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
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

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左季云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0821601
  • 页数:618 页
图书介绍:左季云,四川省江北县人,他熟读经书,精通文史,早年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司宦海之沉浮,遂弃仕途,认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自己又具有中医学的基础,于是挂牌以行医为职业。他医术精湛,汉病奇效,对病人认真负责。尽管当时他已是著名的中医师,但仍夜以继日地研究、探索,治愈了无数濒临死亡的危难病人。他以救死扶伤,济世回春为已任。他治学严谨,大部分精力从事于医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一生著述
《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目录

第一章 桂枝汤类 1

第一节 桂枝汤 1

第二节 桂枝加附子汤 13

第三节 桂枝加桂汤 17

第四节 桂枝去芍药汤 20

第五节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22

第六节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24

第七节 小建中汤 26

第八节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31

第九节 桂枝甘草汤 33

第十节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36

第十一节 桂枝麻黄各半汤 38

第十二节 桂枝二麻黄一汤 40

第十三节 桂枝二越婢一汤 42

第十四节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45

第十五节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48

第十六节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2

第十七节 桂枝加葛根汤 53

第十八节 桂枝加芍药汤 55

第十九节 桂枝加大黄汤 57

第二章 麻黄汤类 60

第一节 麻黄汤 60

第二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7

第九节 四逆散 70

第三节 大青龙汤 71

第四节 小青龙汤 75

第五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 85

第六节 麻黄附子甘草汤 88

第三章 葛根汤类 91

第一节 葛根汤 91

第二节 葛根黄芩黄连汤 94

第三节 葛根加半夏汤 97

第四章 柴胡汤类 99

第一节 小柴胡汤 99

第二节 大柴胡汤 122

第三节 柴胡加桂枝汤 131

第四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33

第五节 柴胡桂枝干姜汤 136

第六节 柴胡加芒硝汤 140

第五章 栀子汤类 143

第一节 栀子豉汤 143

第二节 栀子甘草豉汤 148

第三节 栀子生姜豉汤 149

第四节 栀子干姜汤 150

第五节 栀子厚朴枳实汤 151

第六节 栀子柏皮汤 153

第七节 枳实栀子汤 155

第六章 承气汤类 159

第一节 大承气汤 159

第二节 小承气汤 178

第三节 调胃承气汤 183

第四节 桃仁承气汤 190

第五节 抵当汤 198

第六节 抵当丸 204

第七节 十枣汤 206

第八节 大陷胸汤 211

第九节 大陷胸丸 216

第十节 小陷胸汤 221

第十一节 三物白散 233

第十二节 麻仁丸 237

第七章 泻心汤类 242

第一节 生姜泻心汤 242

第二节 甘草泻心汤 246

第三节 半夏泻心汤 249

第四节 大黄黄连泻心汤 252

第五节 附子泻心汤 256

第六节 黄连汤 259

第七节 黄芩汤 263

第八节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270

第九节 旋覆代赭汤 273

第十节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281

第八章 白虎汤类 285

第一节 白虎汤 285

第二节 白虎加人参汤 300

第三节 竹叶石膏汤 310

第九章 五苓散类 315

第一节 五苓散 315

第二节 猪苓汤 329

第三节 文蛤散 333

第四节 茯苓甘草汤 336

第十章 四逆汤类 340

第一节 四逆汤 340

第二节 四逆加人参汤 351

第三节 通脉四逆汤 353

第四节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359

第五节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361

第六节 干姜附子汤 362

第七节 白通汤 366

第八节 茯苓四逆汤 368

第十节 当归四逆汤 376

第十一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86

第十一章 理中汤类 391

第一节 理中丸 391

第二节 真武汤 421

第三节 附子汤 443

第四节 甘草附子汤 449

第五节 桂枝附子汤 451

第六节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453

第七节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455

第八节 芍药甘草附子汤 459

第九节 桂枝人参汤 461

第十二章 杂方类 464

第一节 赤石脂禹余粮汤 464

第二节 炙甘草汤 467

第三节 甘草干姜汤 475

第四节 芍药甘草汤 479

第五节 茵陈蒿汤 481

第六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488

第七节 麻黄升麻汤 492

第八节 瓜蒂散 494

第九节 吴茱萸汤 503

第十节 黄连阿胶汤 509

第十一节 桃花汤 513

第十二节 半夏散及汤 516

第十三节 猪肤汤 519

第十四节 甘草汤 523

第十五节 桔梗汤 525

第十六节 苦酒汤 528

第十七节 乌梅丸 532

第十八节 白头翁汤 540

第十九节 牡蛎泽泻散 548

第二十节 蜜煎导方 552

第二十一节 大猪胆汁并土瓜根导 553

第二十二节 烧挥散 553

附:伤寒论大要 558

序言 558

第一章 仲景《伤寒论》之原序 558

第一节 编校派 560

第四章 《伤寒论》各家注释之派别 560

第三章 《伤寒论》伤寒二字解 560

第二章 《伤寒论》之渊源 560

第二节 尚方派 561

第三节 温补派 561

第四节 地域派 561

第五节 类方派 562

第六节 运气派 562

第七节 扶阳派 562

第八节 尊经派 563

第九节 温清派 563

第十节 校勘派 563

第十二节 怀疑派 564

第十一节 中西派 564

第一节 太阳 565

第二节 阳明 565

第三节 少阳 565

第四节 太阴 565

第五章 《伤寒论》之提纲 565

第五节 少阴 566

第六节 厥阴 566

第六章 伤寒论六经之脉证 566

第一节 太阳 566

第二节 阳明 568

第三节 少阳 569

第六节 厥阴 570

第四节 太阴 570

第五节 少阴 570

第七章 伤寒杂病一贯论 571

第八章 中西伤寒异同辨 571

第九章 伤寒表里虚实之概要 572

第十章 类伤寒辨 572

第一节 古称之伤寒 572

第二节 古称之类伤寒 574

第三节 时行伤寒 575

第四节 夹证伤寒 575

第一节 太阳 578

第十一章 六经标本中见兼证 578

第二节 少阳 579

第三节 阳明 580

第四节 太阴 580

第五节 少阴 581

第六节 厥阴 582

第十二章 伤寒新论 582

第十三章 伤寒变证 584

第一节 少阳 584

第二节 阳明 585

第三节 邪传阳明胃腑证 587

第四节 阳明变证 595

第五节 厥阴 599

第六节 太阳 600

第七节 太阴 602

第八节 少阴 606

第九节 邪传厥阴证 609

第十节 小伤寒 612

第十一节 两感伤寒 612

第十二节 伏气伤寒 613

第十三节 阴证伤寒 615

第十四节 伤寒总诀 6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