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红兰,石金舟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8040655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系列化选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创新‘十三五’规划教材”中的一种。全书分为三篇共三十五章,编写中坚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遵循“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原则,做到准确阐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文字力求简明、流畅。在编排形式方面,本书按绪论、细菌学总论、细菌学各论、真菌学、病毒学总论、病毒学各论的顺序进行编写。书中设置了相关知识点的拓展链接,重点阐述新进展以及与知识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便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点和课堂重点内容;在每章后面设置了课后小结、思考题、推荐文献阅读,引导和促进学生自学,采用纸质版教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医学微生物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 1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2

第一篇 细 菌学 9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9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9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0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21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24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24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24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 27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29

第五节 细菌的分类 32

第三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36

第一节 消毒灭菌 36

第二节 生物安全 42

第四章 噬菌体 46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 46

第二节 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 47

第三节 噬菌体的应用 48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50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50

第二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 51

第三节 细菌的基因突变 53

第四节 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55

第五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中的实际意义 58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 60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60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62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64

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65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65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 67

第三节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71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73

第五节 医院感染 76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79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79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81

第九章 球菌 85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8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89

第三节 肠球菌属 95

第四节 奈瑟菌属 96

第十章 肠杆菌科 101

第一节 埃希菌属 101

第二节 志贺菌属 104

第三节 沙门菌属 106

第四节 克雷伯菌属与变形杆菌属 109

第十一章 弧菌属 112

第一节 霍乱弧菌 112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115

第十二章 螺杆菌属与弯曲菌属 116

第一节 螺杆菌属 116

第二节 弯曲菌属 117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119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119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125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129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129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134

第三节 其他分枝杆菌 136

第十五章 动物源性细菌 138

第一节 布鲁菌属 138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140

第三节 芽胞杆菌属 143

第四节 柯克斯体属 146

第五节 巴通体属 147

第十六章 其他细菌 149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 149

第二节 鲍特菌属 151

第三节 军团菌属 153

第四节 假单胞菌属 154

第五节 嗜血杆菌属 156

第六节 窄食单胞菌属 157

第七节 不动杆菌属 158

第十七章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160

第一节 放线菌属 160

第二节 诺卡菌属 162

第十八章 支原体 164

第一节 概述 164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167

第十九章 衣原体 170

第一节 概述 170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173

第二十章 立克次体 178

第一节 概述 178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181

第二十一章 螺旋体属 186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 186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189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191

第二篇 真 菌学 197

第二十二章 真菌学概述 197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197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200

第三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201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202

第二十三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204

第一节 皮肤感染真菌 204

第二节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207

第三节 机会致病性真菌 208

第四节 地方性真菌 213

第三篇 病 毒学 217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217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217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221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226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29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229

第二十五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32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232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234

第三节 抗病毒免疫 236

第二十六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241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241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245

第二十七章 呼吸道病毒 250

第一节 正黏病毒 250

第二节 副黏病毒 255

第三节 冠状病毒 259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260

第二十八章 胃肠道病毒 263

第一节 肠道病毒 263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267

第二十九章 肝炎病毒 271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271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73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280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282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283

第三十章 虫媒病毒 286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86

第二节 登革病毒 288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290

第四节 西尼罗病毒 291

第五节 寨卡病毒 291

第三十一章 出血热病毒 293

第一节 汉坦病毒 293

第二节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295

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 296

第四节 马尔堡病毒 297

第三十二章 疱疹病毒 299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301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02

第三节EB病毒 304

第四节 人巨细胞病毒 306

第五节 新型人疱疹病毒 308

第三十三章 逆转录病毒 311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11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315

第三十四章 其他病毒 317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317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319

第三节 细小DNA病毒 321

第四节 痘病毒 321

第三十五章 朊粒 324

中英文名词对照 327

主要参考文献 3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