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学业负担论纲
学业负担论纲

学业负担论纲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靳玉乐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学业负担论纲》目录
标签:学业 负担

导论 1

一、背景与意义 1

二、文献评论 2

(一)学业负担的内涵研究 2

(二)学业负担的归因研究 5

(三)学业负担的对策研究 7

三、研究设计 10

第一章 学业负担的定义与假设 17

一、定义:内容、外延、特点 17

二、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的关系 19

(一)学业负担主观判断与教学效能主体理解的体认内化 20

(二)学业负担客观表征与教学效能客观表现的运行轨迹 20

(三)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主客互动的相互作用图式 21

三、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的关系 22

(一)学业负担主观感知与学习效能自我认知的契合 23

(二)学业负担主体担当与学习效能客观存在的统一 23

(三)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主客统一的作用图式 23

第二章 学业负担的水平及特征 27

一、研究设计 27

(一)研究假设、目标与内容 27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29

(三)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36

二、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水平 43

(一)小学生学业负担第一水平 44

(二)小学生学业负担第二水平 50

(三)小学生学业负担第三水平 54

(四)小学生学业负担水平演变的内在规律 59

三、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水平 63

(一)初中生学业负担第一水平 64

(二)初中生学业负担第二水平 69

(三)初中生学业负担第三水平 73

(四)初中生学业负担第四水平 77

(五)初中生学业负担第五水平 81

(六)初中生学业负担水平演变的内在规律 85

四、高中生的学业负担水平 89

(一)高中生学业负担第一水平 89

(二)高中生学业负担第二水平 95

(三)高中生学业负担第三水平 100

(四)高中生学业负担第四水平 104

(五)高中生学业负担第五水平 109

(六)高中生学业负担水平演变的内在规律 113

五、学生学业负担的外部特征 117

(一)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外部特征 118

(二)初中生学业负担的外部特征 130

(三)高中生学业负担的外部特征 141

第三章 教学效能的水平与特征 155

一、教学效能的概念重建与数据说明 155

(一)教学效能概念重建的背景 155

(二)教学效能的内涵与指标体系 156

(三)教学效能的调研工具与数据处理 160

二、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 161

(一)教学效能的水平 161

(二)教学效能的特征 184

(三)教学效能的影响因素 185

三、初中教师的教学效能 204

(一)教学效能的水平 204

(二)教学效能的特征 242

(三)教学效能的影响因素 243

四、高中教师的教学效能 268

(一)教学效能的水平 268

(二)教学效能的特征 305

(三)教学效能的影响因素 307

第四章 学生学习效能的水平及特征 335

一、学习效能的理论设想与研究设计 335

(一)学习效能研究的理论设想 335

(二)学习效能的内涵与指标 337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339

二、小学生的学习效能 341

(一)小学生学习效能的水平 341

(二)小学生学习效能的特征 356

(三)小学生学习效能的影响因素 361

三、初中生的学习效能 368

(一)初中生学习效能的水平 368

(二)初中生学习效能的特征 397

(三)初中生学习效能的影响因素 405

四、高中生的学习效能 413

(一)高中生学习效能的水平 413

(二)高中生学习效能的特征 438

(三)高中生学习效能的影响因素 446

第五章 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的关系 457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57

(一)研究思路 457

(二)研究方法 458

二、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关系的实证分析 458

(一)小学阶段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的关系 458

(二)初中阶段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的关系 461

(三)高中阶段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的关系 463

三、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关系的学理确证 466

(一)认知确信:教学效能作为影响学业负担水平变化的中介变量 467

(二)实践确认:教学效能作为学业负担水平合理生成的关键动力 467

(三)理论确保:教学效能作为解决学业负担问题的学理支点 468

第六章 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的关系 471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71

(一)研究思路 471

(二)研究方法 472

二、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关系的实证分析 472

(一)小学阶段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的关系 472

(二)初中阶段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的关系 475

(三)高中阶段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的关系 478

三、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逻辑关系的确证 480

(一)学习效能作为反映学业负担表现的客观结果 480

(二)基于学业负担优化的学习效能表征 481

(三)学习效能与学业负担“共同体”场域的逻辑本质 483

第七章 学业负担的改善与优化 487

一、学业负担政策的价值重建 487

(一)学业负担政策的科学化要求 488

(二)学业负担政策形成的价值共识 489

(三)学业负担政策执行的价值创造 490

二、学业负担改善与优化的教学效能逻辑 491

(一)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关系的优化 491

(二)学业负担改善和优化的教学视点 494

三、学业负担改善与优化的学习效能逻辑 499

(一)以成功体验和成败归因为指引的“心理场”历练 500

(二)以策略转换和能力提升为依托的“文化场”营造 501

(三)以问题解决和协同学习为旨趣的“网络场”建构 50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