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松高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8
  • ISBN:14048·1596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目录
标签:学程 微生物

微生物和微生物的定义 1

第一篇 微生物学总论 1

名词中外文对照表 1

第一章 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1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 2

第二章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3

第三章 细菌的形态学 7

微生物的种类 9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9

细菌细胞的构造 10

细菌形态一般检查法 13

第四章 细菌的生理学 15

细菌的化学组成 15

细菌的营养 16

菌的酶 17

细菌的代谢产物 18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19

细菌的培养 22

第五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及正常机构的分布 23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 23

正常人体上微生物的分布 25

第六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6

灭菌、消毒、防腐的概念 26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7

物理灭菌法 28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32

常用的消毒剂 32

化学疗剂 35

生物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36

抗菌素 36

第七章 吞噬菌体 38

微生物变异概说 41

第八章 微生物的变异性 41

微生物变迁的实例 42

微生物变异在实用上的意义 44

第九章 传染论 45

传染的概念 45

传染源的发生的因素 46

一、微生物的病原性 46

二、机体的感受性 48

三、环境因素 48

传染的途径和方式 49

微生物在机体内的扩散和局限性 50

传 染的类型 51

第十章 免疫学 52

免疫 的概念 52

免疫的类型 52

机体的正常防御机构 54

关于免疫力的机制 56

抗原与抗体 57

第十一章 免疫反应 59

毒素与素的中 和反应 59

凝集反应 60

沉淀反应 62

溶解反应 63

补体结合反应 64

过敏反应 67

第十二章 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67

血清病 68

传染性变态反应 68

变态反应性疾病 69

关于变态反应及过敏反应的机制问题 70

第十三章 疫苗免疫血清及其应用 71

疫苗 72

免疫血清 74

第二篇 微生物学各论 77

第十四章 化性球菌 77

葡萄球菌 77

链球菌 80

猩红热 82

肺炎球菌 84

脑膜炎球菌 86

淋球菌 88

第十五章 肠道杆菌类 90

肠道杆菌种类和一般性质 90

大肠杆菌 92

产气杆菌 93

肺炎杆菌 93

变形杆菌 94

沙门氏强属 95

痢疾杆菌 102

第十六章 霍乱孤菌 106

绿脓杆菌 109

嗜血菌属的—般特性 110

第十七章 嗜血菌属 110

流行性感冒杆菌 111

百日咳杆菌 112

软性下疳杆菌 114

第十八章 巴斯德氏菌属 115

鼠疫杆菌 115

第十九章 布鲁氏菌属 119

第二十章 炭疽杆菌 123

第二十—章 梭状芽孢杆菌属 127

梭状芽孢杆菌属的—般特性 127

破伤风杆菌 127

气性坏疽杆菌 130

肉毒杆菌 133

第二十二章 白喉杆菌 136

分枝杆菌属的—般特性 142

第二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 142

结核杆菌 143

麻风杆菌 148

第二十四章 放线菌 149

放线菌的—般特性 149

牛型放线菌 150

第二十五章 病原性真菌 151

真菌概说 151

皮肤丝状菌 154

白色念珠菌 155

新形隐球菌 156

第二十六章 病原性螺旋体 156

螺旋体概说 156

梅毒螺旋体 158

雅司螺旋体 160

回归热螺旋体 161

奋森氏螺旋体和梭形杆菌 163

出血性黄疸螺旋体 164

第二十七章 立克次氏体 166

立克次氏体概说 166

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 168

一、普氏立克次氏体 168

二、莫氏立克次氏体 170

恙虫病立克次氏体 171

第二十八章 病毒 173

病毒总论 173

天花和小牛痘病毒 178

限“麻疹病毒 181

水痘病毒 181

流行性感冒病毒 182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183

狂犬病病毒 184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85

苏联春夏型脑炎病毒 187

脊髓灰白质炎病毒 187

沙眼病毒 188

传染性肝炎病毒 188

一、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190

二、实验室常用设备 190

实验一 实验室规则和设备介绍 190

第三篇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190

附录 191

一、玻璃器皿的准备法 191

二、生理盐水的制备法 191

三、常用染色液的制备法 191

实验二 细菌形态的观察 192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使用法 192

二、细菌三种基本形态的观察 193

三、细菌细胞各种构造的观察 193

四、染色标本的制备法 193

五、悬滴标本制备法 194

一、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195

实验三 细菌的培养 195

附录 鞭毛染色法 195

二、细菌的接种和培养 196

三、培养物中细菌生长情况的观察 197

实验四 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的实验 198

空气、水和土壤中细菌的检查 198

实验五 灭菌和消毒实验 199

一、热灭菌试验 199

二、高压灭菌器和干热灭菌器使用法 199

三、化学药品消毒试验 199

四、青霉素的抗菌试验 200

实验六 血清学反应 200

一、凝集反应 201

二、沉淀反应 202

三、溶血反应 202

一、化脓球菌的形态观察 203

实验七 化脓性球菌 203

二、化脓球菌培养物观察 203

一、病原性肠道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204

三、临床标本的直接镜检 204

附录 荚膜染色法 204

实验八 肠道杆菌类 204

二、肥达氏反应 205

三、菌苗陈列 206

附录 206

一、中国蓝平板基制法 206

二、远藤氏平板基制法 206

三、罗氏双糖基制法 206

实验十 炭疽杄菌和梭状芽孢杆菌 207

四、单糖发酵管的制法 207

二、炭疽杆菌菌落观察 207

一、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魏氏杆菌形态观察 207

实验九 百日菌、鼠疫杄杆菌和布鲁氏菌 207

三、布鲁氏菌形态观察 207

二、鼠疫杆菌形态观察 207

一、百日咳杆菌形态观察 207

五、靛基质试液的配制 207

二、白喉杆菌形态观察 208

附录 奈瑟氏染色法及染液的配制 208

三、锡克氏反应 208

附录 牛乳培养基制法 208

一、白喉病人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208

三、魏氏杆菌牛奶发酵试验 208

实验十一 白喉杆菌 208

一、结核病人痰标本的直接涂片检查及结核杆菌菌落观察 209

二、麻风杆菌涂片标本的观察 209

三、结核菌素试验 209

四、卡介苗陈列 209

附录 杜氏培养基制法 209

实验十二 分枝杆菌属 209

附录 沙保弱氏培养基制法 210

实验十四 病原性螺旋体 210

一、病原性螺旋体形态观察 210

二、皮肤真菌病的各种标本的采集与直接镜检 210

一、真菌基本形态和菌落的观察 210

实验十三 真菌 210

二、梅毒血清学诊断——康氏反应和克莱氏反应 211

附录 212

一、姬姆萨氏染色法 212

二、镀银染色法 212

实验十五 立克次氏体和病毒 213

一、立克次氏体形态观察 213

二、内基氏包涵体的观察 213

三、外-斐二氏反应 213

四、各种疫苗陈列 214

附录 麦氏染色法 2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