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中的溶液平衡
分析化学中的溶液平衡

分析化学中的溶液平衡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捷)休哈(L.Sugha),(捷)柯特尔里(S.Kotrly)著;周锡顺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3012·0307
  • 页数:459 页
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中的溶液平衡》目录

英文版序言 1

符号表 1

第一章 绪论 1

译者的话 1

1.1 分析测定的一般程序 2

1.1.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2

1.1.2 将待测成分转变为可测形式 3

1.1.3 测量 5

1.1.4 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说明 6

参考文献 7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8

2.1.1 化学平衡的热力学 9

2.1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 9

2.1.2 活度 11

2.1.3 热力学平衡常数 12

2.1.4 活度和浓度 13

2.1.5 标准状态 14

2.1.6 质量摩尔浓度和体积摩尔浓度与活度系数间的关系 14

2.1.7 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系数 16

2.1.8 电解质的活度系数与盐浓度的关系 16

2.1.9 非电解质的活度系数 22

2.1.10 热力学平衡常数和浓度平衡常数 23

2.1.11 离子缔合和离子活度 28

2.2.1 反应机理 29

2.2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29

2.2.2 反应速度 31

2.2.3 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31

2.2.4 简单反应 34

2.2.5 可逆反应 35

2.2.6 连续反应 36

2.2.7 诱导反应 38

2.2.8 催化反应 40

2.2.9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45

2.2.10 溶液中氧化-还原过程的动力学 50

2.3 根据热力学和动力学判断化学反应在分析上的实用意义 54

习题 55

参考文献 57

第三章 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解法 60

3.1 分布图 61

3.1.1 A、AB和AB2体系的分布图 64

3.1.2 多核络合物体系的分布图 69

3.1.3 固相存在时的分布图 71

3.1.4 分布图的意义 73

3.2 浓度对数图 73

3.2.1 A、AB和AB2体系的浓度对数图 74

3.2.2 溶解度对数图 80

3.2.3 对数图的意义 81

3.3 双变量体系的分布图 82

3.3.1 优势区域图 83

参考文献 85

第四章 质子传递平衡(酸碱平衡) 88

4.1 酸和碱的概念 88

4.1.1 质子传递平衡常数 92

4.2 质子传递平衡的溶剂效应 94

4.2.1 溶剂的分类 94

4.2.2 溶剂的离子积 95

4.2.3 离子化溶剂的介质效应 96

4.3 非水介质中酸和碱的离解常数 106

4.3.1 溶剂化过程和离解平衡 106

4.3.2 离子化溶剂中酸离解常数的介质效应 110

4.3.3 低介电常数溶剂中的质子传递平衡 120

4.3.4 溶剂的分辨效应 122

4.4 酸度和pH标度 128

4.4.1 水溶液中pH标度的定义 128

4.4.2 非水溶液中的活度 136

4.4.3 哈密特(Hammett)酸函数 138

4.4.4 两性溶剂和混合溶剂的常用工作pH标度 141

习题 144

参考文献 145

5.1 质子传递体系中pH和组成的计算 148

第五章 水溶液中的质子传递体系 149

5.2.1 强酸或强碱溶液 150

5.2 简单酸碱体系中pH的计算 150

5.2.2 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溶液或共轭酸碱混合物 151

5.3 多元酸或多元碱的酸碱平衡计算 155

5.3.1 多元弱酸溶液的pH计算 157

5.3.2 多元弱酸形成的两性电解质溶液 159

5.4 浓度对数图 161

5.4.1 简单质子传递体系的浓度对数图 161

5.4.2 多元酸的浓度对数图 164

5.5 缓冲溶液 168

5.5.1 缓冲容量 169

5.5.2 稀释效应 171

5.5.4 温度的影响 172

5.5.3 盐效应 172

5.5.5 缓冲溶液实际应用的一般讨论 173

习题 176

参考文献 179

第六章 金属络合平衡 181

6.1 络合物 181

6.2 溶液中的络合平衡 183

6.2.1 水络络合物的竞争反应 183

6.2.2 络合物形成的反应速度 184

6.3 络合物形成中热力学函数的意义 186

6.3.1 逐级稳定常数比 187

6.3.2 螫合效应 189

6.4 影响络合物稳定性和其它分析性质的因素 191

6.4.1 中心离子的影响 192

6.4.2 配位体性质的影响 199

6.4.3 分析功能团 205

6.5 逐级络合平衡 206

6.5.1 拜耶仑(Bjerrum)形成函数 207

6.5.2 逐级络合体系中相对浓度和平衡浓度的计算 209

6.5.3 多核络合物 214

6.6 副反应的影响 217

6.7 掩蔽 230

6.7.1 络合反应中的掩蔽 231

6.7.2 解蔽 233

习题 234

参考文献 236

第七章 沉淀反应平衡 240

7.1 影响溶解度的各种因素 240

7.1.1 理想溶液和实际溶液 241

7.1.2 电解质的溶解度 242

7.1.3 颗粒大小对溶解度的影响 243

7.1.4 沉淀的形成及其性质 245

7.2 溶度积 257

7.2.1 难溶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258

7.2.2 质子传递反应或络合反应对溶解度的影响 262

7.2.3 络合反应的影响 267

7.3 选择性溶解 274

7.4.1 无副反应时沉淀反应的浓度对数图 275

7.4 沉淀平衡的图解法 275

7.4.2 络合反应影响下沉淀反应的浓度对数图 277

7.4.3 pH影响下沉淀平衡的优势区域图 281

习题 286

参考文献 289

第八章 氧化-还原平衡 292

8.1 水溶液中和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过程 292

8.1.1 平衡常数 294

8.1.2 电极电位 295

8.1.3 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 296

8.1.4 根据标准电位计算平衡常数 297

8.2 式量氧化-还原电位 298

8.2.2 氢离子的影响 299

8.2.1 盐效应 299

8.2.3 络合物形成的影响 300

8.2.4 沉淀形成的影响 303

8.3 氧化-还原平衡的对数图 305

8.3.1 活度比对数图(或浓度比对数图) 306

8.3.2 氧化-还原平衡的浓度对数图 307

8.4 氧化-还原平衡的优势区域图 310

习题 312

参考文献 314

第九章 滴定曲线和终点检测 316

9.1 反应平衡和滴定过程 316

9.2.1 酸碱滴定曲线 318

9.2 酸碱滴定 318

9.2.2 敏锐指数 323

9.2.3 酸碱滴定的理论准确度 324

9.2.4 酸碱指示剂 327

9.3 螫合滴定 334

9.3.1 滴定曲线pM=f(a) 335

9.3.2 pH的影响 337

9.3.3 螫合滴定指示剂 341

9.3.4 竞争金属离子存在时的滴定 355

9.3.5 判断螫合滴定准确度的规则 356

9.4 沉淀滴定 361

9.4.1 沉淀滴定曲线 361

9.4.2 沉淀滴定指示剂 364

9.5 氧化-还原滴定 369

9.5.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369

9.5.2 氧化-还原滴定的完全程度 372

9.5.3 氧化-还原指示剂 374

9.6 非水滴定 377

习题 382

参考文献 383

第十章 萃取平衡 387

10.1 萃取法概述 387

10.2 分配常数、萃取系数和回收率 388

10.3 逐级金属络合体系的液-液分配 391

10.4 竞争平衡对萃取的影响 396

10.5 液-液萃取的完全程度 405

习题 408

参考文献 409

第十一章 动力学分析法 412

11.1 反应速度的测定方法和条件 412

11.1.1 动力学分析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414

11.2 动力学实验数据的处理 415

11.2.1 斜率法 416

11.2.2 定时法 417

11.2.3 变时法 418

11.2.4 标准加入法 419

11.2.5 混合物的动力学分析法 420

11.2.6 催化动力学法的灵敏度极限 423

11.2.7 动力学分析法应用实例 425

习题 430

参考文献 433

附录 435

一 原子量表 435

二 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顺序表 436

三 指数项加法表 442

四 金属-EDTA络合物条件常数的对数 443

五 对数表和反对数表 444

索引 4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