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鲁春燕,张建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22083579
  • 页数:6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消化系统概念、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药物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目录

上篇 消化系统概论 2

第一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

第一节 食管的结构与功能 3

一、食管的结构 3

二、生理功能 4

第二节 胃的结构与功能 4

一、胃的结构 4

二、胃酸的分泌与调节 7

第三节 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及药物代谢功能 12

一、小肠的结构 12

二、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14

三、药物代谢功能 18

第四节 大肠的结构与功能 18

一、大肠的结构 18

二、生理功能 22

第五节 肝脏的结构与功能 24

一、肝脏的结构 24

二、生理功能 25

第六节 胰腺的结构与功能 32

一、胰腺的结构 32

二、胰液的分泌与调节 33

第七节 胆囊和胆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6

一、胆囊的结构与功能 36

二、胆管和壶腹的结构与功能 37

第八节 网膜、肠系膜和腹膜的结构与功能 38

一、结构 38

二、生理功能 39

参考文献 40

第二章 消化系统常见的临床表现 41

第一节 腹痛 41

一、病因 41

二、发生机制 42

三、诊断方法 43

第二节 反酸与胸骨后烧灼感 45

一、病因 45

二、发病机制 46

三、诊断方法 47

第三节 吞咽困难 49

一、发病机制 49

二、病因 50

三、诊断方法 51

第四节 恶心及呕吐 53

一、病理生理 53

二、病因 54

三、诊断方法 55

第五节 腹泻 57

一、发生机制 57

二、病因 58

三、诊断方法 59

第六节 便秘 61

一、病因 61

二、发病机制 62

三、诊断要点 62

第七节 消瘦与食欲不振 63

一、消瘦 63

二、食欲不振 64

第八节 消化道出血 66

一、上消化道出血 66

二、下消化道出血 72

第九节 腹水 7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74

二、诊断要点 76

第十节 黄疸 76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77

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77

三、诊断要点 80

第十一节 腹部肿块 81

一、病因 81

二、诊断要点 83

参考文献 84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有关检查及其应用 85

第一节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85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86

二、脂类代谢检查 87

三、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 87

四、肝脏酶学检查 88

第二节 消化道普通X射线检查 90

一、腹部平片 90

二、胃肠道钡剂检查 91

第三节 超声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95

一、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96

二、胆系疾病的超声诊断 106

三、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113

第四节 计算机体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17

一、计算机体层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17

二、磁共振成像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22

第五节 胃肠道内镜检查 125

一、胃镜检查 125

二、结肠镜检查 128

三、超声内镜检查 130

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133

参考文献 135

第四章 胃肠激素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一、胃肠激素的来源 136

二、胃肠激素的分类 138

三、胃肠激素的作用方式 138

四、胃肠激素的受体 139

第二节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139

一、胃泌素 139

二、生长抑素 140

三、胆囊收缩素 142

参考文献 144

第五章 神经胃肠病学概论 145

第一节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与脑-肠轴 145

一、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145

二、调控胃肠道的中枢神经系统 147

三、脑-肠轴 148

第二节 神经胃肠病发病机制 150

一、FGIDs的发病机制 150

二、DGIM的发病机制 152

第三节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体系与胃肠动力疾病的曼谷新分类 154

一、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分类(2006年) 154

二、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 156

三、胃肠动力疾病(DGIM)的曼谷新分类 162

参考文献 164

第六章 胃肠道菌群与菌群失调 165

第一节 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形成 165

一、肠道菌群的形成 166

二、胃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分布 166

第二节 肠道菌群的生理作用 167

一、生物屏障作用 167

二、营养作用 168

三、免疫调节作用 168

四、促进生长发育 169

五、代谢作用 169

六、恢复抗生素导致的微生态失衡 169

七、延缓衰老 169

八、抑瘤作用 170

九、内分泌功能 170

第三节 肠道菌群失调 170

一、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170

二、常见的肠道菌群失调 171

参考文献 175

第七章 肠黏膜屏障 177

第一节 肠黏膜屏障的组成 177

一、概述 177

二、肠道黏膜屏障的结构组成 177

第二节 肠黏膜屏障损害的病理生理 180

一、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180

二、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后的病理生理 182

第三节 肠黏膜屏障损害的诊断与治疗 183

一、肠黏膜屏障损害的诊断 183

二、肠黏膜屏障损害的治疗原则 186

参考文献 186

中篇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篇 188

第八章 食管疾病 188

第一节 反流性食管炎 18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88

二、病理 191

三、临床表现 191

四、并发症 192

五、辅助检查 192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194

七、治疗 194

八、预防 195

第二节Barrett食管 19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96

二、病理 196

三、临床表现 197

四、诊断 197

五、并发症 199

六、治疗 199

第三节 贲门失弛缓症 20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00

二、临床表现 201

三、并发症 202

四、诊断 203

五、鉴别诊断 203

六、治疗 204

第四节 食管癌 20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06

二、病理 207

三、临床表现 211

四、辅助检查 212

五、鉴别诊断 213

六、治疗 214

七、预防 219

八、预后 221

参考文献 222

第九章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223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 223

一、胃、十二指肠黏膜正常防御平衡 223

二、病因 226

三、发病机制 229

四、病理 232

五、临床表现 233

六、并发症 235

七、诊断 237

八、鉴别诊断 239

九、治疗 240

第二节 急性胃炎 248

一、病因 248

二、发病机制 249

三、病理 249

四、临床表现 249

五、诊断 250

六、治疗 250

第三节 慢性胃炎 25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51

二、分类 253

三、病理 254

四、临床表现 257

五、胃镜与实验室检查 257

六、治疗 258

七、预防措施 259

第四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259

一、流行病学 26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260

三、分型 262

四、临床表现 262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262

六、治疗 263

第五节 胃癌 265

一、流行病学 26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265

三、病理 269

四、播散与转移 271

五、临床表现 272

六、辅助检查 273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275

八、治疗 276

九、预后 281

参考文献 281

第十章 小肠疾病 282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与细菌性食物中毒 282

一、感染性腹泻 282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286

第二节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 29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91

二、临床分型 291

三、临床表现 292

四、辅助检查 292

五、诊断 293

六、鉴别诊断 293

七、治疗 294

第三节 肠结核 29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96

二、病理 297

三、临床表现 298

四、辅助检查 298

五、诊断 300

六、鉴别诊断 300

七、治疗 301

第四节 克罗恩病 30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03

二、病理 305

三、临床表现 306

四、辅助检查 307

五、诊断 309

六、鉴别诊断 309

七、治疗 310

第五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 31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13

二、病理 314

三、临床表现 315

四、辅助检查 316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317

六、并发症 318

七、治疗 318

第六节 慢性假性肠梗阻 320

一、病因 320

二、发病机制 321

三、临床表现 322

四、辅助检查 323

五、诊断 324

六、鉴别诊断 325

七、治疗 327

第七节 小肠肿瘤 329

一、病因 329

二、病理 329

三、临床表现 330

四、辅助检查 332

五、诊断 333

六、鉴别诊断 334

七、治疗 334

参考文献 335

第十一章 大肠疾病 336

第一节 溃疡性结肠炎 336

一、发病机制 336

二、临床表现 337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33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339

五、治疗 340

第二节 肠易激综合征 341

一、病因 342

二、发病机制 343

三、临床表现 34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346

五、治疗 346

第三节 缺血性结肠炎 34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349

二、病理生理 350

三、临床表现 350

四、实验室检查 35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52

六、治疗 352

第四节 大肠癌 353

一、流行病学 35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54

三、病理 354

四、临床表现 357

五、实验室检查 358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359

七、治疗 361

参考文献 361

第十二章 肝脏疾病 363

第一节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363

一、病原学 364

二、发病机制 365

三、病理 366

四、临床表现 369

五、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369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371

七、治疗 372

第二节 酒精性肝病 375

一、发病机制 375

二、病理 377

三、临床表现 377

四、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378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379

六、治疗 380

第三节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382

一、流行病学 382

二、发病机制 382

三、病理 383

四、临床表现 384

五、辅助检查 38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86

七、治疗 387

第四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 38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88

二、病理 389

三、临床表现 389

四、实验室检查 39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91

六、治疗 393

第五节 肝硬化 39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94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 396

三、临床表现 398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399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402

六、治疗 402

第六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40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406

二、病理 407

三、临床表现 408

四、实验室检查 408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09

六、治疗 410

第七节 肝性脑病 411

一、病因及诱因 411

二、发病机制 411

三、临床表现 413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414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415

六、治疗 416

参考文献 418

第十三章 胆道疾病 419

第一节 胆石症 419

一、流行病学 419

二、发病机制 419

三、临床表现 421

四、辅助检查 421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422

六、治疗 422

第二节 急性胆囊炎 42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424

二、病理 425

三、临床表现 425

四、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426

五、治疗 427

第三节 慢性胆囊炎 42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428

二、病理 428

三、临床表现 429

四、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429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430

六、治疗 430

第四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430

一、病因 430

二、病理生理改变 431

三、临床表现 432

四、辅助检查 432

五、诊断 433

六、鉴别诊断 433

七、治疗 434

参考文献 436

第十四章 胰腺疾病 437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437

一、病因 437

二、发病机制 439

三、病理 441

四、临床表现 441

五、辅助检查 443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444

七、治疗 445

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 44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48

二、病理 450

三、临床表现 450

四、辅助检查 451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453

六、治疗 453

第三节 胰腺癌 45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55

二、病理 457

三、临床表现 459

四、辅助检查 46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63

六、治疗 464

参考文献 466

第十五章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467

第一节 药源性消化道出血及溃疡 467

一、致病机制 468

二、致病药物和临床表现 46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472

四、预防 472

五、治疗 473

第二节 药物性肝病 473

一、发病机制 473

二、病理 475

三、临床表现 476

四、诊断 478

五、鉴别诊断 479

六、治疗 479

第三节 药源性肠梗阻 482

一、发病机制 482

二、临床表现 483

三、致病药物 48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84

五、预防 484

六、治疗 484

第四节 药源性腹泻 484

一、发病机制 485

二、致病药物和临床表现 48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487

四、预防 487

五、治疗 488

第五节 药源性胰腺炎 488

一、发病机制 488

二、致病药物 489

三、治疗 489

参考文献 489

下篇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 491

第十六章 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 491

第一节 抗酸药 491

一、抗酸药的药理作用及分类 491

二、抗酸药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491

第二节H2受体拮抗剂 498

一、H2受体拮抗剂的发展过程 498

二、H2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 499

三、H2受体拮抗剂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499

第三节 质子泵抑制剂 512

一、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512

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 513

三、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514

四、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注意事项 515

五、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 516

六、质子泵抑制剂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518

第四节 胃黏膜保护剂 533

一、胃黏膜保护剂的作用机制 533

二、胃黏膜保护剂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533

参考文献 543

第十七章 胃肠解痉药和助消化药 544

第一节 胃肠解痉药 544

一、胃肠解痉药的作用机制 544

二、胃肠解痉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544

三、胃肠解痉药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545

第二节 助消化药 549

一、助消化药的药理作用及分类 549

二、助消化药的应用原则 550

三、助消化药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550

参考文献 552

第十八章 促胃肠动力药及止吐药和催吐药 553

第一节 促胃肠动力药 553

一、促胃肠动力药的药理作用及分类 553

二、促胃肠动力药的研究进展 554

三、促胃肠动力药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555

第二节 止吐药和催吐药 561

一、止吐药和催吐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561

二、止吐药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561

参考文献 569

第十九章 泻药和止泻药 570

第一节 泻药 570

一、泻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570

二、泻药的应用原则 570

三、泻药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 571

第二节 止泻药 574

一、止泻药的作用机制、分类及注意事项 574

二、止泻药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 574

参考文献 577

第二十章 微生态制剂 578

第一节 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及分类 578

一、微生态制剂的定义 578

二、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578

第二节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原则 579

第三节 微生态制剂的药效学及药代学特点 579

参考文献 581

第二十一章 肝胆疾病用药 582

第一节 肝脏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582

一、肝病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582

二、治疗肝病的药物分类 583

第二节 抗病毒药 583

一、核苷类似物 584

二、干扰素 591

三、苦参素 596

第三节 肝脏疾病辅助用药 597

一、药理作用及分类 597

二、肝脏疾病辅助用药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600

第四节 利胆药 621

一、药理作用及分类 621

二、服用原则 621

三、利胆药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622

参考文献 629

第二十二章 抗消化道肿瘤药 630

第一节 药物治疗概况 630

一、消化道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现状 630

二、消化道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难题 631

第二节 抗消化道肿瘤药物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 632

一、细胞毒类药物 632

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 651

参考文献 656

第二十三章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 657

第一节 氨基水杨酸类 657

一、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简介 657

二、氨基水杨酸类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 657

第二节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660

一、生长抑素的定义及药理作用 660

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 661

第三节 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 668

一、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668

二、加贝酯 668

三、乌司他丁 670

参考文献 671

附录APASL 2008亚太肝病学会乙肝治疗指南 672

缩略语表 6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