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回归电影产业的基本属性  改革开放前后云南民族电影研究
回归电影产业的基本属性  改革开放前后云南民族电影研究

回归电影产业的基本属性 改革开放前后云南民族电影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丽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48227236
  • 页数:1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改革开放前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现实困境,分三个时期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其如何通过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艺术属性三者间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结合了民族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采取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五个部分展开探讨。本书认为尽可能维持电影三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平衡始终是电影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提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未来发展中,要以差异化的产品凸显比较优势、用“世界的语言”讲述少数民族故事、以产业化的运作达成真正的“叫好又叫座”。
上一篇:言菊朋舞台艺术下一篇:纯水墨 1
《回归电影产业的基本属性 改革开放前后云南民族电影研究》目录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 1

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现实困境 2

二、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民族电影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的薄弱 6

(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民族电影研究述评 6

(二)改革开放前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述评 17

第二章 “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对经济性的否定(1966—1976年) 23

一、唯政治化:政治宣传与斗争的工具 24

二、去经济性:不计成本与连年亏损 25

第三章 对娱乐价值的肯定与对经济诉求的正名(1977—1999年) 29

一、拨乱反正的表征 30

(一)延续“十七年”时期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的叙事策略,强化国家认同 32

(二)反思历史与表现新时期各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宣传爱国主义 34

(三)以台湾同胞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见闻为题材,寓意“台湾回归祖国” 36

二、艺术本性的回归 36

三、对经济意图合理性的积极印证 40

(一)改革开放与国家扶持下的经营发展 40

(二)机制改革与自负盈亏下的濒临倒闭 44

第四章 对政治性、艺术性和经济性三者平衡关系的探索(2000年以来) 49

一、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工具 50

(一)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增进民族团结 50

(二)城镇数字电影公益放映:构建和谐社会 60

(三)边疆民族政策叙事:提升国家认同 60

二、作为民族文化自觉与娱乐体验的传播媒介 61

(一)以故事化的手法讲述国家的边疆民族政策,提升艺术性和娱乐性 61

(二)突破宏大叙事,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对自我价值的诉求 62

(三)影片类型多元化,创新创作理念和艺术表现 69

(四)云南本土人才及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创作,凸显民族归属感 71

三、政府主导与“叫好不叫座”的境遇 71

(一)作为战略性产业的电影:呼唤经济属性的回归 72

(二)“云南现象”:市场探索取得进展 74

(三)“叫好不叫座”:经济价值实现的尴尬 84

第五章 实现文化表达与经济诉求的思考 103

一、以差异化的产品凸显比较优势 104

(一)突出绚丽的自然风光 104

(二)立足独特的民族文化 109

二、用“世界的语言”讲述民族的故事 113

(一)符合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潮流 114

(二)以独具民族特色的故事呈现人类共同珍视的价值 118

三、以产业化的运作达成真正的“叫好又叫座” 123

(一)构建成熟的产业价值链 124

(二)以三个属性的平衡作为评价电影的标准 133

结语 137

参考文献 140

后记 1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