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灿明,王日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09059464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
《无机及分析化学》目录

绪论 1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发展简介 1

二、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1

三、无机及分析化学在专业中的重要性 2

四、学习方法与要求 2

第一章 分散体系 4

第一节 溶液 5

一、溶液的浓度 5

二、稀溶液的通性 7

第二节 胶体 12

一、分散度与表面能 13

二、吸附作用 14

三、溶胶的性质 16

四、溶胶的胶团结构 18

五、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9

六、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21

七、表面活性物质和乳浊液 22

思考题 25

习题 25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7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7

一、系统与环境 27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27

三、过程和途径 28

四、热、功和内能 29

第二节 化学反应热效应 30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30

二、反应热和焓 31

三、盖斯定律 33

四、标准生成热和标准燃烧热 34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38

一、自发过程 38

二、熵 40

三、吉布斯自由能 42

思考题 45

习题 46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48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48

一、化学反应速率 48

二、反应机理 49

三、反应速率理论 50

第二节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2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2

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5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7

第三节 化学平衡 58

一、化学平衡常数 58

二、平衡常数与△G? 60

三、化学平衡的计算 61

第四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62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2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3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5

四、平衡移动原理与反应条件选择 66

思考题 66

习题 67

第四章 电解质溶液 70

第一节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70

一、电解质的分类 70

二、电离度 70

三、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 70

四、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74

五、强电解质溶液 75

第二节 缓冲溶液 76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 76

二、缓冲作用原理 76

三、缓冲溶液pH的计算 77

四、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 79

五、缓冲溶液的配制 80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81

一、一元弱酸强碱盐的水解 81

二、一元弱碱强酸盐的水解 82

三、弱酸弱碱盐的水解 83

四、多元弱酸强碱正盐的水解 84

五、酸式盐的水解 84

六、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85

第四节 酸碱理论 86

一、酸碱质子理论 86

二、酸碱电子理论 87

第五节 沉淀溶解平衡 87

一、溶度积 88

二、溶度积规则 90

思考题 94

习题 95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 97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97

一、氧化数 97

二、氧化与还原 98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99

一、氧化数法 99

二、离子—电子法 100

第三节 原电池和电动势 101

一、原电池和电极 101

二、电极的分类 103

三、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 103

四、电池反应自由能变与电动势 104

第四节 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 105

一、标准电极电位 105

二、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 106

第五节 电极电位的应用 111

一、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电池电动势 111

二、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11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111

四、选择氧化剂或还原剂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次序 112

五、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13

六、元素电位图及其应用 114

思考题 116

习题 116

第六章 原子结构 119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 119

一、氢原子光谱 119

二、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21

三、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122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22

一、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22

二、电子云和径向分布函数图 125

三、量子数 126

第三节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 127

一、轨道能级 127

二、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29

三、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29

第四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律 132

一、原子半径 132

二、电离能 133

三、电子亲合能 134

四、电负性 135

思考题 135

习题 136

第七章 分子结构 137

第一节 离子键 137

一、离子键的形成 137

二、离子键的特征 137

三、离子的特征 138

四、晶格能(U) 139

第二节 共价键理论 139

一、价键理论 140

二、杂化轨道理论 143

三、分子轨道理论 146

第三节 分子间力和氢键 149

一、分子的极性 149

二、分子间力 150

三、氢键 151

第四节 离子极化 152

一、离子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 152

二、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53

第五节 晶体结构 155

一、离子晶体 155

二、原子晶体 155

三、分子晶体 156

四、金属晶体 156

思考题 156

习题 157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159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59

一、配合物的组成 159

二、配合物的命名 161

第二节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62

一、配位键的形成 162

二、若干配离子的价键结构 162

三、外轨型与内轨型配离子 166

第三节 配位离解平衡 166

一、配位离解平衡与平衡常数 166

二、配位离解平衡的移动 168

第四节 螯合物 174

一、螯合物简介 174

二、几种重要的螯合剂 175

三、EDTA的螯合物 176

四、生物螯合物示例 177

五、配合物的重要性 178

思考题 178

习题 179

第九章 重要生物元素及其化合物 181

第一节 非金属元素选述 181

一、卤素 182

二、氧、硫、硒 185

三、氮、磷、砷 188

四、碳、硅、硼 192

第二节 主族金属元素 195

一、钾、钠、钙、镁 195

二、P区金属元素 197

第三节 过渡金属元素 198

一、通性 198

二、dS区元素 199

三、d区元素 202

思考题 205

习题 205

第十章 分析化学概论 208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析方法 208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08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208

三、物质分析的一般程序 209

四、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210

第二节 滴定分析概述 210

一、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 210

二、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211

三、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213

第三节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216

一、误差与准确度 217

二、偏差与精密度 218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219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19

五、有限次分析数据的处理 220

思考题 223

习题 223

第十一章 酸碱滴定法 225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 225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225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间隔的因素 227

三、混合指示剂 228

第二节 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229

一、强酸与强碱的相互滴定 229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231

三、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234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235

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35

二、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236

三、应用示例 237

思考题 238

习题 238

第十二章 配位滴定法 240

第一节 EDTA及其配合物的特点 240

一、EDTA的性质 240

二、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 241

第二节 配位平衡 241

一、配合物稳定常数与各级配合物的分布 241

二、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244

三、条件稳定常数 246

第三节 配位滴定原理 246

一、配位滴定曲线 246

二、酸效应曲线与酸度控制 248

三、金属指示剂 249

四、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250

第四节 配位滴定法应用 252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52

二、应用实例 252

思考题 253

习题 253

第十三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255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255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与滴定终点的确定 256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256

二、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258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 260

一、概述 260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60

三、高锰酸钾法应用示例 261

第四节 重铬酸钾法 262

一、概述 262

二、重铬酸钾法应用示例 262

第五节 碘量法 263

一、概述 263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65

三、碘量法应用示例 266

思考题 267

习题 267

第十四章 吸光光度法 268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68

一、光的基本性质 268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69

三、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270

第二节 显色反应及其条件控制 271

一、吸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271

二、显色反应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272

三、显色剂 274

第三节 吸光光度分析方法和仪器 275

一、目视比色法 275

二、光电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275

三、吸光光度法常用仪器 276

第四节 吸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279

一、吸光光度法的误差来源 279

二、测量条件的选择 281

第五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282

一、试样中微量组分的测定 282

二、示差分光光度法 283

思考题 284

习题 284

第十五章 电位分析法 285

第一节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285

一、基本原理 285

二、参比电极 286

三、指示电极 286

四、pH玻璃电极及其膜电位 288

五、复合电极简介 289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 290

一、溶液pH的电位分析法 290

二、溶液pH电位法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291

三、离子活(浓)度的测定方法 292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 294

一、基本原理 294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 295

第四节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297

一、醋酸电离度、电离常数的测定 297

二、氯、溴和碘离子混合物的电位滴定 297

思考题 298

习题 298

第十六章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300

第一节 色谱分析法 300

一、色谱法原理 300

二、气相色谱法(GC) 302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03

四、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304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 305

一、概述 305

二、原子发射光谱法 306

三、原子吸收光谱法 307

四、红外吸收光谱法 307

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307

六、分子发光分析法 308

七、核磁共振波谱法 309

第三节 电化学分析法 309

一、概述 309

二、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309

第四节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310

第五节 仪器分析的发展现状 310

附录 312

表1 基本物理常数表 312

表2 单位换算 312

表3 常用的酸碱密度、百分比浓度 312

表4 一些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标准生成自由能和标准熵(298K) 313

表5 一些水合离子的标准生成热、标准生成自由能和标准熵 316

表6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91~298K) 317

表7 标准电极电位表(298K) 318

表8 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298K) 323

表9 一些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324

表10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表 324

表11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 325

主要参考书 3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