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现代高分子物理学  下
现代高分子物理学  下

现代高分子物理学 下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敬华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030083725
  • 页数:979 页
图书介绍:
《现代高分子物理学 下》目录

上册 1

第一章 高分子的分子结构 1

1.1 构造 2

1.1.1 高分子单体、单体单元和键接结构 2

1.1.2 基于过程的高分子 5

1.1.3 基于结构的高分子 6

1.1.4 一、二和三维大分子 6

1.1.5 支化和交联高分子 10

1.2 构型 13

1.2.1 高分子异构体 13

1.2.2 几何异构体 14

1.2.3 旋光异构体(链节中含一个C) 14

1.2.4 旋光异构体(链节中含一个以上C) 18

1.2.5 无规立构高聚物 20

1.3 构象 20

1.3.1 微构象和宏构象 21

1.3.2 晶体中高分子链的宏构象 23

1.3.3 熔体和溶液中高分子链的宏构象 23

参考文献 24

第二章 晶态高聚物结构 26

2.1 高分子结晶特点 26

2.1.1 晶胞由链段组成 26

2.1.2 折叠链 27

2.1.3 高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重复单元 27

2.1.4 结晶不完善 27

2.1.5 结构的复杂性及多重性 27

2.2 高分子结晶过程及晶态结构模型 27

2.3 高聚物结晶结构的研究 32

2.3.1 高分子构筑 32

2.3.2 晶体结构 32

2.3.3 超分子结构 33

2.4 晶态高分子链的基本堆砌 33

2.4.1 构象 33

2.4.2 螺旋链符号 34

2.4.3 晶态高分子链的基本堆砌 34

2.4.4 某些典型聚合物的晶体结构 38

参考文献 55

第三章 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57

3.1 结晶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57

3.1.1 结晶聚合物的结构模型 57

3.1.2 结晶聚合物的形态 59

3.2 非晶态高聚物的结构 80

3.2.1 引言 80

3.2.2 无规线团结构模型及证据 83

3.2.3 局部有序模型及证据 88

参考文献 96

第四章 高分子结晶过程——聚合物加工成型过程结晶动力学 101

4.1 高分子结晶过程的一般描述 101

4.2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 102

4.2.1 等温结晶动力学 102

4.2.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108

4.3 聚合物/聚合物共混体系结晶动力学 114

4.4 测量技术 117

4.4.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117

4.4.2 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 118

4.4.3 解偏振光强度法 119

4.4.4 膨胀计法 119

4.5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120

4.5.1 聚合物结晶活化能 120

4.5.2 成核生长方式的判断 122

4.5.3 成核分类 122

4.5.4 聚合物结晶能力 123

参考文献 124

第五章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及研究方法 126

5.1 高分子的大小及表征参数 126

5.1.1 高分子的大小 126

5.1.2 聚合度 127

5.1.3 高聚物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127

5.2 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129

5.2.1 质谱法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 130

5.2.2 体积排除色谱 132

5.3 高分子链的尺寸及研究方法 134

5.3.1 均方末端距及几何计算 135

5.3.2 均方旋转半径及与其他尺寸参数间关系 137

5.3.3 光散射方法 138

5.4 高分子链的形状及散射函数表征方法 144

5.4.1 线团状分子 145

5.4.2 线团分子的排斥体积 145

5.4.3 蠕虫状链 147

5.4.4 基本粒子形状的散射函数P(θ) 148

5.5 表征高分子链柔性的参数及实验测定 150

5.5.1 表征高分子链柔性的参数 150

5.5.2 链柔性参数的实验测定 151

参考文献 153

第六章 聚合物附生结晶 155

6.1 引言 155

6.2 聚合物附生结晶的基本研究手段 156

6.2.1 光学显微镜 156

6.2.2 X射线衍射 156

6.2.3 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衍射 156

6.3 取向聚合物基底的制备和附生聚合物的沉积方法 157

6.3.1 取向基底的制备方法 157

6.3.2 附生聚合物的沉积方法 159

6.4 聚合物在无机化合物基底上的附生结晶 159

6.5 聚合物在有机化合物基底上的附生结晶 161

6.6 聚合物在聚合物基底上的附生结晶 162

6.6.1 聚合物均相附生结晶 162

6.6.2 聚合物异相附生结晶 164

6.6.3 聚合物拟态附生结晶 178

6.7 聚合物附生结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81

参考文献 182

第七章 热塑性聚合物的反应挤出 186

7.1 反应挤出设备 186

7.1.1 单螺杆挤出机 186

7.1.2 双螺杆挤出机 187

7.1.3 挤出机的长度和自由体积 192

7.1.4 物料在挤出机中的停留时间 193

7.1.5 反应型挤出机的温度控制 195

7.2 反应类型 198

7.2.1 本体聚合 198

7.2.2 降解反应 199

7.2.3 交联反应 200

7.2.4 接枝反应 201

7.2.5 反应共混 203

参考文献 206

第八章 高聚物的增韧改性 209

8.1 一般概念 209

8.2 聚苯乙烯的釜中增韧 211

8.3 塑料增韧的几个模型 214

8.3.1 温度对橡胶粒子体积膨胀的影响 214

8.3.2 Mertz的微裂纹理论和多重银纹理论 214

8.3.3 剪切屈服理论 216

8.3.4 剪切带和银纹共存理论 217

8.3.5 空穴化理论 217

8.3.6 逾渗理论 218

8.3.7 橡胶增韧塑料理论的最新进展 219

8.4 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改性和增韧机理 222

8.4.1 BR、SBR和SBS对HIPS断裂韧性的影响 222

8.4.2 仪器化冲击仪研究H1PS/SBS的断裂机理 227

8.4.3 SEBS/HIPS/PS三元共混体系的冲击性能 229

8.4.4 HIPS的增韧机理 230

8.4.5 HIPS中粒子尺寸的影响 231

8.5 有限元分析 233

8.5.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233

8.5.2 有限单元法在研究高分子增韧机理中的应用 235

8.5.3 孤立橡胶粒子周围的应力分析 236

8.5.4 界面性能的影响 237

8.5.5 粒子尺寸的影响 239

8.6 影响增韧塑料形变的因素 240

参考文献 243

第九章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界面与增容 245

9.1 前言 245

9.1.1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基本问题 245

9.1.2 聚合物共混体系增容作用的物理本质 247

9.1.3 增容剂在共混物中的分布 247

9.1.4 聚合物共混体系增容作用与界面的研究方法 247

9.2 微相分离型增容剂结构参数及浓度对其界面行为和胶束行为的影响 249

9.2.1 增容剂结构参数对其界面行为的影响 249

9.2.2 增容剂浓度对其界面行为的影响 255

9.2.3 增容剂结构参数对其胶束行为的影响 259

9.2.4 接枝共聚物型增容剂 261

9.3 增容剂对共混物界面状况与结晶性能的影响 263

9.3.1 增容刑对共混物界面层的作用 263

9.3.2 增容剂对不相容高聚物界面的增强机理 266

9.3.3 含结晶性聚合物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269

9.4 均相型增容剂的增容作用 270

9.4.1 均聚物型增容剂 270

9.4.2 无规共聚物型增容剂 271

9.4.3 可反应性增容剂 274

9.5 共混物相形态与增容作用 276

参考文献 277

第十章 有机高分子/无机物纳米杂化材料 282

10.1 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生物物质的特点 282

10.2 无机物纳米微粒的结构特性 282

10.3 制备手段 283

10.4 无机、有机物纳米杂化的基本原理 285

10.5 杂化类型 285

10.5.1 分子间小分子杂化 285

10.5.2 分子内自杂化 286

10.5.3 大分子混合杂化 286

10.5.4 大分子间反应杂化 287

10.5.5 预聚体杂化 288

10.5.6 嵌段共聚物杂化 288

10.6 杂化材料的表征 288

10.6.1 跟踪反应过程 289

10.6.2 结构表征 290

10.7 结构型杂化材料 292

10.7.1 加入少量一种组分改善力学性能 292

10.7.2 可调节的性能 292

10.8 功能型杂化材料 293

10.8.1 荧光材料 293

10.8.2 非线性光学材料 293

10.8.3 电致发光材料 294

10.8.4 生物材料 294

10.8.5 其他材料 294

10.9 应用和前景 294

参考文献 295

第十一章 导电高分子的化学与物理 298

11.1 导电高分子的化学 299

11.1.1 导电高分子的合成化学 299

11.1.2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的典型合成方法 300

11.2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的载流子 306

11.3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的掺杂及掺杂态结构 310

11.3.1 导电高分子的氧化还原掺杂 311

11.3.2 质子酸掺杂 312

11.3.3 自掺杂 314

11.3.4 二次掺杂 315

11.3.5 典型导电高分子的掺杂态结构 315

11.4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制 316

11.5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的高次结构 317

11.6 导电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318

11.6.1 本征态导电高分子的溶液行为 318

11.6.2 掺杂态聚苯胺的溶液行为 319

11.7 导电高分子的热学行为 320

11.7.1 导电高分子的热稳定性 320

11.7.2 导电高分子的导热性质 320

11.8 导电高分子的应用 321

11.8.1 导电高分子的氧化还原性能与应用 321

11.8.2 导电高分子的电学性能及应用 323

11.8.3 导电高分子的掺杂反掺杂性能及应用 324

11.8.4 其他应用 324

11.9 导电高分子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324

参考文献 326

第十二章 液晶态和高分子液晶 328

12.1 引言 328

12.2 液晶态 328

12.2.1 基本的液晶基元 330

12.2.2 液晶的热力学性质 330

12.2.3 液晶光学性质和织构 331

12.2.4 液晶相分类 333

12.3 高分子液晶 338

12.3.1 液晶基元高分子化 338

12.3.2 液晶高分子网络化 342

12.3.3 聚合物分散液晶 343

12.3.4 聚合物稳化液晶 343

12.4 液晶显示技术简介 344

参考文献 345

第十三章 高分子及其混合体系的统计热力学 346

13.1 Flory-Huggins格子模型理论 346

13.1.1 引言 346

13.1.2 Flory-Huggins格子模型概述 346

13.1.3 Flory-Huggins格子模型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348

13.2 状态方程理论 359

13.2.1 引言 359

13.2.2 Flory-Orwoll-Vrij(FOV)理论 360

13.2.3 Sanchcz-Lacombe(SL)理论 364

13.2.4 状态方程理论在高分子混合体系中的应用 371

参考文献 379

第十四章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82

14.1 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 382

14.1.1 淀粉 383

14.1.2 纤维素 384

14.2 微生物聚酯 385

14.2.1 P3HB的微生物合成 385

14.2.2 微生物共聚酯的合成 387

14.2.3 微生物聚酯的性质 387

14.2.4 微生物聚酯的生物降解性 388

14.2.5 微生物聚酯的应用 388

14.3 化学合成型生物降解高分子 389

14.3.1 聚羟基乙酸(FGA)、聚乳酸(PLA)及其共聚物(PGLA) 389

14.3.2 聚(ε-已内酯)(PCL) 393

14.3.3 聚原酸酯[Poiy(ortho ester)]和聚羧酸酐[Poly(anhydride)] 395

14.4 结束语 403

参考文献 403

下册 409

第十五章 原子力显微镜 409

15.1 原子力显微镜原理 409

15.1.1 检测系统 410

15.1.2 扫描系统 411

15.1.3 反馈控制系统 412

15.2 原子力显微镜基本成像模式 414

15.2.1 接触成像模式 414

15.2.2 非接触成像模式 415

15.2.3 敲击成像模式 415

15.2.4 升降成像模式 416

15.3 原子力显微镜的分辨率 416

15.4 原子力显微镜作为表面分析工具——力学曲线 418

15.5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环境 420

15.6 与AFM相关的显微镜及技术 420

15.6.1 侧向力显微镜 420

15.6.2 磁力显微镜 421

15.6.3 静电力显微镜 422

15.6.4 化学力显微镜 422

15.6.5 力调制显微镜 423

15.6.6 相检测显微镜 423

15.6.7 纳米压痕技术 424

15.6.8 纳米加工技术 425

15.7 AFM假象 425

15.8 AFM的一些应用 427

15.8.1 AFM在高分子领域的应用 427

15.8.2 AFM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 430

参考文献 432

第十六章 X射线衍射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433

16.1 X射线性质 433

16.1.1 X射线产生及其性质 433

16.1.2 X射线谱 434

16.1.3 X射线吸收 436

16.1.4 X射线安全防护 437

16.1.5 X射线源 438

16.2 聚合物X射线衍射 438

16.2.1 原理 438

16.2.2 X射线衍射强度 438

16.2.3 几个重要方程 441

16.2.4 倒易点阵 444

16.3 各种实验方法 449

16.3.1 照相法 449

16.3.2 衍射仪法 453

16.4 高聚物X射线衍射图分类 455

16.4.1 回转图(纤维图) 455

16.4.2 粉末衍射图 456

16.5 高聚物材料分析鉴定 461

16.5.1 高聚物晶型及有规立构的分析鉴定 461

16.5.2 高聚物物相鉴定分析 463

16.5.3 高聚物材料中各种添加剂的削析 463

16.6 多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聚合物晶体结构 466

16.6.1 高聚物晶体衍射特点 466

16.6.2 高聚物晶体结构分析方法 466

16.7 聚合物材料结晶度 473

16.7.1 结晶聚合物结构模型 473

16.7.2 结晶度概念 474

16.7.3 几种常用方法 474

16.7.4 X射线衍射方法 476

16.7.5 X射线衍射曲线计算拟合分峰法 485

16.7.6 回归线法 487

16.8 聚合物材料取向度的测定 488

16.8.1 单轴取向 489

16.8.2 算例 494

16.8.3 双轴取向 495

16.9 聚合物微晶尺寸 499

16.9.1 近似函数法 500

16.9.2 Warren-Averbach傅氏分析法 502

16.9.3 Hosemann次晶模型法 505

16.9.4 方差函数法 506

16.9.5 四次矩法 509

16.9.6 几点说明 510

16.10 小角X射线散射方法 511

16.10.1 引言 511

16.10.2 散射原理 512

16.10.3 产生小角散射的体系 513

16.10.4 小角散射强度公式 514

16.10.5 SAXS的数据处理 519

16.10.6 结果和解释 522

参考文献 533

第十七章 有机质谱学基础 535

17.1 引言 535

17.1.1 质谱学的发展历史及质谱法特点 536

17.1.2 质谱仪器 537

17.1.3 质谱学中常用的术语概念 539

17.1.4 电离过程 542

17.2 有机离子碎裂机理 543

17.2.1 单分子分解反应 543

17.2.2 影响离子丰度的因素 544

17.2.3 反应分类 546

17.3 有机化合物与分类质谱 552

17.3.1 烃类化合物 552

17.3.2 醇类化合物 554

17.3.3 醛、酮类 557

17.3.4 羧酸及其酯类 559

17.3.5 醚类 560

17.3.6 胺类和酰胺类 561

17.3.7 脂肪卤化物 562

17.4 现代质谱学进展 562

17.4.1 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LDI-TOF—MS) 563

17.4.2 电喷雾质谱ESI—MSn 564

参考文献 566

第十八章 电子显微镜在聚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567

18.1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567

18.1.1 电子束及电镜 567

18.1.2 放大倍数及分辨率 567

18.1.3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的成像原理和成像衬度 568

18.1.4 电子衍射 573

18.1.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577

18.1.6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578

18.1.7 高分辨电子显微学 582

18.1.8 电子显微像的图像处理 584

18.2 高分子材料的制样方法 585

18.2.1 金属载网和支持膜 585

18.2.2 高聚物薄膜制备法 586

18.2.3 超薄切片及电子染色 586

18.2.4 复型及投影 589

18.2.5 离子减薄法 591

18.2.6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591

18.3 电子显微镜在聚合物上的应用 591

18.3.1 高分子材料的电子束辐照损伤 591

18.3.2 聚合物形态结构观察 593

18.3.3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594

18.3.4 聚合物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 595

18.3.5 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603

18.3.6 聚合物的组成分析 606

参考文献 610

第十九章 热分析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612

19.1 绪论 612

19.1.1 热分析的定义与分类 612

19.1.2 热分析技术发展简史 613

19.1.3 热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 613

19.2 差热分析法 614

19.2.1 原理 614

19.2.2 DTA曲线方程 615

19.2.3 影响DTA热谱图的因素 616

19.2.4 DTA仪器的标定 616

19.2.5 差热分析的应用领域 616

19.3 示差扫描量热法 617

19.3.1 原理 617

19.3.2 DSC热谱图的解析 618

19.3.3 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619

19.4 热重法 630

19.4.1 原理及仪器结构 630

19.4.2 TG试验及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631

19.4.3 TG试验的谱图解析 632

19.4.4 TG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633

19.5 动态热机械分析法 636

19.5.1 仪器结构 636

19.5.2 DMA在高聚物中的应用 638

19.6 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的新进展 640

19.6.1 调幅式示差扫描量热仪 640

19.6.2 高解析热重分析仪 641

参考文献 642

第二十章 高聚物的断裂行为及其研究方法 644

20.1 高聚物的理论强度 644

20.2 应力集中效应 646

20.3 Griffith理论 647

20.4 高聚物的断裂力学基础 648

20.5 线弹性断裂力学 649

20.5.1 能量释放速率 649

20.5.2 应力强度因子 650

20.6 ?积分方法 652

20.7 裂纹尖端塑性区模型和厚度效应 654

20.7.1 Irwin修正 654

20.7.2 Dugdale窄条塑性区模型 655

20.8 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 656

20.8.1 预制尖锐裂纹 657

20.8.2 ASTME399测试KIc方法 657

20.8.3 ASTME813测试JIc方法 658

20.9 韧性-脆性断裂行为转变 660

20.10 结构松弛对断裂行为的影响 661

20.11 冲击破坏行为 663

20.12 共混高聚物的界面强度 666

参考文献 668

第二十一章 表面分析能谱 670

21.1 概述 670

21.1.1 表面分析能谱的发展 670

21.1.2 表面分析的意义 671

21.2 表面分析能谱 674

21.2.1 表面分析能谱的基本原理 674

21.2.2 化学位移 678

21.2.3 光电子能谱中几种常见的伴峰 679

21.2.4 定性和定量分析 680

21.3 表面能谱仪主要构成部分 681

21.3.1 激发源 681

21.3.2 电子能量分析器 682

21.3.3 电子能量检测系统 683

21.4 XPS在聚合物表面结构上的应用 684

21.4.1 引言 684

21.4.2 XPS在聚合物表面结构上的应用 685

参考文献 696

第二十二章 核磁共振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699

22.1 EV共聚物链结构的13CNMR波谱解析 699

22.1.1 EV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和对它的表征 699

22.1.2 取代基参数(SCS)与EV共聚物13CNMR谱分类及判据 700

22.1.3 EV共聚物13CNMR谱的定量分析 703

22.1.4 SCS方法与半经验方法的结合 705

22.1.5 对聚乙烯、聚丙烯和乙丙共聚物的应用 706

22.1.6 附录一:EV共聚物序列结构定量处理的计算公式 708

22.2 高分子动力学核磁共振 710

22.2.1 峰形变化实验研究平衡交换体系 711

22.2.2 交换体系的反应平衡速度及反应速率常数 712

22.2.3 聚合反应过程 714

22.2.4 聚合物固化反应过程 719

22.3 聚合物的构象、数均分子量、相容性和界面 723

22.3.1 聚合物的构象 723

22.3.2 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725

22.3.3 聚合物的相容性 727

22.3.4 聚合物的界面 730

22.3.5 附录二:聚合物组成分析计算公式数学推导 731

22.4 2HNMR在研究聚合物分子运动中的应用 732

22.4.1 引言 732

22.4.2 2HNMR的原理和技术 732

22.4.3 模型化合物——六亚甲基四胺(HMT) 735

22.4.4 线形聚乙烯(LPE) 737

22.4.5 聚苯乙烯(PS)和聚碳酸酯(PC) 739

参考文献 740

第二十三章 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743

23.1 ESR基本原理 743

23.1.1 共振吸收 743

23.1.2 弛豫和线宽 745

23.1.3 线型和相对强度 746

23.1.4 g因子 748

23.1.5 电子和核的超精细相互作用 749

23.2 ESR基本实验及参数计算 753

23.2.1 X波段谱仪结构和工作原理 753

23.2.2 ESR谱参数值的计算 756

23.3 溶液自由基的ESR谱 759

23.3.1 溶液自由基谱分析原理 759

23.3.2 溶液自由基谱分析实例 768

23.3.3 二级近似 772

23.3.4 超精细分裂机制 775

23.4 固体自由基的ESR谱 784

23.4.1 固体自由基的哈密顿算符 784

23.4.2 实验谱的分析 787

23.4.3 各向异性超精细偶合张量 795

23.4.4 无规取向体系的ESR谱 799

23.5 分子运动和线宽 803

23.5.1 修正的Bloch方程 803

23.5.2 化学交换和谱的线宽 807

23.5.3 氮氧自由基的运动和线宽 811

23.6 三态分子和双基的ESR 818

23.6.1 电子的交换作用 819

23.6.2 电子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零场分裂 820

23.6.3 三态分子的ESR谱 822

23.6.4 双基的ESR谱 827

参考文献 831

第二十四章 振动光谱 833

24.1 振动光谱的理论基础 833

24.1.1 分子振动与振动光谱 833

24.1.2 分子振动的经典处理——简正振动 835

24.1.3 分子振动的频率计算 837

24.1.4 分子振动的量子力学处理 842

24.1.5 分子对称与群论基础 844

24.1.6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选律 849

24.2 振动光谱的实验方法 858

24.2.1 红外光谱仪及其基本实验技术 859

24.2.2 拉曼光谱仪与拉曼测量基本实验技术 863

24.2.3 光声光谱技术 865

24.2.4 反射光谱技术 866

24.2.5 偏振光谱技术 871

24.2.6 显微光谱 873

24.2.7 时间分辨光谱 875

24.2.8 二维相关光谱 876

24.3 振动光谱的应用基础 879

24.3.1 振动光谱的任务 879

24.3.2 确定分子结构的理论方法 879

24.3.3 基团频率及其应用 881

24.3.4 定量分析 895

24.3.5 光谱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898

24.4 振动光谱在高分子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901

24.4.1 高聚物光谱的特点 901

24.4.2 构型与构象的确定 901

24.4.3 共聚物中的组成及其分布 903

24.4.4 聚合物的枝化 903

24.4.5 端基分析与数均分子量的估计 904

24.4.6 高聚物的结晶度 904

24.4.7 高聚物的链折叠 904

24.4.8 高聚物中的氢键 905

24.4.9 高聚物的共混 906

24.4.10 高聚物界面相的结构 906

参考文献 907

第二十五章 质谱新技术及其在高聚物分析中的应用 909

25.1 引言 909

25.2 质谱技术的发展现状 909

25.3 相关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仪器构造 910

25.3.1 裂解及相应的质谱技术 910

25.3.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TOFF-MS) 912

25.4 质谱新技术在高聚物分析中的应用 915

25.4.1 裂解质谱在高聚物分析中的应用 915

25.4.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合成高聚物及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 923

参考文献 932

第二十六章 光学显微镜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934

26.1 光学显微镜原理与种类 934

26.1.1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934

26.1.2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934

26.1.3 常见光学显微镜的种类 937

26.2 偏光显微镜原理 938

26.2.1 偏振光与透光物体的光学特性 938

26.2.2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940

26.2.3 单偏光镜下的观察 941

26.2.4 正交偏光系统下的观察 943

26.2.5 聚敛偏光下的观察 945

26.2.6 油浸法 947

26.2.7 常用附件 948

26.3 其他常用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原理 949

26.3.1 反射光显微镜 949

26.3.2 干涉显微镜 950

26.3.3 相差显微镜 951

26.3.4 荧光显微镜 952

26.3.5 红外显微镜 952

26.3.6 X射线显微镜 954

26.3.7 光学显微技术的新发展 954

26.4 光学显微镜的调试、维护与显微摄影 955

26.4.1 光学显微镜的安装和调试 955

26.4.2 维修与保养 956

26.4.3 显微摄影 956

26.5 光学显微镜研究晶态高聚物的形态 958

26.5.1 高聚物单晶 958

26.5.2 高聚物球晶 959

26.5.3 其他高聚物结晶形态 965

26.6 高聚物球晶生长过程与球晶转化 966

26.6.1 球晶生长动力学 966

26.6.2 球晶的相互转化 967

26.6.3 球晶结晶过程与熔融过程的观察 967

26.7 偏光显微镜研究高分子液晶的相变与织构 969

26.7.1 高分子液晶相转变 969

26.7.2 锥光系统研究液晶态 970

26.7.3 高分子液晶的织构 970

26.7.4 高分子液晶取向态织构 972

26.8 光学显微镜研究高分子取向态 973

26.8.1 高分子取向过程的观察 973

26.8.2 双折射法测定纤维取向度 973

26.8.3 非晶取向高聚物Tg的测定 974

26.9 光学显微镜研究高分子多相体系 974

26.9.1 共聚高分子的形态 974

26.9.2 高分子共混体系 975

26.9.3 填充体系的形态 976

26.9.4 高聚物复合材料 976

26.10 光学显微镜联用技术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977

26.10.1 红外光显微镜 977

26.10.2 紫外与荧光显微镜 978

26.10.3 图像分析仪 978

参考文献 9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