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预防医学微生物学
预防医学微生物学

预防医学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聂约伯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98 页
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微生物学》目录

目录 1

绪言 1

第一篇 细菌学总论 1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1

微生物在生物学上的地位 2

第二节 细菌细胞的结构 2

微生物发展简史 3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8

第四节 细菌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10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13

第一节 细菌的主要化学组成 13

第二节 细菌的物理性状 14

第三节 细菌的营养 15

第四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18

第五节 细菌代谢产物及其实际意义 22

第六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26

第七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27

第三章 微生物的分布 30

正常人体常见的微生物 31

正常人体常见微生物的分布 32

第四章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向 34

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35

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1

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5

一、抗菌素 46

二、中草药的抗菌作用 48

三、细菌素 48

四、噬菌体 49

第五章 细菌的致病性 53

第一节 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 53

第二节 传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60

第三节 影响细菌致病性的因素 62

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63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63

第二节 细菌变异的实例 75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类型和机理 77

第四节 细菌变异的理论及实践在预防医学上的应用 89

第七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90

一、细菌的分类 90

二、细菌的命名 98

三、细菌的鉴定法 99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概述 101

第八章 非特异性免疫 102

第一节 屏障结构的防御作用 102

第二节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04

第三节 正常体液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106

第九章 抗原、抗体 113

第一节 抗原 113

第二节 抗体 117

第十章 特异性免疫 119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系统 119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形成过程 128

第三节 特异性细胞免疫 130

第四节 特异性体液免疫 133

第五节 各种免疫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142

第十一章 变态反应 144

第一节 概述 144

第二节 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型) 145

第三节 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148

第四节 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149

第五节 Ⅳ型变态反应(迟发型) 151

第六节 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 153

第十二章 免疫学诊断 155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 156

第二节 细胞免疫测定法 167

第三节 皮肤试验 171

第十三章 免疫学防治 173

第一节 人工自动免疫 173

第二节 人工被动免疫 176

第三节 预防接种的反应和处理 181

第三篇 主要传染病病原菌 188

第十四章 脑膜炎球菌 188

第十五章 肠杆菌科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第二节 伤寒杆菌及副伤寒杆菌 195

第三节 志贺氏菌属 201

附:枸橼酸杆菌属与有关菌属的鉴别 209

克雷伯氏菌属(肺炎杆菌) 210

肠杆菌属 210

假单胞菌属 211

第十六章 霍乱弧菌 211

第十七章 百日咳杆菌 218

附:流行性感冒杆菌 221

第十八章 布氏杆菌 222

第十九章 鼠疫杆菌 228

第二十章 炭疽杆菌 234

第廿一章 白喉杆菌 238

附:类白喉杆菌 245

第廿二章 分枝杆菌属 246

第一节 结核杆菌 246

第二节 麻疯杆菌 251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253

第廿三章 病原性螺旋体 253

第二节 回归热螺旋体 257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 259

第四篇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病原菌 260

第廿四章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概述 260

第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定义及分类 260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260

第四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调查 261

第三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鉴别 261

第五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 262

第六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及其防治 264

第廿五章 葡萄球菌 265

第廿六章 链球菌 272

第廿七章 沙门氏菌属 282

第廿八章 变形杆菌属 285

第廿九章 致病性大肠杆菌 288

第三十章 副溶血弧菌与不凝集弧菌 290

第一节 副溶血弧菌 291

第二节 不凝集弧菌 294

第卅一章 蜡样芽胞杆菌 295

第卅二章 产气荚膜杆菌 298

第卅三章 肉毒杆菌 304

第卅四章 毒素性真菌 308

第一节 概述 308

第二节 主要产毒真菌 316

第卅五章 放线菌 327

第一节 放线菌的概述 327

第二节 粮食中放线菌 329

第五篇 卫生微生物 330

概述 330

第卅六章 卫生细菌学检查总则 331

第一节 细菌总数的测定 331

一、细菌总数的卫生学意义 331

二、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332

第二节 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333

一、大肠菌群数的卫生学意义 333

二、大肠菌群数的检验 337

三、大肠杆菌数的检验 340

四、大肠菌群滤膜测定法 340

第三节 其他指标菌的选择 340

第一节 土壤微生物的分布 341

第四节 致病菌的分离 341

第卅七章 土壤微生物 341

第二节 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342

第三节 微生物在土壤自净中的作用 343

第四节 土壤卫生细菌学检验的卫生学意义 344

第五节 土壤卫生细菌学检验 345

第卅八章 水中微生物 346

第一节 水中微生物的分布 346

第二节 影响水中微生物分布的因素 347

第三节 水中病原微生物 347

第四节 水的自净 350

第五节 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过程 350

第六节 水质微生物学检验的卫生学意义 351

第七节 水质微生物学检验 351

一、水样的采取、保存与送检 351

四、病毒培养 352

(三)纱布垫浸渍法 352

(一)纱布垫浸渍法 352

三、病原菌分离 352

(二)浓集培养法 352

(一)直接培养法 352

二、卫生细菌学检验 352

(二)水溶性聚合物两相分离法 353

(三)利用吸附洗脱作用浓缩大容积水体 353

(四)应用多价阳离子盐类吸附和沉淀法 353

(五)可溶性藻酸盐过滤器法 353

第卅九章 空气中微生物 353

第一节 空气微生物的分布 354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在空气中的传播机转 354

第三节 空气污染指标菌的选择 355

第四节 空气卫生细菌学检验 356

一、沉淀法 356

二、滤过法 357

三、气流撞击法 358

第四十章 食品微生物 359

第一节 肉及肉制品微生物 359

一、肉中微生物的来源 359

二、肉品的变质 360

三、人畜共患传染病与食品卫生 361

四、肉品质量检查 362

五、肉及肉制品细菌学检验 362

第二节 乳及乳制品微生物 363

一、乳中微生物的来源 363

二、牛乳常见细菌的种类 364

三、牛乳常见病原菌 366

四、牛乳中的霉菌与酵母 367

五、牛乳中细菌与温度关系 367

六、牛乳贮藏时微生物丛的变化 367

八、细菌所致乳品缺陷 368

七、鲜乳保存及消毒、灭菌 368

九、乳及乳制品细菌学检验 369

第三节 水产品微生物 371

一、鱼及鱼制品中菌丛及其来源 371

二、鱼肉的腐败变质 371

三、鱼肉中的病原微生物 371

四、水产品质量检查 372

五、水产品细菌学检验 372

第四节 蛋及蛋制品微生物 373

一、蛋品微生物的来源 373

二、蛋品的腐败变质 374

三、蛋品病原菌对人的危害性 375

四、蛋及蛋制品细菌学检验 375

第五节 清凉饮料及酒性饮料微生物 378

一、饮料微生物学过程及其污染 378

二、清凉饮料及发酵酒细菌学检验 379

一、罐头食品残存微生物及其污染来源 380

第六节 罐头食品微生物 380

二、罐头食品的腐败变质 381

三、罐头的质量检查 382

(一)罐头的外部检查 382

(二)膨胀试验 382

(三)细菌学检查 382

四、罐头食品细菌学检验 383

第四十一章 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测定 384

第一节 消毒(灭菌)评价的指标 384

第二节 影响消毒效果微生物学测定的因素 387

第三节 实验条件下消毒效力的测定 389

第四节 现场消毒效果测定 391

第六篇 病毒 393

第四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393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393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397

第三节 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 402

第四节 病毒的变异 403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 409

第四十三章 病毒的传染与免疫 413

第四十四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预防原则 423

第一节 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423

一、标本采集的原则 423

二、病毒分离培养 424

三、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检查 424

四、病毒的鉴定 425

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 427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预防 429

第四十五章 呼吸道病毒 430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430

第二节 副流感病毒 439

第三节 麻疹病毒 440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443

第五节 腺病毒 444

附:腺病毒伴随病毒 447

第四十六章 肠道病毒 447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447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 451

第三节 埃可病毒 452

第四节 新型肠道病毒 454

第五节 胃肠炎病毒 454

第四十七章 肝炎病毒 455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456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460

第三节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465

第四十八章 虫媒病毒 465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466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470

第三节 登革热病毒 471

第四十九章 狂犬病病毒 473

第五十章 支原体 477

第七篇 其他 477

第五十一章 立克次氏体 481

第一节 概述 481

第二节 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群 484

第三节 恙虫热立克次氏体 486

第五十二章 衣原体 487

第一节 概述 487

第二节 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 489

第三节 鹦鹉热衣原体 490

第五十三章 反细菌武器 491

第一节 细菌武器及其种类 491

第二节 细菌武器的伤害作用和局限性 492

第三节 细菌武器使用方法 493

第四节 细菌武器的侦察 494

第五节 反细菌武器的检验 494

第六节 细菌武器的防护 4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