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共产党执政观探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观探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观探析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惠珍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206083464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在本书中主要研究了党的执政新理念,包括执政的指导理论、基础、自身建设要素、执政目标、根本目的、执政方式创新、世界眼光等方面,努力展现我们党执政的辩证眼光。
《中国共产党执政观探析》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指导理论 1

一、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1

二、全面实现理论创新 7

三、 “三个代表”及其贡献 13

四、科学发展观与执政新理念 18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演化逻辑 25

一、关于科学发展的内涵 25

(一)毛泽东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26

(二)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 28

(三)江泽民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31

(四)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二、关于科学发展的主体 36

(一)毛泽东从群体本位出发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6

(二)邓小平肯定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并提出对个体利益进行保护 37

(三)江泽民提出全世界人民共同发展的“类主体”的理念 39

(四)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个体、群体和类主体的有机结合 40

三、关于科学发展的动力 42

(一)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 43

(二)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 44

(三)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 47

(四)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动力论 49

四、关于科学发展的目的 52

(一)毛泽东以实现人民民主为目标 52

(二)邓小平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56

(三)江泽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 58

(四)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61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在基础 68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与群众基础 68

(一)执政党先进性的阶级基础 68

(二)执政党先进性的群众基础 71

(三)两个先锋队的历史演绎 72

(四)两个先锋队与党的阶级、群众基础的关系 74

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77

(一)党的纲领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的标志 77

(二)实现执政党先进性的途径 83

第四章 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素 90

一、执政党的与时俱进 90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源泉 90

(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特质 92

(三)我们党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94

(四)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95

二、抓好党风建设 101

(一)党风建设十分重要 101

(二)党风建设与党性、党纪和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106

(三)党风建设的主要任务 108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13

(一)真正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层面 114

(二)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五项基本要求 116

(三)大力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 119

四、善于总结经验 122

(一)总结出新时期的旗帜、道路和理论 123

(二)总结出新时期的主要特征 125

(三)总结出新时期的宝贵经验 125

(四)总结出新时期的“四个坚定不移”,把握新阶段新起点 127

(五)总结出新时期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 128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 130

一、科学执政 130

(一)科学执政是我们党执政成功的前提 130

(二)科学执政就要始终体现执政目的 132

二、人民利益及其基本特性 137

(一)人民利益的基本内涵 137

(二)人民利益的主要内容 140

(三)人民利益的基本特性 143

三、 “三个代表”与发展好人民利益 147

(一)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贯通点 147

(二)实践“三个代表”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 150

(三)实践“三个代表”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 152

四、实践“三个代表”与扶助困难群体 155

(一)正确认识现阶段的困难群体 155

(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当务之急是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 158

(三)扶助困难群体的途径 161

五、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64

(一)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践行“三个代表”的根本着眼点 166

(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互为映证 167

(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不开积极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 168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 170

一、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 170

二、中国共产党完善执政方式的逻辑起点 175

三、执政的根本方式 184

(一) “依法治国”的意义 184

(二)依法治国是党执政的基本方略 189

(三) “依法治国”思想是伟大创新 196

四、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200

(一)“以德治国”新视界 200

(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 206

(三)实现“以德治国”的基本层面 208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目标 214

一、把握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 214

(一)紧密维护中国形象与把握稳定 214

(二)稳定、发展、改革三位一体 216

(三)“两手一起抓”把握稳定实现 218

(四)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220

二、把握好可持续发展战略 225

(一)可持续发展对发展内涵的新拓展 226

(二)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 227

(三)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229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新里程碑 232

(一)统揽全局的总概念 232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236

(三)中华民族发展新里程碑的标识 240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世界眼光 245

一、执政党的世界眼光 245

(一)善于站在历史高度,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洞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发展趋势 245

(二)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能敏锐地捕捉世界新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47

(三)显现出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折射出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249

(四)顺应时代潮流,摈弃冷战思维,从建设的角度,谋求共同发展 252

二、构建新国家安全观 254

(一)新国家安全观的提出 254

(二)新国家安全观的特色 256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合理利用资本主义 260

(一)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60

(二)合理利用资本主义 268

四、提高国家形象 277

(一)国际形象的基础 277

(二)积极提高国家形象 283

(三)维护好国家利益 286

主要参考资料 289

后记 293

返回顶部