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药物制剂生产工艺与注解
药物制剂生产工艺与注解

药物制剂生产工艺与注解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荣周,缪立德,薛大权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22017303
  • 页数:7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七篇包括口服液制剂、输液制剂、滴眼剂、胶囊剂、片剂、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等的生产工艺。
上一篇:三维动画实例教程下一篇:数据结构
《药物制剂生产工艺与注解》目录

第一篇 口服液 1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口服液的种类 2

一、中药口服液分类 2

二、西药口服液分类 3

第二节 口服液的质量要求 4

一、中药口服液质量要求 4

二、西药口服液质量要求 5

三、卫生部部颁卫生学标准 5

四、卫生部对口服液附加剂的规定 5

第二章 生产车间总体规划布局 7

第一节 建筑与布局 7

第二节 口服液车间布局与要求 7

一、工艺要求 7

二、土建要求 8

第三节 提取车间布局与要求 8

一、垂直布局 8

二、平面布局 9

三、车间内部建筑装饰 10

四、门窗 10

第四节 辅助性工房 10

一、中药材前处理工房 11

二、乙醇回收工房 11

三、泵房 11

第三章 中药机械与应用 12

一、中药筛选机械 12

二、中药清洗机械 12

三、中药切药机械 12

四、中药炒药机械 12

五、中药粉碎机械 13

六、中药提取设备 16

七、中药液固分离设备 18

八、中药蒸发浓缩设备 19

第四章 中药的浸出与提取 21

第一节 浸出溶剂 21

一、对浸出溶剂的要求 21

二、常用的浸出溶剂 21

第二节 浸出辅助剂 22

第三节 中药材的浸出过程 23

一、溶剂的浸润过程 23

二、解吸与溶解过程 24

三、渗透与扩散过程 24

第四节 影响浸出的因素 24

一、药材粒度 25

二、浸出温度 25

三、浸出时间 25

四、浓度差 25

五、浸出压力 25

六、浸出溶剂的pH值 26

七、新技术的应用 26

第五节 常用的浸出方法 26

一、煎煮法 26

二、浸渍法 27

三、渗漉法 28

四、回流法 29

五、循环浸出法 30

六、水蒸气蒸馏法 30

第六节 常用的中药浸出工艺 31

一、单级浸出工艺 31

二、单级热回流浸出工艺 31

三、单级循环浸渍工艺 31

四、多级浸出工艺 31

五、半逆流多级浸出工艺 32

六、连续逆流浸出工艺 32

七、加压浸出工艺 32

八、粉状分散式浸出工艺 32

第七节 中药强化浸出方法 33

一、电场强化浸出 33

二、电磁场强化浸出 33

三、电磁振动强化浸出 33

四、挤压强化浸出 33

五、流化强化浸出 33

六、脉冲强化浸出 34

第八节 浸出液的浓缩 34

一、蒸发 34

二、蒸馏 35

第五章 提取液的分离精制 38

第一节 水醇法 38

一、水提醇沉法 38

二、醇提水沉法 39

第二节 酸碱沉淀法 39

第三节 铅盐沉淀法 39

第四节 石灰沉淀法 40

第五节 萃取法 40

第六节 吸附法 40

第七节 盐析法 41

第六章 附加剂的选择与应用 42

第一节 防腐剂 42

一、防腐的重要性 42

二、常用的防腐剂 43

第二节 矫味剂 45

一、甜味剂 46

二、芳香剂 47

三、矫味剂的应用 47

第三节 着色剂 48

一、天然染料 48

二、合成染料 48

第四节 助悬剂 49

第五节 乳化剂 50

第六节 澄清剂 50

第七章 口服液制备工艺及其相关管理 52

第一节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 52

第二节 灌装容器的洗涤及其主要设备 52

一、加压喷射气水洗涤法 52

二、甩水洗涤法 53

三、超声波洗涤法 54

四、灌装容器的干燥与灭菌 54

第三节 口服液配制及其主要设备 55

一、配制前准备工作 56

二、配制主要设备的选择与处理 56

三、配制方法 57

四、活性炭的选择与应用 57

五、pH值的控制 58

六、含量的调整 59

第四节 口服液滤过及其主要滤器 59

一、滤器的选用与处理 60

二、口服液的滤过装置 66

第五节 口服液的灌装 68

一、手工灌装 68

二、机械灌装 69

三、联动机组灌装 69

第六节 口服液的灭菌 69

一、湿热灭菌法 69

二、滤过除菌法 72

三、微波照射灭菌法 72

四、辐射灭菌法 72

第七节 口服液的贴签与包装 73

第八节 口服液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 73

第八章 口服液生产实例与注解 74

肌苷口服溶液 74

硫酸小诺米星口服溶液 74

利巴韦林口服溶液 75

布洛芬口服溶液 76

复方碘口服溶液 76

富马酸酮替芬口服溶液 77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77

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混悬液 78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78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79

磷酸苯丙哌林口服溶液 79

硫糖铝口服混悬液 80

九味羌活口服液 80

双丹口服液 81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81

益气养血口服液 82

鼻渊舒口服液 82

清开灵口服液 83

银黄口服液 83

金银花提取物 84

黄芩提取物 84

第二篇 注射剂 85

第一章 注射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85

第一节 概述 85

第二节 注射剂的特点 85

第三节 注射剂的分类及质量要求 85

第二章 渗透压与等张溶液 88

第一节 渗透压的概念 88

第二节 渗透压的调节法 88

一、求非电解质水溶液的冰点下降度 88

二、求电解质水溶液的冰点下降度 89

第三节 低渗溶液的调节 91

一、冰点下降数据法 91

二、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91

第四节 等张溶液的概念与应用 92

一、张度概念 92

二、自由透膜物质 93

三、溶血试验 93

第三章 注射液的pH值 98

第一节 pH值与人体的关系 98

第二节 缓冲剂 98

第三节 pH值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 99

一、酯的水解 99

二、内酯的水解 101

三、酰胺的水解 102

四、环酰胺的水解 103

五、其他类别药物的水解 105

第四章 氧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108

第一节 常见的几类易氧化药物 108

一、含酚羟基类药物 108

二、含氨基类药物 110

三、吡唑酮类药物 111

四、噻嗪类药物 112

五、其他易氧化药物 113

第二节 防止药物氧化变质的措施 114

一、抗氧剂 114

二、金属螯合剂 116

三、遮光 117

第五章 液体注射剂的配制 118

第一节 水溶液型的配制 118

一、溶剂——注射用水 118

二、辅助溶剂 119

三、助溶剂与增溶剂 120

四、配液 121

第二节 油溶液型的配制 122

一、溶剂——注射用油 122

二、辅助溶剂 123

三、其他溶剂 123

四、配液 123

第三节 悬浮剂型的配制 123

一、助悬剂 124

二、表面活性剂 125

三、絮凝剂或抗絮凝剂 126

四、摇变胶 126

第四节 乳状液型的配制 126

一、乳状液 126

二、乳化剂 127

三、配液 128

第五节 中草药注射液的配制 128

一、提取与除杂质 129

二、配制 130

第六章 注射用粉末剂的配制 133

第一节 粉末型 133

一、晶粒 133

二、水分 133

第二节 冻干型 133

一、冻结 134

二、升华 134

三、干燥 134

第七章 过滤与灌封 135

第一节 注射液的过滤 135

一、砂滤棒 135

二、垂熔玻璃滤器 135

三、微孔滤膜 135

四、筒式过滤 136

五、超滤膜 137

第二节 灌封 137

一、灌装量 137

二、充填惰性气体 137

三、封口 138

第八章 注射剂用容器与封装材料及其清洁处理 139

第一节 玻璃容器对注射剂的影响 139

一、水解作用 139

二、酸的影响 139

三、碱的影响 140

四、盐的影响 140

第二节 注射剂容器玻璃的选择 140

一、锆料玻璃 140

二、硼料玻璃 140

三、钡料玻璃 140

第三节 对塑料容器质量的要求 141

第四节 对橡皮塞与隔离膜质量的要求 141

第五节 容器及封装材料的清洁处理 142

一、玻璃容器的清洁处理 142

二、输液塑料袋的清洁处理 143

三、橡皮塞的清洁处理 143

四、衬垫薄膜的清洁处理 143

第九章 灭菌 145

第一节 细菌的污染及热原 145

第二节 防范性灭菌 146

一、清洗灭菌 146

二、药物蒸气灭菌 146

三、紫外光线灭菌 147

第三节 注射剂中添加抑菌剂 147

一、对抑菌剂的要求 148

二、常用的抑菌剂 148

第四节 制成品的灭菌 149

一、湿热灭菌 149

二、灭菌器内温度分布简易检测法 150

三、湿热灭菌的新概念 151

四、检漏 153

第十章 可见异物检查 154

第一节 可见异物检查的必要性 154

一、可见异物检查的作用及其异物产生的原因 154

二、国内外对可见异物检查所做的研究工作 154

第二节 目前国内对可见异物检查的规定 155

一、灯检法 155

二、光散射法 157

第十一章 注射剂制备 158

第一节 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158

一、1~20mL注射液工艺流程 158

二、瓶装输液工艺流程 158

三、粉针剂工艺流程 158

第二节 注射剂室卫生控制 160

第三节 注射剂生产主要机械设备 162

一、安瓿割圆机 162

二、安瓿洗涤机械 162

三、隧道灭菌烘箱 163

四、安瓿灌封机械 163

五、大输液生产联动线 163

六、西林瓶洗瓶机 163

七、西林瓶粉剂分装机 164

八、LGJ-Ⅲ型医用冷冻干燥机 164

九、YXQ·GY-3型快速冷却消毒器 164

第四节 注射剂制备实例与注解 164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164

氯化钙注射液 165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66

氯霉素注射液 167

莪术油乳注射液 168

葡萄糖注射液 168

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169

碳酸氢钠注射液 170

维生素C注射液(抗坏血酸注射液) 171

注射用细胞色素C 172

第五节 小剂量注射剂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73

第三篇 输液制剂 177

第一章 绪论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一、输液的概念与沿革 177

二、输液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78

三、输液在临床上的应用 178

第二节 输液的分类 179

一、按输液原料的性质分类 179

二、按临床用途分类 179

第三节 输液的质量要求 180

第二章 输液的GMP要求 182

第一节 厂房 182

一、平面布局 182

二、人员净化 183

三、物料净化 184

四、空气净化 184

第二节 设备 184

一、传动设备 184

二、管道 185

三、给水排水装置 185

第三节 人员 185

一、培训内容 186

二、培训考核 186

三、培训管理 187

第四节 生产管理 187

一、配制工序 187

二、洗瓶工序 187

三、灌装工序 188

四、灭菌工序 188

五、灯检工序 188

六、包装工序 188

第五节 质量管理 188

一、质量标准 189

二、质量检验 189

三、质量控制 189

四、实验动物管理 190

第六节 输液车间GMP认证的关键项目 191

一、人员 191

二、厂房 191

三、设备 191

四、卫生 191

五、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 192

六、生产管理 192

七、包装和贴签 192

八、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文件 192

九、质量管理部门 192

十、销售记录 192

第三章 输液的质量监控 193

第一节 输液的渗透压要求与调节 193

一、渗透压的溶质浓度计算法 193

二、冰点降低数据法调节渗透压 194

三、渗透压的渗透浓度计算法 194

四、等渗与等张 195

第二节 pH值 196

一、pH值及其生理上的意义 196

二、pH值对输液稳定性的影响 196

三、常用输液的pH值控制点范围 197

四、pH值常用测定方法 198

第三节 输液折光、旋光测定方法 199

一、折光率测定法 199

二、旋光度测定法 202

第四节 输液的稳定性 203

一、常用输液的化学稳定性 203

二、输液的稳定性试验 205

第五节 灭菌 210

一、F与F0值在灭菌中的应用 210

二、湿热灭菌法 214

三、水浴式灭菌 215

四、无菌检查法 216

第六节 可见异物与微粒的检查 221

一、可见异物 221

二、微粒 223

三、可见异物检查法 223

四、微粒检查法 224

第七节 热原检查 225

一、热原 225

二、热原检查 227

第八节 其他检查 230

一、输液特性黏数的测定 230

二、输液中重金属的测定 231

三、紫外吸收度的测定 233

第四章 输液的制备工艺 235

第一节 输液生产工艺流程 235

第二节 输液的生产工序 235

第三节 输液生产用水制备 235

一、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与应用处理 236

二、电渗析法制备去盐水 237

三、去离子水(纯水)的制备 238

第四节 注射用水的制备与质量要求 242

一、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242

二、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 244

三、综合法制备注射用水 245

第五节 输液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与控制要点 246

一、原辅料内控质量标准 246

二、辅料针用活性炭内控质量标准 252

三、包装材料内控质量标准 255

第六节 输液容器的洗涤 262

一、输液瓶的质量要求 262

二、输液瓶的处理 262

三、橡皮塞的质量要求与处理 263

四、涤纶薄膜的质量要求与处理 263

第七节 输液的配制 264

第八节 输液的过滤及其过滤器材 269

第九节 输液的灌装、轧口及其主要设备 270

一、人工灌装、轧口 270

二、半机械化灌装 270

三、输液全自动生产线(联动机组) 270

第十节 输液的灭菌及其灭菌设备 271

第十一节 输液的可见异物检查及具体要求 272

第十二节 输液包装要求与程序 272

第五章 塑料袋输液 273

第六章 输液生产实例与注解 275

第一节 电解质类输液 275

第二节 糖类输液 280

第三节 多元醇类输液 284

第四节 氨基酸类输液 286

一、氨基酸的作用特点 288

二、氨基酸输液的质量要求 288

三、氨基酸输液的组成部分 288

四、氨基酸输液的临床应用 289

五、氨基酸输液的品种 289

六、氨基酸输液制备实例 290

第五节 静脉脂肪乳类输液 291

一、脂肪乳输液 291

二、氟碳乳输液 293

第六节 代血浆类输液 295

一、代血浆的分类 295

二、代血浆的质量要求 295

三、常用的代血浆品种 295

右旋糖酐40葡萄糖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 296

右旋糖酐40氯化钠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 296

右旋糖酐70葡萄糖输液(中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 297

右旋糖酐70氯化钠输液(中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 297

右旋糖酐110葡萄糖输液(大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 298

右旋糖酐110氯化钠输液(大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 298

小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输液(小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 298

小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输液(小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 299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输液 299

羧甲基淀粉钠输液(简称404或403) 300

羟乙基淀粉代血浆输液 300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代血浆注射液 301

聚乙烯吡咯烷酮人工代血浆输液 302

第七节 治疗类输液 303

甲硝唑输液 303

甲硝唑葡萄糖输液 304

替硝唑注射液 304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305

盐酸培他啶氯化钠输液 305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输液 305

静脉当归输液 306

甘油氯化钠输液 306

羟乙基芦丁氯化钠输液 307

乳酸环丙沙星输液 307

氧氟沙星输液 308

第八节 输液制备工艺质量控制 308

第七章 输液生产中疑难问题与解决方法 311

第一节 可见异物方面的问题 311

第二节 热原方面的污染 312

第三节 细菌的交叉污染 312

第四节 输液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13

第四篇 滴眼剂 315

第一章 概述 315

第一节 滴眼剂的种类 315

一、溶液型 315

二、混悬液型 315

三、其他类型 315

第二节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 316

一、无菌 316

二、安全 316

三、稳定性 316

第三节 滴眼剂的作用机理与吸收途径 316

第四节 滴眼剂的工艺与质量控制 317

第二章 滴眼剂车间的工艺布局与设计要求 319

第一节 车间位置的选择 319

第二节 区域划分与生产工艺布局 319

一、垂直式布局 319

二、平列式布局 319

三、单高层布局 320

第三节 车间走廊的设计 320

一、环行走廊 320

二、外侧走廊 320

三、内侧走廊 320

第四节 净化空调设施 320

一、全方位的净化空调 320

二、局部净化空调 320

三、其他方式的空调 320

第五节 生产条件的要求 321

第三章 滴眼剂的附加剂选择与应用 323

第一节 缓冲溶液调节与应用 323

一、常用的几种缓冲溶液 324

二、应用实例 326

第二节 抑菌剂的选择与应用 327

一、常用抑菌剂的种类、性质与用途 327

二、应用实例 329

第三节 抗氧剂的选择与应用 329

一、影响氧化速度的主要因素 329

二、选用抗氧剂的原则 330

三、常用的抗氧剂及浓度 330

四、应用实例 330

第四节 金属螯合剂的选择与应用 331

一、金属螯合剂的作用与应用 331

二、依地酸及其钠盐的物理常数 331

三、应用实例 332

第五节 稳定剂的选择与应用 332

一、助悬剂 333

二、表面活性剂 333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333

四、混悬型滴眼剂制备实例 333

第四章 滴眼剂的稳定性 335

第一节 pH值对滴眼剂的影响 335

第二节 温度对滴眼剂的影响 335

第三节 氧对滴眼剂的影响 335

第四节 光对滴眼剂的影响 336

第五节 重金属对滴眼剂的影响 336

第六节 包装容器对滴眼剂的影响 336

第五章 滴眼剂制备工艺及其相关管理 338

第一节 滴眼剂生产工艺流程 338

第二节 生产工序 338

一、配料工序及其主要设备 338

二、滤过工序及其主要滤过器材 340

三、滴眼瓶洗涤工序及其主要设备 341

四、灌装工序及其主要设备 342

五、灭菌工序 344

六、灯检工序 345

七、包装工序 346

第三节 滴眼剂的生产技术管理、质量管理 346

第四节 硫酸链霉素滴眼液生产工艺规程 346

一、硫酸链霉素滴眼液生产工艺流程 346

二、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46

三、处方和依据 347

四、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347

五、安全技术、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348

六、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349

七、包装要求、说明书与贮存方法 349

八、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349

九、成品、半成品、原辅料的质量标准、消耗定额和技经指标 349

十、半成品检查方法和控制 350

十一、附录 350

第六章 滴眼剂制备实例与注解 352

肾上腺素滴眼液 352

盐酸乙基吗啡滴眼液(狄奥宁滴眼液) 353

弱蛋白银滴眼液 354

硝酸银滴眼液 355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355

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 356

氯霉素滴眼液 357

依地酸二钠滴眼液 358

盐酸金霉素滴眼液 359

乳糖酸红霉素滴眼液 360

荧光素钠滴眼液 361

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 362

氢溴酸后马托品滴眼液 362

氧氰化汞滴眼液 364

碘化钾滴眼液 364

复方碘化钾滴眼液 364

硫酸卡那霉素滴眼液 365

人工泪液滴眼液 366

硫酸新霉素滴眼液 366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新福林滴眼液) 368

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匹罗卡品滴眼液) 368

水杨酸毒扁豆碱滴眼液(依色林滴眼液) 370

利福平滴眼液 371

磺胺醋酰钠滴眼液 372

硫酸链霉素滴眼液 374

盐酸丁卡因滴眼液 375

硫酸锌滴眼液 375

盐酸可卡因滴眼液 376

醋酸可的松滴眼液 377

醋酸氢化可的松滴眼液 378

盐酸吗啉胍滴眼液 380

多黏菌素B滴眼液 380

盐酸土霉素滴眼液 381

盐酸四环素滴眼液 382

复方硫酸锌滴眼液 383

千里光滴眼液 384

光明滴眼液 385

藤菊兰滴眼液 386

珍视明滴眼液 386

利巴韦林滴眼液(三氮唑核苷滴眼液) 387

山莨菪碱滴眼液 388

阿昔洛韦滴眼液(无环鸟苷滴眼液) 388

碘苷滴眼液(疱疹净滴眼液) 389

吲哚美辛滴眼液 389

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 390

四氮戊省磺酸钠滴眼液 391

的确当滴眼液 391

维生素C滴眼液 392

溶菌酶滴眼液 393

消炎滴眼液 393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 394

色甘酸钠滴眼液 395

牛磺酸滴眼液 395

复方盐酸萘甲唑啉滴眼液 396

诺氟沙星滴眼液 396

近视明滴眼液 397

盐酸丁氧普鲁卡因滴眼液 397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 398

酞丁安滴眼液 398

托吡卡胺滴眼液 399

盐酸可乐定滴眼液 399

盐酸普萘洛尔滴眼液 400

盐酸阿糖胞苷滴眼液 400

第七章 滴眼剂疑难问题与改进实例 402

第一节 影响滴眼剂生物利用度的药剂学因素 402

一、同一药物各衍生物的理化性质 402

二、pH的影响 402

三、渗透压的影响 403

四、黏度的影响 403

五、滴入体积的影响 404

六、药物与蛋白结合的竞争性抑制剂的影响 404

七、粒度的影响 404

第二节 氯霉素滴眼液的处方改进 405

第三节 复方碘化钾滴眼液的处方改进 405

第四节 水杨酸毒扁豆碱滴眼液稳定性探讨 406

第五节 药物前体提高滴眼剂中维生素B2的治疗浓度 406

第六节 利福平滴眼液的最稳定pH值测定 407

第七节 阿糖胞苷滴眼液稳定性的验证 407

第八节 稳定型四环素类滴眼液的配制 409

第九节 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的处方改进及疗效观察 410

第十节 塑料滴眼瓶生霉问题的处理 410

第十一节 塑料滴眼瓶检菌方法的改进 411

第五篇 片剂 413

第一章 概述 413

第一节 片剂的定义与分类 413

一、片剂的定义 413

二、片剂的分类 413

第二节 片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414

一、片剂的特点 414

二、片剂的质量要求 414

第二章 片剂生产的质量管理和车间设计 415

第一节 片剂车间的GMP要求 415

一、厂房 415

二、设备 416

三、人员 417

四、生产管理 417

五、质量管理 418

第二节 片剂车间GMP认证要点 419

第三节 片剂车间构造及内环境的要求 420

一、片剂车间构造 420

二、片剂设备安装 422

三、室内环境 423

第四节 先进片剂车间介绍 424

一、各工序情况介绍 425

二、通风概况及风机夹层设计 426

三、建筑装修标准 426

第三章 片剂生产专用设备 428

第一节 粉碎设备 428

一、固体粉碎的目的、机理及方法 428

二、粉碎设备 430

第二节 筛选设备 437

一、过筛 437

二、筛选设备 439

第三节 混合设备 440

一、混合机理 440

二、影响混合操作的因素 441

三、混合设备 442

第四节 制粒设备 444

一、概述 444

二、湿法制粒及设备 445

三、干法制粒 449

第五节 烘干设备 450

一、厢式干燥器 450

二、流化床干燥器 450

第六节 压片设备 451

一、概述 451

二、单冲压片机 452

三、旋转式压片机 452

四、二次(三次)压制压片机 455

五、多层压片机 455

六、高速压片机 456

七、压片机冲模 456

第七节 包衣设备 456

一、普通包衣锅 456

二、流化包衣法 458

三、干压包衣法 458

第八节 包装设备 459

一、数片机 459

二、铝塑包装机 461

第四章 片剂的辅料 462

第一节 填充剂 462

第二节 吸收剂 464

第三节 润湿剂与黏合剂 464

第四节 崩解剂 467

一、常用崩解剂 467

二、崩解剂的作用机制 469

三、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470

第五节 润滑剂 470

一、润滑剂的作用机理 470

二、润滑剂的选用原则 470

三、常用的润滑剂 472

第六节 直接压片的辅料 473

第七节 缓释和控释片剂辅料 476

一、骨架型缓释片的辅料 476

二、控释给药系统的辅料 485

第八节 片剂的包衣材料 487

一、包糖衣用材料 487

二、包薄膜衣用材料 489

三、包肠溶衣材料 490

第五章 普通片剂制备 491

第一节 药物的结晶与粉末的性质 491

一、药物的结晶 491

二、药物粉粒的性质 492

第二节 粉粒的流动性与润湿性 494

一、流动性及其测定 494

二、影响粉粒流动性的因素 496

三、粉粒的润湿性 498

四、接触角的测定 498

第三节 片剂成型机制 501

一、制粒过程粉末结合的机制 501

二、片剂内颗粒结合的机制 501

第四节 制粒 503

一、被压颗粒的物理性能 503

二、湿法制粒 503

三、干法制粒 505

四、其他制粒法 505

第五节 压片 506

一、制颗粒压片 506

二、干法压片 507

三、空白颗粒法 508

第六节 分散片制备 509

一、作用特点 509

二、分散片性能 509

三、质量要求 509

四、药物选择 509

五、辅料 510

六、分散片制备及举例 510

第六章 缓释、控释片剂制备 512

第一节 概述 512

第二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制备 513

一、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513

二、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 518

三、渗透泵片 521

第七章 中药片剂的制备 523

第一节 概述 523

第二节 中药原料的处理 523

第三节 制颗粒、压片 524

第四节 中药片剂生产中问题与处理的方法 524

第八章 压片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528

第一节 影响片剂成型和质量的因素 528

一、原辅料性质的影响 528

二、压力的影响 530

三、水分的影响 531

四、黏合剂的影响 532

五、润滑剂的影响 532

六、崩解剂的影响 533

第二节 压片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34

一、松片 534

二、裂片 535

三、黏冲 536

四、叠片 536

五、片重差异 536

六、变色或表面花斑 537

七、崩解迟缓 537

八、片剂均匀度不合格 538

第九章 片剂的包衣 540

第一节 概述 540

一、包衣的目的 540

二、包衣的种类 540

三、包衣的质量要求 540

第二节 包衣方法 540

一、滚转包衣 540

二、流化包衣 541

三、埋管式包衣 541

四、压制(干压)包衣法 542

第三节 包衣过程 542

一、糖衣 542

二、薄膜衣、半薄膜衣 545

三、肠溶衣 547

第四节 包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48

一、糖衣片 548

二、薄膜衣片 550

第十章 片剂的质量监控 554

第一节 片剂质量监控的目的及意义 554

第二节 片剂的质量监控项目 554

一、外观 554

二、重量差异 554

三、含量均匀度 555

四、硬度与脆碎度 556

五、崩解时限 559

六、溶出度 561

七、释放度 571

八、卫生学检查 574

第三节 包衣片及其他片剂的特殊监控项目 575

一、包衣片 575

二、胃内滞留片 575

三、阴道片 576

四、分散片 577

第十一章 片剂制备实例及注解 578

一、普通片 578

二、双层片 580

三、糖衣片 581

四、薄膜衣片 583

五、肠溶衣片 583

六、缓释片 585

七、控释片 586

八、泡腾片 588

九、分散片 589

十、舌下片 590

十一、口腔崩解片 591

十二、口含片 591

十三、咀嚼片 592

十四、溶液片 593

十五、阴道片 594

十六、纸型片 594

第十二章 片剂新产品的试制 596

第一节 处方和工艺设计前工作 596

一、文献检索 596

二、实验研究 597

第二节 缓释、控释制剂指导原则 609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分类 610

二、体外药物释放度试验 610

三、缓释、控释制剂的体内试验 611

四、体内-体外相关性 611

第三节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612

一、概述 612

二、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 613

三、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方法 616

第六篇 胶囊剂 619

第一章 概述 619

第一节 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 619

一、胶囊剂的概念 619

二、胶囊的特点 619

第二节 胶囊剂的分类 619

第二章 胶囊剂的制备 620

第一节 硬胶囊剂的制备 620

一、空胶囊的制备 620

二、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与封口 620

第二节 软胶囊剂的制备 621

一、影响软胶囊剂成形的因素 621

二、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622

第三节 肠溶胶囊剂的制备 623

第三章 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624

第一节 质量检查 624

第二节 包装与贮存 624

第四章 胶囊剂制备实例与注解 625

糖安胶囊 625

复方制霉菌素胶囊 625

乙酰半胱氨酸胶囊 625

伤科胶囊 626

参七胶囊 626

奥沙普秦胶囊 626

肝泰灵五号胶囊 627

多索茶碱缓释胶囊 627

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 627

盐酸乌拉地尔缓释胶囊 628

利福喷汀自乳化胶囊 628

第五章 胶囊剂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629

第一节 硬胶囊剂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629

一、稳定性 629

二、崩解问题 629

三、装量差异问题 630

四、含水量超限问题 630

五、制备过程中的问题 631

第二节 软胶囊剂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632

一、崩解迟缓问题 632

二、渗油 633

三、内容物分层、装量不准确 633

四、软胶囊剂与包装容器的粘连现象 634

第七篇 软膏剂 乳膏剂 眼膏剂第一章 软膏剂 635

第一节 概述 635

一、软膏剂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635

二、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635

第二节 软膏剂车间GMP要求 635

一、厂房 635

二、设备 636

三、人员 636

四、生产管理 637

五、质量管理 637

第三节 软膏剂制备专用设备 637

一、软膏剂生产设备 637

二、软膏剂包装设备 638

第四节 软膏剂基质 638

一、油脂性基质 638

二、水溶性基质 639

第五节 软膏剂的制备 640

一、基质的处理 640

二、药物加入方法 640

三、制备方法 641

第六节 软膏剂质量监控 642

一、软膏剂质量监控的意义 642

二、软膏剂质量监控项目 642

第七节 软膏剂包装与贮藏 643

一、包装材料 643

二、包装方法 644

三、贮藏 644

第八节 软膏剂制备实例及注解 644

硼酸软膏 644

红霉素软膏 644

复方新霉素软膏 644

氧化锌软膏 645

硫软膏 645

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 645

清凉油 645

生肌玉红膏 646

第二章 乳膏剂 647

第一节 概述 647

第二节 乳膏剂基质 647

一、肥皂类 647

二、高级脂肪醇类 648

三、脂肪醇硫酸(酯)钠类 648

四、多元醇酯类 649

五、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 650

第三节 乳膏剂生产设备 650

一、乳匀机 650

二、旋转型热交换器的连续式乳膏制造装置 651

第四节 乳膏剂制备 651

第五节 乳膏剂质量检查 651

第六节 乳膏剂制备实例及注解 651

水杨酸乳膏 651

醋酸氟轻松乳膏 652

硝酸甘油乳膏 652

醋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653

复方黄芩苷乳膏 653

第三章 眼膏剂 654

第一节 概述 654

第二节 眼膏剂基质 654

第三节 无菌要求 654

第四节 眼膏剂制备 654

第五节 眼膏剂质量检查 655

第六节 眼膏剂制备实例与注解 655

红霉素眼膏 655

醋酸泼尼松眼膏 655

硫酸阿托品眼膏 655

复方碘苷眼膏 655

黄氧化汞眼膏 656

盐酸金霉素眼膏 656

附录 657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塑料输液容器 657

附录二 塑料袋装输液灌封机使用说明 666

附录三 《中国药典》(2005年版)药筛规格表 669

附录四 工业筛规格表 669

附录五 粉碎作用力的选择表 670

附录六 常用蜂蜜成分分析表 670

附录七 经验炼蜜与物理鉴别对照表 670

附录八 几种蜂蜜的适用方剂范围 670

附录九 乙醇稀释法 671

附录十 水醇法制备中药口服液乙醇用量换算表 671

附录十一 乙醇稀释法(浓乙醇1000mL)稀释时所需加水量(20℃) 672

附录十二 中草药提取液加醇倍量表 672

附录十三 不同温度下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在100g水中) 672

附录十四 有关温度的术语规定 673

附录十五 常用的抗氧剂及其浓度 673

附录十六 依地酸及其钠盐的物理常数 673

附录十七 EDTA—Me的稳定常数的对数值 673

附录十八 羟苯酯类的溶解度及常用浓度 674

附录十九 糖浆中防腐剂用量表 674

附录二十 在干热空气与湿热空气的作用下细菌的死亡时间 674

附录二十一 常用的温度指示剂 674

附录二十二 一些物质对短波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反射系数 675

附录二十三 操作室内不同时间紫外线灭菌的结果 675

附录二十四 紫外线照射距离(30cm)一定条件下照射时间与各种微生物的杀菌率关系 675

附录二十五 常用药物冰点下降、氯化钠当量及等渗表 676

附录二十六 常用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E)和克等渗容积(VISO) 694

附录二十七 滴眼剂常用抑菌剂杀灭绿脓杆菌需用的时间 694

附录二十八 眼用药物与附加剂配伍表 695

附录二十九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在100g水中) 696

附录三十 常用抗生素质量与效价的关系 696

附录三十一 最低装量检查法 696

附录三十二 口服液、滴眼剂、软膏剂等的生产技术管理 697

附录三十三 口服液、滴眼剂、软膏剂等的质量管理 701

参考文献 7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