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毒理学
毒理学

毒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铣,刘毓谷主编;张桥等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10347136
  • 页数:52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穷乡便方下一篇:癌症防治
《毒理学》目录

前言页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毒理学概述 1

二、毒理学发展过程 1

三、我国毒理学的发展 3

四、毒理学的发展趋向 3

第二章 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5

一、毒物和毒性 5

二、危险性、危害性和安全性 8

三、剂量 9

四、效应和反应 11

五、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12

六、时间—剂量—反应关系 13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过程 15

第一节 生物转运过程机理 15

一、被动转运 16

二、特殊转运 17

三、膜动转运 20

第二节 吸收 21

一、经胃肠道吸收 21

二、经呼吸道吸收 23

三、经皮肤吸收 25

四、经其它途径的吸收 27

第三节 分布 28

一、基本概念 28

二、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与沉积 29

三、外源化学物分布过程中的屏障 31

第四节 排泄 33

一、经肾脏随同尿液排泄 33

二、经肝脏随同胆汁排泄 35

三、经肺随同呼出气排泄 37

四、颗粒物质在肺中沉积和消除 37

五、其它排泄途径 39

第四章 毒物动力学 41

第一节 静脉注射染毒房室模型 41

一、一室模型 41

二、二室模型 43

第二节 非静脉注射染毒房室模型 46

一、非静注染毒一室模型 46

二、非静注染毒二室模型 48

第三节 代谢与尿排泄动力学 48

一、代谢动力学 48

二、排泄动力学 49

一、一室模型 51

第四节 重复染毒动力学 51

二、二室模型 52

第五节 非线性动力学 53

第六节 生理模型和毒效动力学 56

一、生理模型 56

二、毒效动力学 58

第七节 毒物动力学的外推 59

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 6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61

一、氧化反应 62

第二节 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62

二、还原反应 74

三、水解反应和水化反应 78

四、结合反应 83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的肝外生物转化过程 112

一、基本概念 112

二、呼吸道中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113

三、小肠中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113

四、肾脏中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114

五、胎盘中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115

第四节 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115

一、饮食营养状况的影响 116

二、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 117

三、物种、品系和个体等遗传因素 119

四、其它化学物对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 122

五、环境因素对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 127

第五节 细胞色素P-450酶系 128

一、性质 128

二、分布 129

三、在生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130

四、细胞色素P-448 132

五、细胞色素P-450基因分型 132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中毒(细胞损害)的机理 135

第一节 自由基、氧化应激与细胞损害 136

一、自由基的概念及类型 136

二、自由基的来源 139

三、细胞对氧自由基的防御体系 143

四、氧化应激与细胞毒性 145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与细胞大分子的共价结合 153

一、代谢活化在共价结合过程中的作用 154

二、共价结合的类型及后果 154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与细胞钙稳态紊乱 160

一、细胞内钙稳态及其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161

二、细胞Ca2+信号系统的改变与细胞毒性 162

三、钙依赖的降解酶的活化 163

四、细胞骨架损害及其机理 164

五、线粒体损害 166

六、Ca2+稳态失调与细胞凋亡 167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对细胞内巯基、酶活性及其他辅因子的影响 167

一、巯基状态 167

二、ATP及其他辅因子的耗竭 169

三、酶的抑制 169

一、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 172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其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172

第七章 影响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172

二、物理化学性质与生物活性关系 176

三、外源化学物的纯度和异构体与生物活性关系 177

第二节 实验动物物种和个体因素 178

一、实验动物的物种与毒性反应 178

二、实验动物的品系与毒性反应 180

三、实验动物的个体因素与毒性反应 180

第三节 接触外源化学物的条件与毒性反应的关系 183

一、气象因素 183

二、染毒途径和媒介 184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185

一、联合作用的类型 186

二、联合作用类型的研究方法 187

第八章 毒作用敏感性 190

第一节 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190

一、Ⅰ相酶的多态性 191

二、Ⅱ相酶的多态性 195

第二节 修复功能的个体差异 197

一、某些遗传性修复缺陷对于DNA损伤敏感性影响 198

二、修复酶的多态性 198

第三节 受体与毒作用敏感性 199

三、DNA修复能力差异的群体观察 199

第四节 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200

一、健康状况 200

二、生理状态 201

三、生活方式 201

四、营养条件 201

第九章 外源化学物的基础毒性与研究方法 204

第一节 概述 204

一、急性毒性 204

第二节 基础毒性研究的实验动物选择和染毒方法 205

一、实验动物选择 205

二、亚慢性毒性 205

三、慢性毒性 205

二、染毒方法 207

第三节 急性毒性试验程序与急性毒性评价 211

一、急性毒性参数 212

二、急性毒性试验程序 212

三、LD50的计算 217

四、急性毒性与LD50值的评价 231

一、毒性参数 232

二、亚慢性毒性试验程序 232

第四节 亚慢性与慢性毒性试验程序 232

三、慢性毒性试验程序 234

第五节 蓄积作用 235

一、蓄积系数法 236

二、生物半减期法 237

第十章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242

第一节 免疫毒理学基础 242

一、免疫毒理学的定义 242

二、免疫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242

三、免疫学基础 242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46

一、免疫抑制 246

二、外源化学物引起变态反应 248

三、自身免疫 249

第三节 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免疫 250

一、肿瘤抗原及其特点 250

二、化学致癌物诱发肿瘤的特点 251

三、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机理 251

四、免疫毒性与致癌作用 252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免疫抑制机理 253

一、直接作用 253

二、间接作用 254

第五节 免疫毒理学试验方法 255

一、免疫毒性检测方案 255

二、免疫毒性检测方法 258

三、免疫毒性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预测性分析 262

第六节 免疫毒理学实验设计 263

一、在免疫毒理学研究中应考虑的问题 263

二、检测免疫毒性的实验模型 264

三、实验中的质量控制 264

第十一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267

第一节 遗传学损伤的分类 267

一、基因突变 268

二、染色体畸变 268

三、染色体分离异常 271

一、损伤DNA的分子机理 273

第二节 化学诱变的分子机理 273

二、不以DNA为靶的损伤机理 275

第三节 DNA损伤的修复 276

一、复制前的修复过程 276

二、与复制有关的修复 278

三、SOS修复 278

第四节 突变的不良后果 279

一、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279

二、生殖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280

三、突变类型与所引起后果的关系 281

一、试验配套和遗传学终点 282

第五节 化学诱变剂的检测 282

二、遗传危害评价有关试验及程序 286

三、体外试验的活化系统 288

四、试验结果的评定 289

五、重要的诱变试验 290

第十二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303

第一节 化学致癌物 303

一、人类致癌物 303

二、致癌物的代谢活化与灭活 306

第二节 化学致癌过程 322

一、化学致癌作用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323

二、细胞增殖与致癌作用 326

三、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致癌过程 327

四、DNA修复与致癌过程 329

五、某些非遗传机制与致癌过程 331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致癌性的判别 334

一、短期试验 334

二、动物诱癌试验 337

三、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 338

第四节 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340

一、控制致癌物的接触 340

二、高危人群的检出与保护 341

三、化学预防 342

第十三章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影响 348

第一节 雄性生殖毒性及其评定 349

一、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 349

二、雄性生殖毒性 350

三、雄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 352

第二节 雌性生殖毒性及其评定 357

一、雌性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 357

二、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损害作用 359

三、雌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 360

一、胚胎的生理发育过程 364

第三节 胚胎毒性及其评定 364

二、胚胎毒性与母体毒性 365

三、致畸作用 367

四、致畸作用的机理 369

五、胚胎毒性的评定 372

第十四章 外源化学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378

第一节 神经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 378

一、神经毒性及神经毒理学 378

二、神经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 378

三、环境中的神经毒物 380

四、神经毒性损害的特点 381

第二节 神经毒性的生物学基础 382

一、细胞解剖和生理学 382

二、神经组织的生化代谢 386

三、血脑屏障 386

四、神经系统的发育 387

第三节 神经毒理学中的生物标记 387

一、接触水平的生物标记 387

二、效应水平的生物标记 388

三、与神经毒性生物标记有关的问题 389

第四节 神经毒物作用机理 389

一、神经递质传递与神经毒性 390

二、细胞第二信使信号系统与神经毒性 391

三、离子通道在神经毒性发生中的作用 392

四、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毒性 394

五、受体与神经毒性 397

第五节 分子神经毒理学 398

一、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神经毒物的作用机理 398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神经毒理学中的应用前景 399

第十五章 外源化学物神经行为毒理学 402

第一节 神经行为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402

一、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类型 404

二、本能的、不需要训练的行为功能的测试方法 405

三、个体行为功能的研究 405

第二节 学习及记忆的评价方法 407

一、实验方法及参数的选择 407

二、学习及记忆测试组合数目的选择 409

三、促动性刺激 409

四、试验类型的选择 410

五、学习及记忆功能测试从属变量数目 410

六、评价学习及记忆功能的实验动物 410

一、人的神经行为评价 411

二、动物的运动功能评价 411

第三节 运动(活动)功能的评价方法 411

三、评价动物活动的测试组合 413

第四节 人的神经行为功能(心理功能)评价方法 414

一、FIOH测试组合 416

二、WHO-NCTB测试组合 416

三、NES方法 417

第五节 行为畸胎学 418

一、利用行为畸胎学评价化学物(药物)毒性和安全性的根据 419

二、行为畸胎学的基本原理 419

三、行为致畸物的动物模型 419

四、行为致畸效应的测试程序和方法 420

第十六章 外源化学物对质膜及信息传递过程的毒理效应 423

第一节 概论 423

一、概述 423

二、质膜 423

三、受体 427

四、信息传递 428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膜组分和生物物理功能的损伤 432

一、外源化学物对膜脂质的影响 432

二、外源化学物对膜蛋白质的影响 433

三、外源化学物对膜糖的影响 433

四、外源化学物对膜生物物理性质影响 434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对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436

一、重金属对钙稳态的影响 436

二、农药对钙稳态的影响 438

三、影响钙稳态的其它外源化学物 440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对其它信使体系的影响 441

一、外源化学物对环核苷酸体系影响 441

二、外源化学物对肌醇磷脂信使体系影响 443

三、外源化学物对—氧化氮体系影响 444

四、外源化学物对受体作用 444

第一节 接触生物标记 446

第十七章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生物标记 446

一、代谢研究 447

二、利用毒物动力学各种参数 449

三、大分子加合物 450

四、排泄物的生物活性 450

第二节 效应生物标记 451

一、生殖毒性标记 451

二、免疫毒性标记 452

三、肺毒性标记 452

四、神经毒性标记 452

七、化学诱变与致癌生物标记 453

六、血液毒性生物标记 453

五、肝、肾毒性标记 453

第三节 敏感性标记 456

第十八章 人群毒理学与人群检测 459

一、低浓度化学物多终点生物学效应的观察 459

二、有毒危险性和致癌危险性预测指标的选择 460

三、采用生物标记评定人群遗传毒性危险性工作的展望 463

四、机理和方法学研究是发展人群检测的基础 465

第十九章 管理毒理学 467

一、外源化学物管理中的毒理学基础 467

二、危险评定 470

三、我国现行的有关管理法规 474

第二十章 体外试验与某些生物科学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477

第一节 体外试验 477

一、概述 477

二、体外试验系统 478

第二节 肝脏灌流技术 482

一、概述 482

二、材料与方法 482

第三节 哺乳动物细胞制备和培养 487

一、概述 487

二、基本技术 488

三、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培养 491

四、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 492

五、神经细胞培养 494

六、培养细胞的鉴定 495

七、细胞培养在毒理学中应用 497

第四节 亚细胞组分制备及其检测方法 498

一、基本技术 499

二、微粒体的制备 500

三、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测定方法 501

四、线粒体的制备 503

五、线粒体功能的测定 505

一、大鼠肝细胞膜的制备 509

第五节 生物膜的制备与其性质的研究方法 509

二、红细胞膜的制备 511

三、脂质体的制备 511

四、大鼠脑突触体膜的制备 512

五、对生物膜的生物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513

六、对膜的生物物理性质研究方法 514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515

一、PCR技术 515

二、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检测方法 516

三、单克隆技术在细胞色素P-450研究中的应用 518

四、毒理学中的mRNA定性与定量的测定方法 5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