、‘鲁棉研15号’的选育过程 169

三、‘鲁棉研15号’的选育经过 170

四、‘鲁棉研15号’的育种理念 171

五、‘鲁棉研15号’的推广前景 172

第三节 甘薯体细胞杂交方法创制甘薯育种新材料 173

一、原生质体融合 173

二、融合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176

三、再生植株的杂种性鉴定 176

四、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形态鉴定 176

五、体细胞杂种植株的抗旱性鉴定 176

六、体细胞杂种薯块的产量与品质鉴定 177

主要参考文献 1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