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药理学
药理学

药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大禄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6716380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
《药理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绪言 1

一、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1

二、药理学发展简史 2

第二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4

第一节 生物膜和药物的跨膜转运 4

一、生物膜 4

二、药物的跨膜转运 5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7

一、吸收 7

二、分布 8

三、生物转化 10

四、排泄 12

第三节 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 13

一、药时曲线的意义 13

二、常用药动学参数及其意义 14

三、连续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 16

第三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19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19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19

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19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0

三、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21

一、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 24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24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25

第四章 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 29

第一节 选择最佳药物 29

第二节 制订合适方案 30

一、给药剂量 30

二、给药途径 30

三、给药时间间隔及疗程 31

四、用药时间 32

第三节 考虑影响因素 32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32

二、药物方面的影响 35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7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药理 37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概论 37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40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40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40

三、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消除 42

四、受体-反应偶联 43

第三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机制与分类 45

一、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45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46

第一节 拟胆碱药 47

一、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47

第六章 拟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47

二、抗胆碱酯酶药 49

第二节 有机磷酸酯类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51

一、有机磷酸酯类 51

二、胆碱酯酶复活药 52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55

第一节 M受体阻断药 55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55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58

一、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59

二、去极化型肌松药 59

第二节 骨骼肌松弛药 59

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 61

第一节 主要作用于α、β受体的药物 62

第二节 主要作用于α受体的药物 65

第三节 主要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 67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68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68

一、短效α受体阻断药 68

二、长效α受体阻断药 69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70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74

一、组胺 78

第一节 组胺与组胺受体激动药 78

第三篇 自体活性物质 78

第十一章 组胺、组胺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 78

二、组胺受体激动药 80

第二节 组胺受体阻断药 80

一、H1受体阻断药 80

二、H2受体阻断药 81

第十二章 其它自体活性物质 84

第一节 5-羟色胺及其拮抗药 84

一、5-羟色胺 84

二、5-羟色胺拮抗药 85

第二节 前列腺素类、血栓素和白三烯 85

一、前列腺素类和血栓素A2 85

三、白三烯 87

二、前列腺素拟似药 87

第三节 激肽类和P物质 88

一、激肽类 88

二、P物质 89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拮抗药 89

一、血管紧张素Ⅱ 89

二、血管紧张素Ⅱ拮抗药 90

第四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 91

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药 91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 91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93

第三节 复合麻醉 94

第一节 苯二氮?类 95

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 95

第二节 巴比妥类 98

第三节 其它类 100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01

第一节 抗癫痫药 101

第二节 抗惊厥药 105

第十六章 抗精神失常药 107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107

一、吩噻嗪类 107

二、硫杂蒽类 111

三、丁酰苯类 111

一、抗躁狂药 112

四、其它类 112

第二节 抗躁狂药与抗抑郁药 112

二、抗抑郁药 113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的应用原则 115

第十七章 抗帕金森病药 116

第一节 中枢拟多巴胺药 116

第二节 中枢抗胆碱药 118

第十八章 镇痛药 119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119

第二节 半合成吗啡样镇痛药 123

第三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124

第五节 镇痛药的应用原则 126

第四节 阿片受体阻断药 126

第十九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第二节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28

一、水杨酸类 128

二、苯胺类 130

三、吡唑酮类 130

四、其它类 131

第三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原则 132

附:抗痛风药 133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 135

第二十章 中枢兴奋药 135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136

第三节 中枢兴奋药的应用原则 137

第四节 智能促进药 137

第五篇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 139

第二十一章 钙通道阻滞药 139

一、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 139

二、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与机制 139

三、常用的钙通道阻滞药 141

四、钙通道阻滞药与其它药物的合理应用 145

第二十二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46

第一节 强心甙 147

第二节 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作用药物 152

一、血管扩张药 153

第三节 减负荷药 153

二、利尿药 154

三、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用药原则 154

第二十三章 抗心律失常药 156

第一节 心肌电生理 156

一、心肌细胞膜电位 156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57

一、自律性异常 157

二、折返激动 157

四、膜反应性和传导速度 157

三、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 157

二、有效不应期 157

三、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158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 159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159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159

第四节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 160

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160

二、Ⅱ类药--β受体阻滞药 163

三、Ⅲ类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164

四、Ⅳ类药--钙通道阻滞药 164

五、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选用 165

第一节 抗心绞痛药 166

一、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药 166

第二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66

二、β受体阻断药 168

三、钙通道阻滞药 169

第二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70

一、调血脂药 171

二、改变脂蛋白组成的药物 172

三、减少动脉壁摄取脂蛋白的药物 172

四、血小板功能抑制药 172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174

第一节 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药 175

一、中枢性降压药 175

三、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药 176

二、神经节阻断药 176

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78

第二节 血管扩张药 179

一、主要松弛小动脉平滑肌药 179

二、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药 179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 180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180

第五节 利尿降压药 181

第六节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181

第二十六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183

第一节 利尿药 183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183

二、常用利尿药 185

三、利尿药的应用原则 188

第二节 脱水药 189

第二十七章 平喘药、镇咳药及祛痰药 191

第一节 平喘药 191

一、β受体激动药 192

二、β2受体激动药 193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194

四、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194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195

第二节 镇咳药 195

一、祛痰药 196

第三节 祛痰药与粘痰溶解药 196

二、外周性镇咳药 196

一、中枢性镇咳药 196

二、粘痰溶解药 197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 198

第一节 助消化药 198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198

一、抗酸药 199

二、制止胃酸分泌药 199

三、溃疡面保护药 200

四、抗菌药物 201

第三节 泻药与止泻药 201

一、泻药 201

第四节 止吐药 203

二、止泻药 203

一、抗胆碱药 204

二、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 204

三、抗组胺药 204

四、其它 204

第五节 肝胆疾病用药 205

一、利胆药与胆石溶解药 205

二、降血氨药 205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207

第一节 抗贫血药 207

一、铁制剂 207

二、叶酸类 208

三、维生素类 209

四、红细胞生成素 210

第二节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210

一、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 210

二、抗凝血药 212

三、促凝血药 213

第三节 血容量补充药 215

第三十章 子宫兴奋药 217

第六篇 激素类药物 223

第三十一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223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223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 228

一、促皮质激素 229

二、皮质激素抑制剂 229

第三节 促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剂 229

第三十二章 抗甲状腺功能异常药 230

第一节 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 230

第二节 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 231

一、硫脲类 231

二、碘和碘化物 233

三、放射性碘 234

四、β受体阻断药 234

第三十三章 抗糖尿病药 235

第一节 胰岛素 235

一、磺酰脲类 238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238

二、双胍类 239

第三十四章 性激素和避孕药 241

第一节 性激素 241

一、雌激素类及抗雌激素类药 242

二、孕激素类 244

三、雄激素类与同化激素类药 245

第二节 避孕药 246

一、甾体激素避孕药 246

二、主要影响子宫和胎盘功能的药物 248

三、男用避孕药 248

二、化学治疗的作用机制 249

一、化学治疗概念 249

第三十五章 化学治疗药概述 249

第七篇 化学治疗药物药理 249

三、抗药性产生机制 250

第三十六章 喹诺酮类及其它合成抗菌药 252

第一节 喹诺酮类 252

第二节 磺胺类和甲氧苄啶 254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 258

附:小檗碱 259

第三十七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60

第一节 青霉素类 260

一、天然青霉素 260

二、半合成青霉素 263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 265

第三节 新型β-内酰胺类 267

第三十八章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68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 268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 269

附:去甲万古霉素 270

第三十九章 氨基甙类抗生素 271

第一节 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性 271

第二节 常用氨基甙类的特点及应用 273

附:多粘菌素类 275

第四十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276

第一节 四环素类 276

第二节 氯霉素 279

一、多烯类抗真菌药 281

第四十一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281

第一节 抗真菌药 281

二、非多烯类抗真菌药 282

三、咪唑类抗真菌药 282

四、烯丙胺类抗真菌药 283

第二节 抗病毒药 283

一、病毒的繁殖过程 283

二、常用抗病毒药 284

第四十二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286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286

一、一线抗结核病药 286

二、二线抗结核病药 289

三、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 290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291

第四十三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93

一、严格掌握适应症 293

二、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293

三、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296

四、肝、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297

第四十四章 抗寄生虫药 299

第一节 抗疟药 299

一、疟原虫生活史及药物作用环节 299

二、常用抗疟药 301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 305

一、作用于肠内、外阿米巴病的药物 306

二、主要作用于肠腔内阿米巴病药 308

三、主要作用于肠腔外阿米巴病药 308

四、抗滴虫病药 309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及抗丝虫病药 309

一、抗血吸虫病药 309

二、抗丝虫病药 310

第四节 驱肠虫药 310

一、驱线虫药 310

二、驱绦虫药 312

三、驱肠虫药的应用原则 312

一、增殖细胞群 314

第一节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与化疗药物作用的关系 314

第四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 314

二、非增殖细胞群(Go期细胞) 315

三、无增殖能力细胞群 315

第二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与分类 315

一、作用机制 315

二、药物分类 315

第三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316

一、抑制DNA合成的药物 316

二、直接破坏DNA的药物 318

三、干扰转录过程的药物 321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321

五、激素类药物 322

第四节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323

第四十六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325

一、免疫抑制剂 327

二、免疫调节剂 328

第八篇 临床药理学概论 331

第四十七章 临床药理学绪论 331

一、临床药理学的概念 331

二、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 331

三、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332

四、临床药理学的工作职能 333

第四十八章 药物相互作用 336

一、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336

附: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341

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341

一、中西药结合,发挥协同作用 342

二、中西药结合,降低不良反应 342

三、中西药结合应防止发生配伍变化 342

第四十九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344

一、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344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型及其发生机制 345

三、常见的药源性疾病 347

四、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处理原则 350

第五十章 时间因素与临床用药 351

一、时辰感受性 351

二、时辰药动学 351

三、时辰效应性 352

四、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用药实例 353

第五十一章 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 355

一、遗传因素对药物药动学的影响 355

二、遗传因素对药物药效学的影响 357

第五十二章 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60

一、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360

二、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 365

三、肝、肾疾病的临床用药 366

第五十三章 妇女、小儿和老人用药 370

第一节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370

一、妊娠期药动学 370

二、妊娠期临床用药 373

三、哺乳期用药 375

第二节 小儿用药 377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用药 377

二、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法 382

第三节 老人用药 383

一、老人用药问题的重要性 383

二、老人药动学方面的改变 384

三、老人药效学方面的改变 386

四、老人常用治疗药的应用注意 388

五、老人用药治疗的一些原则 390

中文索引 391

外文索引 3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