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中国思想史论集  续编
中国思想史论集  续编

中国思想史论集 续编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复观著
  • 出 版 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82
  • ISBN:
  • 页数:623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思想史论集 续编》目录

目次前言自序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与态度问题——中国思想史论集代序之一 1

中国思想史论集自序之二 15

中国思想史论集自序之三—我的若干断想 21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序 25

中国思想史工作中的考据问题——两汉思想史卷三代序 35

阴阳五行及其有关文献的研究 41

一、从文字学上看阴阳二字之原始意义 42

二、诗经中的阴阳观念 44

三、春秋时代阴阳观念之演变 45

四、春秋时代的五行观念 50

五、我对今文尚书在文献上的一般看法 56

六、甘誓的成立时代及其中的五行问题 61

七、洪范的成立时代及其中的五行问题 67

八、战国时代阴阳观念的演变与在易传中的发展 85

九、易传与道家的关系 93

十、战国时代五行观念的演变与邹衍 96

十一、阴阳五行的融合——从吕氏春秋到董仲舒 103

由尚书甘誓、洪范诸篇的考证,看有关治学的方法和态度问题 113

一、治学的态度比方法更重要 113

二、历史问题,应让历史自身有优先发言权 114

三、批评应从对方立论的根据下手 121

四、由铁及疆域,推断禹贡成立的年代 125

五、有根据的判断,不能称为「意必」之辞 133

六、我并没误会屈先生的说法 138

七、应实事求是,多作反省的例证 143

与陈梦家屈万里两先生商讨周公旦?否践阼称王的问题一、现代中国史学的反省 151

二、周公问题在历史中的演变及其重新提出 154

三、武王成王的年龄问题 160

四、康诰的问题 166

五、尚书中康诰以外的有关文献 172

六、尚书以外的两点讨论 178

有关周公践阼称王问题的申复 185

有关周初若干史实之考证 207

引言 207

一、西安半坡文化的启发 210

二、两个文化层的混乱 212

三、周太王接不上客省庄第二期文化 215

四、因抄材料的错误,而迷失了周文化是殷文化的一支   216

五、因缺乏文献史料的了解而误解了后稷 220

六、后稷到文王的世次问题 224

七、公刘问题 226

八、太王迁豳的有关问题 227

九、姜、羌及周祖先居地问题 231

十、周与夏的关系问题 234

十一、上帝与祖宗神的问题及对傅斯年的评价 239

十二、武王伐纣的年代、兵力及八族的问题 244

十三、学术风气的问题 257

释「版本」的「本」及士礼居本国语辨名 261

一、有关本问题材料批判上的若干基本观点问题 271

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再检讨 271

二、重新检讨先秦有关资料 276

三、检讨史记老子列传 289

四、就现行老子一书以考查其作者及其传承 296

帛书老子所反映出的若干问题 311

一、名的起源问题 323

先秦名学与名家 323

二、名的特别意义及孔子的正名思想 325

三、辩者与名家 331

四、公孙龙及公孙龙子 334

五、公孙龙的批判者 336

六、先秦正名思想的完成 339

七、名家的价值 342

释公孙龙子指物论之「指」 345

一、各家释解略评 345

二、指字的一般用法 348

三、指物论的指字意义 350

四、庄子与公孙龙的纠葛 352

释论语的「仁」——孔学新论 355

一、二千年无确解 379

有关中国思想史中一个基题的考察——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379

二、哥白尼的回转 384

三、思想史中的夹杂与「心即天」 390

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 397

释论语「民无信不立」——儒家政治思想之一考察 403

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的区别及其意义 413

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为纪念民国六十八年孔子诞辰而作 431

一、荀子政治思想中的儒家通义 443

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 443

二、荀子政治思想的特征 449

三、荀子政治思想对儒家精神之曲折 459

中国的治道——读陆宣公传集书后 467

王阳明思想补论 495

一、「清代汉学」在时间上及精神上的界定 511

「清代汉学」衡论——这是为参加在美国加州所开「中国十八世纪学术讨论会」而写的 511

二、清代汉学家的治学方向①惠栋②钱大昕③戴震④阮元⑤江藩 517

三、汉代学术与清代汉学间之大疆界 538

四、清代汉学家在完全不了解宋学中排斥宋学 556

五、对宋学及清代汉学作「近代地」再评价 562

一、宋代理学的特征 569

程朱异同——平铺地人文世界与贯通地人文世界 569

二、朱元晦对程伊川思想的传承 578

三、二程的平铺地人文世界 588

四、朱元晦的贯通地人文世界 596

五、程伊川的一重(平声。下同)世界与朱元晦的二重世界 602

六、朱元晦由实践与穷理,对形而上性的消解 607

答陈胜长先生「周官非古文质疑」 6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